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舞蹈历史知识总汇

 荷花小女子 2011-11-30
中国舞蹈历史知识总汇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新中国第一部舞剧《和平鸽》

  追溯中国的舞蹈史,在可供查证的史书典籍之中,尚未见有关舞剧艺术起源的记载。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舞剧于上世纪30年代初才见端倪。但是这门新兴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0年由戏剧家、舞蹈家、音乐家、舞台美术设计家通力合作推出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舞剧《和平鸽》。

  这部舞剧是响应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的发布,为表达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信念而创作的。剧情中“和平鸽”是有象征性意义的和平使者,她飞到哪里,就给那里的人民带去福音。但是,她却遭到战争贩子的残害,最后在工人的救助之下飞到了北京,受到全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中国的民间舞蹈有哪些艺术特征

  中国的民族舞蹈有这样几个艺术特征:

  一、载歌载舞。中国的民间艺术自古以来就有载歌载舞的传统,如汉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藏族的“弦子”等,都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

  二、利用道具歌而舞之。这些道具有手绢、扇子、花绸、头上戴的帽子、面具、腰里绑的腰鼓、腰铃、脚踏的高跷,以及其他各种道具,如伞、灯、刀、剑、棍等。

  三、形象鲜明,情节生动。中国的民族舞蹈一般都以一个故事为依据,舞蹈刻划的人物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四、自娱与表演的统一。在中国的民间舞蹈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表演者同时也是一个自娱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看到高兴时,自己也可以上去跳一阵,舞一下。



中国民间舞蹈表现的主要内容

  中国民间舞蹈表现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第一种是反映各种劳动生产和生活类的舞蹈。这类舞蹈有汉族的《秧歌》、《采茶》、《推小车》、《跳春牛》,壮族的《扁担舞》、黎族的《打柴舞》、蒙古族的《牧马舞》、布依族的《织布舞》、赫哲族的《捕鱼舞》等等,都是反映生产的舞蹈。在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的爱情生活是舞蹈的重头戏,反映爱情生活的舞蹈不胜枚举,象回族的《花儿》、壮族的《抛绣球》等。还有一些是强身健体的舞蹈,比如《剑舞》、《刀舞》、《棍舞》都属于这一类。

  第二种是与民俗有关系的舞蹈。民间舞蹈是民俗活动之一,因而各族人民的民俗节日,都有舞蹈。比如,汉族的“春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白族的“三月三”、彝族的“火把节”等,这些活动所跳的舞蹈都是节庆民俗舞蹈。另外,结婚、生子、祝寿也都有相应的舞蹈。民间还用舞蹈来驱疫、消灾、驱邪,也是舞之蹈之。

  第三种是祭祀的舞蹈。过去的人们无法主宰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而把这些都归于神的力量,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因而对神顶礼膜拜,敬神的方式也是用舞蹈来表示。



民族舞剧《宝莲灯》

  首演于1957年的《宝莲灯》,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型民族舞剧,它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劈山救母》。

  故事中描写向往人间幸福美好生活的仙女三圣母,与青年书生刘彦昌邂逅,一见钟情,但却受到自己哥哥二郎神的百般阻挠。聪明的三圣母借用了“宝莲灯”的神力,击败了二郎神的法术,与刘彦昌结为夫妻,并且喜得贵子,取名“沉香”。但是二郎神并不甘心,唆使吠天犬盗走了宝莲灯,而趁机捉走了三圣母,把她压在华山底下,永世不得翻身。三圣母的儿子沉香被霹雳大仙所救,并教他习武。沉香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了一身武艺,力大无比,用剑劈开华山救出了自己的母亲,一家人终于得以团圆。

  舞剧《宝莲灯》紧紧扣着爱情的这个主题,充分利用舞蹈手段塑造了六个活生生的不同人物形象:三圣母的长袖、刘彦昌的水袖、沉香的剑、霹雳大仙的拂尘、二郎神及吠天犬的身法技艺,均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之上加以发展创造,富于表现力。还用扇子、手绢、“莲湘”(一种带响的花棍)、“大头舞”(假面)等丰富多彩的汉族民间舞烘托了喜庆的气氛。

  《宝莲灯》对于中国舞剧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在国内外舞台上都受到广泛好评,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这部作品获得“20世纪经典提名”。



“一顺边”的藏族舞蹈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是一个神秘、圣洁的民族,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因此在舞蹈中有一定的宗教意识,使得藏族的舞蹈带有凝重、虔诚的气氛。藏族的舞蹈大多来源于生活,是生活造就了优美动情的藏族舞蹈。比如,藏族人有背水的习惯,因而形成了塌腰前倾的体态,为了减轻负荷,形成了膝盖松弛、屈膝颤动的动律。

  “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过程中顺手和顺脚一同出于一侧的特殊动律、体态,它是在高山缺氧、山路崎岖、劳动艰辛、往来不便等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在负重上山、高山缺氧的情况下,在山路上行走,当重心向一侧倾斜时,该侧之脚尤为吃力,该侧之手也随之而去,由于这种体态最省力、最得力,就形成了同手同脚的“一顺边”的动态。这些都是劳动的印证所在,从而构成了藏族舞蹈中的基本动作,也就是藏族舞蹈“一顺边”的来源。



朝鲜族的长鼓舞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中国盛唐(公元618年—907年)时期,朝鲜族的《高丽乐》就被列为著名的《十部乐》之一。千百年来,朝鲜族的舞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长鼓舞”。

  长鼓舞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做“杖鼓舞”,是朝鲜族娱乐时经常跳的舞蹈。长鼓舞用的鼓是两面的,但是两面的音高不同。在舞蹈中,两只手同时击打鼓的两面,一只手用一尺长的鞭敲打高音鼓面,另一只手拍打低音鼓面。由于鼓的音高不同,节奏也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和着优美的舞姿,使人格外兴奋和愉悦。长鼓舞的特点,常常是由慢板起拍逐渐加快,几经跌宕,最后结束在飞快的旋转里,嘎然停止,非常激动人心。



