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开华西村四大谜题

 A君临天下 2011-11-29
华西村奇迹如何创造
华西村书记吴仁宝任职48年

走市场经济道路

不同于那些大起大落的明星村,华西村可以说一直都发展得不错,在改革前,他们的人均收入就远高于全国水平。但这样的成绩并非得益于旧体制。华西村的“掌门人”吴仁宝和村民们都承认,改革前他们在农业生产上不可谓不拼命,但仍旧“穷透了”,真正让村里得到实惠的是1969年创办的华西五金加工厂,这个工厂在9年里偷偷为华西赚来100多万元的殷实家底。然而在当时开这种工厂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被枪毙、斗死的大有人在,华西村能不出事,可能是他们掩饰得好,也可能是运气好。

当改革开放允许单干后,大多数村集体一哄而散包产到户,华西村却因为之前办地下工厂的成功产生了集体凝聚力,他们把土地承包给了30多个人,大多数人则依旧在一起搞工业,并创办了多家乡镇企业。当然,80年代是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年代,不惟华西村如此。这是因为,国家对农村的管制放松而人口流动仍限制时,乡镇企业就会大量涌现,比如十九世纪中期的俄罗斯,工业化已经起步,却依然通过划分“农民身份”与“非农民身份”限制了农民进城,一批农民就通过工业化形成了整个整个村庄的乡镇企业与大量的家族制“农民企业家”。

然而乡镇企业一般来说有两大问题:第一是太小,形不成规模经营,这导致其成本高;其二,没有遵循现代企业管理,比如行政干预太重。所以农民进城的口子一旦放开,城市中形成的规模企业就明显比乡镇企业有优势。所以到了90年代后期,乡镇企业已经风光不再,农民纷纷脱离乡镇企业进城打工。而华西村的企业在90年代已经形成规模经营,而且吴氏家族在企业经营方面一贯开明,这使得华西村并没有在乡镇企业的没落潮中倒下,反而在“能人”的带领下建成了现代企业。

回顾华西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别人搞公社时,华西村搞地下工厂;别人搞包产到户时,华西村发展乡镇企业;别人搞乡镇企业时,华西村建成了现代企业。每一步,都是摆脱旧体制束缚、迈向市场经济的过程。…[详细]

享计划经济优惠

1999年,华西村要上市,但不顺利(在中国上市是很难的),吴仁宝给总理写封信,就批准了,此轮上市共筹资2.9亿元。村民说,“我们外出办事,我们提华西、外面人就提老书记(吴仁宝)的名字,事情马上顺利多了”。

作为先进典型,华西村享受各方面的照顾不足为奇。近年来钢铁产业规划向重组打造大企业转型,不少小钢铁厂成为调控“刀下之鬼”,但规模不大的华西钢铁屹立不倒。在唐山市滦南县,华西北钢这个至今既没有建设规划手续,也没有环保手续的污染企业,经历了国家相关部门数次淘汰后,仍奇迹般的存活至今。华西村以村办之企业,染指历来国家垄断的烟草制造业。以“华西村”三字命名的香烟,由淮阴卷烟厂生产、华西村宝昌化纤公司总经销,再由江阴市烟草专卖局专卖。华西村党委副书记、财务经理杨红玉透露,去年仅此一项的销售额达4.7亿元,华西村不需投入一分钱,从中可分享大约2000万元的纯利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