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麦——日耳曼战争至北欧争霸

 蜃海 2011-11-26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日耳曼战争(Germanic Wars)
 
       日耳曼战争,系指公元前113年-公元439年(113 BC-439 AD)的552年里,日耳曼各个部落与罗马帝国之间发生的几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从语言学来看,这是日耳曼语系国家,与拉丁语系国家之间的战争。
       右图:罗马帝国(红色)与日耳曼尼亚(绿色)。
       开战:罗马帝国开始对日耳曼尼亚地区进行征服,此后日耳曼部落的起义和反叛不断,罗马帝国始终无法征服这些日耳曼部落。
       终战:罗马被日耳曼人多次攻陷,西罗马帝国灭亡。
       标志:公元410年西哥特人第一次攻入罗马城。此后日耳曼人多次攻占洗劫罗马:455年汪达尔人洗劫罗马,476年东哥特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后果:罗马城在长达一千年里,逐步成为废墟;整个欧洲陷入停滞的中世纪。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公元50年的日耳曼人部落。他们都来自丹麦-瑞典-挪威地区,日耳曼人的分支包括:
       黄色=盎格鲁-撒克逊人         蓝色=哥特人      绿色=汪达尔人(Vandal)等等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公元100-500年,对西罗马帝国的入侵》(100-500CE Invasions of the Roman Empire):
       黄色=盎格鲁-萨克逊人,攻占了罗马的不列颠尼亚行省(不列颠岛,即英国)。
       三种红色=哥特人=后分裂为东西哥特人: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476年东哥特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蓝色=汪达尔人(Vandals),占领北非迦太基,455年也攻入了了罗马。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橙色
=法兰克人(Franks),这些日耳曼人控制西欧约500年。
       绿色=匈人(Huns)。
       最初的“触发这一场民族大迁移”的原因是来自亚洲的游牧部落匈匈人(Huns)的不断西进,如右图所示。
       匈人拥有几十万骑兵,有的欧洲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可能是大约三百年前中国汉朝时期北方的匈奴人,一是名字发音相似,二是他们的相貌是亚洲人的相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把两者联系起来。现在有的翻译已经用匈奴人一词。
       公元4世纪(约370年),匈人进入欧洲。匈人进入欧洲的原因:他们与阿兰人(Alans)发生了战争,匈人消灭了阿兰人国家的,同时进入了欧洲地区。
       公元5世纪,欧洲北方的日耳曼部落在匈人的压力下,开始移民,例如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英格兰。  
       公元300-700年四百年的大迁徙,称为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Migration Period),涉及的民族包括匈人(Huns),哥特人(Goths),汪达尔人(Vandals),法兰克人(Franks),阿瓦尔人(Avars),斯拉夫人(Slavs),保加尔人(Bulgars),阿兰人(Alans)等等。这些民族有的消失了,有的强大了。
       公元434-453年,阿提拉(Attila the Hun)担任匈人领袖期间,匈人的势力达到巅峰时期,甚至在451-452年曾经攻打到罗马城下。但是意大利在451-452年发生大旱灾和大饥荒,阿提拉的大军获取给养困难,罗马城的两位保民官和当时的罗马教皇利奥一世(Pope Leo I,400-461)出城会见了阿提拉,成功说服阿提拉退出了意大利。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匈人阿提拉的部队洗劫高卢的罗马庄园》(Roman villa in Gaul sacked by the hordes of Attila the Hun),这是一幅Georges Rochegrosse的著作里的插图,作者不详。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利奥一世与阿提拉的会面》(The Meeting between Leo the Great and Attila ),作者拉斐尔。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描述罗马城的教皇利奥一世(Pope Leo I,400-461)出城会见阿提拉,说服阿提拉退兵。阿提拉的大军曾两次攻入亚平宁半岛,但是没有进入罗马城。据记载,教皇劝告阿提拉:410年,即41年前,西哥特国王亚拉里克一世(Alaric I,在位395-410)攻入罗马,亵渎了上帝,所以在410年当年就死去了。或许这也是阿提拉未进罗马的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意大利发生大饥荒,匈人军队没有粮草。
       阿提拉的大军两次进入亚平宁半岛的结果之一是“诞生了一座新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很多躲避匈人大军的罗马难民逃到这里,建立了一座“孤悬水上城堡”,最后发展成意大利的“水城”。右图是威尼斯鸟瞰。
