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第一节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家有学子 2011-12-05

一、本单元的地位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解决的三个最基本的经济问题,《经济生活》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在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解决中。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关键的一条就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关注、参与经济生活的兴趣,教材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和经济学理论,因为消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经济现象,消费者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主要的身份。从消费切入充分体现了教材落实“三贴近”原则。教材围绕着消费主题,实际上回答了一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教材围绕消费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货币、价格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商品理论、货币理论、价格理论以及劳动价值论,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产品、劳动创造价值等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单元是全书的基础,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理论是学生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以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正确认识经济现象提供有效的理论武器。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从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消费现象出发,引领学生走入经济生活与经济学理论世界。在市场经济社会进行消费,一是离不开货币这个交换媒介,二是必须对商品的价格有所了解。这是消费者进行消费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条件。有了货币,了解了价格,自然才可以消费。正是基于这个生活体验,教材的第一单元,首先领着学生去了解商品货币理论,然后了解价格价值理论,最后去了解与消费有关的知识。因此,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在这个单元里,具体内容的展开也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

  在第一课阐述商品货币理论时,教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各种商品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思考商品的基本属性。由购买商品离不开货币,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货币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然后层层揭开货币身上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去发现货币的本质,认识货币的基本职能,了解现代货币的发展状况与趋势。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货币的本质及职能,理性地对待货币,克服拜金主义倾向。

  在第二课阐述价格价值理论时,教材从生活中人人皆知的同一商品在不同时候、不同地区的价格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价格的变动与差异。教材借助各种典型的生活场景,归纳出各种具体的影响价格的因素。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具体的因素到底是如何影响价格的,或者说,它们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价格的,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具体的因素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才对商品的价格产生了影响,即供求影响价格。在认识价格为什么会波动以后,教材进一步领着学生思考:为什么商品价格的波动不是任意的,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有一个更加根本的因素在制约着价格波动,这就是价值决定价格,然后再深入思考价值又是由什么东西来决定的。有了这些知识作铺垫,教材顺理成章地推出了价值规律。最后,教材集中探讨价格变动对生活及生产的影响,帮助学生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可以为学生认识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在第三课,教材由各种消费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消费水平;同样是由各种消费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对形形色色的消费现象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类、总结,进而深入思考消费结构变化的规律。在学生对形形色色的消费行为有所了解以后,教材进一步发掘在背后支配消费行为的主要心理,在对各种主要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科学点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学习以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本单元综合探究的主题是“正确对待金钱”,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也是发展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

  总结起来,第一单元的逻辑脉络是:消费的两个基本条件(消费离不开货币媒介,消费必须了解商品价格)──影响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因素、支配消费行为的心理──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金钱观。

  正如我们教材的前言与课程标准所说的,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现代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每个人在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必然要扮演、承担不同的角色。所以,要准确把握每个单元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必须首先了解在不同的经济生活中,人们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或者说,人们是以何种身份参与经济生活的。身份与角色明确了,教育就会有的放矢。

  在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中,人们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的。教材在这个单元设计安排的学习内容,是希望达到以下基本目标:从知识方面看,对马克思主义的商品货币理论、价格价值理论以及消费理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从能力方面看,知道作为一个消费者应该怎样合理花钱;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看,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金钱,学会理性面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形成合乎时代要求的理性的消费观念。

  附单元结构图表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知道商品的含义。

  ○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理解货币的本质。

  ○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了解价格的含义。

  ○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了解两种结算方式。

  ○了解信用卡的优点。

  ○知道两种支票的用途。

  ○懂得外汇的含义。

  ○理解汇率的变化。

  ○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

  ○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

  ○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支票的实践能力。

  ○联系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等角度,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

  ○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

  ○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

  ○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

  ○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1.总体逻辑结构

  此次课程改革,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作为在校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基本身份是消费者。因此,教材的第一单元讲“生活与消费”。消费必然涉及商品和货币,因而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介绍有关商品和货币的一般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从最熟悉的生活消费现象入手,逐步把握商品、货币、价格、信用工具和外汇等常见的经济知识。

