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肖永亮-----数字特效推动3D电影质的飞跃

 大唐皇宫 2011-11-23

数字特效推动3D电影质的飞跃

肖永亮    201110

摘要:3D电影利用双眼视差产生三维立体感和特殊的视觉效果,经历过受制于技术局限的漫长历史。随着数字特效技术的不断完善,直到电影《阿凡达》刷新的票房记录和人们的视觉感受,3D电影才产生了质的飞跃。数字化的视觉特效将会形成一门各种媒介共享的技术和美学现象。缩短我国电影科技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切实贯彻科技和艺术融合、强化电影人的创新观念和丰富完善电影批评的科技要素。

                      关键词:数字特效、3D电影、电影科技

    所谓3D电影,一般指的是在影院观看时能够体验到三度空间真实感的立体电影。利用双眼视差产生三维立体感,由双机、单机、双镜头、单镜头、色差、偏振、分时等技术产生供人左右眼单独同步观看的图像。换句话说,3D电影是通过人眼视差原理进行观赏的电影。3D电影与3D动画概念不同在于,前者着重的是观赏的立体空间感,后者指的是制作过程采用了三维建模技术。这两者的概念正产生极大的重叠,因为三维建模制作的电影极易生成3D电影,我们将贯穿一部电影制作和放映都采用3D技术的电影称之为纯3D电影。

 3D电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电影发生之前人们已经发现了人眼视差原理,电影还未出现,利用3D原理的技术就已经实现了,甚至有一些装置都能展现3D。上世纪3D电影或者是立体电影已经经历了好几次热潮,不过都是基于传统胶片方式的拍摄和用传统胶片方式来放映。1922年9月,分色式立体电影《爱的力量》在洛杉矶大使饭店戏院首次公映。1959年9月,中国自行拍摄完成并公演了第一部国产立体电影《漓江游记》。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产生了许多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3D放映效果有严重缺陷,使得那几次3D热潮往往是昙花一现。21世纪初的3D热潮,比上世纪的任何一次都来得汹涌,而且持续高烧不退。究其原因,主要是数字技术的产生,3D电影无论从拍摄、制作到放映都采用了3D高清技术,不仅成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低,而且视觉效果可以达到近乎完美的境界。近年来票房排行榜前列中,大多数都是3D或含3D版的影片,说明立体电影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也不妨可以将立体电影的效果看成是特殊效果中的一类。

无论是世界电影还是中国电影都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电影诞生后的前80一成不变地在用摄像机拍摄演员的表演动作再将剪辑后的动作用放映机投射到影院银幕上供观赏。直到1975电影《星球大战》打破了这种常规开创了影像视觉的革命带动了电影工业的转型也改变了受众体验的方式。今天可以用虚拟摄像机拍摄用电脑特效艺术家们在虚拟世界中用数字建模运算出的虚拟演员的精准的表演在普通影院、数字高清和3D4D巨幕影厅家庭影院和移动装置上观赏到叹为观止的视觉奇观。

当电影按传统的流程来制作、生产和观赏的同时数字时代的电脑技术革命在猛烈推动全球电影发展这场革命前所未有地改变了电影的生产方式同时还改变电影未来的形态也不断更新观众的视觉享受的品位。全球电影观众都渴望能不断出现强大的新视觉感受被电脑特效制作的虚拟演员和表演的视觉冲击牢牢吸引。该论点能找到什么样的佐证呢

世界电影票房排行榜能够说明这个问题。截止2011年五月在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的前10部影片中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由电脑特技包括动画为主的影片。接着数下去不仅是前1035部都是到第36部才出现了一部实拍为主的电影。继续考察下去100部电影中就有84部影片都是电脑特效为主要制作手段、或含有大量电脑特技成分。这些电影以平均一亿美元的成本能够获得410亿美元的票房甚至达到28亿美元的极限。他们不仅是电影票房的赢家而且在游戏和玩具等衍生市场中大有斩获。

表一:世界电影史上票房前15部排行(单位:百万美元)

