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曾小军126 2011-12-05

基本信息

课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者及工作单位

 曾小军( 江西省泰和县第二中学   343700 

教材分析

 1  教材分析

11 知识地位、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一小节内容。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前面学过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核酸》、《细胞增殖》、《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紧密联系,与经典实验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思路前后映衬。同时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教材处理方法

   本小节引言部分先链接前面知识“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界激烈争讨很久的重大问题:蛋白质和DNA这两种物质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 这样既点出了本小节研究的主题,又激发了学生探究这个问题的兴趣。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2个实验证据时,为了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教材先交代科学家对实验的设计思路,再讲述实验过程的方法。这样讲述符合科学研究的过程,很自然地导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使学生易接受,并且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教育

 

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知识,知道蛋白与核酸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生殖过程等。教师可以承上启下,以此导入新课学习。

 2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很不完善,仍需设计教师主导的定向教学活动。同时,他们的心智还不能完全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有兴趣的事物乐于专注,而不感兴趣的事,可能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另外,涉及科学方法方面的知识也非常少。故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怎样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学习怎样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方法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取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能力目标

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遗传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序言定 向

 提供感性材料:生物之间相似的特征图片

   观察、分析、总结遗传的概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定向引导思维

引导探究1

  提供感性材料:动物生活史图,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的细胞学知识

  观察、分析、归纳:生殖细胞是亲代的产物,子代的根源,亲子两代的桥梁,遗传物质的唯一媒介

 定向探索,让学生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

引导探究2

 提供感性材料:单细胞伞藻种间嫁接实验图,人类Turner综合症和Klinefelter综合症介绍

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分析、讨论、归纳:

 1 遗传与细胞核内染色体有关

 2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体现认知过程

 

引导探究3

 提供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确定实验设计思路,选择实验材料,强调遗传是繁殖过程中反映在个体水平上的特征。

 

 分析、讨论、归纳:

1 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2 认识噬菌体的结构

 探究实验材料是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内容,落实科学方法教育

 

 

 

 

 

引导探究4

疑问: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怎么观察?

引导提问: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介绍同位素示踪法

 

 探究、分析问题得结论:用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

 

 体现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教育

 

引导证明:演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观察、分析侵染过程,归纳总结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动画演示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整 合

 

 

 展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图

结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起作用的是DNA

 强调科学结论的重复性

展示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只有RNA的生物,RNA是遗传物质

说明科学结论的相对性

提供感性材料,小结探究过程,利用课堂练习4,了解DNA在细胞中分布特点

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染色体是DNA主要载体

3 生物遗传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强化对结论的准确理解

 

 

应 用

结合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引导分析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

   讨论总结: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自我复制,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巩固本节重点内容

  展示设计的不同类型练习题

 思考、分析、回答

 反馈、巩固,深化、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及解决办法

重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解决办法:学生阅读、观察、分析、对比、总结进行自主学习,创设问题情景进行探究性学习,借助课件直观教学,利用习得知识构建新知识框架。

教学难点分析及解决办法

难点: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6.1.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体味实验设计的关键

二、探究活动之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体味科学家探究科学的研究方法、思路、态度、精神

1体内转化实验 

验证过程:略

实验结论:说明了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

2体外转化实验

验证过程:略

    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三、探究活动之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再次体味科学研究方法和得出科学结论的严谨性

    验证过程:略

实验结论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四、探究活动之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体味本节课的主题

验证过程:略

结论:在少数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仍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利用教学理念激发和引导教学行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通过课件展示经典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学生热情很高,教学效果显著,使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表达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得到培养,从课堂练习及课外作业反馈来看,学生对知识掌握牢固,知识迁移较好。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悟到生物课的教学设计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也认识到生物课的教学不仅仅限于那些实验内容可以作为探究课题进行。

存在问题:本节课的课堂密度大,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较多,所以师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控制好节奏,把握好时间,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针对我校的生源情况,有些学生参与活动较少,积极性不高,口头表述不规范,教师需要在课堂不断引导、激发、鼓励,今后在这方面还待于提高。总之,要真正落实本节课的新课程理念,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思索和探究新的适合当代学生的最佳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