  本课的逻辑结构是:由商品引出货币──由货币的起源、本质,到货币的职能──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由纸币到信用工具──由中国货币到外汇。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两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与“信用工具和外汇”。

  2.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本框下设三目,分别讲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和纸币。

  第一目:货币的本质。

  货币与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讲货币就不能不涉及商品。教材以一个探究活动切入,引出商品,让学生探究商品的基本特征。然后,教材讲了四层意思。

  其一,商品的含义。从上一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商品是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概念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对于商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变异帮助学生认识清楚。

  其二,货币的产生。人们要在市场上得到商品,就得用货币去买,这就自然地引出货币。然而,在历史上,货币并不是与商品同时产生的,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教材为了说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从物物交换的困难讲起,进而阐明货币的产生。

  教材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物物交换的困难,自己动手去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特意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思考和感悟,进而领会教材关于货币产生的观点。

  其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也是经济学上的重要概念。所谓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由于本次课程改革淡化学科体系,要求减少对概念的背诵记忆,所以教材没有从理论上对此加以阐述,而是力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体悟出商品的这两个基本属性。

  教材为什么要在这里点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问题呢?这是因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总要找出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数量上的依据。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东西,不同的使用价值无法进行比较,这就必然涉及价值问题。商品也好、货币也好,都有个价值问题,都会涉及价值的比较,所以,有必要在这里点出价值和使用价值问题。

  在以往的教材中,会在这里涉及诸如“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以及“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等一系列内容。本着减轻学生负担的原则,对于这些内容,教材予以舍弃,不作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必为学生进行讲解。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使用价值、什么是价值、二者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即可。

  其四,货币的本质。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教材为了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以贝壳的图示加以印证。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主要讲了三个要点:一是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二是货币的定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三是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教材上讲的这三点,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无需扩展,以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正确金钱观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批判拜金主义的理论依据。讲解这部分内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反对拜金主义的思想教育。

  作为教师,对货币本质这一内容的把握应该比学生更为深刻,需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等价物的含义。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一种商品充当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并和它相交换,我们就说这种商品是等价物。例如,一台电脑=两台电视机,两台电视机与一台电脑等价,电视机就是电脑的等价物。

  二是一般等价物的含义。这里所讲的“一般”,指它在当时市场上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这种商品在该市场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例如,在我国商周时代曾以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在隋唐时期以布帛作为一般等价物;古希腊、罗马曾以牛作为一般等价物;太平洋上的雅普岛以大石头作为一般等价物。

  三是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在许多金融学教科书上,一般等价物与货币是等价的,实物充当一般等价物,叫实物货币。与以上看法不同,我们的教材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即只有当贵金属金银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的出现。

  金银为什么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呢?因为它们有以下几个特征:密度大、体积小;价值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量的交换;易于分割,给交换带来方便;不易磨损,即使分割之后也不会减少价值;便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长而变质或者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能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实物一般等价物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上述某些特征,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则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

  可见,金银充当货币材料,不是某个先贤或聪明的皇帝选择的结果,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材料还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依据,依然是货币材料需要具备的基本特征。

  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必然出现,是因为它有用、承担着特定的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职能。本目围绕这个问题,讲了四个方面。

  第一,货币职能概说。一是货币职能的含义,即其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二是货币有此职能,根源在于货币的本质;三是点出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对于第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一带而过;对于第二点,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清楚,因为后续教学内容中会经常用到这一知识点;第三点是后续内容详加阐述的重点。

  第二,价值尺度职能。教材先从学生身边的、常见的现象出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探讨其体现货币的什么职能。然后,教材讲了四个要点。

  一是什么是价值尺度职能──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二是货币的计量单位──如人民币的“元”、英镑的“镑”等;三是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即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四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一个特点──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对于上述第一、二、四点,应该让学生了解。对于第三点即价格,因为后续教学内容常常用到,又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至于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讲授。

  第三,流通手段职能。教材首先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分析和感悟,旨在引出流通手段职能问题。然后,教材讲了四层意思。

