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病虫害

 昵称8164295 2011-11-30

第十一章     葡萄病虫害

 

 

一、葡萄病害

1、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俗称腐烂病、水烂或穗烂,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多雨年份常和炭疽病并发流行,往往造成很大损失。

症状

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实和穗轴,也能危害枝蔓和叶片。果实上发病,病菌主要从小果梗或穗轴侵入,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然后病斑扩展蔓延到整个果粒,受害果粒腐烂,上面着生灰白色的小粒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最后病果皱缩、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果实前期发病(上浆前),病果易失水干枯,黑褐色的僵果往往挂在树上不落;果实上浆后感病,病果不易干枯,碰撞后极易脱落。

枝蔓发病,大多数发生在从土壤中萌孽枝和受损伤的枝蔓以及新梢摘心处、果实采收后的果柄着生处。初发病时,病斑呈淡黄色、水渍状,手触时有黏滑感。随后表皮变褐、纵裂,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并呈乱麻状。有时在病斑的上端病健交界处由于养份输送受阻往往变粗或呈瘤状,秋天上面的叶片早早变黄或变红,对植株影响很大。病果、病蔓都有一种特殊的霉烂味,这是该病最大特点之一。

叶片受害,多在叶缘或破伤部位发生,病斑初呈水渍状,浅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蔓延,并形成深浅不同的轮纹,病组织枯死后易破裂。天气潮湿时也形成分生孢子器,以叶脉两侧较多。

发生特点

葡萄白腐病菌(Coniothyium diplodiellaSpeg.Sacc., 是真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散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是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风、雨、昆虫是该病传播的主要媒介。雨水不仅把带有分生孢子土壤颗粒飞溅到果穗和接近地面的新梢上,也是孢子萌发侵染的主要条件。因此,6月上旬降水次数的多少和降雨量的大小决定当年白腐病发生早晚和轻重,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盛期,夏季高温多雨,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易造成病害流行,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杂草丛生发病严重。葡萄白腐病为弱寄生菌,主要由伤口侵入,如田间操作的机械伤、虫咬伤及风害、雹害造成的伤口和小果梗的蜜腺、叶片的水孔、气孔等,都是病菌侵入的门户。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改进绑蔓方式,提高树体结果部位,使果穗与地面相距50厘米,在50厘米以下不保留果穗,以减少土壤中病菌侵染的机会;合理调节新梢负载量,新梢间距离不得小于5厘米,防止负载量过大影响树体发育和降低其抗病性;及时摘心、绑蔓、打副梢和中耕除草,增强通风透光,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减少田间菌源,及时剪除病果、病蔓;冬季修剪后,把病枯枝、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第二年的侵染源。

3、发病严重的地区可将地面的果穗套袋,以避免病菌侵入;有条件的可在春天(花后)浇透水后,于植株两侧铺地膜,以隔离土壤中的病菌,减少侵染机会,同时还可起到保温、保水、保肥和灭草的作用。

4、药剂防治。在春天发芽前,可对树体和地面喷铲除剂,如200倍福美砷、退菌特,以减少侵染源。由于该病流行性强,因此在预测预报的指导下做好药剂防治是非常必要的防治措施,通常在发病初期(6月中下旬)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015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5次。防治葡萄白腐病的常用药剂主要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百菌清5007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轮换施用,避免在同一园内施用单一药剂而产生抗性,喷药必须严密均匀,特别要注意雨后及时补喷。另外,每次喷药前一定要剪除病粒,以提高喷药效果。

 

2、葡萄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又称晚疫病、苦腐病,是葡萄近熟期引起葡萄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葡萄产区普遍发生,多雨年份常引起果实大量腐烂,严重影响葡萄产量。除为害葡萄外,也侵染苹果、梨等多种果树。

症状

主要危害着色或近成熟的果粒,造成果粒腐烂。也可为害幼果、叶片、叶柄、果穗和卷须等,但大多是潜伏侵染,不表现明显症状。着色后的果粒发病,初在果面产生针头大小的淡褐色斑点或雪花状的斑纹。其后病斑逐渐扩大成深褐色凹陷的圆形病斑,其上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天气潮湿时,溢出粉红色黏液。发病严重时,病斑可以扩展到整个果面,果粒软腐,易脱落,病果酸而苦,或逐渐干缩成为僵果。果面、穗轴发病产生暗褐色、长圆形的凹陷病斑,可使果粒干枯脱落。

发生特点

属于真菌,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Spauld et Schrenk,无性阶段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结果母枝、一年生枝蔓表层组织及病果上越冬,也可在叶痕及节部等处越冬,二年生以上的枝条很难找到越冬菌源。借助风雨、昆虫传到果穗上引起初侵染,分生孢子可直接侵入果皮或通过皮孔、伤口侵入。具有潜伏侵染特点,病菌一般在幼果期侵入,到着色期才表现症状。着色期后侵染的病菌,潜育期只有46天。该病有多次再侵染。一般年份,病害从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以后逐渐增多,78月份果实成熟时,病害进入盛发期。高温多雨是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株行距过密、留枝量过多、田间湿度大等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搞好果园卫生。结合修剪清除留在植株上的枝梢、穗梗、僵果、卷须等,并把落于地面的果穗、残蔓、枯叶彻底清除,集中烧毁,减少果园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生长期及时摘心和处理副梢,及时绑蔓使果园通风透光,减轻发病。合理施肥,氮磷钾适当配合,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搞好果园的雨后排水工作,防止园内积水。

3、及时喷药保护。春天葡萄萌动时(展叶前),喷洒40%福美砷200倍或波美度3度石硫合剂加五氯酚钠200倍,铲除越冬菌源。花前可喷10.7240的波尔多液,落花后每隔1015天喷1次药,共喷34次。对重病园可在发芽后再对结果母枝喷一遍50%退菌特或40%福美砷500倍液。落花后开始对整个树体喷药,直到当年新生新梢基部木质化止(约7月初),重点是结果母枝和新梢基部。所用药剂有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自7月份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药,重点是保护果穗。这时若发病较轻,可间喷保护性杀菌剂如11200倍波尔多液,或78%科博500倍液,或80%喷克600800倍液。

