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在新浪网上风起云涌

 云中漫步XQ 2011-12-02
不承认这不是好诗不行》,评梁积林/诗《夜宿华藏寺》

《新浪网上风起云涌》,评莱笙/诗《瞅着你》

《似乎是灵魂层面的描写》,评江耶/诗《冬天的阳光落在母亲的身上》

《神秘气息与雾里看花》,评大解DAXIE/诗《黄昏》

《诗主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艺术性》,评金铃子/诗《我忘记了》

《写出我们能共鸣的东西》,评黄凡/诗《寻不到自己的影子》

《探讨诗中老到的味道与气息》,评边城木木/诗《我们不需要阳光》

《告诉世界 你哭了》,评栩栩/诗《告诉世界 你哭了》

《诗,奇妙的写此却显彼》,评炽白/诗《哀伤》

《谁敢说,写诗要去小说化》,评 肖华辉/诗《挑逗》

《超然象外的象外之意》,评朱武军/诗《不知道他有没看见我眼里的恍惚》

 

 

梁积林/诗

 

《夜宿华藏寺》


风,赶着一群群羊群似的雪雾
爬乌鞘岭。那边
就是河西走廊……
……下半夜了,老店铺里
有两个碰杯的藏人,还没有把一盏灯光
干光
屋脊上又跳下了一声响。而
檐角上挂着的那块
月亮,被风吹得
响了一个晚上

源文档<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56a870102dyez.htm

 

 

   推荐理由:由场景与场景契合成一首诗,并不少见。难得的是写出格外,这样,我们的直觉就能认定它是好诗,譬如这首诗的语言魅力,第一处:“风,赶着一群群羊群似的雪雾/爬乌鞘岭”中的爬字,就让人叹观止矣,尤为贴切,犹有神助。诗人是这方面的好手,第二处:老店铺里/ 有两个碰杯的藏人,还没有把一盏灯光/干光“中的干光,暗藏玄机,意味深长,令人玩味。第三处:屋脊上又跳下了一声响,和响了一个晚上的响字,更是把风声中的神秘意味写了出来,引起我们共鸣,因为我们也有类似经验,夜晚中谛听那些不可知的声响。
   总之,全诗就一个字:活。还有异域气息,好小说!
   好电影,真声色味俱佳,上下气息活跃、通畅!

 

 

莱笙/诗

 

《瞅着你》


我用兔子的眼神瞅着你你就是兔子了
过去我们一直这样哪怕那时你是狼
可是 现在乱了现在哪怕你是兔子
我一用兔子的眼神瞅你你就成了狼
你咬我撕我然后扬长而去
我成了一滩骨血躺在十一月的虎头山
天上的云朵很迷茫风把鸟鸣吹得忽东忽西
周边的荒草摇着头似乎无法忍受我的血腥
我就这样滩了一万年一万年地滩着
直到这个中午一声鹰啼凄厉的鹰啼
鹰啼如闪电般鞭我击得骨血直竖山坡
我就这样在痛楚中复活象一篇神话般站起来
我抹开眼眶的血看见一只鹰翅
那鹰翅在森林之上缓缓滑翔安祥而坚定
于是我明白了今后
今后我要用鹰的眼神瞅你
不管你是狼还是兔子我都用鹰的眼神瞅着你

源文档<http://q.blog.sina.com.cn/zws13987471478/blogfile/593973750102dvlf&dpc=1>

 

 

   推荐理由:似乎属于大诗的范畴,哲理的意味又很浓。首先。这样的诗属于人生经验的总结,无论是身体经验,还是感情经验,甚或是历史经验,它都须要理性的哲思,谈何容易,更遑论你没有任何经验。这样的诗寓意深刻具寓言性质,只是以诗这种文体表达出来,窃以为,寓言性质的诗也是诗歌思想性的重要部分,可惜这种诗的解读实属不易,但我知道这样诗的难得,我有义务把它荐出去,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从艺术方面解读的话,还是能解读出个一二三来,但这次还是算了吧。
   紧急补充:它不是那种看后空洞无物的大诗,那种诗只举一个大诗的空架子,予人没有启迪。