  一是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一点要让学生有所了解。

  二是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商品流通是相对于物物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而言的,体现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后商品交换呈现的新特点。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也不是教学重点。

  三是生产者如何实现“惊险的跳跃”。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由商品到货币的变化是重要而困难的,马克思对此有精彩的论述。教材援引马克思的论述作为探究活动的素材,让学生探究思考,然后提出商品生产者实现这一跳跃的要求──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这一点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以利益为驱动力,人们都追求自己或者本单位的利益,这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不相容。这种观点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误解。获利是商品生产者的直接目的,但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获利,而要把商品卖出去,就必须为购买者着想。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利他的因素,与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相容的。如果生产者不讲道德,不为他人着想,商品就卖不出去,最终会被市场淘汰。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注意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这一点是相对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而言的。在商品流通中,卖出商品获得货币、用货币购买商品,都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即谁也不会同意别人用空话换走自己的商品。当然,这里的“现实”,是从客观、真实的意义上讲的,是实在的货币,并不仅仅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即使当时未付钱,以后支付的货币仍然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会涉及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问题。考虑到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教材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及计算公式,以专家点评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延伸,并不对全体学生作要求,只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对此问题深入讲解,也不要求学生掌握,可以灵活处理。

  第四,货币的其他职能。在本目的最后,教材还指出了货币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职能。然后用相关链接的方式对这三种职能作了简要解释。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货币还有这三种职能即可,不必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应该是足值的金属货币。这是因为,从货币的起源和历史上看,足值的金属货币有稳定可靠的保值贮藏作用,在今天贮藏金银也不失为一种手段。但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储蓄现金是更常见、常用的贮藏方式(尽管这有贬值的危险)。所以,如果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对此稍加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不可将此问题绝对化。

  第三目:纸币。

  货币有一个从金银条块到铸币再到纸币的发展过程。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纸币,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纸币的知识,因此,教材安排此目。在这一目中,教材主要讲了四个问题。

  其一,纸币出现的必然性。教材由一个探究活动导入,旨在让学生对比使用金银条块与使用纸币的异同,探讨纸币的优越性。教材主要讲了四层意思:一是货币发展的脉络──从金银条块到铸币再到纸币;二是使用金银条块的麻烦──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三是使用铸币的缺陷──会造成磨损;四是纸币被各国普遍使用的原因,即纸币的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对于这些内容,教师让学生了解即可。

  其二,纸币的含义。教材给纸币下的定义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是靠国家(政府)强制力来使用的,一般由某个国家发行。但也有例外,如香港、澳门就有在当地使用的合法货币(港币、澳币),欧元区的众多国家则共同使用欧元。港澳不是国家、欧元区不限于一个国家,因此教材特意注明“或某些地区”。以往教材讲纸币是货币符号,这种表述在金本位条件下是正确的。然而,生活在当代的中学生,他们面对的纸币既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随意兑换黄金,即纸币与黄金彻底脱钩,纸币的面额只代表一定数量的价值。因此,教材将纸币视为价值符号。

  其三,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既然由国家发行,是不是可以任意发行呢?不是的。纸币发行必须按规律办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阻碍商品流通。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既包括纸币,也包括大量的银行存款货币。事实上,流通的纸币只占流通中的货币量的一小部分。因此,对“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误解为纸币发行量可以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实际上,纸币发行量大大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由于正文出现了通货膨胀一词,所以教材用名词点击的形式简要介绍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这两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有个大致的了解,但不作为教学的要求。这是因为,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问题,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就物价持续上涨而言,可能是成本推动造成的,也可能是需求拉动造成的。教材介绍通货膨胀时,只是点出纸币发行过量是其原因之一(通过拉动总需求)。对这两个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作灵活处理,但是不能展开、拓宽,不然会加重教学负担,与教材编写的初衷相违背。

  对于“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扩展更多的知识,只要求学生知道结论,知道违背这一要求所导致的两方面恶果就可以了。

  教材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相关链接,介绍一些不法之徒伪造货币扰乱金融秩序,介绍我国刑法对伪造货币所规定的处罚,以及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提高辨别假钞的能力。