欢乐的苗族芦笙舞

  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爱的民间舞蹈。芦笙舞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

  第一种群众性芦笙舞,苗语叫“究给”,每当节日来临之时,人们都到芦笙场上跳芦笙舞。芦笙舞由一支庞大的芦笙队伴奏,或者由芦笙队带领,群众围着芦笙队形成圆圈舞蹈。这种芦笙舞不限人数,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舞蹈动作比较简单,随着芦笙吹奏的乐曲而变化。随着苗家姑娘的跳动,身上佩戴的银饰会发出悦耳的声响,具有浓郁的苗家风情。

  第二种是表演性芦笙舞,苗语中叫“丢捞比给”。这种芦笙舞是男子竞技性的舞蹈,一般在传统节日里举行,舞曲明快,节奏强烈,技术性比较高,多数是各村里的芦笙能手才能参加比赛。

  第三种是风俗性芦笙舞,这是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姑娘把自己绣的花腰带一头系在自己看中的男青年的芦笙上,自己牵着花腰带的另一头跟着男青年跳舞。有时一个男青年身后有好几个姑娘牵着花腰带,队形好像孔雀开屏,而有的男青年身后却空无一人,十分有趣。



展翅翱翔的草原之子——贾作光

  贾作光被誉为中国内蒙古舞蹈艺术的奠基人,但他并不是内蒙古人,而是满族人,1923年出生于中国东北的沈阳。贾作光15岁时考入“满洲映画协会”(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少年舞蹈班,得到了日本现代舞大师石井漠的亲授,接受了严格的芭蕾舞、现代舞的形体训练,同时还学习了西方古典音乐、绘画和文学。

  1942年,他来到北平(现在的北京市),举办了个人作品展示会。上世纪40年代后期,贾作光在舞蹈先驱吴晓邦的带动下,奔赴内蒙古新解放区,像一个“淘金者”般挖掘、采集草原上植根于人民中的舞蹈,创作了大量的反映草原生活的作品。从40年代到80年代,贾作光都有佳作问世,如40年代自编自演的独舞《牧马》、50年代的《鄂尔多斯舞》(获得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金奖)、80年代创作的《海浪》,这三部作品都被确认为“20世纪的精品”。



优美动人的孔雀舞

  居住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的民间舞蹈优美、朴实、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因此傣族的舞蹈,既有动态的韵律美,又有造型的静态美。

  孔雀被傣族人视为吉祥之鸟,可以带来幸福,孔雀舞也是傣族人民的民间舞蹈。傣族人民热爱孔雀,经常模仿孔雀漫步、追逐嬉戏、抖翅、拖翅、登枝、开屏、飞翔等动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孔雀舞。

  傣族人,尤其是瑞丽县和耿马县的人们,几乎人人都会跳孔雀舞,可以跳出多种多样的舞姿。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甚至有固定的鼓语伴奏,柔美、轻盈、平稳,加之绘有孔雀图案的长裙抖开,活灵活现的孔雀造型美在其中,使人看了流连忘返。



“天山之花”康巴尔汗——新疆第一舞人

  “天山之花”康巴尔汗·艾买提(1922年—1994年),号称“新疆第一舞人”。康巴尔汗出生在素有“歌舞海洋”之称的中国西北部新疆喀什,这里流传着一句民间谚语“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之下,康巴尔汗从小就显露出舞蹈才华。

  上世纪30年代末,她到莫斯科音乐舞蹈学院深造,并有幸与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同台演出。40年代初,她回到了祖国,用她学到的专业知识,率先将新疆地区民间自然流传的各种民族舞蹈提高为舞台艺术,在边疆和内陆演出非常有影响。尤其是1947年随“新疆青年舞团”到内陆演出更是引起轰动,被誉为“新疆的梅兰芳”。

  康巴尔汗不仅仅是舞蹈家,也是教育家,她在50年代曾担任西北艺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系主任多年,系统地整理了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教材,培养3代优秀的新疆舞蹈家。她创作并演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盘子舞”,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中国芭蕾舞坛上的一朵奇葩《红色娘子军》

  大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诞生起,这部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就以震撼人心的悲壮情节、恢弘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特有的地域风情,赢得多方的好评。

  《红色娘子军》在芭蕾舞坛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屹立在中国舞台上的娘子军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为中国、也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艳丽的奇葩。



沟通当代中西舞蹈界的文化使者——戴爱莲
 

  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大厅里,陈列着世界上4位杰出女舞蹈家的石刻雕像艺术品,其中之一便是赫赫有名的中国舞蹈家——戴爱莲女士。

  戴爱莲(1916年—2006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15岁到英国伦敦,跟随世界上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鲁道夫·拉班、玛利·魏格曼等人学习舞蹈。

  抗日战争爆发,戴爱莲的爱国热情促使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先后在香港和内陆进行义演。她自编自演,并组织了“边疆舞蹈晚会”,在当时的大后方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激励了前方的将士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爱莲担任了第一任国家舞蹈团团长、第一任北京舞蹈学校校长和第一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她创作编演的舞蹈《荷花舞》和《飞天》,分别于1953年、1955年在柏林和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国际舞蹈比赛中获奖。1994年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戴爱莲是把散见于民众中自然传衍的舞蹈加工为舞台艺术品的先行者。与此同时,她还以其精确的鉴赏力将西方舞蹈的精髓介绍到中国,并以自身的优长和毕生的实践,成为名副其实的沟通中西舞蹈文化的使者,在80多岁高龄时还奔赴于各国的舞蹈界之中。



大型民族舞剧《阿诗玛》

  阿诗玛是居住在中国西南部彝族撒尼人传说中的一位美丽少女。聪明、善良、美丽的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爱。头人的儿子阿支软硬兼施地追求阿诗玛并将她关进牢笼逼婚,阿诗玛坚决不从。阿黑赶来相救,两人逃离了头人的魔窟。妒火燃烧的阿支,掘开堤坝,放出洪水,吞噬了这对恋人。最后,阿诗玛回归大自然,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石像,永驻石林。