 


江耶/诗

 

《冬天的阳光落在母亲的身上》
 
 
冬天了,下午的阳光暖暖的
母亲坐在阳台上,缓慢地剥着花生
使这段暖洋洋的时光也缓慢下来
这是姐姐从老家送来的
稍小的花生米,微微羞怯一般地紫红着脸
一粒一粒落进圆口的青瓷碗里,仍然安安稳稳的
朴素的花生壳有昏暗的光芒,零星土粒掉在地上
──尘埃一样,悄无声息
阳光像黄金一样在母亲身铺开
没有一点点金属的凉。母亲眯着眼
缓慢地剥着,轻得几乎听不见 “啪──啪”声
仿佛在从容打开一个春天、一个夏天
又一个秋天,──打开了整个乡村
 
江耶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629392423
 
 
   推荐理由:结尾处始见真谛。勿说别的,这首诗也是在抒写一种气息!窃以为,这是一种新现象。上周诗人汪抒写的《霜降》诗中,展开的就是大自然的神秘之气,以及这种神秘之气对人体的的调节和干预,尽显天地造化之暗藏。拓展了作为诗人这个个体,对这种气息的感应力,实际还是对天地表示敬畏。而江耶这首诗呢?除了这个以外,还暗含着人的一生,在这种气息中的默默无闻,从容大度的处世精神。几乎可以这样说,这首诗是描写人的灵魂的。要不,怎说这是一种新现象呢!


   

大解DAXIE/诗

 

《黄昏》
 
 
山谷里 空气顺着斜坡下滑
落叶在抢占角落 还有一些正在飘零
事物加快了下沉的速度 黄昏从天而降
我看见低处的阴影越积越厚
它们的目的是包围一盏灯
凭我的力气 截住一股凉风绰绰有余
但我控制不了阴影
凡是来自井底和墙缝的东西我都恐惧
整个村庄都被暮霭淹没了
这不能怨我一个人
不是还有村长么?
他有领导活人和死者的能力
他见过乡长和县长 并在月亮下面
得到过神的接见 此刻他在哪儿?
我这样想着 黄昏已经变暗
整个山谷就要被夜色填平
小路上 另一些人
也在走着 是那么零散 模糊
却怀着足够的理由向灯火靠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6a60c0100pa9k.html
 
   推荐理由:想起来了,这个“鬼佬”是写神秘气息的老手,只是不多看他的诗,几乎把他忘了。记得前两年他的“隐士”诗很有名,或许他就是写这种神秘气息的国内鼻祖吧,有失迎讶。这首诗“大诗人”是在围绕一盏灯展开,隐隐约约的,似乎黄昏的降临就是来围困灯光,诗人见微知着,以一个村的村长来昭示主宰,似乎等同上帝(这一点很奇怪,写村长)。而末尾,这些人还是要向心中的灯火走近。除了这种神秘的气息外,全诗朦朦胧胧,显示的可能就是要取得这种雾里看花以后的效果。因为有时侯大喊大叫,还不如这种浮光掠影------
    另,这首诗也有一种让人们的直觉认可的老到的味道。说一首诗好,有时候就是指这某一方面。
 

 
边城木木/诗
 
《我们不需要阳光》
 
  推土机又一次轰隆隆地开来
  尽管碾碎吧  碾碎吧
  我们不需要阳光
  这些花草树木也不需要
  你们的力量巨大
  也把它们碾碎了吧
  把墙角的忍冬、腊梅  
  树上的鸟鸣   也一块碾碎了吧
  我们住在自己的城堡里


 
   推荐理由:诗中弥漫着一种老到的味道,我总觉得,那是经年磨砺出的清香,自然而然,在诗中散漫。我总觉得,这种老到的味道于阅者而言,是唯心的,是体会出来的,是一种气息。你看,诗中诗人的愤怒,虽决绝,但也似乎受到控制,就像一个智者的愤怒,有理智的成分。我们读来,并不感到非常的燥热,这大概就是诗中老到的味道、与气息吧?! 