  为什么要在这里安排这一相关链接呢?这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购买商品,纸币的伪造能让不法之徒大获其利,所以有必要在此渗透金融方面的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课承担德育的、知识的、政策的教育功能,但这种教育是有限的,应该是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教材以相关链接的方式来安排,既给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教育提供契机,又防止教学内容过多。也就是说,相关链接中的内容,教师可以灵活处理,不要求学生掌握。

  其四,电子货币。由于本目是从货币发展的角度讲纸币,所以有必要展望一下货币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即电子货币。对于电子货币,学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的金融专家认为,电子货币就其实质而言,还是银行存款货币,而不是独立的货币形态。在教学中,教师提及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在概念的准确性、外延的明确性上仔细挖掘,只让学生了解这一现象就可以了。

  3.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本框是第一框的延伸,讲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时涉及的信用工具,以及有关外汇的内容。本框内容具有较强的工具价值,共分为两目。

  第一目:信用工具。

  本目的逻辑顺序是:现代经济往来的结算方式──信用卡、支票等是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的含义、优点──支票的含义、种类。本目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结算方式。经济收支往来需要结算,结算是货币所有权的转移,与上一框的内容有密切联系。本目围绕结算讲了四个要点:一是当前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与转账结算;二是现金结算方式的特点──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三是转账结算方式的特点──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四是引出常用的用于结算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这些内容容易理解,教师让学生了解即可。

  第二,关于信用卡。教材用不少学校使用校园卡这一现象为素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由此导入正文的学习,这样的切入更贴近学生生活。对于信用卡,由于它是在不断发展中的,人们对它的认识尚存在分歧。狭义的信用卡,仅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据此有人认为,只有那些银行贷记卡才是真正的信用卡。也有人认为,履行约定就是信用,据此那些银行借记卡、校园卡、消费卡甚至电话卡都算信用卡。信用卡的用途在迅速扩展着,人们对信用卡的认识也会不断发展。我们的教材对信用卡的解释,采用的是对信用卡的广义理解。

  关于信用卡,教材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一是信用卡的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鉴于银行信用卡最常用,所以,教材简要提及一下。但考虑不能加重学生负担,教材也未细分借记卡和贷记卡、准贷记卡。

  教材随后的相关链接,以图文方式对银行信用卡作了介绍,说明使用银行信用卡的人很多,旨在引起学生的关注。

  二是使用信用卡的方便: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消费购物,增强消费安全。这一点是学生能够感觉到的,容易理解,教师不必过细地讲授,让学生了解即可。

  第三,关于支票。教材以探究活动导入,并给学生以直观的现金支票的感性认识。然后,教材讲了四层意思:其一,什么是支票;其二,支票的种类;其三,转账支票怎么用;其四,现金支票怎么用。

  为了回应探究活动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教材用相关链接的方式具体介绍了使用现金支票的注意事项。这些内容只是常识,理论性不强,主要是实践操作问题,因此教学难度不大。

  应该说明的是,常用的结算工具还有汇票等,只是考虑减轻学生负担,教材未涉及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必加以拓展。

  第二目:外汇。

  与外国人有经济往来,就会涉及外汇。在开放的条件下生活,培养学生的世界经济眼光,就不能不讲外汇。但是外汇问题不仅专业而且复杂,教材只能介绍一些基本常识。对这一问题,本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

  其一,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支付手段,既指支付方法,又指用于支付的资产,不要与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中的“支付手段”一词混为一谈。

  从外汇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外汇与外币的区别。外汇包括外币,但不等于外币,因为外汇除外币外,还包括银行存款等外币支付凭证、债券股票等外币有价证券、其他外汇资产等。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让学生理解外汇的含义、知道外汇不等同于外币就可以了,不要作更多的扩展。