 

3、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鸟眼病,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黑痘病常造成葡萄新梢和叶片枯死,果实品质变劣,产量下降,损失很大。

症状 

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果粒、果梗、叶片、叶脉、叶柄、枝蔓、新梢及卷须等,其中以果粒、叶片、新梢为主,果穗受害最大。

叶片受害,初呈针头大小的圆形褐色斑点,扩大后中央呈灰褐色,边缘色深,病斑直径14毫米。随着叶的生长,病斑常形成穿孔。叶脉感病,造成叶片皱缩畸形。新梢、卷须、叶柄受害,病斑呈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后期病斑中央稍淡,边缘深褐,病部常龟裂。新梢发病影响生长,以致枯萎变黑。幼果受害,病斑中央凹陷,呈灰白色,边缘褐色至深褐色,形似鸟眼状,后期病斑硬化、龟裂,果小而味酸不能食用。

发生特点

属半知菌亚门、痂圆孢属Sphaceloma ampelinum Bary。有性阶段很少见。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组织中越冬,以病梢和病叶为主。次年5月份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后,芽管直接侵入到幼嫩组织内,形成初次侵染,以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多雨高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和萌发侵染,也有利于寄主生长,因而幼嫩组织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勿偏施氮肥,防止植株徒长。

2、消灭菌源。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果、病梢、病叶,减少田间再次侵染;冬季修剪后将病残枝集中烧毁或深埋。春天芽萌动后展叶前喷洒铲除剂200倍五氯酚钠加波美度3度石硫合剂,或喷10%的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液,以消灭越冬菌源。

3、生长期喷药保护葡萄开花前一周左右,可喷10.5240倍波尔多液,或78%的科博500倍液。花后可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78%科博500600倍液,或80%喷克600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

 

4、葡萄白粉病

症状

受害部位常常产生一层白色至灰白色的粉质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粉斑下面有黑褐色网状花纹。果实受害,停止生长,有时变畸形。在多雨时感病,病果易纵向开裂、果肉外露,极易腐烂。叶片受害,当粉斑蔓延到整个叶面时,叶面变褐、焦枯,表皮出现很多褐色网状花纹,有时枝蔓不易成熟。果梗、穗轴受害质地变脆,极易折断。

发生特点

由子囊菌亚门钩丝壳属Uncinula necaterSchw.Burr.侵染所致。无性世代(Oidium sp.)为半知菌亚门粉孢属。该病菌以菌丝在枝蔓的组织内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孢子萌发后,以吸器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养份而形成褐色的网状花纹,菌丝表生,弥生于组织表面,一般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份为发病盛期。闷热多云天气易流行。栽植过密,氮肥过多,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树势,彻底清除田园,消灭越冬菌源。

2、春天在葡萄展叶前喷波美度3度石硫合剂加200倍五氯酚钠或200倍福美砷。

3、药剂防治。发病前可喷11200波尔多液。发病后可喷40%硫磺胶悬浮剂4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粉锈宁乳油8001000倍液,或波美度0.20.3度石硫合剂。喷布棕色合剂(波美度0.20.3度石硫合剂+200倍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该病菌对硫制剂敏感,因此石硫合剂、硫磺胶悬剂等防治效果很好。

 

5、葡萄霜霉病

症状

叶片受害,叶面最初呈现油渍状小斑点,扩大后为黄褐色,多角形病斑。环境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一层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子梗及孢子囊;嫩梢、花梗、叶柄发病后,油渍状病斑很快变成黄褐色凹陷状,潮湿时病部也产生稀少的白色霉层;病梢停止生长、扭曲,甚至枯死。幼果感病,最初果面变灰绿色,上面布满白色霉层,后期病果呈褐色并干枯脱落。

发生特点

由鞭毛菌亚门单轴霉属Plasmopara ViticolaBerk Curtis.Berl et de Toni.侵染所致。无性阶段的孢子囊为其繁殖体,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叶等病残组织中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68个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由气孔、水孔侵入寄主组织,经712天的潜育期,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78月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1、清除果园菌源。秋季结合修剪,剪除架上病梢、病枝和病果,清除架下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发病初期发现有病花序、叶片及果粒要及时摘除深埋。

2、加强果园管理,及时摘心、绑蔓和中耕除草,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合理修剪,清除近地面的蔓、叶,降低小气候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对常年严重发病的葡萄园应考虑定植或更新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3、药剂防治。铜制剂是防治霜霉病的良好药剂。根据预测预报可于发病前喷布11160200倍的波尔多液,连喷45次可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初发病后可喷40%乙磷铝(疫霉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露6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喷布棕色合剂(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200倍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每半月一次,连喷35次,既可防治霜霉病,还能兼治白粉病、短须螨等。

 

6、葡萄蔓割病

症状

该病主要侵染当年生的新蔓,特别是从基部发出的萌孽枝,感病尤重。也能从伤口侵染多年生枝蔓。病菌侵染新梢后,菌丝体潜伏在新梢的皮层内,当年不表现症状。翌年春天,葡萄发芽后,病蔓发芽晚或不发芽,病部表皮粗糙、翘起,皮层往往变为黑褐色,上面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器。病菌侵染多年生枝蔓,初呈红褐色,稍凹陷病斑,扩大后呈梭形,病部组织腐烂变成褐色,病斑上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器。在潮湿的情况下分生孢子器上常溢出白色或黄色丝状或黏胶状的孢子角。

发生特点

属半知菌亚门壳梭孢属Fusicoccum viticolum Redd. 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蔓上越冬,翌年56月份,分生孢子器吸湿后从孔口溢出黄白色丝状或黏胶状的孢子角,孢子角遇水消解随风雨传播,经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在韧皮部蔓延,扩展缓慢,经12年,病蔓出现矮化或黄化现象。