排名

电影

全球票房

北美票房

海外票房

1

阿凡达

$2,781.5

$760.5

$2,021.0

2

泰坦尼克号

$1,843.2

$600.8

$1,242.4

3

指环王3:王者归来

$1,119.1

$377.0

$742.1

4

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

$1,066.2

$423.3

$642.9

5

玩具总动员3

$1,063.1

$415.0

$648.1

6

爱丽丝梦游仙境

$1,024.3

$334.2

$690.1

7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

$1,001.9

$533.3

$468.6

8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974.7

$317.6

$657.2

9

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

$961.0

$309.4

$651.6

10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938.2

$292.0

$646.2

11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934.0

$302.0

$632.0

12

指环王2:双塔奇兵 

$925.3

$341.8

$583.5

13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924.3 

$431.1

$493.2

14

怪物史瑞克2

$919.8

$441.2

$478.6

15

侏罗纪公园

$914.7

$357.1

$557.6

排名

电影

全球票房

北美票房

海外票房

1

阿凡达

$2,781.5

$760.5

$2,021.0

2

泰坦尼克号

$1,843.2

$600.8

$1,242.4

3

指环王3:王者归来

$1,119.1

$377.0

$742.1

4

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

$1,066.2

$423.3

$642.9

5

玩具总动员3

$1,063.1

$415.0

$648.1

6

爱丽丝梦游仙境

$1,024.3

$334.2

$690.1

7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

$1,001.9

$533.3

$468.6

8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974.7

$317.6

$657.2

9

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

$961.0

$309.4

$651.6

10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938.2

$292.0

$646.2

11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934.0

$302.0

$632.0

12

指环王2:双塔奇兵 

$925.3

$341.8

$583.5

13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924.3 

$431.1

$493.2

14

怪物史瑞克2

$919.8

$441.2

$478.6

15

侏罗纪公园

$914.7

$357.1

$557.6

 
我们常常拿电影票房来说事不是因为我们都变得很功利而是它的确能说明许多问题。它不仅是电影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电影综合水准的统一依据。试设想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差异如此之大艺术和生产水平悬殊不可等比唯一切实和简单一点的标准恐怕目前还找不到比票房更合适的参数了。就像宏观经济常用的指标GDP一样票房不仅在宏观上反映了全球和区域电影产业的态势也成为了广大影迷选择观影的风向标甚至成为电影批评的重要依据。

在商业社会里价值的取向必然取决于价值。所以我们不反对有人提出文化产业不能一味追求GDP和票房但是在强调经济的产业领域我们还离不开GDP和票房指标。有人说为什么GDP高了反而幸福指数下降其实这里有点概念混淆这两套参数不在同一坐标系,他们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幸福和幸福指数也是两码事幸福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不认为我在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下放农村那20年和我在美国留学工作那20年哪一段生活幸福的含义是相同的因为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可同日而语GDP的提高让人们看到了更大的物质享受的潜能对幸福的感受的失落是人们对无止境的金钱利益追求的物欲本身造成的空虚和不满足。幸福的指标也是有限度的如果有人总是想要极乐乐极生悲当然幸福就要失去。幸福指数的下降其实主要指的是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财富不均衡。

因此,发展经济还是要讲GDP发展电影还是要看票房。因为以票房作为标杆的市场是当代电影媒介传播文化理念、消费观念和核心价值的重要渠道。所以美国电影产业每年会集资600亿美元来拼取全球的300亿美元的票房去追逐票房排名的前50。除了票房这些投入带来的是美国文化输出和全球票房收入美国价值理念的全球认同大量的文化产业就业和相关产业拉动。而美国能够稳坐票房榜首的秘诀何在通过以上票房分析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科技对电影创作的引领美国电脑特效改变电影的现在和未来。

视觉效果(Visual Effects),简称视效VFX,是动态画面和影像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视效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理性的技术展现为感性的艺术,神奇的梦想入化为再现的真实。电影特效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创作了许多的视觉奇观,这些创作贯穿了整个动态影像的历史,永远是为故事情节、导演的想象和摄影师的艺术创作需要而存在。电脑特效开阔了艺术家的创新思路让电影艺术创意不受任何的局限,使得唯一的局限是人们的想像力。文化理念的神奇实现直到今天才真正毫不费力。当然任何时候强调故事内容的核心地位都不为过。故事是电脑特效电影的核心或引擎那么实现故事创意理念的技术就是故事引擎的翅膀。引擎驱动翅膀来圆电影人的梦,使他们在艺术的太空中翱翔让梦想在观众的心灵放飞。

电影的早期年代(1895年——1905年),视觉效果只局限于在摄像机操作范围内,如:镜头替代、画面分割等。1920年代,机身锁定的“遮罩喷绘”技术被用在了很多背景拍摄和画面景深的处理中。1930-50年代,运动匹配技术出现加大了科技含量。1960年代,开创了数字技术时代。当时的数字抠像技术和1970年代的光学合成技术在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到了1990年代,数字CGI技术开始蔓延。而今的2010年代,数字3D技术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威力。