  其二,汇率。这是使用外汇的重要因素,是重要的概念。教材讲了两点:一是汇率的含义,即两种货币之间的比率;二是汇率的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教材随后的探究活动,是对汇率知识的运用,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汇率问题很复杂,外汇牌价中既有现汇买入价又有现汇卖出价,既有现钞买入价又有现钞卖出价,还有中间价。现汇买入价,是指存放于银行账户的外汇换成人民币时执行的外汇交易价格。现钞买入价,是指将外汇现金换成人民币时执行的外汇交易价格。卖出价,是指用人民币购买外汇的时候执行的外汇交易价格。买入和卖出,都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说的。例如,用外汇来换人民币,那么银行就相当于用人民币买入外汇,所以执行买入价。外汇中间价又叫中间汇率,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外汇交易中心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外汇交易的基准价。

  对于如此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简化处理,只要求学生简单理解汇率及汇率变动的意义就可以了。

  其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是金融稳定、经济稳定的要求,也是在国际上人民币坚挺的表现。目前中国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绝对稳定是不可能的,但要追求基本稳定。

  教材在这里讲了两点:一是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二是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即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按教材的要求让学生领会以上两点就行了,不必扩展诸如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等复杂的问题。

  (二)教学提纲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

  (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4)金银作为货币材料的优点

  (5)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的含义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的含义

  ○商品流通的含义和对生产者的启示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纸币

  (1)纸币的优点及其含义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

  (1)两种结算方式

  (2)信用卡

  ○信用卡的含义

  ○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

  (3)支票

  ○支票的含义

  ○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2.外汇

  (1)外汇的含义

  (2)汇率的含义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三)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操作建议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一目:货币的本质。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这些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设计意图

  一是导入。作为消费者,家庭消费离不开商品,由此导入是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二是调动学生思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究商品的特征,引导学生学明白。三是通过变异情景,让学生准确把握商品的概念。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活动提供的材料。

  (2)让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概括商品的特征。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从表面上各不相同的商品中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组织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进一步辨析商品的概念。母亲为自己织的毛衣不是商品,是因为它不是用来交换的。

  (4)鉴于第二个问题的辨析尚不足以完全把握商品的特征,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阳光是不是商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工业品”对吗?“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对吗?“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对吗?通过辨析,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把握商品的概念。

  (5)教师适时点拨,作简单小结。

  注意事项

  (1)本探究活动较为简单,不宜使用过多的时间。

  (2)教师增加的提问,可以由学生课后搞清楚。

  (3)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讲授法的功能,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

  (4)对于商品的概念,要注意从内涵、外延两个方面搞清楚,引导学生综合把握商品的特性。

  (5)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根据条件来判断,注意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废品是不是商品?对此要具体分析废在何处、有用在何处,是不是用来交换,否则就难于搞清楚。当然,在教学中,对于此类问题,教师要尽量避免引出,以防止学生钻牛角尖。

  (6)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平等、法治方面的教育。

  第二个探究活动:要咖啡的拿红珍珠来。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虚拟情景,尽管有出处,只是一个可供探究的好材料。安排这一探究活动,一是要使学生感受物物交换的困难;二是让学生体会通过媒介进行交换的必然性,体会一般等价物出现的必然性;三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活动情景和图示,进入角色。

  (2)让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结论是:卖咖啡的人和有红珍珠的人能够成交,因为他们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3)组织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感受物物交换的种种麻烦和不便。结论是:如果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牛奶,经过一系列的复杂交换过程,大家都可以成交。

  (4)组织学生探究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具有发散性,对学生是一个挑战,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创造性思维。我们希望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于媒介进行交换。

  (5)教师归纳,导入新内容的教学。

  注意事项

  (1)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体验、感受物物交换的困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积极性。

  (3)在探究中要使用好图示,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教师的引导要灵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对开放性思路要辩证分析。例如,学生可能会提出不交换就免除了交换的麻烦。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进一步分析:自给自足,既不可能,又阻碍生产发展,由此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又如,学生可能提出交换的量的问题,这一问题更为深刻。对此,教师更要予以鼓励,并告诉学生后续内容会讲到这一问题。