  大型民族舞剧《阿诗玛》采用了无场次板块式结构,以黑、绿、灰、红、金、白、蓝等不同色彩的舞段,围绕着阿诗玛和阿黑、阿支的爱情矛盾,揭示了不同的人物性格,以细腻的笔触,精心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阿诗玛、阿黑、阿支组成了精彩的双人、三人舞段,从容、酣畅地展现着绚丽多彩的彝族各支系的民间舞。

  这部舞剧大胆运用了交响编舞和意识流手段,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舞剧《阿诗玛》获得了1994年文华大奖,并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气势恢弘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1964年轰动全国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规模之宏大、水平之高、影响之广泛,是史无前例的。这部宏伟的巨作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倡导下进行的,以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描写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的艰苦历程。

  这部作品,以严谨的结构、宏伟的气势、精巧的设计和高超的技艺来展现主题。有大量的新编作品,有各个历史时期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优秀歌曲,有建国以来的优秀舞目,根据主题发展的需要合理地穿插。

  《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表现的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它是建国以来文艺演出最大的盛事,被评为“20世纪经典”。



“现代舞”在中国

  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的历程中,广义而言,凡是不具有特定民族风格或古典程式的舞蹈,似乎都可以划入“中国式的现代舞”。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吴晓邦创建了“天马艺术工作室”,系统地推行他所创建的源于现代舞的教学体系,为走出一条“中国现代舞”的路子进行了多方面的创作实践。后来随着“天马工作室”的中断,现代舞在中国的探索势渐衰微。

  中国现代舞重新崛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7年广东省开办第一个现代舞实验班,1991年北京舞蹈学院正式开办现代舞教研室,陆续邀请西方著名现代舞专家,进行系统的形体及编舞法训练。

  不久,年轻的中国现代舞员以独特的风姿在世界舞坛崭露头角。1990年在巴黎第四届国际现代舞比赛中,广东现代舞班的秦立明、乔扬以《传音》、《太极印象》一举夺得双人舞金牌。1994年、1996年巴黎第六、七届国际现代舞比赛的金牌又被中国人邢亮、桑吉夺得。世界舞坛惊异地发现,中国艺术家如此快速地在现代舞领域里与国际接轨,他们的作品散发着东方民族特殊的魅力。



二十世纪的经典之作《鱼美人》
 

  舞剧《鱼美人》于1959年首次公演。这部舞剧是描写一个美丽善良的鱼美人爱上了一个勤劳勇敢的猎人。鱼美人每天看见勤劳的猎人,逐渐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山妖嫉恨他们美好的爱情,在俩人举行婚礼时,山妖施魔法将猎人沉入海底,掳走了鱼美人。猎人识破、拒绝了山妖的各种诱惑,鱼美人坚贞不屈,最后在人参老人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战胜了山妖,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部舞剧绚丽多彩,有很高的欣赏性,其中鱼美人与猎人、山妖的双人舞,“海底世界”中的“珊瑚舞”、“水草舞”、“珍珠舞”,以及诱惑猎人的“蛇舞”,都相当精致,可以独立演出。《鱼美人》的创作演出,是中国舞剧探索“洋为中用”的一次成功实践,其首演版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秧歌的前前后后
 

  现在在北京等许多城市,无论是清晨还是落日的黄昏,都会有一群群的人载歌载舞,喜气洋洋地扭起“大秧歌”。这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生活情趣,同时也成为城市的一大景观,连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看着看着也不禁比比划划地加入到这欢乐的队伍中。

  历史悠久的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北方的广大地区,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综观历史,太平盛世的歌舞大多以宫廷舞为主,很少有人对具有真正舞蹈文化的大众作出评述。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郑重地论述了人民大众在中国文艺史发展上的作用,从此在延安掀起了“延安新秧歌运动”,使中国的舞蹈艺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秧歌”舞,发源于中国西北部陕北的“踢场子秧歌”,本是自娱自乐的一种歌舞。在毛泽东“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它进行了加工,注入了时代的精神,使其有着强劲的节奏、雄健豪迈的步伐,深深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进步伐,这种“秧歌”就从老解放区一直扭到全中国解放。


漫谈舞蹈《春江花月夜》
 

  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首演于1959年,是从戏曲中提炼舞蹈语汇而成的古典舞。

  《春江花月夜》用同名古典曲目作为舞蹈的音乐,借助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著名诗人张若虚同名诗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境,同时适当借鉴了戏曲舞蹈中一些程式和优美的身段,以婀娜柔美的舞姿、细腻含蓄的情韵,表现了月夜下少女对幸福的憧憬。这个作品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中国舞蹈的精品——《霓裳羽衣》

  歌舞大曲是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新形成的一种集器乐、舞蹈、歌曲于一体的大型表演形式,其中主要是以中原传统乐器演奏风格较轻雅的作品,又叫做“法曲”。

  唐代大曲数量很多,仅仅留下曲名的就有60多个,著名的有《凉州》、《甘州》、《剑器》、《绿腰》、《薄媚》、《春莺啭》、《雨霖铃》等。其中的代表作就是《霓裳羽衣》,属大曲中的法曲类。关于它的产生,有不少美丽的传说,甚至说它是唐明皇从月宫中偷记回来的仙乐,足见人们对它的喜爱和赞赏。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其名篇《霓裳羽衣舞歌》中对它进行了详尽的描绘:

  轻盈的旋转像雪花飘舞,矫健的前行像受惊的游龙;

  垂下的双手像柳丝那样娇美无力,舞裙斜着飘起时仿佛白云升起;

  美眉流盼说不尽娇美之态,舞袖迎风飘飞带着万种风情;

  是上元夫人(道教中的女神)招来仙女萼绿华,是西王母扬袖送别仙女许飞琼;

  快节奏的第十二遍舞曲繁富华丽,就像跳动的珍珠摇击玉片一样亮丽清脆;