    俄罗斯也发生过类似的历史:蒙古大军两次西征欧洲,最远曾经打到匈牙利波兰奥地利等地区,包围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并且长期占领了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地区。于是,斯拉夫人大量逃难聚集到一个名叫莫斯科的小镇,两百多年后,这个小镇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城邦国家,莫斯科大公国。最后这个莫斯科大公国灭亡了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建立了俄罗斯。不述。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410年8月24日西哥特人洗劫罗马》(Sack of Rome by the Visigoths on 24 August 410),作者Joseph-Noel Sylvestre (1847-1926)。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当时罗马属于“文明帝国”,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属于日耳曼“蛮族”。
       这些西哥特人(Visigoth)在“攻陷罗马之后,洗劫了六天”,然后向西边继续流浪和征服,9年后,419年,在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区(当时称为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西哥特王国(Visigothic Kingdom)。他们后来与西罗马帝国“和亲”:西哥特国王娶了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妹妹,互相不再战争。不述。
       西哥特王国在5-8世纪统治着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见右图。
       后来,622年诞生的伊斯兰教迅速扩张,阿拉伯的倭马亚王朝(Umayyad)扩张到欧洲,在711-718年,经过8年战争,倭马亚王朝灭亡了西哥特王朝。
       这些穆斯林(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盘踞了了大约800年。
       伊比利亚半岛经过将近800年的风风雨雨和不断战乱,1491年,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人最后征服了整个半岛,建立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王国。穆斯林投降了。
       在这里,丹麦人的“亲戚”西哥特人的命运,没有确切记载。不述。
       日耳曼战争结束时的欧洲,与今天的欧洲,完完全全不同,如下图所示。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480年的欧洲地图》:东罗马帝国灭亡了,这个时期的上述这些“国家”,现在都不存在了。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霍诺里乌斯皇帝的爱好》(The Favorites of the Emperor Honorius),作者John Waterhouse(1849-1917)。
       弗拉维乌斯·奥古斯都·霍诺里乌斯(Honorius,384-423)是东西罗马帝国正式分裂后第一位西罗马皇帝。
       395年,他的父亲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47-395)去世,11岁的霍诺里乌斯登基成为西罗马帝国皇帝,同时他的哥哥弗拉维·阿卡狄奥斯(Flavius Arcadius,378-408)在君士坦丁堡登基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霍诺里乌斯登基13年后,408年,他24岁时处决了“功高盖主”的罗马帝国统帅,罗马执政官斯提里科(Stilicho,359-408)。斯提里科的数万名部下纷纷叛逃到西哥特人那里,并要求起兵报仇。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408-410年,即从处死斯提里科(Stilicho)那一年开始,西哥特人和斯提里科的部下三次兵临罗马城下,并在410年8月24日第四次攻打罗马,终于彻底攻陷了“八百多年里从未失陷”的罗马。
       罗马失陷时,昏庸的霍诺里乌斯早已迁都拉韦纳(Ravenna):402-476年,四面环水的小城拉韦纳成为西罗马帝国首都。
       476年,一支东哥德人(Ostrogoths)攻陷了拉韦纳并作为首都,建立了延续80多年的意大利王国(Kingdom of Italy,右图):日耳曼人的两个分支,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最终彻底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60多年后,经过20年“哥特战争”(Gothic War,535–554),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消灭了东哥特人及其意大利王国。
       这样一来,“东日耳曼语系”也随着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的灭亡而消失了。
    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原本来自丹麦-瑞典-挪威地区的日耳曼人部落,他们沿着欧洲的东部迁徙,辗转进入罗马帝国的疆域,所以他们的语言称为“东日耳曼语系”。
    东日耳曼语系消亡后,现在只留下北日耳曼语系和西日耳曼语系,如上所述。   
       来自丹麦-瑞典-挪威的日耳曼人,继罗马帝国之后,成为欧洲大陆的统治者。
      
