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君,您走先!

 昵称231981 2011-11-30

太君,您走先!

  对《杨门女将》吐槽中比较权威全面的一篇,看完了几乎都不用上网看电影了!
  
  作者:van(来自豆瓣)



    太二了……冲着杨家将去的我本来抱着哭一鼻子的心去的,结果,愣是出字幕的时候我都快笑抽抽了……
    来先为一些不太了解这个片儿背景的同学扫个盲吧~就冲着这题材,怎么也不能把这故事的血泪蒙混过去……
    
    杨门女将在评书里又叫十二寡妇出征,发生在宋朝四帝仁宗在位期间,赵祯专宠奸妃庞赛花致使其父庞太师大权在手,搅乱朝廷,杨六郎死后杨宗保年少受命攻打西夏,困陷金门,中箭而死,朝中再无人受命出征,经贤臣双天官寇准保举,推杨门女将披挂出征,无佞侯佘赛花佘老太君接旨受命,言保家卫国杨家义不容辞,穆桂英领兵挂帅,十二寡妇,八姐九妹,杨排风,杨文广,杨金花跨马出征,大退西夏!
    
    首先,十二寡妇都是那些人?
    传统上来讲,杨家将的故事毕竟出自话本小说,一般多从评书中的说法:
    
    老令公杨继业之妻佘太君佘赛花
    大郎之妻张金定
    二郎之妻李翠平
    三郎之妻朱月梅
    四郎之妻林素梅
    五郎之妻马赛英
    六郎之妻大刀王怀女
    七郎之妻杜金蛾
    八郎之妻周淑荣
    宗保之妻穆桂英
    宗英之妻姜翠屏
    宗勉之妻焦月娘
    
    评书,评话中说八姐九妹都是终身未嫁所以不算在寡妇之列,而六郎正妻柴郡主柴俊平善文不善舞,本就是大家闺秀,不能领兵打仗,做一这杨门女将中绝没有柴郡主征战沙场的戏份!无论是征战辽军还是大退西夏王怀女占着重要的角色,大概是因为长相原因,竟然在这儿直接被省去……
    扫盲暂告结束,剩下的一会儿再插叙……
    
    那么我们现在看看剧中的杨家第二代的出征人物:
    
    杨大娘周氏(戈春艳饰):家传铁旗藏刀法,智慧机巧、指挥有方。
    
    杨二娘耿金花(李静饰):手持双戟护手钩,喜与邹二娘吟诗作对。
    
    杨二娘邹兰英(大岛由加利饰):家传梨花枪法,并传杨门后人,人号“花枪邹二娘”。
    
    杨三娘董月娥(金巧巧饰):射箭出神入化,有百步穿杨之技,人号“神射董三娘”。
    
    杨四娘孟金榜(杨紫彤饰):力大异于常人,号称“神力孟四娘”。
    
    杨五娘马赛英(周海媚饰):因思念杨五郎而终日持念珠理佛事,性情温和。
    
    杨六娘柴郡主(刘晓庆饰):周主柴荣之女,以绣花针为暗器,百发百中。
    
    杨七娘杜金娥(于娜饰):又名呼延赤金,棍法犀利,骁勇善战。
    
    杨八姐杨琪(陈紫函饰):使梨花嵌金枪,才智过人。
    
    杨九妹杨瑛(刘冬饰):使朝阳灿金枪,热爱小发明,经常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我虽然熟记杨家将评书内容,但我确实没听过这大部分“娘”的名字,但经过查询,查到以前的帖子,有网友说是《杨家府演义》中的版本……杨家府演义我没看过,不敢确定,在这儿只做个参考……虽然,这样的阵容我并不以为然,但起码暂且算个出处,但对其人物设定我仍有几点要说:
    
    第一,用杨几娘这样的用法,我并不赞成,许是怕观众记混了。但杨门女将个个儿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各有各的优长,不是以夫婿的在家中排行便可一语代替的,且在多数的话本小说中,杨几娘这样的称呼并不多见,虽然,京剧中也有过这样的剧目(如《杨七娘》),但毕竟是少数,而二娘或三娘这样的叫法一般都是按女子未嫁时在家中的排行取的乳名,并不可随夫的排行乱叫。
    
    第二,每人的设定后面有个特技备注看见了么?!看见了么亲?除却八姐九妹的金枪对的上,那是有定数的,什么柴郡主的“一根绣花针”什么杨延瑛的“热爱小发明”还有片子里的马赛英“若霹雳菩萨般的佛珠弹射绝技”……你还可以再想象力丰富些么……
    