  舞罢时像飞翔的鸾凤收起翅膀,舞曲终了就像长长的鹤鸣。

  通过这些传神的描绘,我们不难想象《霓裳羽衣》那高雅脱俗的风姿神韵,以及舞伎们美妙高超的舞姿。


淳朴、真挚的芭蕾舞剧《白毛女》
 

  《白毛女》讲述的是贫苦农民的女儿喜儿,被迫卖给恶霸地主黄世仁抵债,喜儿不堪凌辱,逃入深山,长年风餐露宿,头发变成了白色,被老乡们误为“鬼”,称其为“白毛仙姑”。最后喜儿被八路军所救,与年轻时的恋人——已是八路军战士的大春哥团聚。

  这部芭蕾舞剧巧妙地运用了古典、民间舞的素材,以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方法将剧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现。对于剧中主要人物,喜儿的纯真、甜美和她变成“白毛女”后的坚韧、刚毅;大春的朴实、敦厚,参军后的英勇、干练;以及黄世仁的阴险、毒辣都刻画得非常鲜明和生动。

  白毛女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的实践,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芭蕾舞剧《白毛女》被确认为“20世纪的精典”。


蒙古族的安代舞

  辽阔无垠、绿草茵茵的大草原,养育了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牧民们热爱大草原,他们骑着骏马驰骋在大草原上,也创造了感人的草原文化。蒙古族是个能歌善舞、活泼开朗的民族,牧民们在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音乐舞蹈,比如“挤奶舞”、“筷子舞”、“盅碗舞”,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代舞”。

  相传很早以前,在中国北方科尔沁大草原上,生活着父女俩。他们相依为命,有一天女儿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怎么治也治不好,老父亲只好用牛车拉着病重的女儿到外面去求医。不料车走在半路上,遇上风雨,车轮陷在泥里,车轴也断了,可怜的老父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围着牛车来回转。女儿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亲哭得泪也干了,围着牛车高声唱着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歌声引来了众乡亲,他们见状也潸然泪下,跟着老人甩臂跺脚,围着牛车哀歌。这样唱着舞着,感动了上苍,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着,舞着。

  这个奇闻不胫而走,后来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达慕盛会,都用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抒发人们的感情。人们围成一个圆圈,敞开长袍的下摆,右手拿一块绸巾,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人们给这种舞蹈起了个名字叫做“安代”。


中国古道回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丝路花雨》以中国大唐盛世(公元618年—907年)为历史背景,以蔚为壮观的敦煌艺术为文化底蕴,编织了一曲古丝绸之路上的友谊之歌。

  剧情是说在浩瀚的大漠里,在古丝绸路上,中国的画匠神笔张为了搭救波斯商人伊奴斯,自己的女儿英娘却被强盗掳走,虽然几年以后被张找到,但英娘已沦落为歌舞伎。伊奴斯为答谢救命恩人,仗义疏财替英娘赎身,使得父女团聚。神笔张从英娘的舞姿中得到启发,画出了敦煌壁画中的不朽名作——“反弹琵琶伎乐天”……

  《丝路花雨》是一首礼赞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诗篇,也是一幅劳动人民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画卷,同时也使得一千多年以前的舞蹈艺术形象再现于今天的舞台之上。特别是“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型,更是拓宽了中国民族舞剧创作的路子,并创造了“敦煌舞”的舞种,从而丰富了中国的艺术宝库。

  《丝路花雨》曾荣获文化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创作和表演一等奖,并在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荣获“经典作品金像奖”。


热烈的维吾尔族舞蹈
 
  中国西北部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是与民间音乐结合得十分紧密。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膝、脚都有动作,传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还要加上“动脖”、“打指头”、“翻腕子”等一系列的小装饰,更形成了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维吾尔族舞蹈大致可分为自娱性舞蹈、礼俗性舞蹈和表演性舞蹈。

  “赛乃姆”就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不管是什么场合,只要是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都来跳舞,自由进场,即兴发挥。还可以和场外的人进行交流,邀请围观者进场一同跳舞,使人感到亲切,气氛融洽,人们在乐鼓声中、伴唱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尽兴。

  还有一种非常有特点的舞蹈是“多朗舞”。多朗舞来自中国西北塔里木盆地的多朗地区,有着结构严谨的舞蹈形式。开始跳舞以双人对舞为主,多少对不限,中途是不能退场的,直跳到竞技开始。竞技是旋转,随着乐曲的不断变化,竞技的人逐渐减少,直到只剩下一个人,这时到了舞蹈的高潮,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结束。舞蹈自始至终都在“多朗木卡姆”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热烈而欢快,是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舞蹈。


浅谈“阿细跳月”
 
  阿细人是中国彝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的石林地区。相传阿细人祖祖辈辈过的是刀耕火种的生活,每当春耕的时候,他们先要给自己的头人种地,只有晚上才能借着月光种自己家的地。因为是刀耕火种式的耕田,因此来不及等火熄灭,就只好在尚未熄灭的火灰里耕种。但是,他们光着的脚板却受不了,经常被烫,只好烫着了就跳两下,嘴里同时发出“阿啧啧”的喊声以减轻疼痛。逐渐地,这种跳跃成了阿细人舞蹈的雏形。

  “阿细跳月”是农闲的时候,年轻人晚上在月光下娱乐、谈恋爱,用舞蹈来表达、抒发他们的感情。他们都是两人相对而舞,舞蹈与乐曲相吻合,前三拍或进、或退、或转身,后两拍两人在原地“对脚”或“拍掌”。他们一边跳舞,嘴里还发出欢悦的叫声,在大三弦的伴奏之下,富有跳跃感,格外动听、抒情。由于用大三弦来伴奏,因此这种民间舞蹈也叫“大三弦舞”。后来,在二十世纪40年代经过舞蹈家的加工整理,就形成了现在的舞蹈“阿细跳月”。