防治方法

1、在冬季埋土地区,要加强防寒措施,避免扭伤和机械伤口,减少病菌侵入。

2、刮治病蔓。生长期发现病蔓可进行刮治,方法是先用利刀将病部刮除干净,并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然后在伤口处涂上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可涂上石硫合剂渣子,将伤口封好,以杀死病菌。

3、药剂防治。春天发芽前对树体喷洒铲除剂波美度3度石硫合剂加200倍五氯酚钠。56月份分生孢子散发前喷洒40%福美砷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重点喷结果枝和多年生枝蔓,以杀死潜藏的病原菌。

 

7、葡萄房枯病

症状

果穗发病先在果梗基部接近果粒处呈现淡褐色病斑,后病斑变为褐色并蔓延到穗轴上,当病斑绕果梗一周时,则萎缩干枯。果粒受害,先由果蒂部失水而萎蔫,扩展到整个果粒并成灰褐色,最后干缩成僵果,挂在树上经久不落,病果表面产生稀疏而较大的黑色小粒点即为分生孢子器。这是与白腐病、黑腐病病果的主要区别。病叶发病时,出现灰白色圆形病斑,其上也产生分生孢子器。

发生特点

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大茎点菌属Macrophoma faocidaViala et RavazCav. 有性阶段很少发生。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僵果和病残体上越冬,翌年57月份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适宜的温度范围为940℃。在高温多雨的78月份,温度在1535℃时,适于病害的发生,但病害流行的最适宜的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在2428℃的温度下经4小时即能萌发。

防治方法

1、该病的发生特点与葡萄的主要病害白腐病和炭疽病相近似,因此防治以上主要病害时可兼治房枯病。

2、清除田间菌源。生长季节发现病穗及时摘除,并集中深埋,减少再次侵染;冬季修剪后要彻底清扫田园,并将病残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菌源,减少第二年侵染源。

 

8、葡萄根结线虫病

症状

根结线虫侵入葡萄幼嫩根尖端组织,在吸收根或生长根上形成根结,侵染严重时根系几乎无吸收根或很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产量低。

发生特点  

根结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蛰刃亚目异皮线虫科根结线虫属,为固着性内寄生线虫,主要是南方根结线虫(Melodogyne incognita)。根结线虫卵遇合适温度开始胚胎发育,并形成1龄幼虫,在卵内蜕皮一次形成2龄幼虫,2龄幼虫侵入根的幼嫩部分,直入皮层,使头部与维管束组织接触,固着取食,周围被取食的细胞被诱导形成巨型细胞,作为线虫长期固定取食的部位。线虫在根内经3次蜕皮,变成体后部膨大的雌成虫,产卵于胶质袋中。雄成虫身体线形,从卵到成虫经4次蜕皮。根结线虫营孤雌生殖,不需雄虫交配。根结线虫完成生活史的时间与温度有关,27℃下需25天,在山东每年4月开始发育,10月底进入休眠,每年可发生数代。

防治方法 

1、选择园地时,前茬作物避开番茄、黄瓜、落叶果树等线虫良好寄主。

2、使用抗性品种或砧木,已选出的有Dogridge Ramsey1613C等。

3、严格检疫,不从病区引种苗木,确需引种应严格消毒,一般用50℃的热水浸泡10分钟。

4、栽植后发病,可用灭线灵、克线磷、克线丹等杀线虫药剂,每亩施药量36千克,先与35倍的细土混匀,在树根集中分布区开沟施入,覆土后浇少量水,可起到控制进一步蔓延的效果。

 

9、葡萄其它病害

 

葡萄根癌病

症状  

此病多发生在根颈部分或二年生以上的枝蔓上。发病初期在病部形成似愈伤组织状的瘤状物,稍带绿色,光滑质软,随着癌瘤的增大,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并由绿色变为褐色,内部组织为白色,并逐渐变坚硬。后期遇雨腐烂发臭,最后解体。癌瘤多为球形或扁球形,大小不一,受病植株生长衰弱,叶变黄,轻者影响树势,重者干枯死亡。

发生特点 

为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Conn.属野杆菌属,该病以细菌在病组织及土壤中越冬。借风雨、昆虫和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病害自5月上中旬发生,67月上旬癌瘤生长迅速,7月下旬以后癌瘤逐渐腐烂、解体、干枯,并从枝蔓上脱落,病菌被雨水冲入土壤中。地势低洼、微碱性的土壤或沙土有利于发病,酸性土壤发病较少。

防治方法 

1、改良酸化土壤,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改良土壤条件。

2、避免机械伤和虫咬伤,减少病菌侵入。

3、刮治病蔓。大树枝蔓染病后,可将瘤刮除至健康组织,将刮下的病残组织集中烧毁,然后将伤口涂上石硫合剂渣子,或石灰乳或23倍浓碱水,或40%福美砷40倍液加0.3%中性皂粉,或50倍抗菌剂402溶液等,保护伤口,以利愈合。

4、从发病区引进苗木时,在定植前一定要进行消毒。一般可用石灰水或波美3度石硫合剂浸泡35分钟,或用1%硫酸铜液消毒5分钟,然后放入2%石灰水中浸泡1分钟,以杀死附着在苗木上的细菌。

 

葡萄裂果病

症状 

葡萄裂果除因白粉病的危害和果粒间排列紧密、挤压过甚造成裂果之外,还有土壤中水份变化过大有关。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果实上浆之后。果粒开裂,有时露出种子,裂口处易感染霉菌腐烂,失去经济价值。一般葡萄品种裂果均为纵向开裂,在黑大粒品种上是沿果蒂周围呈半圆形裂开。