    第三,这个算个人意见,杜金蛾出场时旁边明晃晃地写着,本名呼延赤金,这个我个人并不同意,虽然有过这样的提法,但杜金蛾在书里是老杜家的女儿,从小与七郎指腹为婚订下娃娃亲。而呼延赤金是铁鞭王呼延赞之女,这两人个人认为扯不上关系,要么杜金蛾,要么呼延赤金,混而一谈的说法我并不赞成,即使是故事也应该有逻辑。
    
    第四,传统故事中,挂帅的都是穆桂英,但这片子里挂帅的是杨文广……第一个,杨文广当时是谁啊?!就能挂帅!!挂帅得在朝为官,而且还得有经验好嘛?!~杨文广,who are you?!你挂帅不就是为了服务剧情这个军令如山,好让穆桂英无奈之下夺帅印,演一出苦情戏来让大家看看杨家有多惨嘛……
    
    现在…………剧情吐槽正式开始!!!!!
    
    我TM为的是什么啊!!放着隔壁的丁丁不去看,特意一个人赶着首映当天看了你这么个败家玩意儿!!
    
    段子一:小黑脸儿杨宗保
    故事一开场传说中的少年得志的小白脸儿时年二十四岁的杨宗保在战火中出场了…………脑袋转过来~哎~让我看看~哎~呀!!!…………任贤齐…………(原谅我没了解阵容就敢去看……)小齐啊……其实我不烦你,但是演员嘛,不是也得挑角色,形象差太远的,咱们还是算了,成不?~
    
    段子二:假公济私
    然后就是轰墙啊……还用的是特效,贼假……在众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时候,小齐偷偷地躲在墙后头把老婆的一缕青丝套在信鸽儿头上意思是给老婆报信儿:我死定了……而后,为了这个信鸽儿能安全飞走,折了两个当掩护的假信鸽,折了两个帮着放掩护信鸽的将士……我本来以为还有什么军事情报在鸽子腿上,这么拼命,结果后文告诉我,青丝就是青丝……木有任何军用价值,宗宝就是在最后儿女情长一下……(那可怜的俩鸽儿和俩哥儿啊……临死估计还琢磨着自己是为国捐躯呢吧……)
    
    段子三:愣门女将
    杨家女眷出场……各种二啊……二的出彩的是四郎之妻,玩着古代拉力器,拿人当码……那叫一愣……周海媚演的五郎妻马赛花悄么声地在屋子里念经(你老公出家了,然后就把你也闹成道姑了,怎么让我想起许仙了……)然后突然,亮点来了!!扳腿……那么突然……那么突然地扳腿扳到脑袋瓜顶上……吓死我了……你这特么地是入了少林啊……相当十二罗汉是怎么着……好像是七娘(就暂且用它这个称呼吧,打人名我也怪累的……)拿无辜的丫鬟侍女练掌啊……十分满意的把几个丫鬟打飞,然后……气沉丹田……这一幕幕走过来太像男性选美秀,赛前亮相爆肌肉那个环节了……杨家女将虽不是个个金枝玉叶,但大部分都是大家出身,能文能武,平日教子,侍奉公婆,样样不差,哪是如此只有一身傻劲没有大脑……导演……导演我求你,你别糟蹋杨家的名儿了,你改叫愣门女将行不?……
    
    段子四:嗨!太君!~
    中间晓庆姐贵妃范儿按下不表,佘太君进到宗堂里,柴郡主和穆桂英齐唤;太君,早安~然后鞠了一躬…………我说我怎么脑子里就无限地脑补了下去;太君~今早的早饭“密西”了没有啊?可还可您口啊?我就说这群狗东西不会伺候太君么~太君,天皇最近又有什么新指示啊?~(然后伴随点头哈腰~)…………
    不是我YY啊……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太君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是谁喊的……翻翻词典就能查到:太君原意之一就是:是封建时代对具有封地官员的母亲的尊称,意思就是是按着杨六郎他们那辈儿叫的,而且应该是对别人的妈,对吧,自己的妈,那当然还叫妈呗,就像现在也没听说有管自己婆婆叫市长夫人的不是?……丫鬟婆子可以尊称老太君,孩子们一般情况下还是母亲祖母曾祖母地叫,这个得明确了……可是这才是个开始……后面就热闹了……一行人东窜西逃地一路叫下来还真有点儿日本鬼子开路的意思……= =
    
    段子五:我家都爱大红袍
    在接圣旨的时候是佘太君正在过寿,过寿嘛,自己穿成红得嘛……也就算了,你们底下站着的个个穿的都跟结婚似的……好家伙放眼望去满堂红啊,站的整整齐齐的跟集体婚礼似的……你们家买布的时候也不能光图省事儿了,光紧着一匹的裁不是?……
    