中国民族舞蹈的开拓者——吴晓邦 

  吴晓邦(1906年—1995年)是中国当代的著名舞蹈家,出生在中国东部江苏省。1929年—1936年三次到日本学习音乐,后改学舞蹈,先在高田稚夫舞俑研究所学习芭蕾舞,后向江口隆哉和宫操子学习德国魏格曼体系的现代舞。

  吴晓邦回国后成立了“晓邦舞蹈学校”,并于1935年和1937年两次举行“晓邦舞蹈作品发表会”。1938年,他根据聂耳的同名抗战歌曲创作并表演了《义勇军进行曲》,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在此期间他用舞蹈创作了各个阶层的不同人物形象。1945年6月,吴晓邦到达延安,除了教授舞蹈外,还担任“四野”舞蹈团的团长。

  1951年,吴晓邦主持了中央戏剧学院干部训练班的教学工作,为新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1954年,他担任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主席,培养了一批舞蹈史论的研究人员。1957年,他建立“天马艺术工作室”,并创作了《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十面埋伏》等舞蹈。1979年,被选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1981年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并担任舞蹈研究生导师,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级舞蹈史论研究人员。

  吴晓邦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开拓、繁荣,推动舞蹈学术理论的研究及培养舞蹈人才,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是中国舞蹈界的先驱。


似鹤非鹤话高跷

  “高跷”是舞蹈表演的一种形式,脚上绑着长木跷,技艺性强,形式也活泼多样,而且演员踩在高跷上比一般人高,便于观赏,因此深受群众喜爱。高跷的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祟拜“鹤”有关系,据历史学家考证,尧、舜时候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似鹤跳舞。另外,也和沿海渔民踩着高跷在浅海捕鱼的习惯有关。

  现在的高跷,多是木质的,表演分单跷、双跷。双跷大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是用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有趣。

  高跷表演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相与扭、逗;“武跷”是强调个人的技巧与绝招。最典型的高跷有在人肩上表演的山高跷,单脚从四张桌子翻下来的京津高跷,还有盛行东北形式完整、表演规范的东北高跷。

  少数民族高跷,如布依族的双跷、独木跷,白族的“高跷耍马”,维吾尔族的“双人高跷”,都有自己的服饰,其表演各具一格。



高山族的“甩发舞”
 在中国美丽的宝岛台湾,生活着善歌善舞的高山族人,“甩发舞”是高山族雅美人的舞蹈。这种舞蹈是女子跳的舞蹈,多是在月夜进行。

  雅美人生活在名为兰屿的海岛之上,姑娘们都有着健美的体型,而且长着一头乌黑的秀发。她们喜欢在星空的月夜来到宁静的海边,聚集在铺满鹅卵石的海滩上跳“甩发舞”。

  开始,她们先把美丽的长发散开,然后站成一横排,轻轻地摇着身体,悄声地唱着,双脚下鹅卵石滑动的声音与姑娘们美妙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诗情画意。然后,她们互相挽着双臂,俯身将长发甩在前面,一边唱着一边向前走着,直到发梢触及地面后,随即微屈双膝,用力仰头将长发甩起,使头发与身体有瞬间的垂直,再甩到身后披散开来,这样直到尽兴。古拙而热情的“甩发舞”,显示了海岛姑娘们青春的活力,歌舞也给她们带来了欢快和愉悦。



舞者出身的皇后——赵飞燕

  中国历史上,一个舞伎最后能登上皇后宝座的,恐怕只有赵飞燕了。赵飞燕是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著名的舞蹈艺术家。由于她的舞姿轻盈,人们反而忘却了她的真实姓名,而称呼她“飞燕”。

  赵飞燕原来仅仅是阿阳公主家里的一名很普通的侍女,她聪明伶俐,有着非凡的舞蹈天份。每当有客人来探望阿阳公主的时候,公主都让赵飞燕给客人表演一番,她的表演每每都受到众人的赞许。她的名气逐渐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传到汉成帝的耳朵里,于是赵飞燕就被皇帝传进宫中,封她为“婕妤”(一种女官的名称)。自此后,她一跃成为汉成帝的“宠儿”。

  相传赵飞燕的舞蹈功力非常好,加上她身轻如燕,可以做掌上舞。汉成帝特别为她打造了一个水晶的盘子,让宫中侍从用手托着,赵飞燕在上面献舞,如履平地。汉成帝对她更是喜爱有加。

  当时,宫中有一湾清水,叫做“太液池”,中间有一个小岛,叫赢洲,汉成帝命人在上面筑起一个高达40尺的台子。有一次,赵飞燕身穿美丽透明的薄纱在上面跳舞,下有乐队伴奏,汉成帝亲自指挥,看着高台上的赵飞燕飘飘欲仙的样子,汉成帝格外高兴。玩得正在兴头上时,忽然一阵大风袭来,赵飞燕薄薄宽大的衣袖随风飘舞,好象要随风飘去一般,汉成帝忙命人用力拉住赵飞燕的衣裙。自此以后,汉成帝真的怕大风把赵飞燕带走,特意为她建造了一个居所,题名为“七宝避风台”,可见赵飞燕在汉成帝心里的地位。果然几年以后,赵飞燕就被册封为皇后。



美丽善舞的佳人——李夫人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登上后妃宝座的女伎是汉武帝时期的李夫人。李夫人出身于唱伎之家,哥哥是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

  传说李延年有一次在武帝酒宴前表演,边舞边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了大吃一惊,忙问,“世上真有这样的绝色佳人吗?”平阳公主告诉他,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位“妙丽善舞”的女子。于是,这一位唱家之女,一跃而贵为夫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她传奇般的名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舞蹈家李夫人。



中国古代的交谊舞

  中国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到魏(公元220年—265年)、晋(公元265年—420年),在官宦和贵族的宴会上,为了活跃气氛、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盛行一种交谊性的邀请舞,名叫“以舞相属”。

  在宴会上,一般是主人在宴会进行中先行起舞,舞跳完以后,邀请另外一个人继续跳下去。第二个人跳完以后,再邀请另外一个人接着跳,如此循环相接。被邀请人必须起舞回报,如果被邀请人拒绝起舞,则被认为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是对邀请人的不恭敬。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还流行一种交谊舞名叫“打令”,是在贵族宴会上行酒令时跳的习俗舞蹈。