       罗马人(意大利人)身材较为矮小,尤其由于罗马帝国后期腐败堕落,战斗力丧失。
       日耳曼人(北欧人)身材高大,凶悍善战,驾驶海盗船,从四面八方攻打罗马帝国。
       早期,罗马帝国武器精良,战术先进。后来,日耳曼人逐步掌握了钢铁技术和罗马人的战术。
       日耳曼战争,以日耳曼人的各个部落的全面胜利而结束: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陷入混乱和黑暗。
 
       只有梵蒂冈的教皇们,继续坚留在罗马城里:武的一套失败了,文的一套没有失败。
       所有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和国家,最后全部皈依了梵蒂冈的基督教,并且长期购买“赎罪卷”:理论上,任何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罪而必将下地狱,除非向教会购买“赎罪卷”才能消除原罪,进入天堂(当然是谎言)。
       一千年里,梵蒂冈教会就这样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甚至取得了决定欧洲王权合法与否的最高神权。
       一千年后,神权高于王权并拥有巨大财富的梵蒂冈教皇们,开始重建整个罗马城:文艺复兴运动。
 
       这场文艺复兴,涉及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主旋律”是罗马城(和其他意大利城市)的两轮建设高潮:
       第一轮罗马重建高潮:文艺复兴三杰为首,重建罗马梵蒂冈的教堂,尤其是巨大的圣彼得大教堂等。
       第二轮罗马重建高潮:贝尔尼尼为代表的艺术家和建筑师们重建罗马的几乎全部名胜古迹。
       15-17世纪:这两轮建设高潮,延续了大约300年:逐步蔓延到所有欧洲国家
       18-19世纪:英国开始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开始了巨变。不述。
 
        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962–1806
 
       丹麦-瑞典-挪威的日耳曼人的历史遗产,还有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
       灭亡了罗马人的“正宗”的罗马帝国以后,日耳曼的王国诸侯领主骑士们,在962–1806年的844年里,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松散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的前身是法兰克王国(Frankish Kingdom )。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法兰克王国是法国,意大利,德国三国的始祖。
       法兰克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
       法兰克人,先是侵入了罗马帝国的高卢,克洛维一世(Clovis I,466-511)在481年统一了全部法兰克部落,攻占并建都于巴黎,他被后来的法国人尊崇为第一位法国国王。后来法国的名称“法兰西”(France)一词就出自法兰克(FranK)。
       481年开始,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360多年里疆域扩大到整个欧洲中部地区,参见右图的演变过程。
       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814)时期法兰克王国的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他大力支持罗马教皇,被教皇封为“罗马人的皇帝”亦即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以查理大帝的封号有两个:
       768-814=法兰克王国国王(King of the Franks)=46年
       800-814=罗马人的皇帝(Emperor of the Romans)=14年
       814年,查理大帝去世后,他的儿子路易一世(Louis the Pious,778-840)继位。
       840年,路易一世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为了分配法兰克王国的领土而发生了战争,3年后,843年的《凡尔登条约》(Treaty of Verdun ),这三位王子把法兰克王国分成了三部分: 
       西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法兰西王国。
       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德意志王国,后来与意大利,波希米亚结合成为神圣罗马帝国。
       中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勃艮地公国,一部分被法兰西王国吸收,一部分加入神圣罗马帝国。
       基本与此同时,盎格鲁-萨克逊人在不列颠岛上建立了统一的英格兰王国。
       基本与此同时,罗洛的海盗舰队攻占了巴黎,西法兰克王国将罗洛封为诺曼底大公。
       注:公元1000年前欧洲没有全部信仰基督教,历史记载不清楚,很多时间是按照教会记录推算的。
 
