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在十几年的教师生涯中,有大部分时间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而处理好问题学生的事情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头疼事,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事。在这些问题学生中有很多是离异家庭或者是一方父母去世的孩子-----即单亲孩子,而且目前,离婚率的上升,冲击着社会,冲击着家庭,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工作。我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近年来,单亲家庭子女的比例有所上升,在最近几年的一项统计里,近300多名学生中,单亲学生近35人,约占11%,有的班级就达8%,应该说,部分单身家庭学生由于内外的原因,能够克服心理的障碍,表现不错,约占1%,但相当部分的单身家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心理有障碍或孤僻、沉默少言等不良行为。在“谈家庭生活的感受”中,认为家庭生活感受良好,完整家庭学生占90%,而单亲家庭学生仅占8%,在“谈学习的目的、态度、理想”中,认为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崇高的理想的学生,完整家庭占85%,单亲学生只有8%。由此可见,父母离异或其他原因造成单身家庭,给子女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通过政教处查问,发现我校违纪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 我们进行此项研究,选题的意义是在单亲家庭呈上升的社会中,通过研究和开展心理辅导,探索出适合我们农村中学的单身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为推进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作一份贡献。 二、研究意义: 1、在针对农村初中单亲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做相关的实践研究,旨在找到农村初中单亲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有效的辅导措施,以促进单亲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做好单亲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在减少学校安全事故,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同时,培养单亲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品质。 3、做好单亲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对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 4、通过集体的有效合作与探究,进一步提高本校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 (一)、农村单亲家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 2、憎恨。有的学生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讨厌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憎恨不提供抚养费的父(或母),或站在父母之中的一方,憎恨另一方。这种憎恨久而久之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作用,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其他人,甚至对社会的不满、冷淡,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人关心我,我又何必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 3、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学生,家庭的缺陷,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所以会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 4、自卑。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高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学生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邻居们看到,听到都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自己家庭的经济不如以前,自觉矮了许多,因而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有的学生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就越来越差,甚至于有的学生会常常萎靡不振,破罐破摔。我校一位初二女生,在学校整个蓬头垢面,萎靡不振,昏昏欲睡的样子,在班里几乎不与任何同学交往。 (二)、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障碍的成因 1、家庭:家是爱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归纳起来就是单亲家长的心理偏位、方法不当,造成对孩子爱的失当。大多数单亲家长没有及时从不幸婚姻的伤痛中把自己解脱出来,导致在家庭教育上情绪化,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1)懈怠责任。一是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二是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被迫放弃。一些离异方为下岗职工者,多属这一类。三是有一部分家长年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一些家长年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 (2)方法不当。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严重者逃离家庭,浪迹社会。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这些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 方式一:专制式。专制式教育使家庭缺乏温馨,没有民主气息,子女的诉求得不到充分表达,使孩子易变得自卑、腼腆、孤独、内向,以女生为多。 方式二:放任式。放任式教育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大。放任式教育使家庭教育无着落,孩子在校表现有行为习惯极差,且难于管教。 方式三:溺爱式。溺爱式教育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处处迁就以弥补其感情上的缺损,而忽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等坏习惯,使孩子成长出现了片面性。 (3)、观念错误。许多家长不能面对现实,理性看待婚姻与家庭,人为扩大不幸婚姻对子女的负面影响。 错误一: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错误二:一味排斥对方。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肯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错误三: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2、学校: 学校对单亲孩子缺乏应有关注,也是造成其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单亲孩子由于应有的家庭温暖和关爱被剥夺,大多数会产生消极情绪、情感。在学校里,他(她)们会自我感到缺乏朋友和关爱,产生自卑情绪和自恋。往往“感到生活无意思”,缺乏学习热情,厌学、逃学,滥交朋友,寻求精神慰藉和庇护等。教师缺乏耐心,厌弃这些“问题”孩子,不闻不问。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对单亲孩子的心态认识不足,关注不够,措施不力,疏导不及时,导致其自卑等消极情感蔓延,最终形成不良心理。 3、社会: 社会对单亲孩子的成长环境关注不够、干预不力是造成其心理障碍的又一重要原因。“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受此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是“家务事”,他人和社会组织等不便介入。基于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虽有原则性规定,但至今未完全建立起未成年人不良成长环境的良性干预机制。 (三)农村单亲家庭学生的行为表现 1、不合作 这种类型的学生对外界事物表现冷漠,让他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喜欢和人对着干。这是缺少爱、关怀温暖的表现。这类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在孩子情感的纽带断裂了以后没有继续给他关爱和温暖,而是通过物质满足的方式,满足孩子一切要求来给他爱。孩子逐渐变得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不是打就是骂,这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小孩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与人相处冷漠,缺乏热情,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经常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 2、捣乱 这是表现欲特强的一种方式,问题学生经常通过捣乱课堂纪律或歪曲老师意图等手段来吸引老师或者同学、家长的注意,以此达到他们的目的。