病原  

生理病害。主要是因为在果实生长后期土壤水分变化过大,果实膨压骤增所致。如葡萄生长前期比较干旱,果实近成熟期遇到大雨或大水漫灌,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果刷输送到果粒,靠近果刷的细胞生理活动和分裂加快,而靠近果皮的细胞活动比较缓慢,果实膨压增大,致使果粒纵向裂开。

发生特点  

前期干旱,果实近成熟期突然降大雨或大水漫灌,果实膨压骤增,而造成了果实开裂。在灌溉条件差、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地区或地块,发生裂果严重,裂果处易感染霉菌而腐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 

1、土壤管理。对土壤黏重的果园,要施肥改土,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力。

2、适时灌水,雨季及时排水,使土壤维持一定的含水量,避免土壤过湿、过干,避免土壤内水份变化过大。

3、对果粒紧密的品种,要适当疏花疏果,调节果实着生密度,如花后摘心,适当落果,使树体保持稳定的适宜的坐果量,以保障果穗获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4、果实生长后期若遇干旱,需要灌水时,要防止大水漫灌。

5、在发病重的果园,要及时摘除病穗、病果,然后喷一次波尔多液,或硫磺粉,以杀死寄生于烂果上的其它腐生菌或寄生菌,防止病菌侵染其它健康果实。

 

葡萄黑腐病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也能侵染新梢、叶片、叶柄等。果粒受害先后呈现细小的浅褐色斑点,扩大后边缘紫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后变软腐烂,最后失水皱缩、干枯变成蓝灰色的僵果,常挂在树上不落,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发病,病斑近圆形,淡黄色,扩大后为红褐色、圆形不规则的病斑,中央灰白色、外围暗褐色。新梢、叶柄发病,病斑椭圆形,稍凹陷,其上也生黑色小粒点。

发生特点 

无性世代Phoma sp.属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有性阶段Guignardia bidwelliiELL.Viala et Ravaz.很少发现。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初夏开始,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新梢、叶片上发病很少发现,主要发生在果穗的小分穗上。发病后,在病部产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再次侵染。高温高湿最有利于此病的发生蔓延。

防治方法 

参照果实病害白腐病、炭疽病。

 

葡萄轴枯病

症状  

穗轴、花梗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病斑,扩展后渐变为深褐色、稍凹陷的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褐色霉层。若小分枝穗轴发病,当病斑环绕一周时,其上面的花蕾或幼果也将萎缩、干枯、脱落。发生严重时几乎全部花蕾或幼果落光。幼果受害,病斑呈黑褐色、圆形斑点,直径约0.2毫米,仅危害果皮。随果实增大,病斑结痂脱落,对生长影响不大。

发生特点 

病原菌Alternaria viticola Brun ,属半知菌亚门葡萄链格胞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结果母枝芽的鳞片及枝蔓表皮内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侵入寄主组织,5月上中旬的低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侵染、蔓延。病菌危害幼嫩的花穗、花蕾或穗轴、幼果,引起花蕾、幼果萎缩、干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40%以上。

防治方法 

1、冬季修剪后彻底清扫田园,并把田园的杂草和残枝落叶清除干净,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

2、葡萄芽萌动后,展叶前喷铲除剂。

3、在花序伸长至幼果期,喷78%科博5006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初发病时,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连喷23次,每隔710天喷一次,把病害消灭在初发阶段。同时兼治灰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等。

葡萄日烧病

症状 

主要发生在果穗上,果实受害,果面出现浅褐色的斑块,后扩大,稍凹陷,成为褐色、圆形边缘不明显的干疤。受害处易受炭疽病危害。果实着色期至成熟期停止发生。

病原  

属于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原因为果实在缺少叶片荫蔽的高温条件下,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灼伤,或是渗透压高的叶片向渗透压低的果实夺水分所致造成。

发生特点 

属于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原因为果实在缺少叶片荫蔽的高温条件下,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灼伤,或是渗透压高的叶片向渗透压低的果实夺水分所致造成,形成褐色斑块,一般在6月中下旬易发生。

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增施优质有机肥,防止过多地施用氮肥,避免植株徒长,叶面积过大,增加蒸腾作用而加重日烧。

2、对日烧病发生严重的品种,要重视架面管理,夏季修剪时,在果穗附近多留叶片或副梢遮荫,以防果穗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在无果穗的部位,则应将过多的叶片适当去掉,以免过多地与果实争夺水分。对发病严重的品种,必要时可进行套袋,避免日烧。

3、地势低洼的果园,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勤松土,保持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对水分的吸收。

 

葡萄水罐病

症状  

主要表现在果穗上,一般在果实上浆后至成熟期表现症状,在果穗的尖端数粒至数十粒果颜色表现不正常,在着色品种上病果粒色泽暗淡,在白色品种上病果粒表现为水渍状。感病果粒味酸,果肉易变软,皮肉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故有“水罐子”之称。该病又称转色病或水红粒。在果梗上产生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班。果梗与果粒间易产生离层,病果易脱落。

发生特点 

属于生理病害。原因是树体内营养物质不足而导致生理机能失调。一般表现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多、肥料不足或有效叶面积小时。在留一次果数量较多,又留有较多的二次果时,尤其是土壤瘠薄又发生干旱时发病严重;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易积水处发病重;在果实成熟期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温度高,影响养分的转化,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适量施氮肥,增强树势;及时中耕除草,避免土壤板结,是减少水罐病的基本措施。

2、合理调节夏季果实负载量,增加叶片数,尽量少留二次果。

3、合理进行夏季修剪,处理好主副梢之间的关系。适当多留主梢叶片,因主梢叶片是一次果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一枝留一穗果”的办法,以减少发病,提高果实品质。

4、干旱季节及时灌水,低洼田园注意排水,勤松土,保持土壤适宜温度。

5、在幼果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300倍液,增加叶片和果实的含钾量,可减轻发病。

 