       东法兰克王国演变的德意志帝国(Kingdom of Germany),最后成为今天的德国和奥地利等。早期,这个联合帝国的名称就是“罗马帝国”,后来多次改变名称:
       1157年,首次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
       1254年,首次使用“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
       1806年,这个组织被拿破仑打败而被迫解散。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这样评价这个组织:“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早期,这个帝国的选举的皇帝多少还有一些权威,后来成为极其松散的联合体。编年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算法,一般认为:
       962 年=成立:奥托一世(Otto I,912-973),正式宣布成立这个组织。
       1806年=结束:弗朗茨二世(Francis II,1768-1835),拿破仑两次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解散了这个组织。从此神圣罗马帝国变成了小小的奥地利。但是,奥地利联合其他国家,9年后击败了拿破仑。不述。
       所以,这个延续近千年(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是不断变化的,如下图所示: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这个“神圣罗马帝国”,曾经包括:德意志帝国(Kingdom of Germany),意大利王国(Kingdom of Italy),勃艮第王国Kingdom of Burgundy)等“大国”以及数百个国王(kings),公爵(dukes),伯爵(Count),主教(Bishops),修道院院长(abbots)等诸侯或者领土的统治者以及“皇帝”直接管辖的地区,先后曾经涵盖的国家包括现在的意大利,法国,卢森堡,德国,瑞士,荷兰,捷克,波兰,奥地利等。
       这些区域都是来自丹麦-瑞典-挪威的日耳曼人,他们的名称也来自丹麦语等,例如勃艮第就是古丹麦语。
丹麦,哥本哈根,欧洲一体化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连接丹麦与瑞典的厄勒海峡大桥(Oresund Bridge)。
 
    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1618-1648
 
    这是“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欧洲全部卷入,欧洲人口减少约15%,德国成年男性减少约一半。
    这是“最后的宗教战争”和“最初的国际战争”:天主教与新教的大战,多位国王公爵伯爵战死疆场。
    前17年:战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德国,丹麦,瑞典,法国,奥地利等参战。
    后13年:欧洲全部参战,包括西班牙,英国等(只有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没有直接参战,其属国参战)。
 
    参战的兵力数量,各种来源说法不一,其中英文资料的说法如下:
      新教49.5万人,其中:            天主教45万人,其中
      15万瑞典军队                                   30万西班牙军队(包括西班牙,意大利,西属荷兰的军队)
           2万丹麦和挪威军队                         10-20万德意志军队
           7.5万荷兰军队                                 2万匈牙利军队和克罗地亚骑兵
          10-20万德意志军队 
          15万法国军队  
          2-3万匈牙利军队=反对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的匈牙利起义军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三十年战争示意图。图中包括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的西班牙帝国(淡绿)和奥地利帝国(橙色)。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在1438-1740年的300多年里长期担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粉红色是新教的各国,包括当时最强大的新教国家,瑞典王国。
    乳黄色的法国,虽然信仰天主教,但是为了霸权和利益,加入了新教一方作战。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1648年的欧洲地图》:1648年,交战双方签订《威斯特法伦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
丹麦A:日耳曼战争,维京海盗,神圣罗马帝国,北欧争霸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从上图可见:在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瑞士,英国等现代国家基本成型。当时意大利还没有统一,德国作为“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当时,奥斯曼帝国(现在的土耳其)还占领着广大的欧洲领土(上图中的右下方的绿色)。
    当时,北方排列着两个强大的新教王国:丹麦,瑞典。
    当时,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尚未统一。当时参加“三十年战争”的是英格兰和威尔士联合的英格兰王国。1707-1801年是英格兰和苏格兰联合的“大不列颠王国”(Kingdom of Great Britain)。1801年以后的英国的全称:“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 Northern Ireland)。
    右图是“三十年战争”之后,德国地区人口减少的示意图,其中棕色的地区,人口减少了大约2/3(66%),浅棕色地区,人口减少了大约1/3(66%)。历史记载:德意志地区的成年男性,在“三十年战争”之后损失了一半以上。
    当时,波兰-立陶宛大公国,瑞典王国是欧洲东方的主要强国,俄罗斯帝国尚未崛起。
    当时,西班牙帝国是战前欧洲最强大的帝国(占领了南北美洲大片殖民地),“三十年战争”中,西班牙帝国的陆军和海军全部战败,西班牙帝国从此走向衰败,最后导致哈布斯堡王朝的衰亡。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1648年神圣罗马帝国地图》: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德国沦为“300多个公国2000多个骑士”的局面,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1806年,拿破仑两次打败参加“反法同盟”的神圣罗马帝国,迫使神圣罗马帝国解散,成为奥地利和一批不大的德国公国。直到1870年,崛起的普鲁士王国的首相俾斯麦统一了德意志。不述。
 