由于单亲家庭家长只关注孩子生活却忽略了情感的交流,这种类型的孩子觉得家长对自己冷淡,便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有的情况是学生对不在身边的父亲或母亲的一种情感投注,例如从小缺少母爱的孩子很容易把学校或身边熟悉的老师或长辈当作自己的母亲,从而会采用各种行为来吸引“投注对象”的注意。而这些行为很多时候只会被老师误认为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等思想问题来对待。 3、心理补偿式“早恋” 单亲家庭缺失的一方往往会在孩子情感方面留下一定的“真空地带”,如果家长不能及时通过补救措施来弥补孩子情感的这片“真空地带”,在初中阶段便会使他们把自己缺失的父亲或母亲的情感投注到其他异性的身上,这也就是我们教师常说的“早恋”。其实在初中学生的心理方面对这方面还是属于懵懂阶段,并不知道什么是爱,而只是寻找一个爸爸或妈妈的替代品。 4、暴力倾向 单亲家庭孩子使用暴力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 发泄 由于家长惩罚孩子的行为基本靠暴力解决,孩子自然窝了一肚子火要找个出气筒来发泄。在学校里使用暴力,在家里又被暴力压制,逐步变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基本上是由于家庭教育所导致。 (2)、没有安全感 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经历了父母不和、家庭气氛不好的环境。这些刺激往往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在和同学的交往中不经意间就会有激烈的反应,大打出手。这些行为多是出于恐惧心理的过度反应。 (3)、人际交往障碍 在单亲家庭生活的孩子生活起居能得到照顾,但在情感沟通上却容易被忽视。这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和同学交往过程中又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当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受委屈或争吵时情急之下会使用武力。 5、离家出走 这种情况主要是孩子感觉家庭环境不好或者是受到刺激后会想找父母离异的另一方。产生的原因多是由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用不当的方法,导致孩子觉得缺少关爱和温暖才会有离家出走的想法。 (四)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每个单亲家庭学生分配到班主任、科 2、使单亲学生融入班集体,消除忧郁心情。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其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使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尽量淡化他们与其它学生之间的差别,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二、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在工作中流露出婚姻离聚的好恶态度,更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学生的做法。其三、要善于发现单亲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学们接受他们并乐意亲近他们。其四、要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3、正确对待和理解单亲学生的散漫思想。 老师要多和他们个别交流,乐意充当他们的忠实听众和知心朋友,鼓励他们谈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给他们转化散漫思想的办法,利用孩子情绪易转移和易感染的特点,引导他们想一些高兴的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使原有的散漫思想逐步被转化。二是同监护人建立了“热线电话”联系,相互间与他们确立了一个个近期小目标和采取的教育办法,使监护人同老师共同努力,注意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及时表扬。 4、对霸道类单亲学生,要辅以严格要求。 对单亲家庭学生,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要开设讲座或开展活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出格的事情。有了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是不矛盾的,只要工作做得细,有时可能会得到满意的效果。 5、用真挚的爱温暖单亲学生的心。 教师除了加强家长的工作,尽可能使他们在家庭中得到满足之外,还要给予单亲学生更多的温暖和慈爱。具体包括尊重单亲学生的人格,充分接受他们,信任他们,积极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反应,对他们表达关爱等。在非正规教学活动时,可常用爱抚、微笑的表情轻拍学生的肩背,抚摸学生的头,还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困难,如整理衣领,拣起掉落在地上的学习用品等一些细小的举动,使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 6、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 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和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把单亲家庭学生(包括其他学生)在社会上的情况也掌握起来,只有把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教师要全面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分析他们的异常心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对策,才能扶助这部分学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栖霞中学单亲家庭学生 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3、以科学的理念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几实验活动作为研究手段,采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经验总结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目标内容包括: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自2010年10月立题,研究周期一年(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具体分三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0.10-2011.3) 1、课题组织安排 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②小组人员分工 2、课题内容安排 ①组织学习课题活动知识、心理问题理论 ②制定研究的方案,完成课题研究的设计方案 (二)行动研究阶段(2011年4月-2011年9月) 理论研究与实践引导相结合。 1.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情况调查。 2.和单亲学生结对子、交朋友。 3.开展个案追踪活动。 自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助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查、辅导学习、一起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4.做好阶段总结,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 (三)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①实践交流。 在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做好兄弟学校的经验交流。 ②整理结题。 对实施阶段中的典型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实验成果,拟定实验报告,在各个子课题结题的基础上,完成结题鉴定。 六、课题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论文 (2)农村中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农村中学单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七、课题组成人员: 陈 婵:全面组织和负责课题的实施和研究并撰写研究论文 张三玲:协助收集国内外有关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何海娟:负责研究农村中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许桂芳:负责个案的收集和整理 八、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主煸 2、《青少年心理学》张向葵主编 3、《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吴曾强主编 4、《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常艳春 载《家庭与家教》 5、《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张开荆 载《社科纵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