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十三)

 爱雅阁 2011-11-29
陈半丁《荷花》

图片

此幅以深浅赭绿表现荷叶的向背,用笔挥洒自如,叶筋勾得疏密得当,以墨双勾荷花,淡设水色,以赭墨画水草,用笔虚实相间,意气相连。

 

杨凝式《韭花帖》


图片
《韭花帖》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叙》的笔意。黄庭坚赋诗盛赞:“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雍正 书法



图片
“光寒如镜卧深云,苔藓斓斑结绣墩。谁识方方一片里,古今容尽屐双痕。雍正五年书清凉石旧作。赐浙江总督李卫 御笔”

 

清 恽寿平《桂花紫薇图》



图片
扇面绘桂花、紫薇,花枝穿插缤纷豔丽,花瓣繁复重叠。花卉多用钩染,设色有层次变化,叶片用没骨法,叶脉向背清晰,颇见写生之妙。画中自题“红薇晓豔,金粟秋香。”两种花卉相互竞豔,花香醉人。
黄君璧《秋山红树图》
图片
此轴采用全景式构图,崇山叠嶂,山势连绵,山间林木葱郁,飞瀑如练,溪流蜿蜒。为了表现秋山红叶,画家以赭石渲染山石,甚至直接以朱砂点树丛,呈现出一派秋日层林尽染之美景。该画造境雄浑壮阔、绵密幽深,山石皴笔细密,用笔苍劲,由是观之,黄君璧确为石溪传灯。

 

八大山人《水木清华图》



图片

朱耷画荷构图多以一花片叶并留大片令人寻味的“余白”为特色。画之左侧伸出几片荷叶,大笔重捺,或泼墨大写,荷茎圆转苍劲,曲折舒张,荷花轻柔婉转。与之相对写一倒悬危石,只略加勾皴,石顶一丛芙蓉,墨韵盎然。荷石在上相接,下方留白,中似无物却有空潆幽远之意。

 

 

赵之谦《牡丹图》
图片
此幅湖石钩勒圆润谨劲,牡丹的描绘既用恽寿平没骨画法,又参以勾线填色之法,两种画法统一在凝重沉厚的笔法中,敷色善用红、黑、绿等重色,在对比中求协调,使画面浓丽热烈。笔墨坚实,色彩鲜明,一反其淡雅清高的格调,以达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董其昌《葑泾访古图》

图片
此作仿董北苑笔意,图中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桥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画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带皴,淡墨枯笔,干湿皴擦,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台北故宫藏。

 

 


元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图片
此图画葛洪携子侄徙家于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面仅左角空出一小块水面外,其余各处都布满了山石树木,使景致显得格外丰茂华滋,是王蒙典型的重山叠嶂式。画面山岩重重,树木茂密,加上回环的流泉,曲折的山径,营造出一个幽深宁静、远离尘世的境地。北京故宫藏。

 

 

陈半丁《江上泛舟》

图片
此幅画面有明显的石涛式密点子,笔法枯苍又类石溪。布景简洁,且留有大片空白。近处树石茅亭,远处沙渚缥缈,皆用枯笔勾皴覆以淡彩渲染,苍润相兼,似有“悲秋”之意。江中舟子行于意境幽渺之中,颇有去尘之概。画幅上部的行草长题,书法潇洒,篆印古朴,使诗书画印达于高度统一。
 
 

唐寅《湖山一览图》
图片
此幅绘江南秀丽明净的湖光山色,近处山体、丛林、楼屋,衬托隐约远山,大片空白成为湖面,造成空阔境界,远处舟楫往来。山石以小斧劈法为之,笔法严谨清劲,线条灵活自如,施淡青、淡赭色,清雅宜人。自题“红霞潋滟碧波平,晴色湖光画不成。此际阑干能独倚,分明身是试登瀛。”

 

 

八大山人《鹤鹿凫雁四条屏》

图片
此四条屏分别描绘鹤、鹿、雁、水鸟,均为八大惯画的题材,是其70岁左右的佳作,署款“八”字呈两点,并改“画”为“写”。每幅构图精简、取象夸张、笔墨浑沦,象征性传达其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思想情愫。中国美术馆藏。

 

 

程璋《荷花燕子》

图片
此幅用没骨画法,有工有率,生动自如,在总体风格上近似蒋廷锡。荷叶、花朵的刻画,注重透视效果和立体感的表达。此画发挥了生宣水色洇润的效果,花朵尤有鲜活之感,芦苇笔法有扬州八怪遗风,与南沙相较,多有已意。与吴昌硕的宽厚凝重的趣味亦迥异,在当时上海画坛可谓另树一帜。

 

蒲华《红蓼荷花图》


图片

此画构图奇绝,以下半幅之墨叶白荷与上半幅之碧荷红莲相对比,又以红蓼、浮萍将全画统一协调。荷叶以湿笔写出,墨彩淋漓,线条洗练流畅。设色淡雅,却有气势磅礴之感。笔力奔放雄健,有徐渭、陈淳的风骨。

 

吴昌硕《桃石图》


图片

图绘二棵直立的桃树,紧依在巨石之旁,树干苍老粗壮。枝叶茂密,果实硕大,凌空一枝连同桃实垂直倒偃于地。构图独具匠心,色彩以浓墨深红,互为点提,用笔则以长锋单毫悬肘挥运,似有力透纸背之感。满幅神韵飘动,充实而有谐趣,是作者晚年的一幅杰作。上海博物馆藏。