       “三十年战争”的起因是宗教纠纷:神圣罗马帝国下属的“225个诸侯(国王公爵侯爵等)信仰了新教”。
       新当选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采取了不明智的宗教政策:狂热支持天主教,压制新教,导致了225个德国诸侯公开反抗,从而引发了对欧洲历史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十年战争。
丹麦篇之一: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和北欧争霸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1618年5月22日的“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Defenestrations of Prague)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掷出窗外事件”梗概:波西米亚(现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世界最大城堡之一,570X130米)将神圣罗马帝国的两个大臣和一个书记官从窗户丢到楼下,宣布波西米亚独立并成立临时政府。1620年,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战役(Battle of White Mountain)中,起义军被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击败,27个起义首领被逮捕和处决(右图:布拉格的27个殉难者的十字架纪念雕塑),这种严酷的处罚,导致信仰新教的国家和诸侯纷纷对信仰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宣战:一场长期的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开始了。
    1625-1628年,丹麦王国的军队进攻德国地区(神圣罗马帝国),先胜利,后惨败。
    1631,瑞典王国的国王,欧洲著名战神之一“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1594-1632)率领瑞典军队攻入德国,多次打败了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最著名的战役两次:
       第一次:1631年,布赖滕费尔德战役(Battle of Breitenfeld),瑞典全歼3万多天主教军队,攻占了莱比锡,爱尔夫特,法兰克福,慕尼黑,纽伦堡等地。
       第二次:1632年,吕岑战役(Battle of Luzen)。瑞典军队在战略上和战术上,都取得了胜利。但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吕岑战役中阵亡了:他率领骑兵追击,陷入迷雾被杀。
丹麦(2):维京时代与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吕岑战役》(Battle of Luzen),作者Carl Wahlbom。描述了瑞典国王,“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于1632年11月6日战死的情景。这位新教国王的一系列胜利鼓舞了新教国家战胜天主教国家的信心。他是瑞典王国历史上最英勇善战的国王,他的雕像和纪念碑在北欧五国随处可见。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斯德哥尔摩,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雕像(Statue of Gustav II Adolph in Stockholm)。
       古斯塔夫二世是瑞典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国王:1611年登基,1932年战死,统治瑞典王国21年,当时瑞典王国的三大城市为:斯德哥尔摩(现瑞典首都),里加(现拉脱维亚首都),塔林(现爱沙尼亚首都)。
       