中国的宫廷舞蹈

  历代皇宫用于祭祀、礼仪、歌颂皇帝功德和宴会上演出的舞蹈,统称为宫廷舞蹈。

  宫廷舞蹈经过宫廷艺人的加工创新,很有艺术性,技艺高超,需要有很深的功力。这种舞蹈的阵容多是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很具有欣赏性。

  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宫廷舞蹈有:唐代歌颂李世民的大型乐舞《秦王破阵乐》,技巧高超而功力深厚的《七盘舞》,乡土气息浓厚的《巴渝舞》,有着异域风情的《胡腾舞》,华丽飘逸的《霓裳羽衣舞》等。



幽幽高台铜雀伎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中国整个社会已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乐伎却仍然处于奴隶的地位,任人生杀争夺,没有起码的人身自由。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末年,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璋县西南)修建了一个高高的舞台,命名“铜雀台”,台上养有专供侍宴观赏的乐舞伎。曹操死后,这些伎人就遵照遗命,被幽锁在铜雀台上,每月的初一、十五还要向曹操的灵位呈歌献舞。风华正茂的妙龄少女却陪伴亡灵消磨青春,虚度一生,高台沉沉,悲风习习,其生不如死的苦况是可想而知的。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诗歌中有不少咏铜雀伎的篇章,其中有朱放的一首《铜雀伎》这样写道:“恨唱歌声咽,愁飞舞袖正;西陵日欲暮,是妾断肠时。”意思是,歌声呜咽,唱不尽无限怨屈恨,舞袖沉沉,凝聚着满怀愁绪。暮色笼罩着西陵,那就是伎人们悲伤欲绝的时分。



唐代的宫廷舞者——杨玉环

  杨玉环是中国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著名的舞蹈艺术家,天生丽质,貌若天仙。她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方面的教育,会演奏很多乐器,尤为擅长歌舞表演,有着极高的舞蹈技艺,可以说是个优秀的舞蹈家。后来,被选入宫中,唐明皇非常疼爱她,封她为贵妃。

  杨玉环很会表演《胡旋舞》,更擅长表演唐明皇作的《霓裳羽衣舞》。大诗人白居易后来曾用诗来描述杨玉环这段舞蹈留给他的印象:“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

  由于杨贵妃生得漂亮,又擅长歌舞表演,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美人。因此,唐明皇格外宠爱她,自从杨玉环入宫,与她如漆似胶形影不离,终日歌舞升平。每当牡丹花盛开的时候,杨贵妃边饮边舞,醉意朦胧,飘飘欲仙,引得唐明皇亲自吹箫为她伴奏,二人朝朝暮暮长相厮守。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唐明皇整日花前月下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使得奸臣当道,在“安史之乱”时,被迫将杨玉环这一绝代佳人处死。



“巫”与“舞”的关系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从中国古代甲骨文中考证出,“巫”和“舞”是一回事。甚至还有的学者认为,古老的“巫”字就是两个人相对翩翩起舞的形象。

  巫舞是一种古代巫觋祭祀活动中舞蹈的总称。过去在祭祀活动中,通常是以舞蹈为重要的手段,因为舞蹈形象鲜明,具有直观的震撼力,而且很美,可以起到其他手段起不到的作用。

  在古代,“巫”是由氏族的领袖们兼任的。比如,传说中的大禹,不仅仅是一位善于治水的英雄,而且也是一位大巫。他因为治水辛劳,两腿落下毛病,走起路来迈不开步子,只能用小碎步一点点地往前挪。大禹这种步伐久而久之被后世称为“禹步”,运用的范围很广,既是道士布法的一种步伐,也是巫觋求神的舞步。

  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有祭祀的活动,也都有巫舞的存在。比如,楚国祭神的大型歌舞《九歌》中就是巫觋扮演神的形象,身穿彩衣并佩带美玉,手持长剑翩翩起舞。

  由于巫舞跳起来的难度很大,技艺高超,一般人不能为之,加之跳巫舞的人不但善舞,而且貌美,因此很能吸引、迷惑他人。由于“巫”和“舞”是同音,“巫,以舞降神者也”,所以巫的“降神”手段主要是舞蹈。



中国的佛教舞蹈

  人间不能没有歌舞,极乐世界也少不了乐舞。在中国,佛教是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由印度经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的,不但百姓盛行信佛,连皇帝也很信奉佛教。

  当时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群众聚集娱乐的场所。音乐舞蹈既是祭祀仪式的组成部分,也是宗教的宣传手段之一。在一些规模宏大的寺院中,有着十分精妙的伎乐,这到北魏时期(公元220年—265年)是处处可见的。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祭,像舞蹈《菩萨蛮舞》就是典型的代表。唐代燕乐及表演性的舞蹈中,都有一些带佛教色彩或者直接来自佛教的舞蹈,比如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著名的宫廷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天竺舞》就具有非常浓厚的佛教色彩;唐朝的《霓裳羽衣舞》也具有浓厚的佛教特色。

  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的《风迎仙乐队》、《菩萨献香花队》也都有浓郁的佛教色彩。

  蒙古人本来就信奉佛教(藏传佛教),因此元朝(公元1279年—1368年)的宫廷雅舞,也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最有名的是《十六天魔舞》。从许多历史资料看,这个舞蹈有如天女下凡一样,非常优美。

  在明清(公元1368年—1911年)两代的佛教舞蹈中,有明人袁宏道作的《迎春歌》和清代舞人徐惊鸿的《观音舞》闻名于世。另有清末宫廷舞蹈家裕容龄自编自演的独舞《观音舞》,塑造的也是一位头戴象征佛光的珠环,坐在莲台之上的观音菩萨形象。



