分享

混血的神:阿波罗与金翅鸟

 李灏 2011-11-23

 

 

 

龟兹石窟与敦煌石窟相比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古代印度、希腊罗马和波斯文明来到东方相互对接的原点,它完整地吸纳和保存了几种文明相互融合时的原始模样。 

                                                         图片

■ 裸体的飞天

戴着华丽王冠,蓄着长长的鬈发和浓密的垂于胸部的胡须,再加上深邃的眼睛和高耸的鼻子,说明这个神来自于古代的波斯;袒露着上身健美的肌肉,穿着长长的飘逸的裙裤,有一张饱满的脸和大大的眼睛的,是古代印度的神祇;白皮肤的和黑皮肤的神在一起欢乐地奏乐舞蹈,似乎在神的世界没有什么种族分别。

 

印度的、希腊的、波斯的,还有印度和希腊混合的、印度和波斯混合的、希腊和波斯混合的、更有印度、希腊、波斯、中原、龟兹本土混合的,龟兹石窟里神的血统是道不明说不清的,而正是这种混血让洞中世界混沌而复杂,美得莫名其妙,光怪陆离得如万花筒一般。

 

当世界不同文明源头的文化从各个方向涌进龟兹时,龟兹竟然全部接纳了下来,这种接纳的能力缘于龟兹与几大文明的或远或近或明或暗的血缘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只能有一个龟兹,而敦煌只是对龟兹的模仿和复制,并且大量的东方文明的渗入,使敦煌很快汉化了。

因此,敦煌莫高窟只是龟兹石窟的水中月、镜中花而已。

将龟兹石窟与莫高窟比较,立即就会发现它们的不同。最明显的例证就是龟兹石窟中裸体的神和用身体的能量飞行的飞天。

 

龟兹石窟中的佛与神多是裸体的。国王、菩萨、天神大都上身裸露,肚脐以下着一件有褶的长裙裤,垂到脚面,一条长而窄的纱带环绕在肩膀、脖颈和手臂上,非佛教的婆罗门教徒一般只用两块毛皮遮住私处。美女们或者一丝不挂地袒着健康、美妙的身躯在菩提树下酣眠,或者扭着丰臀细腰在正襟危坐苦修坐禅的佛前跳舞诱惑。就算是身份较高的女性,虽然穿着衣服,但那衣服也轻薄得几乎透明,无袖无领,前后两片衣料在肩膀处打结,或者用别针别在肩上,那轻薄的料子会因为一点点的微风而包住身体,让人体优美的曲线纤毫尽现。

 

和敦煌的飞天不同的是,龟兹的飞天体态朴拙,肤色通常是一棕一白,性别为一男一女。怀抱着琵琶、箜篌,赤着上身,下身的裙子穿在肚脐以下,双脚并列或者一足跷起,身体呈“V”字飞行。他们是靠自己的身体能量来飞行的,而不是像莫高窟的飞天是借助云气和裙带。  

 

飞天飞到了敦煌,不仅都被穿上了衣服,甚至连脚也不露在外面了。他们都演化成了柔媚的女性,霞帔曳彩虹,袅袅于虚空。甚至只成了天宫图里的装饰。

 

■ 集中了阿波罗的一切美点

库木吐拉石窟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南28公里处,是龟兹石窟群里洞窟数量居第二位的石窟。始凿于公元3-4世纪,终止于11世纪左右。库木吐拉石窟最具有代表性的壁画莫过于那个充满了阿波罗神式的朝气的太阳神了。

 

在库木吐拉千佛洞19窟里,曾经有一幅完整的佛教天相图。在这幅图的中心,是头戴宝冠、身穿带有波斯式的大护领铠甲、铠甲上是一件白色披风的太阳神。太阳神是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和希腊人共同崇拜的,关于他的传说有许多共同之处:一个英俊的少年,驾着多匹马拉的战车,飞驰过太空。究竟是希腊神话影响了印度还是印度神话影响了希腊如今已经很难分辨,但是佛的最早形象来自于古代希腊的太阳神,确有其说。

 

“在犍陀罗地方,最初出现的佛的偶像,有着明亮的眼睛,波浪状的头发,被认为是集中了阿波罗的一切美点”(《龟兹石窟》,韩翔、朱英荣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234页)。

 

佛教诞生许多年都没有偶像出现,而只有在古代犍陀罗,佛教才借着这里遗留下的古希腊的造像艺术传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形象。犍陀罗,这个古代虽然也是印度和具有印度血统的人聚居之地,但因为它“国王的通道”的性质,文明与文化的交流让人们更能冲破传统的陈规,让人更有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创造的冲动,因此能够冒险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佛的形象。很难想象如果不借助偶像,佛能向东方这个陌生的世界走多远,东方人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佛教。

 