    可打开链接,读其它的几首。

 


金铃子/诗

 

《我忘记了》

 

我每天都看到孩子死去。每天。
他们一动不动。
我像狗一样走近前来,嗅了嗅
又转身离开。
几乎无法立案。
几乎无法追查真正的凶手。
称为凶手的,是熟悉的气味啊
我甚至忘记了吠叫一声——
我忘记了
 
金铃子博客:
http://blog.sina.com.cn/brightstar


   推荐理由:似乎短小精悍更能显出意味深长,没见过金铃子写过这样的诗,这首诗写出了一种生存状态。作者大胆地采用隐喻:死去,狗,凶手这些似乎带有暴力倾向的词语--必须说明的是,这只是一种手段,因为通向罗马的道路太多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生猛的比喻也是,但在陌生化撞击人心灵的程度上,这些词语确实更高一畴。再则,诗人之间的竟争,出奇的语言也是重要手段之一。一首诗的好坏,往往只占一项只要得到阅者直觉的认可,就可以了,更遑论这首诗反映的是人们普遍的生存状态。

   而升华这个主旨的就是最后“冗长”的一句:我忘记了。
   这种麻木不仁的状态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但由于不是我这篇短评的主旨,所以也就不多说了。
   实际上,这首诗主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艺术性。

 


黄凡/诗

 

《寻不到自己的影子》
 
       
 
       
        一把白色的刀
        在黑夜出没
        割痛大地
        割痛村庄
        割痛黄家老屋
        割痛母亲那双柴禾般的手
        创可贴的补钉一个又一个
 
        那面向阳的坡地也不能挺住
        昨天还青青的红薯藤
        一夜全被伐倒  失去血色
        这些猪的口粮
        母亲一根一根拾起
        父亲在后面把红薯一棵一棵掘出土面
        偶尔伸腰
        在手心吐口口水
        锄柄便闪出光亮
 
        跟在身后寻找蚯蚓的喜鹊不叫了
        父亲直起身来
        也寻不到自己的影子
        忙把地头那件夹袄
        披在了母亲肩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99a190100vx0t.html


 
   推荐理由: 温馨,温暖。看后这种感觉予人的印象很深,我不涉及望文生义这方面的事吧,只想谈谈艺术
方面的东西,其间,对“父亲在后面把红薯一棵一棵掘出土面/ 偶尔伸腰/在手心吐口口水/锄柄便闪出光亮”
印象颇深,特别是最后一句:锄柄便闪出光亮。一是觉得诗人的观察是如此的细微。本来在我们的直觉中是最
先映入眼帘。但是,光有生活,而不知如何反映我们的共鸣也是一个大问题,这里面还有一个眼光与提炼的问
题。可贵的是,诗人把它反映出来了,予我们是什么样的艺术感觉呢?只觉得旁逸斜出,眼前一亮,一种感佩
从心底油然而出,别致,在心里温馨很长时间,并再一次对诗人的名字在心里掂量。因为,它引起了我们的共
鸣。

 


栩栩/诗

 

 《告诉世界 你哭了》

 

http://blog.sina.com.cn/u/67cd7b9e0102duvl

 

  递给你一块素手帕
  轻轻拽你的衣角
  你哭了
  告诉世界
  好吗

 

 

   推荐理由:别致、清新、温暖、生动,出人意表。
   体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呈献出的画面感,仿佛我们就是当事人,场景历历在目。
   但该诗的终极意义是,是对人的意识的觉醒。
   中国人,是最没有个人性格的民族,是讲究中庸的民族!