  第三个探究活动:体悟商品的基本属性。

  设计意图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是需要学生把握的。安排此探究活动,一是让学生自己学明白,自己体会,这样认识才深刻;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认识商品的基本属性;三是诱导学生体会,在商品交换中有个量的依据问题,思考这个依据是什么;四是引导学生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自己先体会。

  (2)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概括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商品的形状、颜色、味道等非基本属性。

  (3)教师归纳,明确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注意事项

  (1)这个问题理论性较强,教师可以选择讲授的方式。

  (2)讲这个问题要与商品的定义结合起来,与上一探究活动联系起来。

  (3)商品的基本属性虽然重要,但教师小结时不必扩展知识,以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此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

  设计意图

  一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货币职能问题;二是改变以往注重教师讲授的方式,力求提供平台让学生学明白,提高其学习能力;三是让学生感受,生活当中有学问,司空见惯的商品标价,有货币数量、货币单位等问题,不同商品不同价也一定有其内在根据,提高学生透视经济现象的能力。

  操作建议

  (1)让学生联系商品的基本属性,仔细阅读图文。

  (2)讨论教材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它们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是不是用于交换、表示的是什么等角度加以引导。结论是: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商品的价格,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注意事项

  (1)教师要引导学生会看,既看到物,又看到它们是商品。

  (2)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到商品基本属性、交换、货币单位、货币职能等。

  (3)此探究活动相对简单,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由教师讲授。

  (4)教师的归纳小结要注意与后续内容的衔接。第二个探究活动:这里的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

  此探究活动同上一活动相似。一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货币职能问题;二是让学生深刻感受生活当中的经济现象,其中涉及商品交换、货币、货币职能等;三是让学生体会此场景中体现的货币的职能。

  活动建议

  (1)让学生仔细阅读图文,感知其蕴意。

  (2)联系关于商品交换的图示,说明本图中顺利实现交换的原因。

  (3)比较与上一活动的不同,探究此场景中货币职能的特点。本场景中,在卖与买两个相互衔接的阶段中,货币发挥了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4)教师小结。

  注意事项

  (1)教师要引导学生会看,既看到静态的物,又看到动态的商品流通。

  (2)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既联想到商品的基本属性、交换、货币职能,又联想到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3)此探究活动相对简单,如果教学时间太紧可以由教师来讲授。

  (4)教师的归纳小结要注意与后续内容的讲解相联系,埋下伏笔。例如,布和菜如何才能卖掉换成钱、如何卖出好价钱?

  第三个探究活动: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设计意图

  本探究活动的素材,是马克思关于商品交换的一段精彩论述,与商品流通的公式自然相接。安排此活动,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主要的。有人认为,市场经济靠利益驱动,人们都追求自己或者本单位的利益,这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不相容。这种观点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误解。马克思的这段论述,揭示出市场经济的某些道德要求。二是培养学生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三是帮助学生理解由物物交换到商品流通所蕴涵的风险。四是导入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一个特点,即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操作建议

  (1)让学生联系商品流通公式,认真阅读马克思的论述。

  (2)让学生就第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商品流通的第一个环节,是生产者把商品卖出去,这样生产者才能获利。如果卖不出去,就意味着生产者白白付出劳动,得不到货币,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这关系到商品所有者的生死存亡,摔坏的当然就是商品所有者了。要把商品卖出去,生产者就必须为购买者着想。如果生产者不讲道德,不为他人着想,商品就卖不出去。这表明,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利他的因素、职业道德的因素,与我们今天提倡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是相容的。

  (3)组织学生联系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特点,讨论第二个问题。结论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4)教师小结。

  注意事项

  (1)第一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分析。

  (2)教师要注意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商品流通中的风险,增强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和风险意识。

  (4)引导讨论第二个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与前边内容的联系、对比。

  第三目:纸币。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说说纸币在哪些方面优于金属货币。

  设计意图

  一是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纸币问题;二是让学生感受金属货币的不便;三是让学生自己探究纸币的优点;四是引导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

  操作建议

  (1)让学生看图说话。分析活动材料提供的场景,从服饰、形象、动作等角度说出什么时代、人物在做什么。

  (2)回答教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本题目比较简单,结论是:剧中人物是用贵金属银子购物的。