葡萄轮斑病

症状

叶片病斑初呈赤褐色不规则形,扩大后为黑褐色圆形斑,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病斑直径25厘米,背面产生灰褐色的霉层。一片叶上可出现212个病斑。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子囊壳。

发生特点  

葡萄轮斑病菌Acrospermum viticola Ikata属子囊菌亚门扁棒壳菌属。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结果母枝上越冬或以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45月份随风雨飞散。子囊孢子67月间成熟后散发出来再行广泛传播。病菌一般从叶背气孔侵入。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910月间发病达盛期。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菌源。冬季修剪后彻底清洁田园;休眠期喷铲除剂,重点结果母枝,消灭越冬菌源。

2、该病多发生在后期,前期因防治其它病害喷药次数较多,一般能控制住该病的发生,因此果实采收后,应继续喷药。所用药剂以倍量式或等量式160200倍的波尔多液为主,发病严重时可间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二、葡萄害虫

1、葡萄短须螨

    葡萄短须螨Brevipalpus sp.又名葡萄红蜘蛛,属蜱螨目、细须螨科、短须螨属,该螨仅为害葡萄。

为害状  

葡萄短须螨主要为害葡萄的嫩梢、叶片、果穗等。叶片受害后,由绿色变成淡黄色,然后变红,最后焦枯脱落。为害叶柄、穗轴、新梢后,表面变为黑褐色,质地变脆,极易折断。果实受害,果面呈铁锈色,表皮粗糙龟裂,果实瘦小且含糖量降低、酸度较高,影响果实着色和品质。

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长约0.32毫米,宽约0.11毫米,扁卵圆形,赭褐色,背面体壁有网状花纹,足短粗多皱。若螨体较扁平,末端钝圆,暗灰色,体末端体缘上生有4对叶片状刚毛。卵椭圆形,鲜红色,有光泽。

发生特点  

在山东省一年发生6代以上,以雌成虫在枝蔓翘皮下、根颈处以及松散的芽鳞绒毛内等隐蔽环境群集越冬。每年4月上中旬葡萄萌芽时,越冬代雌螨出蛰上芽为害,随着新梢长大,不断向上蔓延。全年以幼螨、若螨和成螨为害,78月份达为害盛期,10月底开始转移到叶柄基部和叶腋间,11月中旬全部荫蔽越冬。不同品种,发生密度大小也不一样,一般喜欢在叶片绒毛密而短的品种上为害,绒毛少而光滑的品种上发生数量少。

防治方法

1、春天葡萄出土上架后,及时刮除枝蔓老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螨。在芽萌动后展叶前喷洒波美3度石硫合剂混加0.2%0.3%洗衣粉,淋洗式喷洒,防治出蛰雌成螨效果显著。

2、生长期喷药。5月下旬至6月初虫口密度大时可喷一遍20%灭扫利30004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6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防治效果都很好。另外,短须螨对硫制剂很敏感,可喷硫磺胶悬剂300400倍液,或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对成、幼螨均有效,并可兼治白粉病。

 

2、葡萄星毛虫

葡萄星毛虫Illiberis tenuis Butler属鳞翅目、斑蛾科。

为害状 

葡萄星毛虫以幼虫为害,被害后芽不能萌发生长,花序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嫩叶形成若干孔洞,后期叶片被害常是叶肉食尽,剩下网状的叶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毫米左右,翅展25毫米,体黑色。触角、胸背面、前翅基半部青蓝色并有金属光泽。末龄幼虫体长10毫米,初孵化的幼虫乳白色后渐变成紫褐色,长大后呈黄褐色。体背有4排毛簇,各毛簇上生有数条灰色短毛及两条白色长毛。蛹长约10毫米,黄褐色,外有白茧包围。

发生特点 

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枝蔓翘起的老皮下和植株基部的土块下结茧越冬。翌年4月上旬迁移到芽上为害。5月中旬以后开始化蛹,5月末6月初越冬代成虫出现。6月中下旬出现1代幼虫,这时密度大,为害严重。7月下旬出现1代成虫。8月为2代幼虫发生期,9月后幼虫发育至2龄并进入越冬状态。成虫活动力不强,多停留在茧的附近交配、产卵。刚孵化的雌蛾性腺分泌性激素,对雄蛾引诱力很强。幼虫多集中在叶背面为害,有假死性和吐丝下垂的习性,借此可转移到其它枝条上为害。

防治方法  

1、冬季修剪后,结合清洁田园可将老蔓翘皮剥掉,并集中烧毁已消灭越冬幼虫。

2、利用幼虫假死性和吐丝坠落的习性可进行人工捕杀。将容器中盛上石灰粉或药液,震荡枝叶将幼虫震落在容器中,集中杀死,也可人工摘除叶上卵块和蛹茧。

3、人工诱杀。利用雌蛾释放性激素引诱雄蛾交尾的习性,将雌蛾数头放在自制纱布诱杀袋悬挂在葡萄行内,袋的下面置有盛水的容器(水中放上少量洗衣粉增加展着力)可大量诱杀雄虫,以减少交尾机会。

4、药剂防治。在发生严重时可喷除虫精1000倍液、或5%氟铃脲乳油2500倍液、或25%灭幼脲三号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2500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幼虫效果较好。

5、要保护和利用天敌,尽量少喷广谱性杀虫剂。

 

3、葡萄透翅蛾

葡萄透翅蛾Paranthrene regale Butler,属于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为害葡萄。

为害状 

以幼虫蛀入嫩茎,蛀孔附近常堆有大量虫粪。幼虫为害嫩茎髓部呈长的孔道,使顶端叶片枯萎死亡,当幼虫把嫩茎食空后,又转到其它枝条或粗茎中为害。受害部分膨大成瘤状,枝蔓易折,叶片变黄,果实脱落,节间被蛀害变成紫褐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0毫米,翅展3036毫米,体蓝黑色;头顶、颈部两侧以及腹部各环节联络处为橙黄色;前翅红褐色,后翅半透明,腹部有3条黄色横带,以第四节中央的一条最宽。末龄幼虫体长约38毫米,头部红褐色,口器黑色,胴部淡黄色,老熟时则带紫红色,全体疏生细毛。卵长椭圆形,略扁平,红褐色。

