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想一、二
徐诗达
2011年11月16日10:41 来源:中直党建网
自古以来,国人中就流行着 “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之说。这样,如何看待 “不如意的八、九”和 “较如意的一、二”,便显出人的眼光和智慧、气度和胸襟,自然还会影响人的健康和前程。
晋人羊祜说:“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这既有前人的训导之意,更有他自己的切身体会。羊祜立志伐吴,统一天下,建不世之功,可总是不能如意。先是碰上了一个硬对手陆抗,让他无计可施;好不容易等到陆抗病死了,他正准备出兵,晋武帝又听信贾充谗言,不愿动武,错过了伐吴的最好时机;又过了几年,晋武帝终于明白,要大动干戈了,可羊祜已老得走不动了,无可奈何之际,他不由得发出了以上那句千秋感言,凸现出英雄的悲苍与无奈。让人听了,不禁为之掬一把同情之泪,发一句叹息之声。
面对“不如意常八、九”的际遇,有的智者则“常想一、二”, “不思八、九”。如此一来,“如意”总在脑中,“阳光”永驻心头,人便神清志爽,春风满面,自然活得轻松愉快,益寿延年。国民元老、书法家于佑任便是此类代表。于老矢志报国,饱经沧桑,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有人曾问及他高寿之道,他指着家中的一幅对联,笑而不语。那对联的上联是:“不思八九”,下联是:“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此可谓:“常想一二”多如意,如意当“常想一二”。
与此英雄所见略同的是台湾著名散文作家林清玄。有位朋友向林清玄要一幅字,自己挂在书房里。朋友对他讲:你要写得非常简单明了,让我每天看了以后就有用的一句话。他想了半天,挥笔写下四个字:“常想一二”。那个朋友不懂其意,便问:“这是什么意思啊?”林清玄解释说:“大家都说这个世上,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的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的不如意所打倒了。”朋友听了,点头称是。可见,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常想一二”的理念,会使人永享阳光,超越烦恼,忘却忧伤,并把它化为生命中的“高级养料”和巨大动力,激励前行,永攀高峰。
《千手观音》领舞者邰丽华深有体会地说:“所有人的人生,都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与“常想一二”不是异曲同工、所见略同吗?
朋友,当你碰上烦心事、遇到忧愁事的时候,请学习智者“常想一二”的乐观处世术吧!千万莫被“八九”的苦恼所困惑,更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压倒。这样,你的精神就会轻松愉快,你的心境就会豁然开朗,你的脸上就会阳光一片,你的状态就会斗志高昂,你的前景就会灿烂辉煌。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集团电力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