龟兹库木吐拉石窟的这个太阳神充满了阿波罗神式的朝气,他有着明澈的眼睛和健壮的肢体。如果不是出现在佛教洞窟里,很难将他与佛教的神联系起来,他好像刚刚从西方的天空驾车而来。

 

■ 以龙为食的金翅鸟

佛教的天相图里除日神、月神、风神之外,还有就是金翅鸟。金翅鸟原来是印度婆罗门教大神毗湿奴神的坐骑,后来被佛教吸收成为护法八部众之一。在龟兹石窟里金翅鸟的故事大行其道。在克孜尔千佛洞纵券窟顶中脊的两端所绘的天相图里,金翅鸟和日天、月天、风神、立佛组合在一起。

 

关于金翅鸟的故事,佛经《长阿含经·世记经龙鸟品》中记载这种鸟有四种出生方法,一是卵生,二是胎生,三是湿生,四是化生。在克孜尔千佛洞的描绘中,金翅鸟也有多种形态,有时候它是长着一个身体,两只头的鹰,两只头分别向左右张望,每个嘴里都衔着一条或者两条蛇;有时候它是人面鸟身,头戴着宝冠,眉毛紧蹙,眼神凶恶,嘴是长长的鹰喙,一对翅膀张开着随时准备飞翔;有的时候它又是鹰首人身。叼着数条蛇。

 

追索金翅鸟衍化的道路,向东,在开凿于公元5世纪末的云冈石窟9、10号窟里,发现了金翅鸟的形象,说明随着佛教的传播,金翅鸟也飞到了中国内陆;向西,早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它就出现于印度犍陀罗地区的山奇大塔门楣的一块雕刻上。如果再向源头追溯,则更早的出现于赫梯和巴比伦的雕塑中。再向前追,源头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面鹰身的女妖哈尔皮埃了。幻化生是金翅鸟的一种出生方式,从它不断在古希腊、古印度和波斯传说与神话中变形演化来讲,真是一种多民族多文化的幻生过程,正如金翅鸟的四种出生方法之一的“化生”一般。

 

■ 人间与神界的悲喜剧剧本

印度阿旃陀石窟的建造方式被龟兹继承,其标志性的营造方式便是中心柱式窟(又名支提窟):在崖壁上挖出洞,一般分前后室,室中的中心山体并不掏空,而是留下来作为支撑洞窟的柱子,也是用作安置佛像。朝拜者围着中心柱作环绕礼拜。四周的墙壁上绘满壁画,一圈礼拜下来,仿佛在佛国世界游走了一番,满眼满心都会充盈了神的光辉。

 

中心柱式支提窟由龟兹传到了敦煌,成为莫高窟最初的营窟方式,但敦煌和中原的天然联系使中心柱式窟没有长久,而被中原的建筑方式所代替。

 

龟兹的画家们把他们心中的佛的故事用菱形格的方式均匀地安排在中心柱式洞窟的顶部。一个菱形格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佛本生故事,整个洞窟犹如一部完整的佛前世今生的电视连续剧,或者说是用画面写成的人间与神界的悲喜剧剧本。充满了魔幻、想象、夸张、冲突,高潮迭起,不输于世界上任何大剧作。

 

连续剧本的方式叙述佛本生故事的方法也传到了敦煌莫高窟,但并没有成为莫高窟的主流方式,而仅是在洞窟初期采用了一部分,这一方面反映了敦煌受中原文化影响更甚,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龟兹的独特个性。

 

在格伦威德尔命名为乐师洞右壁,有65幅菱形画。在左壁,有56幅。右壁第22幅是菩萨将自己的手点燃高高举起为夜间行进的商队照明前进的道路,山峦是黑色的,牛驮着货物,商队的领队举着手做着让后面的队伍快点跟上的姿式;第24幅是一个男子提着一个天平,一头放着一只鸽子,一头放着菩萨的一只脚,这是菩萨在称出和一只鸽子等同重量的肉,用自己肉去救下那只鸽子。第35幅为一只很大的猴子,拼命地伸展着自己的身体,从此岸抱住彼岸的一棵树。这身体搭成的桥是为了让其它的猴子快速逃走,因为一个猎人正弯弓搭箭瞄准;第54幅是一个方形的水池里站着一个裸体的哭泣的妇女,在她上方的天空,一个长着很长翅膀的天使,正在劫掠一个少年……

 

佛在成佛以前,还跳不出生死轮回。他只是一个菩萨,他必须一次次地转世,才能最终成佛。每一次转世都是一个因缘故事,这些故事多来自于古印度的民间寓言传说。中古印度曾经经历过一个泛神阶段,植物、动物都有神灵,甚至可以人、植物、鸟兽组合在一起。而古希腊文明与古印度文明的渗透与结合,又使双方互相借用对方的神来表达自己的想象,于是神也变成混血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