发生特点  

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葡萄被害枝蔓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化蛹,6月上旬至7月上旬羽化成虫,成虫将卵散产在叶腋、芽的缝隙、叶片及新梢上,1头雌虫可产卵80粒左右。卵经过10天左右孵出幼虫,初孵幼虫先取食嫩叶、茎蔓,然后由新梢叶柄基部蛀入嫩茎内,为害髓部。7月中旬以后,幼虫长大到20毫米左右时,蛀入2年生以上老蔓,此时幼虫食量大,为害重,使较大枝蔓枯死。幼虫蛀入后,在蛀口附近常堆有大量虫粪,在茎内呈长孔道。被害部上方的枝条枯死,被害部膨大,植株受害严重。78月幼虫为害最重,910月间幼虫越冬。

防治方法   

1、冬季修剪时注意剪除节间部变成紫色的被害枝蔓,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源。

2、对不宜剪除的粗蔓,可用铁丝由排粪孔插入刺杀幼虫;还可用50%敌敌畏乳油100200倍液浸透的棉球堵塞蛀孔,以杀幼虫。

3、葡萄生长期,特别是57月份经常检查新梢,发现有虫粪或枯萎枝蔓时,应及时剪除被害枝烧掉,消灭幼虫,防止幼虫继续转移为害。

4、喷药防治。67月份为成虫发生盛期和幼虫孵化期,喷洒5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25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35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对杀灭成虫和初孵幼虫均为良好效果。

4、葡萄虎天牛

    葡萄虎天牛Xylotrechus pyrrhoderus Bates又名葡萄枝天牛、葡萄虎斑天牛、葡萄天牛、葡萄脊虎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只为害葡萄。

为害状 

以幼虫为害葡萄枝蔓,初孵幼虫多在芽的附近蛀入皮下,被害处变为黑色,有虫粪,皮下腐烂,幼虫长大后,蛀入木质部,多向枝梢方向蛀食,被害部容易折断,枝梢部分呈现枯萎。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8毫米,体黑色,前胸红褐色,略呈球形,翅鞘黑色,两翅鞘合并时,基部有X形黄色斑纹,近翅末端又有一条黄色横纹。末龄幼虫体长约17毫米,淡黄白色。前胸背板淡褐色,头甚小,无足。

发生特点 

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葡萄枝蔓内越冬。翌年56月间开始活动,在枝蔓内为害,最初虫小,取食量少,进入6月以后,幼虫长大,食量增多,为害也较重。有时幼虫将枝横行啮切,使枝条折断。7月间幼虫老熟在枝条的咬折处化蛹。蛹经过约1015天羽化出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份。成虫将卵产于新梢部腋间或芽的附近,一般是单粒散产。卵经过1周左右孵化出幼虫。幼虫孵化后先在芽周围为害,然后蛀入新梢木质部内纵向为害,虫粪充满蛀道,不排出枝外,故从外表看不到堆粪情况,这是与葡萄透翅蛾的主要区别。落叶后,被害处的表皮变为黑色,易于辨别。虎天牛以为害一年生结果母枝为主,有时也为害多年生枝蔓。

防治方法  

1、剪除被害虫枝。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变黑的被害枝蔓,春、夏随时剪除枯萎枝,并及时处理,消灭蔓内的幼虫。

2、成虫发生期,注意捕杀成虫。

3、涂药杀幼虫。秋季幼虫在浅皮下为害时,可用敌敌畏乳油或乐果乳油与煤油(11)的混合液,局部点涂在节间变黑处,以消灭幼虫。

4、药剂防治。可于成虫产卵期或卵孵化盛期用90%晶体敌百虫5008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防治。

5、葡萄斑叶蝉

葡萄斑叶蝉Erythoneura apicalis Nawa),又称葡萄二星叶蝉、葡萄小叶蝉、葡萄二星浮尘子,属同翅目、叶蝉科。除为害葡萄外,还为害桃、苹果、梨、山楂、樱桃等。

为害状 

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的背面吸食汁液,被害处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斑点,有时白点连成片,整个叶片失绿苍白,受害重的叶片上覆盖有黑褐色的排泄物,易引起早期落叶,影响葡萄果实着色,降低含糖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3.7毫米, 淡黄白色,头顶上有2 个明显的圆形黑斑,前胸背板前缘有几个淡褐色的小斑点,中央具有暗褐色纵纹。小盾板前缘左右各有一个大的三角形黑纹。翅透明,黄白色,有淡褐色条纹。卵黄白色,长椭圆形,稍弯曲。若虫黄白色,末龄体长2.5毫米。

发生特点  

每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葡萄园内附近的落叶、杂草、石缝中越冬。翌年春天,越冬成虫先在桃、梨、樱桃、山楂树上为害。5月上旬葡萄展叶后成虫迁移到葡萄上为害,把卵产于叶背面叶脉组织内或绒毛中,产卵部位呈现淡褐色。5月下旬出现若虫,集中叶背为害。6月上中旬发生1代成虫。8月中旬和910月间分别为2代和3 代成虫盛发期,葡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为害。成虫和若虫都在叶背刺吸汁液。叶片被害后,出现失绿小白点,严重时,白点相连呈白斑,全叶失绿苍白,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通风透光的园片发生较轻。

防治方法 

1、葡萄园内远离桃树、樱桃、山楂树及常绿灌木等。冬季清园时,要铲除园边杂草、落叶,消灭越冬虫源。

2、加强葡萄生长期的各项管理,改变通风透光条件,以利葡萄生长和喷洒药剂。

3、药剂防治。5月中下旬是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可喷洒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不仅可杀灭成虫、幼虫,还有一定杀卵作用,残效期可达30天以上。