    段子六:亮出你的头,刺瞎敌人的眼!~
    排风听要上阵,回去就把头剃了,理由是这样的:上了阵,哪有时间梳洗打扮……排风啊,你是真利索啊……你真是杨家的一朵奇葩啊……比男人都爷们儿啊……你说你利索到什么程度,那时候男的也是长发吧,你把头剃成圆寸,你看那两军阵前的男的,哪个不是长发盘头,就你那头发需要梳?人家那都戴的是假发?……
    
    段子七:天降屎棍——杨文广
    文广,你就是一搅屎棍子……非要去跟着打仗,是,也差不多到年龄了,你爹在你这个年龄已经开始耀武扬威了……这后面就乱咯……说起来,其实后面的一切乱子都是因为文广而起么……非要来打仗,来了不听你娘劝,你娘都说了不是你爹,犟!非得哭着喊着去抱大腿喊爹!……结果我当你认识你爹呢,结果真见到你爹,你爹说是从金枪和盔甲“猜”到你是杨文广的……可见你爹驻守边关的时候你还太小,都记不清你是啥样子了……我了个擦……那你跟你娘争个屁啊!!逼着你娘夺帅印,最后弄的庞太师要杀她,你还又闯祸刺杀朝廷命官罪加一等,还为了保护你死了一堆人……也难怪你爹你娘死的时候把你支开,让你去照顾你八姑奶奶,因为他们实在是受不了你了,那句话叫什么?今生不悔,来生不见~下辈子,我们俩约好了还当夫妻,你可千万别跟来~
    
    段子八:敌人不是打退的,是在逃跑中误打误撞赢的……
    从头到尾,完全是打的一团糨子,各种夹着尾巴鼠窜,没有一场按照“国际惯例”打的仗。按照惯例应该是扎营,战略规划,彼此击鼓请战,调兵,点将,然后是有两方主将单挑的,有群殴的……而这个片子没有,还没走到地方,半截子被偷袭了,这个也就算了,竟然偷袭的那几个小兵都打不赢……打的几个女将呵斥带喘地那叫个凄惨,这边儿夺帅印,那边一群人追着哭着喊着找爹的,这边儿有马不骑,一路小跑的女将,整个儿一个乱套了,实话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个感觉,杨家这帮女人就像从来没在战场上杀过敌,一路被打得屁滚尿流的……没有一个算的上号儿的是她们一对一打下来的,就那么几个小兵就已经打得她们措手不及,而且每次都是一家老小一起上,没有人座营守城的,老太君百十岁的人了,跟着来来回回地跑……有种中国男足的感觉……一群乌合之众么……从还没正式打的啥时候,排风安排布阵,我想着,难道这是铜网阵?~高级~结果旁边儿小姑娘就闻了:排风姐,这个能帮我们炸死多少敌人?~答曰:一个都炸不死,这是帮我们撤退的~……让我说什么好……闹了半天你们还没打呢,就想着怎么跑了,怪不得携老带小的。完全没有任何战略计划,也没有那一次真正起作用的,最后打boss还是一家三口,以多欺少,爹在后面抱着,妈和儿子左右开工才把人家捅死的,人家倒是死了,你家也搭上了两个……原来之前亮相时候种种强势种种冷硬……全是花把势……
    
    在这个段子我要澄清的是,首先,这一代的女将里厉害的是非常多的,有些败阵破阵的能力甚至比自己的丈夫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评书本子里的大刀王怀女,当年若没有她六郎怕是早都死在天门阵了,还有后头什么事儿啊……再说穆桂英,穆桂英从小是布阵破阵一把好手,最后攻破辽军的关键全在她,所以此人是帅才,片子里全没表现出来,再说佘老太君,当年随着老令公杨继业东奔西走,上阵杀敌,经验丰富,百战不殆,之所以老太君也要跟去,就是因着经验,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定计使策挽救战局于水火……这里完全弄得跟添乱的似的,仗还没怎么打呢,尽“保护好太君~~~”了……并且一直有十二女将各守一城的说法,所以叫做十二连城,古时候的打仗就算不能完全还原,也必然应该是有章有法,有条有理,而在这里我没看见杨家将应有的光辉的十二万分之一……
 