  (3)引导学生对比纸币,寻找用金银条块作货币的不方便之处。

  (4)教师归纳第二个问题。结论是: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具有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等优点。正是有了这些优点,纸币最终取代了金属货币。

  注意事项

  (1)此活动较为简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处理。

  (2)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历史地看问题。金属货币比其他一般等价物要好,当然比起纸币又有不足。

  (3)可以把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讲授结合起来,即将学生的发言结论在黑板上分类写出,最后由教师归纳出纸币的优点。

  (4)教师要暗示学生,一切事物都可以而且应当进行利弊分析,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目:信用工具。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现金消费与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一是导入对信用卡的介绍;二是让学生感受刷卡消费的便利;三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地看问题,认识货币的发展趋势。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材料。如果学生了解得更多,还可以让学生补充信用卡的用途。

  (2)分析使用“一卡通”带来的方便。

  (3)通过对比,归纳刷卡消费与现金消费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广泛的,表面上看是用卡与用纸币的不同,背后还有方便不方便、安全不安全、是否减少现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时代趋势等多种不同。简言之,刷卡消费更加简单、方便、高效和安全。

  (4)教师小结。

  注意事项

  (1)灵活处理。本探究活动相对简单,如无时间可以由教师讲授。

  (2)从本地实际出发。如果本地学生没见过信用卡,可以由教师介绍,或者用实物演示。

  (3)教师的引导要重在分析、体会信用卡的优点上。

  第二个探究活动:这张票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

  一是导入对支票的讲解;二是给学生以支票的感性认识;三是提供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关于支票的知识,学会学习;四是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对经济现象感兴趣。

  操作建议

  (1)读图读文。让学生阅读活动中的文字说明和问题,特别要仔细辨识支票上的主要内容。

  (2)回答问题。根据支票的图示,回答第一个问题。结论是:小张领到的票据是现金支票。

  (3)猜想与交流。组织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学生没有使用支票的经历,但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对银行的感性认识、教材提供的文字情节,可以猜想,可以询问他人,可以提出并交流自己的主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教材在正文予以了说明──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使用现金支票的注意事项,教材的相关链接作了说明。

  (4)教师讲解。联系学生提出的方法,结合教材的内容,教师导入对支票的讲解。

  注意事项

  (1)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并进行发散思维。例如,由图可知是现金支票,是否还有其他种类的支票?现金支票可以兑换现金,如何保证支票的真实?

  (2)在讲解中,教师要注意支票的使用是实践问题,用过一两次就懂了,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

  (3)教师还要注意,支票的使用在不同地区会有差别,在不同时间使用也会有不同要求,不要将活的知识僵化。

  (4)关于支票的知识并不难懂,如果没有时间,此活动也可简化处理,如只让学生看图,然后讲解。

  第二目:外汇。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人民币外汇牌价。

  设计意图

  一是结合具体材料,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汇率及汇率变动的意义;二是培养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考的能力;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参与经济生活要趋利避害的意识;四是通过计算比较,巩固有关汇率的知识。

  操作建议

  (1)让学生看牌价的变化,体会美元与人民币币值的差异。

  (2)让学生计算并回答问题。我国汇率的计算公式为直接标价法,在材料中已经给出。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降低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上升了。

  (3)教师总结,结合本案例进一步解释汇率,解释我国使用的汇率标价方式,说明汇率的升降意味着什么。

  注意事项

  (1)开展探究活动前,教师要让学生深刻领会汇率的含义、了解汇率变动意味着什么。

  (2)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宜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培养严谨的作风。

  (3)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汇率问题很复杂,到银行兑换外币时买入价与卖出价是不同的,买现钞与买现汇也不同。要给学生一个印象──汇率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银行工作人员。