 

6、葡萄粉蚧

葡萄粉蚧Pseudococcus maritimus Ehrhom 属同翅目,蚧总科,粉蚧科,粉蚧属。

为害状 

以成虫和若虫藏在老蔓的翘皮下及近地面的细根上刺吸为害,使被害处形成大小不等的丘状突起。随着葡萄的生长,逐渐向新梢上转移,多停栖在嫩梢的节部、叶腋、穗轴、果梗、果蒂等部位进行为害,被害后的果粒变畸形、果蒂膨大。果梗、穗轴被害后,表面粗糙不平,并分泌一层黏质物,易招引蚂蚁和黑色霉菌,污染果穗,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发生严重时,使树势衰弱,造成大量减产。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4.54.8毫米,宽2.52.8毫米,椭圆形,淡紫色,身披白色蜡粉,体缘有17对蜡毛,以腹部末端的一对最长。雄成虫体长11.2毫米,灰黄色,翅透明,在阳光下有紫色光泽,腹部末端有一对较长的针状刚毛,约为虫体的1/3。卵为淡黄色,椭圆形,大小为0.32毫米×0.17毫米。

发生特点 

一年发生3代,以包在棉絮状卵囊内的卵越冬。翌年4月中旬,卵孵化为第一代,在近地面的细根和萌孽枝的地下幼嫩部分为害,被害处产生许多小瘤状突起,以后大部分若虫向结果母枝基部迁移,然后再迁移到正在发育的绿色新梢上。5月下旬至6月初成虫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第二代。在叶腋、芽的周围及果穗上为害,并分泌白色蜡粉和透明黏液。第三代若虫约7月底8月上旬发生,并向根颈处及枝蔓皮下迁移,于10月上中旬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 

1、根据粉蚧越冬的特点,早春可刮除老皮,然后喷洒20%蚧死净乳油2000倍液,或用辛硫磷和抗蚜威根颈周围土壤,消灭越冬卵。

2、可于各代幼虫孵化期喷洒48%乐斯本乳油2500倍液,或20%蚧死净乳油2000倍液,或10%歼灭乳油3000倍液。因虫体表面有一层蜡粉,在药剂中加展着剂效果会更好。

 

7、葡萄斑衣蜡蝉

葡萄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属同翅目、蜡蝉科。

为害状  

以若虫、成虫刺吸葡萄枝蔓、叶片的汁液。叶片被害后,形成淡黄色斑点,严重时造成叶片穿孔、破裂。为害枝蔓,使枝条变黑,其排泄物落于枝叶和果实上后,易引起霉菌寄生变黑,影响外观,降低果品质量和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2毫米,翅展4056毫米,雄虫略小,虫体灰黑色,上面附有较厚的白色蜡粉层。前翅革质,基部2/3呈淡灰黄色,表面有黑色斑点20多个,端部1/3淡黑色,脉纹网状灰黄色;后翅膜质,基半部红色,上面散生黑点,中部白色,翅端黑蓝色。若虫头部呈突角状,13龄体黑色,上面有许多白色斑点,末龄体呈红色,体表有黑色和白色斑点,翅芽大而明露。后足发达。

发生特点  

每年发生1代,以卵块在寄主树干及枝蔓分叉的隐蔽处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6月中旬至7月下旬羽化为成虫。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葡萄枝蔓和叶的汁液,被害后,不仅影响枝条当年的成熟,且影响翌年生长发育和产量。成虫8月下旬后交配产卵,即以此卵块越冬。若虫和成虫都有群集习性,弹跳能力很强,受惊扰后成虫借弹跳力而飞逃转移。

防治方法  

1、葡萄园内周围不栽种臭椿苦楝等,减少虫源。

2、冬季结合修剪和果园管理,刮除蔓上越冬卵块,收集卵块放入寄生蜂饲养器中,待寄生蜂羽化飞离后再将卵处理。

3、药剂防治。45月份若虫孵后进行药剂防治,最好在1龄若虫聚集于嫩梢上尚未分散时进行局部集中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8、葡萄根瘤蚜

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 vitifilliFitch)属同翅目、根瘤蚜科,是国内外检疫对象。

为害状 

葡萄根瘤蚜分为根瘤型和叶瘿型。在某些美洲种葡萄上两种型都能发生,在欧洲种葡萄上多发生“根瘤”型。根瘤型是在根的表面刺吸汁液进行为害,被害的粗根表面常形成木瘤,细根形成结节状根瘤,引起根部腐烂。“叶瘿”型在寄主叶片表面定居为害,受害处向叶背面凹陷,在叶片背面形成虫瘿包在瘿内,被害植株发育不良,产量显著下降。

形态特征 

根瘤型蚜虫体长1.21.5毫米,长卵形,鲜黄色至黄褐色,有时稍带绿色,腹面较平,体背有许多瘤状突起,各突起上有12条刚毛。叶瘿型蚜虫成虫体近圆形,体长约1毫米,黄色,体背高度隆起,各体节背面无小瘤,表面可见微细颗粒状突起。

发生特点 

该虫在美洲种葡萄上具有完整的生活环,既有叶瘿型,又有根瘤型,极少发生叶瘿型。在烟台,根瘤型每年发生8代,1龄若虫在二年生以上粗根根杈处及缝隙内越冬。翌年4月份为害粗根,行孤雌生殖。被害部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该虫多由苗木、插条传播,调运苗木时应仔细检查,特别从国外引进苗木时,要严格进行检疫,避免将该虫传入。

2、对可疑苗木、插条或从疫区引进苗木时,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将苗木或插条先放入3040℃热水中浸57分钟,然后移入5052℃热水中浸7分钟。也可用50%辛硫磷1500倍液浸泡1分钟后,取出晾干后包装。还可用溴甲烷熏蒸苗木和插条,方法是:在1826℃温度下,用药量32/3,密闭熏蒸3小时。