傅抱石 郭沫若《无限风光在险峰》

图片
此幅构图简洁有力,笔触雄劲生动,多层次的烘染使画面浑然一体。整幅章法新颖,构思独特,笔墨洗练,落款潇洒飘逸。傅抱石以其大胆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地表现出毛泽东诗中的气度和胸襟。“无限风光在险峰”不仅是一种风景,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写照。

 

 

郑燮《九畹图》 
图片

九丛兰花,自上而下布置十分严谨,兰叶、花的组织极讲法度,以山石为龙脉,把一丛丛分散的兰花有机地统贯一气,显得既严整而又有变化。兰叶以浓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俗,秀劲潇洒。从而显现出作品构图之新颖,格调之高雅,是郑板桥兰花代表作。

 

 

蔡京 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
图片
蔡京的书法艺术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因而在当时已享有盛誉,朝野上庶学其书者甚多。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狂傲如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

 

 


清 石涛《对牛弹琴图》

图片
 《对牛弹琴图》构图奇险,笔墨老到,意境突出,是石涛人物画杰作。“对牛弹琴”一词本是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但此图通过作者自题“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等诗句,反映出作者难遇知音,而只能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境。
 

郑板桥《墨竹图》
图片

《墨竹图》是体现郑板桥墨竹艺术创作理论的典范。此图在造型布局上高度概括提炼,仅绘廖廖数竹,便使人如入一片青郁葱翠的竹林。此画的竹叶下笔劲利,实按而虚起,兼有破法搭法,墨色有浓淡,老嫩反正分明,下笔势如破竹,充分表现出郑板桥成竹在胸、娴熟高明的笔墨技巧。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图片
《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被黄州时期创作的名篇。赵孟頫该行书长卷帖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八大山人《彩笔山水图》



图片
此图丘壑布置,远宗董源、倪瓒,近效董其昌,别开蹊径,在画面景物繁密的近中景留出一片空白,其上绘一孤亭,令人产生空灵通透的感觉。山石树木皴笔、勒笔全出中锋,随后秃笔擦染,浓墨横皴,笔墨老辣纵横。现流落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陈洪绶《玉堂柱石图》

图片
北京故宫博物院陈老莲此图花、石、蝴蝶,画得逼真细致。玉兰花用粉彩多次薄染,使之丰腴中见轻盈白嫩;石头画得磷峋中见勃发生机;蝴蝶先用柔韧的细线勾出轮廓,再用淡墨逐层分染,最后敷以少许斑斓五彩色,华而不俗。
启功《秋山》
图片
此幅中远山微云掩映,楼阁隐现,恍若不可企及的仙境,与这仙境相对应的是建在水边的荒野村居、自横的小舟。披麻皴和淡墨的点染,使画中自有一种清静的意韵。而温润的设色,又使这清静中多了种关怀人世的态度,从而使画家旷达、自然的胸怀尽寓其中。
 
明 徐渭《榴实图》
图片

此图画折枝石榴,劲挺而富有弹性的嫩叶和枝梢,运笔若断若连,扣人心弦。画面的右上方自题“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文长。”自喻珠玉般的才华无所施展,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谢稚柳《荷塘鹡鸰》
图片
谢稚柳的花鸟,早年仿明代陈老莲花鸟画,几能乱真,他对宋代花鸟画、山水、人物等也研究颇深。《荷塘鹡鸰》是谢老从工丽转向清逸灵动的作品,大块荷叶在构图中极显张力。鹡鸰与花的动静结合,色彩上的黑白对比,使得画面流动起来,仿佛就在身边眼前,呼之欲出,妙不可言。

 

 


慈禧太后 书法
图片
慈禧太后执政期间附庸风雅,嗜戏文,擅书法、绘画,经常将自己所作书画赏赐群臣,以示恩宠。其画多为工笔花鸟,工细称丽如绣织品,格调不高。其书法多为擘窠书“寿”大字作品,多“馆阁”气而以端庄秾丽见长。

 

 


元 赵孟頫《调良图》 
图片
此图写一奚官,头戴幞头,身着束腰短袍,脚穿长统勒靴。在厉风中牵马前行,骏马因风之厉似不顺从,低头停步喘息。人回首望马,左手牵缰,右手以袖贴挡风,袍袖临风而起,骏马鬃毛,马尾等均扬起,示意朔风之厉,颇感真实。台北故宫藏

 

 


王渔父《月夜飞凫》
图片
《月夜飞凫》为其盛期之作。画中的野鸭阵形有明显的透视关系,月亮与飞凫均用白粉,极具分寸的渲染使月色水光朦胧雅致,这些均缘自岭南画派的影响,但大片留白及水天一色的渲染仍是中国式的意境,宛如一首清丽的抒情小诗。

 

 


张大千 人物画《仕女》
图片
大千先生的山水画已为众人所知,其实,这位“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的画家,人物画也独出机杼,清丽优雅,成就极高。张大千早期的人物画是从明代唐寅入手的,故画仕女用笔兴意洒脱,运笔如行云流水,方圆间施,所绘仕女的秀美风貌是他人所不能企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