著名的宫廷舞蹈——《秦王破阵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廷舞蹈《秦王破阵乐》,原来是一首歌颂唐王李世民赫赫战功的战歌。它流行在士兵当中,大家因崇拜李世民的勇敢,广为传唱。

  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和整理,成了一台宏大、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并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这个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动不已,兴奋异常。


佛教文化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非常大,尤为深远的一项贡献是,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大量的石窟舞蹈形象,这是中国艺术的宝贵遗产。

  石窟艺术是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而兴起来的,首先在丝绸之路的西端出现,由西而东,从西域发展到中原,沿路留下了众多的石窟寺。在这些石窟里的壁画和雕刻中,乐舞的形象几乎是处处可见。

  人间是不能没有歌舞的,“极乐世界”当然就更少不了音乐和舞蹈。佛说,在极乐世界里时时都响彻着“天乐”。佛和菩萨都需要有香花和伎乐的供养,因而在竭力表现佛国极乐美景的洞窟壁画和雕刻中,就少不了乐舞的场面。洞窟中有着依据佛经传说中的专职“乐神”——“紧那罗”、“乾闼婆”为形象塑造的飞天、天官伎乐,还刻画了不少歌舞表演的情景,它们和人间的演出如出一辙。


中国历史上的舞蹈名伶——公孙大娘 

  盛唐(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乐伎舞蹈的全盛时期,能歌善舞的乐伎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宫廷有宫伎、军营有军伎、官府有官技、私家有私伎。当时的蓄伎之风非常盛行,多者成百上千,少的也有数人或数十人,象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家居还养有家伎小蛮、樊素、红萼、紫房等人。

  唐代著名的舞人——公孙大娘可以算是独树一帜,大诗人杜甫在描写公孙大娘起舞时,极尽绘声绘色:“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镬如羿身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祥。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意思是说,以前有佳人公孙氏,她跳起《剑器》舞轰动四方。围观的人山人海,个个神色惶惶,天地也为之变色。耀眼的剑光象是后羿(上古传说中的射日英雄)把九个太阳射落下来,身形矫健如天神驾着游龙在天上翱翔。开始时象收束起震动的雷霆,结束时就象平静的江海凝住了波光……”

  诗人以神来之笔,通过一连串激动人心的比拟,写出了公孙大娘舞剑器时青山低头、风云变色、矫如龙祥、光曜九日的逼人气势。这首诗和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堪称唐代咏舞诗中的双壁。


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明珠 

  中国的石窟艺术宝藏数不胜数,龙门石窟、云岗石窟、新疆古龟兹石窟群、克孜尔石窟等等,都保存着许多无价的艺术瑰宝。而敦煌莫高窟以其藏品之多和规模之大,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公元4世纪中叶),延续的时间很长,直到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还有人在这里修窟。据统计,莫高窟现存彩塑2400余尊,壁画约45000平方米,荟萃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堪称世界级的艺术宝库。其中,乐舞的形象自成体系,自北魏(公元384年—534年)到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均有乐舞形象留存。从中可以看出各个时代乐舞不同的神采风貌、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的艺术造型,这些都是舞蹈史上罕见的史料宝藏。

  石窟舞蹈艺术来自人间,升华于佛国净土,又复归人间。出入之间更多了一点幻觉、一份憧憬,使它能更集中地反映中华民族对艺术美的理想和追求。


话说狮子舞 

  在中国,最大众化的民俗舞蹈,莫过于狮子舞了。狮子是百兽之王,在我国传统习俗当中一直把狮子作为一种吉祥物,认为狮子可以去恶呈祥、除灾保平安。人们把狮子打扮得五彩斑斓,即威猛又可爱,以此求得它的保佑,人畜安康。

  中国舞狮子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见于文字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在唐朝时期(公元618年—907年),狮子舞已被引入宫中,成为“燕乐”很重要的一部分。表演时会有140个人的合唱队,高唱“太平乐”以衬托气氛,其宏大规模可见一斑。

  狮子舞分为两类:文狮、武狮。文狮子一般是戏耍性的,擅长表演各种风趣喜人的动作,比如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打滚、跳跃、戏球等等。武狮子则重在耍弄技巧,最普通的是踩球、过跷跷板,甚至要做武功性的表演,比如走梅花桩这样的高难动作。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狮子舞,各地都自成一派。少数民族也都有着不同风格的狮子舞,从南到北,远至西藏。新中国成立以后,歌舞团、杂技团都把舞狮子作为传统节目来演出,并根据各行各业不同的特长进行加工整理,成为中国舞蹈、杂技中的一个亮点。1953年,中国的狮子舞在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荣获集体舞一等奖。


中国舞剧艺术的起源 

  中国的舞蹈史,在可以供查证的史书典籍中,还尚未见到有舞剧艺术起源的记载。但是,本身具有戏剧因素的乐舞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的西周时期(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著名的《大舞》(中国第一部大型有情节性的歌舞)就是综合了舞、乐、诗等艺术形式,表现武王灭商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情节的大型歌舞。此后,又出现了《九歌》(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所作的祭神乐歌),具有更强烈的舞剧因素。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所共识的严格意义的舞剧。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舞剧需要有较高的经济投入,要有相对稳定的庞大专业演员队伍和现代化装置的剧场。此外,舞剧艺术是舞蹈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直到20世纪初叶,中国的舞蹈也还未成熟到足以产生综合性的舞剧艺术。中国舞剧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初见端倪,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外来艺术”的引进。

  中国舞剧这门新兴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国初期,著名的戏剧家、舞蹈家、音乐家、舞台美术设计家们通力合作,推出了一部由著名舞蹈家戴爱莲主演的大型舞剧《和平鸽》,这才是中国舞剧的开始。


中国人喜欢舞“龙”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人口最多,世界上所有华人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场合,都有舞“龙”的习俗,因为“龙”是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

  在古代,中国人就把“龙”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杂记里就记载着人们为了祈雨而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的壮观场面。渐渐舞“龙”成为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

  全国的龙舞有上百种,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表现形式可谓奇光异彩。龙舞能受到如此的喜爱,与它的群众性、娱乐性是分不开的,民间有传说“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岁耍小龙,青年壮年舞大龙”。

  耍龙的时候,少则一两个人,多则上百人舞一条大龙,最为普遍的叫“火龙”。舞火龙的时候,常常有数十盏云灯相随,因此多在夜里舞,所以火龙又有一个名称叫“龙灯”。耍龙灯时,几十个大汉举着巨龙在云灯里上下穿行,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间或还有鞭炮、焰火,大有腾云驾雾之势!下面簇拥着成百上千狂欢的人们,锣鼓齐鸣,蔚为壮观,好不热闹!

