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暴默一曲《鼓浪屿之波》唱红了鼓浪屿,唱美了厦门。本文所描述的鼓浪屿之坡,虽一字之差,同样也给到过鼓浪屿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鼓浪屿岛上地势高低起伏,除了龙头路一带较为平坦以外,其余道路大部分依地形修筑。所以,鼓浪屿人外出上班或是买菜,没有不爬坡、下坡的,因而造就了鼓浪屿人腿脚特别有劲。想当年二中足球队在厦门小有名气,可能与“鼓浪屿之坡”有关吧?这只是笔者瞎猜,没有科学依据的。
由于鼓浪屿道路狭窄,且又坡多、弯道多,所以历史上有不通行车辆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1日,市公安局明令重申,鼓浪屿严禁一切机动和非机动车辆行驶(消防车,垃圾车等除外),被誉为“无车岛”,为世界少有的步行岛屿之一。据悉,就是中央领导人来了,也要徒步行走的,可谓在“鼓浪屿之坡”前人人平等。
“鼓浪屿之坡”不仅仅是鼓浪屿的地理特色,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不是也折射了鼓浪屿的变迁之路,曲曲折折,有时起有时落吗?但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鼓浪屿不仅要成为旅游景区,也要成为宜居的岛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