   
    段子九:阳春~白雪~腊梅~冬雪~小邓子~小卓子~
    救文广的时候,突然一个姑娘为了救他死了,文广大喊:白雪!!~我还正在脑中搜寻……这是谁啊?……怎么没印象……之后又死一个,又大喊:阳春!~哦!!~我明白了!~白雪不是谁~白雪就是为了这个阳春存在的~就是个人~就像是,张三李四~就像是还珠格格里的:冬雪腊梅~然后我就发现一个规律,只要是喊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那下面一定马上有一个对账的~下一对是马赛花身边儿的:“思空!~”“思静!~”然后是“如影!~”“如风!~”(这俩好像没死~)最经典的是“鸳鸯!~”我这个这的想不出来要对啥,嘴里正在想“戏水?……”喇叭里就喊:“牡丹!~”哈哈哈~~编剧啊……你到底有没有想象力啊……你那点儿可怜的想象力就别来做编剧作践好东西好嘛?~然后脑中不断地回响:“赛威赛广!~”“柳青柳红!~”“小邓子小卓子!~”哈哈哈~最后竟然真的好几次出现一个莫名的打扮诡异的人低声说:自己人!~(有印象的童鞋应该记得,这是赛威赛广的名言~)
    
    段子十:奇技淫巧
    刚才说了,每一个正常打仗了,每一个光明磊落的,每一个不旁门左道的,不歪门邪道你就输了~
    望远镜:刚一观敌瞭阵,财大气粗的君主就拿出了一个单筒望远镜~很醒目啊~(大概编剧又该说这是九妹发明出来的,和望远镜类似的东西了吧~九妹你真是天才啊~)那我们来看看现实世界里望远镜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是荷兰人汉斯·利伯希在1608年发明了第一部望远镜,而我国宋朝是从960年~1279年,我说九妹~都可以加入我国四大发明了,人一问:中国五大发明是什么?答:地动仪,火药,印刷术,司南,望远镜~问:望远镜?!~答:昂~宋朝时杨延瑛造的~真光荣~还有什么以火灭火,恕我孤陋寡闻,真的是听都没听说过,能不能给我讲讲是什么原理的?~
    西夏是各种装备齐全啊~刚开始就有掷弹器,各种霸气的银色兽面盾牌~而咱们杨家这边儿就更经典了~金色的盾也很好很强大,比人家小点儿就小点,竟然打的第一盘,就像投掷飞镖一样地给扔出去了,倒是砸死了一批西夏兵……可这是重点么……那盾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挡箭的呀……你就那么扔出去了拣块板砖也就对付了,还要这金属的干嘛呀?这部跟给你杆枪你就拿来砸人一个道理么……这不成一次性的了么……
    再就是各种下三滥手段,什么混进敌军,搞个偷袭啊,什么在人家军队里搞个破坏扔个蚂蚁啊~这都还是老杨家的人吗?!~哦,原来这已经是一个科技的时代了,比的早就不是什么真才实学,硬本事了,人家文广不是都说了么,计谋第一,武功好不好并不重要~这都跟谁学得,你去打仗去了,你烧火丫头都打不过,然后挂帅去了,扯你的蛋吧!也没见你出了什么点子呀!
    看出来这编剧喜欢诸葛亮了,一会儿又是空城计,一会儿又是孔明灯的……可你知道什么叫空城计吗?什么叫摆空城计跑了?!孔明灯里放的辣椒包,你等了半天的风就是为了这个?!
    最经典的就是踩人桥过悬崖那段儿,你凭啥让人家男兵当人桥啊?……就因为你们家的都死完了,人家家的是一点儿不信疼,老太君走一步,走过的那个男兵就在她披肩里抬头看一眼,我真想问,你看见啥了么有,有啥好看的,然后老太君走过去了以后大家齐声做起来说:好!~好个屁呀!!~
    
    段子十一,桂英难以承受丧夫之痛~精神有分裂迹象
    首先是知道自己老公可能死了,掖着,不告诉自己婆婆,和老太君,后来终于爆发了,就是幻视,文广在那儿打着呢,看成宗宝了……还有夺帅印那段,你夺了就夺了,竟然扯了杨字旗放上穆字旗,就算是你领兵,也打得是杨家将的旗号啊,你换上穆字旗难道是穿越了……恍惚以为自己又回去当土匪去了?!后面就更离谱了,言行不一,让人家把她斩了,因为军令如山,还叫好,说杨延昭之后杨宗保大义灭亲必然再次传为佳话,然后像说的不是自己似的,对宗宝说:宗宝,我们走……= =这都谁跟谁啊?……被人劫走就算了,那你就算在逃人员了,竟然回过头来继续挂帅,跟宗宝说那段话我是听明白了,什么叫:我有个愿望,不能和你白头到老,就和你一起战死沙场,就是说,我今天已经是朝廷命犯了,我要死了我也不会让你活呗~张柏芝的扮相还是俊俏的,但不知道是想要扮出来穆桂英的泼辣还是怎么了,就只有一个表情,就是死命瞪眼睛,真的有点儿像精神病人发病的征兆,有点儿吓人……再加上,有的时候她要哭了的表情可是嘴角还是往上翘的,所以跟老太君说:七娘,文广他们都死了……的时候就像在笑……好惊悚啊……
    