       玛格丽特一世(Margaret I of Denmark,1353-1412)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早期的丹麦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君主国家的形态,并不成熟:国王是贵族们选举的,不是世袭的,也没有女王。
       丹麦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是玛格丽特一世的时代:玛格丽特一世在1397年建立的卡尔玛联盟(Kalmar Union)包括丹麦,挪威,瑞典,以及今天的芬兰,冰岛,格陵兰,法罗群岛等,如右图所示。
       这个强大的区域国家联盟是一个类似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合体,持续了长达126年(1397-1523年),直到1523年瑞典退出联盟(当时芬兰属于瑞典),然后瑞典四处征服而发展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强权之一,瑞典帝国(Swedish Empire)。不述。
       玛格丽特一世是“北欧五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君主和女人”。
       玛格丽特一世,原称“玛格丽特女王”,后来为了区别目前在位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近年刚刚改称为玛格丽特一世”。她在世期间,丹麦王国没有女王执政的传统,所以她当时的正式称号为:All-powerful Lady and Mistress (Regent)of the Kingdom of Denmark(丹麦王国的全部权利的夫人和女摄政)。
       任何君主,都要得到罗马教皇的认可。教皇博义九世(Piero Tomacelli,1356-1404)对她的称呼为:our beloved daughter in Christ, Margaret, most excellent queen of Denmark, Sweden and Norway。
       当时的北欧各国,野蛮落后,互相征伐,下面的作品,描述了瓦尔德玛四世时代的一个真实故事。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1361年瓦尔德玛-阿特达哥在维斯比索取赎金》(Valdemar Atterdag holding Visby to ransom, 1361),作者Carl Gustaf Hellqvist(1851-1890)。
       1361年,丹麦国王,马特丽特一世的父亲,瓦尔德玛四世攻占了维斯比(Visby,现属于瑞典)。他的条件是必须得到三个大型啤酒桶的黄金白银等财宝,否则他的军队将焚毁维斯比全城。画面右边的椅子上,瓦尔德玛四世在等待赎金,维斯比的市长紧握拳头,怒视着丹麦国王瓦尔德玛四世,市长的妻子抱着孩子,仰望着天空,亦即仰望着上帝,她的眼角流着泪水,代表着圣母玛利亚的形象。这幅作品是欧洲浪漫民族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野蛮落后的丹麦,瑞典和挪威,面对着同样野蛮落后的南方强邻,神圣罗马帝国。
       所以,马特丽特一世的一生都投身于“统一北欧各国”抵抗南方的神圣罗马帝国。
 
       马特丽特一世是丹麦国王瓦尔德玛四世(Valdemar IV of Denmark,1320-1375,在位1340-1375)最小的女儿。在当时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丹麦王国是最强大的一个王国。
       1363年,这位丹麦公主马特丽特一世年仅10岁时,嫁给23岁的挪威国王兼瑞典国王哈康六世(1355-1380=担任挪威国王25年,1362-1364=担任瑞典国王2年)。
       1375年,马特丽特一世22岁时,她父亲丹麦国王去世,她身为挪威王后,立刻把年仅5岁的儿子奥拉夫二世(Olaf II of Denmark,1370-1387)扶上丹麦国王宝座:这是维系了417年(1397-1814)的丹麦挪威联合体的开始。
       1380年,马特丽特一世27岁时,丈夫哈康六世去世,她的10岁的儿子奥拉夫二世兼任挪威国王。同时,她的儿子也是瑞典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只是等待当时的瑞典国王过世。
 