3、对原有虫株刨除更新,刨后用1.5%乐果粉每株撒0.751千克处理土壤,隔几年后重新建园。彻底根除疫区。

4、施行沙地育苗。实践证明,在沙地培育的苗木,无根瘤蚜存在。

5、选种抗根瘤蚜品种和以抗蚜品种作砧木。用免疫性砧木嫁接葡萄,培育抗根瘤蚜苗木。并培育出适合当地栽培种的优质、高产、抗蚜新品种。

6、药剂处理土壤。对已感染根瘤蚜的葡萄园,可选用以下药剂处理土壤:50%辛硫磷乳油每亩0.5千克,加水30倍后与细土50千克拌合,撒施于树体周围并深锄覆土。还可用二硫化碳消灭在根上的根瘤蚜,方法是:每平方米地面打915厘米深的孔,每孔注药68克,将孔踏实,注孔距植株不能小于25厘米,以防发生药害。处理时土壤含水量以30%、温度在1218℃为宜。施药时间在秋季收获后或春天开花前。也可用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 50%抗蚜威2000倍液于5月上中旬灌根,都能取得较好效果。

9、葡萄白粉虱

葡萄白粉虱Aleurolobus shantugi Tang属同翅目、粉虱科。

为害状

 以若虫定居在葡萄、山楂叶片背面刺吸汁液,有时密度很大,能布满叶片,致使被害叶片呈红褐色,造成早期脱落,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和品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毫米,全体粉白色,翅不透明。卵长椭圆形、淡黄色,有短柄附着在叶片上。若虫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背部稍隆起,体周缘有刺毛。蛹椭圆形、漆黑色,长约1.5毫米,宽约1.0毫米。体缘有短而密且等长的白色蜡毛,体背有规则的皱纹。“┴”形羽化裂纹清楚。

发生特点  

该虫以蛹附着在落叶背面(原来寄生处)越冬。翌年56月份为成虫羽化期,羽化出的成虫再飞向新长出的葡萄叶上为害。该虫的为害除刺吸叶片汁液,造成早期落叶外,对葡萄果实的为害主要是分泌出的黏性排泄物污染果实。黑霉菌在黏性排泄物上生长发育,引起严重的污斑。粉虱群体大时,被害果实和叶片完全变黑,影响食用,使果实失去经济价值。

防治方法  

1、冬季修剪后,彻底清除田间落叶,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虫源。

2、在成虫和若虫为害期可喷药防治,因成、若虫的体表有白色蜡粉,喷药不易粘着,因此应喷洒内吸性或油乳剂,如52.25%农地乐乳油25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2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均能控制住该虫的为害。

 

 

 

三、葡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12-翌年3月(休眠期)

    主治病虫: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黑痘病、房枯病、白粉病、蔓割病、苦腐病、短须螨、介壳虫、星毛虫、葡萄透翅蛾、葡萄天牛、葡萄粉蚧、粉虱等。防治措施:(1)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各种病虫枝,干枯果穗。(2)彻底清扫田间,将枯枝、落叶、园边杂草清除干净,集中到园外烧毁。(3)有条件的可刮老皮;(4)清园后应喷一遍波美度35度石硫合剂+0.3%洗衣粉,消灭越冬幼虫。

    3月底-4月初(葡萄芽萌动后展叶前)

    主治病虫: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黑痘病、霜霉病、轴枯病、苦腐病、短须螨、介壳虫、粉蚧、斑衣蜡蝉等。防治措施:(1)葡萄上架后,复剪病虫枝。(2)喷铲除剂: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200倍福美砷、淋洗式喷雾,重点结果母枝,对重病国外也可喷布地面,进行土壤消毒。

    5月上旬(开花前)

    主治病虫: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防治措施:(1)喷洒10.7:240倍波尔多液,或 78%科博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2)浇透水后铺地膜,可在植株两侧铺地膜,使树体隔离土壤中的病菌,同时起到保水、保肥、保温和灭草的作用。

    5月下旬(落花后)

    主治病: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房枯病、白腐病、蔓割病、叶蝉、短须螨。防治措施:(1)喷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洒整个树体,重点喷结果母枝。(2)对葡萄果穗进行套袋。这期间是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房枯病的侵染期,是黑痘病的发育期。若有虫害可在药液中加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6月上中旬(幼果期)

    主治病虫: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白粉病、蔓割病、介壳虫、叶蝉、短须螨、星毛虫。防治措施:喷多菌灵-井冈霉素800倍液,或百菌清800倍液,喷布整个树体,重点喷结果母枝。若有害虫可加 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6月下旬-7月上旬(幼果膨大期)

    主治病虫:炭疽病、白腐病、房枯病、白粉病、叶蝉、介壳虫、短须螨。防治措施:喷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喷克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及时剪除病果。强力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交替使用,在喷药时要重点喷果穗。

    8月(果实着色至果实完熟期)

    主治病虫:炭疽病、白腐病、房枯病、白粉病、霜霉病。防治措施: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重点喷果穗。若叶片上有霜霉病可喷500倍科博,不仅能防霜霉病还能兼治其它病害。还可喷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及时剪除病果。后期用喷克,不污染果面,使果面光洁,且着色好,能提高果实品质。

    910月份(果实采收后)

    主治病虫: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防治措施:喷11200倍液,或400倍铜高尚或棕色合剂(波美度0.3石硫合剂+200倍硫酸铜)。若有叶蝉可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清除早期落叶。这个时期开沟施基肥,每亩施有机肥7.5千克左右。提高树体抗病力。

    11月(落叶后)

    主治病虫:短须螨、叶蝉。防治措施:(1)结合剪修,彻底清除田园病枝叶,并集中烧毁。(2)刮除老翘皮。(3)喷波美度石硫合剂+0.3%洗衣粉,淋洗式喷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