  这种气势雄伟的场面,极大地激励人们的情绪,给人以振奋和鼓舞。因此,舞“龙”成为维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乐章,也体现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气概。


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舞者——西施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也是人们所熟悉的著名美人计的主角,但是大家并不一定知道西施同时还是历史上著名的舞蹈家。

  西施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著名的宫廷舞蹈家,越王勾践为了颠覆吴国的政权,设计把美丽的西施姑娘当作礼物送给了吴王夫差。吴王首先为西施的美貌所倾倒,当知道西施擅长舞蹈时,便命人将御花园一条长廊的地下挖空,然后放进大缸(如同现代的共鸣箱),上面再铺好漂亮的木板。西施在裙边缀满了小巧的铃铛,穿上木屐,每当她用木屐在地板上跺步时,脚下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叮叮塔塔”的回声,裙边的小铃铛也会跟着响起“叮叮铛铛”的清脆悦耳声响,加上她的美貌和优美舞姿,迷倒了吴王。吴王拥着美人,把西施跳的舞蹈称为“响屐舞”,并把这个长廊命为“响屐廊”。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也成为一个事例,吴王终于因为美人而舍了江山。


中国舞蹈中“鼓”和“舞”有着不解之缘 

  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现代的舞蹈当中,“鼓”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把鼓声与雷声相比,认为鼓声可以把雨水引来,并认为鼓声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在远古时期人们的舞蹈中,鼓就和舞蹈有着不解之缘。

  根据《周易》“鼓之舞之以敬神”的记载推断,当时的鼓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而是升华为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因此几千年来,上祭祖先神灵,下娱平民百姓,“鼓”舞越演越烈。“鼓”舞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处极多,比如祭祀祖先、干旱求雨、消灾驱邪、鼓舞士气以及庆祝丰收等等。

  “鼓”舞不但汉族有,少数民族也很盛行,例如古老的佤族、苗族木鼓舞,壮族、瑶族的陶鼓舞,苗族、瑶族、布依族的铜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甘肃兰州的太平鼓,山西临汾的“威风锣鼓”,以及陕北的安塞腰鼓、晋南的花鼓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人们把自己的身心与鼓融到了一体,充分显示了“鼓”在人们生活、舞蹈中的重要意义。在任何一种形式的庆典活动中,歌之、舞之,“鼓”却是永远少不了的。


“跳大神”——巫师的舞蹈 

  萨满是指萨满教的巫师,萨满舞也就是巫师在祈神、祭礼、祛邪、治病等活动中所表演的舞蹈。古代中国北方民族曾盛行过这种巫舞。

  满族称萨满舞为“跳家神”或“烧旗香”。表演时,萨满腰间系着长铃,手持抓鼓或单鼓,在击鼓摆铃声中,请各路神灵。请来神灵后(俗称“神附体”),即模拟所请之神的特征,作各路神灵的表演。比如,请来“鹰神”,要拟鹰飞舞,啄食供品;请来“虎神”,要窜跳,扑抓;或者在黑暗神秘的气氛中舞耍点燃的香火,表示已请来“金苍之神”。

  蒙古族称萨满舞为“博”、“博舞”。萨满的神帽上有鹰的饰物,身穿带有飘带的裙,腰里系着9面铜镜,用以显示其神威、法力。表演的时候,法器用单面鼓,一名萨满为主,另外两名萨满为他击鼓伴奏。舞蹈多是模仿鸟兽与各种精灵的动作,最后表演“耍鼓旋转”。

  这就是“萨满舞”,俗称“跳大神”。


中国原始舞蹈的最早形象 

  1973年秋天,考古学家在中国西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发掘出一个舞蹈彩纹陶盆,它为我们展示了大约5000年前舞蹈艺术的直观形象。

  这一件彩陶盆出土于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之中,彩画陶盆是马家窑文化的代表性器皿。舞蹈纹位于陶盆内壁的上部,一共描绘了15个跳舞的人物,这些人分成三组,组与组之间用弧线相隔。每组的五个人手牵着手共舞,统一的服饰,统一的动作,连头上辫子甩的方向都一致,尾饰也都统一朝着一个方向,这说明跳舞人的动作、节奏、韵律都是统一的。虽然画面上没有乐手,表现不出音乐,但是从舞蹈的画面上可以看出,这种统一的动作、整齐的队形、相同的服饰,很可能是一种特定场合的传统乐舞。

  这件彩陶盆出土之后,又在其他地方陆续出土了几件饰有舞蹈纹的彩陶器。


中国宫廷舞蹈——雅乐舞蹈 

  中国舞蹈在走出蛮荒,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很快就走向成熟。在西周初年即制定了雅乐体系,这是中国乐舞文化的一个里程碑。乐舞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部分乐舞就是“雅乐”、“雅舞”,它们一直是中国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始终居于正统地位。

  雅乐舞蹈的主要内容是“六大舞”(六代舞),代表六个朝代:有黄帝的《云门》、尧帝的《大章》、舜帝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武王的《大武》。六大舞又分为“文”、“武”两类,前四舞属于文舞,后两舞属于“武舞”。文舞手持龠翟而舞,故称“龠翟舞”;武舞手持干戚而舞,又称“干戚舞”。这两种舞都和帝王得天下的手段有关,所谓“以文德得天下的作文舞,以武功得天下的作武舞”。 
 

 
 
 0 秒   
 
背景音乐:约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