﹦﹦﹦﹦﹦﹦﹦﹦﹦﹦﹦﹦﹦﹦﹦﹦﹦﹦﹦﹦﹦﹦﹦﹦﹦﹦﹦﹦﹦﹦﹦﹦﹦﹦﹦﹦﹦﹦﹦﹦﹦﹦﹦﹦﹦﹦

 
炽白/诗

 

       《哀伤》

 

       季节又一次变幻着,大地的形容


       许多事物,露出本来的面目

       你那忧伤的眼神,像一滴秋雨

       滴落在时光的缝隙里

       回响着生老病死的哀伤

 

       秋风吹散了,断根的草木

       我听到,树木的根茎,微弱地喘息着

       大地最原始的声音

       像一个垂垂的老人,给子孙静静地

       讲诉曾经地峥嵘

 

       在冬天来临前

       我努力地,把灵魂束缚在肉体里

       把诗歌囚禁在指尖

       让那一陈紧似一陈的寒风

       擦过耳边时,留下亲人的呼唤

 

       http://blog.sina.com.cn/u/4d7df4970100w9rc

 

    读完组诗,强烈地印象是这,仿佛看到诗人的本真就应该是这样,忧国忧民,忧思一切,直到忧思自己。说

也奇怪,读完后,一个衣带飘飘的古诗人从我面前走过。

    与前后两首诗相比,更喜欢这首一些。皆因诗句的跳跃性更称我心。另外,所以看到一个衣衫飘飘的古诗人

形象,可能是诗人在诗写中倾注了情愫有关,是真情。这上面可是弄不得假的。想要感动人,你必须真心实意。

    另,建议看组诗中的另外两首。


肖华辉/诗


◎挑逗

 

此刻。我独自
走向这座青春的花园——
随遇而安的风里。我用一些煽情的话语
挑逗着那一只翩跹而至的蝴蝶
那一树带泪的梨花,不得不扭过来看
显得很生气:“我呸。你咋会这样无聊,
尽打扰我今天的好心情……”
那些流逝的光阴里
我怎样才能抓住春天美丽的衣角

 

http://blog.sina.com.cn/u/5fefee440100vjon

 

推荐理由:

 

    总觉得,起伏跌宕,一百八十度猛转弯,闪回,都是电影小说中的手法,诗歌要借鉴就是大逆不道,就沾污了诗歌这颗皇冠上的明珠。但我们也要事实求是的讲,不用这些手法,那些突然转折的撞击心灵的力量,就无法得以实现,这种美感,在平铺直叙的抒情中(例如抒情诗),就根本不能滋生。如这首诗,直到看完结尾,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回忆,但它撞击心灵后带给我们的转折美,久久不散,并觉得是这样深刻、别致!

 

 

朱武军/诗


《不知道他有没看见我眼里的恍惚》

 

一只鸟飞过头顶

不知道它有没看见我眼里的羡慕
斜坡上那棵松树
它历经风雨的模样
很像我父亲
来到这个世界
我们常常要面对生与死
而更多的时候是你总是来不及思考
生命就给你一个结果
或完美或残缺
或意想不到
那个扛着锄头经过身旁的农民
他看了我一眼,再看一眼
不知道他有没看见我眼里的恍惚
我还没数清楚那一行黄牛水牛
太阳就急忙躲到了山那边
2011-10-21

 

http://blog.sina.com.cn/u/4b6a31a30100vvmh

 

推荐理由:

 

    阅读是件奇妙的事,我也不知怎么得来的,看后给出这诗的风格是淳厚二字。可能与情节曲折有关。诗人开宗明义,首先羡慕斜坡上那棵松树,原来这颗树与他父亲有关。然后是自述,讲人来到这个世界,或完美或残缺。最后又是绕着弯子说那个农民,看没看见他眼里的恍惚。总归很喜欢这首诗,密云不雨,充满暗示性。暗示性是有无尚魅力的。它什么都不说破,只让你悟,而你悟后的结果呢?
    我们恍惚看到,一个“思想者”,或者干脆说就是一个“精神病人”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就是这首诗的象外之意,或者是这个形象超然象外,原来,这首诗的外面隐藏着一个人物形象,得揉揉眼睛才能看到,足够“狡猾”啊!
【西翔诗评10期】谁敢说,写诗要去小说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