       1387年8月,马特丽特一世34岁时,她的17岁的儿子,丹麦国王兼挪威国王,奥拉夫二世去世。
       1387年9月,她的儿子去世两周后,马特丽特一世被丹麦议会的贵族们,选为丹麦国王。
       1388年2月,她的儿子去世半年后,马特丽特一世被挪威议会的贵族们,选为挪威国王。
       1388年3月,一个月后,马特丽特一世又被瑞典议会选为瑞典国王:瑞典议会与瑞典国王阿尔伯特(Albert of Sweden,1338-1412)矛盾恶化,马特丽特当选瑞典国王后,第二年,1389年出兵打败和驱逐了阿尔伯特。
       这三个王国的“总负责”(头衔很多很长),马特丽特一直当到1412年去世为止:24年的女王。
       当时中国是绝对君主制度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洪武年间(1368-1398年=30年)。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但是,“三个王国的女王”马特丽特一世没有孩子了。于是马特丽特一世指定自己的姐姐的外孙埃里克七世(Eric of Pomerania,1382-1459)作为她的继承人,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的国会先后都批准了埃里克七世担任国王:马特丽特一世的威望,可想而知。
       1397年9月8日,15岁的埃里克,加冕为丹麦挪威瑞典三国国王,卡尔马联盟(Kalmar Union)成立。
       1397年9月8日之后,马特丽特仍然是三个王国的执政,直到1412年去世,30岁的埃里克才开始掌权。
 
        马特丽特一世,将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等“北欧五国”第一次统一在同一位君主之下,外加北欧五国拥有同样的起源,同样的古代神话体系(与希腊神话,斯拉夫神话不同),同样的文化和宗教,这次统一的影响极其深远。
    今天,北欧五国实行同样的福利国家制度,“自成一体”而与欧洲的其他部分完全不同。
       所以,虽然丹麦在地理上与欧洲大陆连在一起,在其他所有方面都属于“北欧五国”或“斯堪的纳维亚”文明和文化。
 
       连接了现代的丹麦和瑞典的厄勒海峡大桥(Oresund Bridge,又译奥瑞桑桥,或者欧雷松德大桥,右图),则在地理上将丹麦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联系起来。
       这座厄勒海峡大桥的多方面的意义,甚至超过了联系了英国和法国的英法海底隧道(Channel Tunnel,简称Chunnel,法语:Tunnel sous la Manche)。
       马特丽特一世去世后,安葬在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丹麦的罗斯基勒主教座堂(Roskilde Cathedral)。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丹麦,罗斯基勒主教座堂(Roskilde Cathedral),12-13世纪建成,使用了300多万块砖头。15世纪开始成为丹麦皇家墓葬教堂,安葬了四十多位丹麦国王和王后。照片中间远处是圣坛。这里每年的参观者达到数十万人。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在罗斯基勒主教座堂的圣坛后面,第一个就是马特丽特一世的石棺。
丹麦(1):维京时代,神圣罗马帝国 - 仰望星空 - 橘郡的山坡 Hills of OC
        在丹麦和整个斯堪的纳维亚的历史上,马特丽特一世的地位至高无上。她的故事和传说很多,不述。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诞生的日耳曼人,从公元前750年左右,开始进入欧洲内陆,他们灭亡了罗马帝国,欧洲所有民族和王室贵族都有他们的血统:将如此剽悍善战的几个王国和大批贵族,骑士们团结在一个君主之下,马特丽特一世是北欧第一人。
 
       这个博文,从丹麦谈起,一直谈到罗马人,哥特人,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诺曼人,维京人。
       这个博文,从丹麦王国谈起,一直谈到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瑞典帝国,俄罗斯帝国。
       这个博文,从国家谈起,一直谈到与希腊的爱琴海一带诞生的灿烂文明相对应的,欧洲北边的另外一片海域,波罗的海文明:从人种,语言-语系,文明发展和欧洲的整个历史。
       这个博文,旨在慢慢解开了今天的“北欧五国”的渊源和历史之谜: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换句话说,我们大家都了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亦即欧洲南边的文明。
       与此同时,我们大家都“忘记”了解欧洲北边的文明。这个文明更加伟大,更加辉煌:
       丹麦-瑞典-挪威等波罗的海沿岸起源的日耳曼人,灭亡了强盛的罗马帝国
       希腊和罗马人,给日耳曼人教授了古代文明;犹太人,给日耳曼人教授了“一神教”基督教。
       最后,日耳曼人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最后走向了整个世界。
       也就是说,“丹麦的历史”属于欧洲文明的最重要的部分,或者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