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富兰民俗博客(209)图文(12)小菜场

 沪学 2011-12-01

民俗博客(209)图文(12)小菜场

上海小菜场拾遗


民俗博客(209)图文(12)小菜场
 

19世纪中叶,上海老城厢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蔬菜和肉、禽、蛋、豆制品等,主要由近郊农民或摊贩每日在集市上设摊出售,或串街走巷叫卖,清光绪年间《沪江商业市景词·卖菜担》中记载 “山蔬野蔌(su)类纷如,唤卖声喧绕市闾(lu)”,“一肩蔬菜里中呼,小本营生藉糊口”讲的就是这种情形。那时候的居民还没有“小菜场”这个概念。


民俗博客(209)图文(12)小菜场

在上海老城厢四周零零散散地分布着一些集市街,菜农或农副产品小贩在那里设一些摊位,并逐步形成一定分工,比如,这条街是专门卖蔬菜的,那条街是专门卖豆制品的,还有专门南北货、河鲜、海鲜的,民众到哪条街市买什么东西,都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习惯,如"面筋弄"、"咸瓜弄"之类。


民俗博客(209)图文(12)小菜场

后来也有一些菜贩选择街道的门面房卖菜卖瓜、卖肉、卖禽蛋,于是出现了前店后工场的豆腐面筋作坊等,可以说这是当时菜场的雏形。时至今日,在上海黄浦区老城厢还保存了一些路名,例如“咸瓜弄”、“豆市街”、“火腿弄”之类,应该是昔日蔬菜小贩设立摊位并形成格局的孑遗。

1853年上海开埠后,租界格局形成,当时这种设摊和小贩沿街叫卖菜的形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容和环境,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光绪年间就发生多起巡捕驱赶小贩沿街叫卖的情形,如同今日城管追赶小贩一样。老百姓每天要吃饭,农副产品须臾不能没有供应,特别是随着上海城市发展,上海常住人口增加,在租界率先开始出现了大型的以卖菜为主的固定场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虹口菜场”(HONGKEM MARKET)。由于“虹口菜场”位于三条马路的交错口,上海话称为“三角地”,又由于上海人习惯把副食品都称作小菜,例如,无论是买一棵白菜或买一只老母鸡都叫“买小菜”,所以大家就称“虹口菜场”为三角地小菜场。


民俗博客(209)图文(12)小菜场

早期的三角地菜场是单层的木结构室内菜场,设施较为完备;菜场四周没有建围墙,人员进出和货物运输都很方便,菜场外面地方开阔,人流量也较大。菜场内外经常是水泄不通,拥挤得摊贩们甚至要摆出菜场外营业,有时顾客们要排队才能进入,摊位之多、顾客之密集由此可想而知。当时,在这里买菜的人群中,我们还能看到男人梳着大辫子的晚清遗风。  

大约在1912年前后,租界当局在原有的木结构三角地菜场上进行改建,重新建造钢筋混凝土的柱网结构建筑,建成了带有西方特色的现代化菜场。那时候的三角地小菜场真是具有国际化的小菜场,在三角地菜场买菜的人群中有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还有欧洲人。


民俗博客(209)图文(12)小菜场

新建的三角地菜场建筑设计为三层。底层主要为蔬菜市场;二层销售鱼肉类副食品及罐头包装食品和其它农副产品。三角地菜场是上海近代最早出现的大型室内菜场。它的三层是点心店。三角地的小吃,可以说,全上海闻名的。从酒酿园子开始,水铺蛋、三黄白斩鸡,冬天有白切羊肉。还有经营的西餐。小宁波的土司、面包、排骨年糕等等,当时的一位文人则在《沪江商业市景词》中称三角地菜场:“造成西式大楼房,聚作洋场作卖场。蔬果荤腥分位置,双梯上下万人忙。”

当时的三角地小菜场和现在的东方明珠新天地一样是上海的一个地标。现在大家都知道以前南京路上赫赫有名的4大公司,如果把4大公司和三角地菜场比较,那只能算是小弟弟,因为三角地菜场比四大公司要早建几十年,名气也比四大公司大多了。

一时间菜场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熟悉、习惯。同时,由于菜市场第一次出现是在上海的租界,西人在菜场的设立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规范、秩序、整洁、卫生、契约等“现代”意识也逐步被上海市民所接受。可以说上海小菜场对于上海人“海纳百川”精神意识的养育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仲富兰

        2011年811日于上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