电影特效最初出现在电影中,但是类似的技术同时运用到许多的艺术创作形态中,比如动画、电视、游戏和互联网。无论是最早的视频还是现在网络中的视频网站Utube,或是当地的影院,视觉特效都有助于创意人员来讲述他们的故事。视觉特效不仅指的是电影,而是所有相关的媒体。现在的视频游戏看上去更像电影,电影视觉特效制作的内容也慢慢变成了视频游戏,其实它们的方法相通,在许多动画电影里也相片级真实度的画面效果,仿佛就是实拍的电影。由于全球数字技术的普及,电影能直接下载到影院的服务器上,人们甚至可以在电影放映的时候来改变场景。技术可以让在玩家玩游戏时改变游戏的效果,那么同样的技术也将在未来的电影中出现。电影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进行实时调整,在任何不同的国家和人群中来播放都能生成与当地匹配的场景和效果。视觉特效将会形成一门各种媒介共享的技术和美学现象。

我们时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各国的电影资源都各有特色特别是中国文化资源如此丰厚为什么占据着世界票房榜首和中国票房榜首的都是美国电影显然会不会讲故事不是主要原因难道中国人不会讲自己的故事我们反倒听不懂自己的故事票房排行榜分析找到了部分答案。票房现象显露了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电影科技含量。这个道理也许谁都明白那么为何只有好莱坞能运用特效这一重型武器而我们却用的不好经过对美国的长期考察我发现数字特效的科学基础主要是计算机图形图像科学这个领域长期积累到上世纪90年代而获得长足发展应用领域已经遍布国防、医学、建筑、工业设计和艺术领域特别是电影工业和视觉艺术。以往由本领域世界最权威的科学家召集的年会上90年代开始汇集了好莱坞八大影视传媒集团和大大小小的数字工作室的精英这就是当今被称之为世界数字科学与艺术大会每年35万顶尖科学家、一大批获奥斯卡金奖的艺术家和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包括大导演卡麦隆、卢卡斯和许多来自迪斯尼、梦工厂、皮克斯和蓝天的动画导演将超前的技术迅速转化到电影艺术创意当中。

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或者说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要真正赶上美国在票房榜首有一席之地进而靠票房的威力来获得中华文化传播和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话语权应当从哪几个主要方面找突破口

首先要加强艺术与科技融合。科艺融合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概念上而是要切切实实、落在行动上。美国的皮克斯、梦工场、蓝天工作室等动画界的领头羊,无一不是牢牢依靠自主研发的动画渲染系统软件而获得稳固的领先地位。由于三维技术研发的长期积累,这些公司将3D动画迅速转换为立体电影可谓驾轻就熟。除了电影数字科技的研发力度加大要迅速将成果转化应用到我们的电影产业中。这需要整个电影业界和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

第二电影创作观念需要更新。特别是导演对于电影特效不能停留在模糊的意识上要向美国电影领军的导演卡麦隆、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那样身体力行在科技引领电影创意方面奋力进取,争取卓越辉煌。卢卡斯自己建立的莱特曼数字艺术中心包括工业光魔和天行者音效卢卡斯艺术娱乐;卢卡斯授权和卢卡斯在线。卢卡斯电影制片厂生产的故事片已经赢得了19项奥斯卡奖和电视项目已经赢得了12个艾美奖。工业光魔(ILM)已获得14个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并获得16个科学和技术成就奖。这三位导演产生的票房几乎占据美国的半壁江山。如果我们的导演和制片人不积极利用现代电影技术就永远徘徊在目前国内的票房业绩和国产电影评奖水平这一数量级上。在科技上不思进取而必遭惨败的先例即使在好莱坞也毫无例外,米高梅电影公司从美国电影圈辉煌的顶点一落千丈而债台高筑,最终以破产结束的鲜活的案例,给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了深刻的警示。

第三电影评论方式充实改进。电影评论家和研究者要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科学意识。西方艺术史学家指出:由于电影艺术的传统语境和诠释框架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个合格的电影评论家不仅要对电影的思想观念、艺术风格和视听语言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入分析也应当对数字艺术手法和特定技术甚至计算机算法有所了解评点到位。

参考文献

 

1、  肖永亮. 中外电影特技发展历程[J].现代电影技术,2011.04:3-8

2、  肖永亮. 当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相融合[J]. 创意世界, 2010.6:58-59

3、  肖永亮, 郭晶. 中国动画大片的国际机遇[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总第28期):52-56

4、  肖永亮. 数字艺术本体初探[J]. 艺术教育2010.3(总第200期)

5、  肖永亮(主编). 影视后期编辑与特效[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1.

6、  肖永亮(主编). 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

7、  肖永亮. 2009 SIGGRAPH大会随感[J].影视技术,2009.9

8、  肖永亮(主编). 影视特效制作[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