    段子十二,太君好说话~
    片子里最好说话的就是太君了,最没有原则的也是太君了,纯粹私信为了追回自己的曾孙子,人本来就不够用的情况下,派出去一半儿兵力去追自己孙子,不以大局为重,然后闹得所有人抱头鼠窜……得知穆桂英夺帅印,竟然以一句我相信你就算完了,你相信就行了?!我想问问这队里就每个监军?!也没有个押粮送草官?!全都你们老杨家说了算?!夺了帅印多大的罪你自己不知道么?!再说了,你们这片子不是叫军令如山么?!这样都行?!
    关于这点,是完全不符合杨家的形象的,杨家的整个家族悲剧就在于内心的矛盾,是对自己家里要求严格,绝对无条件服从皇帝的命令,保家卫国,却又根本上不与邪佞同流合污,不溜虚讨好,就算家中男丁尽数没折在沙场,根本上都是被昏庸当道,奸佞小人所害,但仍无怨无悔效忠朝廷,恪守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这样的杨家才会有杨文广和敌军战将打了个平手,回来第一个要杀他的是他的母亲,穆桂英,杨宗保虽求得降龙木,却因夜不归营,两误三卯,擅自娶妻,要被自己爹拖出去斩了,还谁求都不听,这样的杨家,才能体现“军令如山”四个字,所以在这样的时候,老太君会第一个说,让杨文广自生自灭,不许谁去找他,也一定会说:穆桂英触犯军令,军法处置!这才是令公杨继业的妻才是骨子里一族血脉的傲骨!
    
    其间,臭词儿乱用,什么“参军”,“奸细”的,没搞清楚词义就胡说八道满嘴跑火车就不单独立段儿了……写到这儿就简单总结一下:简单来讲,这就是一部粗制滥造,不经推敲,马虎草率,为了赶时间,(当然,我们也了解其间孤儿寡母需要立刻投资影片,得到收益,重获名声其中的用意,我们也能理解选择这个同样是“孤儿寡母”题材的用意,但是,文化不是这么拿来利用的。)请尊重文化,“杨家将”这不仅仅是一个话本小说中得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这么多年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中融入的是中国人最可贵,最有代表性的精神,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至仁至义,至忠至孝”即使很多时候我们要取义成仁,即使大多时候忠孝不两全,在上一代的故事里,金沙滩一战,大郎替了宋王赵光义,二郎替了八王赵德芳,三郎战场马踏如泥,四郎八郎实落番营,五郎被心灰意冷逼上了五台山,七郎回营搬救兵却被老贼潘仁美所害,被乱箭射死,一百单八箭七十二箭穿的是透心凉,老令公为了不受俘于辽,撞死在李陵碑前,在君王昏庸,奸臣当道的时刻,对杨家可谓不仁不义,杨门却仍不忘太祖当年所赐恩德,不忘上马牌坊,下马牌坊,闹龙牌匾背后的“精忠报国”的精神,国难当前,女将出征仍要将最后一滴血为忠义做一个最完美的诠释,这才是杨家将的魅力,而贤王配昏君,寇准对潘庞,也用了完美的人物关系,告诉观者杨家的付出不是全无价值,有人会记得,会知晓。所以这样的制作班底想告诉观众什么?!~无非是“太君太君,西夏人和大宋朝廷都不是杨家的朋友~”相信太君会很淡定的说一句:“你们也不是……”所以,请,尊重文化,这并非是拿来生财的配料,是一支民族的傲骨,是中华之龙的逆鳞!肤浅没打算深入,就别碰这个题材!
    
    最后用我刚才诋毁过的片中的杨文广的真实面目,做一个结束吧~我说,其实这是个好孩子,懂事,知道自己是家中的独苗,武艺斐然,光明磊落,不负众望,并没有丢了杨家的脸,如果别人问他:“来者可是宋将,报上名来!”年纪轻轻的他会骄傲地这么说:“我乃金刀令公杨继业,无佞侯佘太君之曾孙,一杆银枪天下无敌六郎杨延昭之孙,威名远震杨宗保,大破天门阵浑天候穆桂英之子杨文广!”看到了吗?他何以为傲,为何而战?只为这世世代代的为国为民,无愧于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