三、重点、难点分析

  (一)重点问题分析

  1.关于商品

  商品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个概念。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定义的属概念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的(如空气)不是商品。这一定义的种差是用于交换,凡不用于交换的(如母亲为自己织的毛衣)不是商品。辨析商品概念,就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搞清楚。例如:阳光是不是商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工业品吗?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吗?商品就是劳动产品吗?通过辨析我们可以完整准确地把握商品的概念。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价值。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教材虽然没有把这一内容与商品的定义一起讲,但是学生应该掌握。

  2.货币的本质

  准确理解货币的本质,是把握本课知识的基础和关键,是联结本课其他知识的纽带。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准确理解货币的本质,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等价物的含义。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一个商品充当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料并和它相交换,我们就说这种商品是等价物。例如,一台电脑=两台电视机,电视机就是电脑的等价物。

  (2)一般等价物的含义。理解一般等价物的关键是理解“一般”的含义。所谓一般,指它在当时的市场上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这种商品在该市场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例如:在我国商周时代曾以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在隋唐时期还以布帛作为一般等价物;古希腊、罗马曾以牛作为一般等价物;太平洋上的雅普岛以大石头作为一般等价物。

  (3)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在许多金融学教科书上,一般等价物与货币是等价的,实物充当一般等价物就叫实物货币。但是,我们的教材沿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即只有贵金属金银等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我们才说货币出现了。一般来说,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价值比较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量的交换;易于分割,分割之后既不会减少价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易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的长短而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以便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实物一般等价物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上述某些特征。商品交换关系不很发达时,实物一般等价物的缺点并不是不可容忍的。当商品交换关系很发达时,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4)有两点要注意。一是选择金银充当货币材料,不是某个先贤或聪明的国王选择的结果,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明确这一点,是因为在我国历史上曾有人认为货币是某个人发明的。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材料也会发生变化。尽管贵金属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悠久的货币材料,但在现代社会货币材料仍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依然根据货币材料所要具备的特征来决定。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本课知识的核心。现实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不了解货币的职能,就无法真正懂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在这里,“基本”是指这两个职能是从货币产生时就有的,货币的其他三个职能即贮藏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以及世界货币职能,都是在这两个基本职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理解货币的职能应重点放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基本职能上。

  (1)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在教学时,教师要强调“一切”二字。如果不是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而只是一个或几个,那就不是货币,只是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也有价值。

  ○价值尺度与价格的关系。一般来说,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对货币来说,货币在这里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对商品价值而言,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这一点并不要求学生掌握。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观念上的货币(想象中的货币)即可,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自身必须确定一个计量单位,即货币单位。

  (2)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一职能又叫购买手段。

  ○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关系。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强调交换的形式。对此,学生如果死记硬背,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真正分清二者的关系。

  ○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初期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可用公式表示为“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交换就以货币为媒介,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为“商品—货币—商品”,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前者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后者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第二,前者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了,后者则是在货币产生后出现的。

  第三,前者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满意就可成交;后者买和卖在时间上、空间上是分离的。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而不能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这里要注意与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所需的观念上的货币相区别。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之成正比)和货币的流通速度(与之成反比)所决定。在此应明确价格总额=商品价格×商品数量,明确货币流通速度指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对于这一点,学生了解即可,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

  4.纸币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人民币就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今天的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货币之一就是纸币。因此,掌握有关纸币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里要强调几点。一是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即代表着一定数量的价值。这是纸币与金属货币的最大区别。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而纸币本身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纸币的面额只是代表着一定数量的价值,因而称为价值符号。二是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它的流通必须以发行者强大的信誉或强制力为基础,否则就无人使用。因此,后来纸币都由国家垄断发行权,因为国家的信誉高,具有强制力。三是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国家必须控制好发行量,否则纸币会贬值,影响纸币的信誉。此外,非主权国家的地区政府,如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有本地强制使用的纸币。欧元是欧元区国家的政府联合发行并在本地区强制使用的纸币。

  (2)纸币作为现行的货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在现行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下,纸币的这些职能,是从它取代黄金的流通手段职能开始,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些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

  (3)与铸币相比,纸币具备的优点。第一,纸币印刷成本比金属货币铸造成本低得多;第二,纸币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可以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第三,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金属货币时代,一般只会由于金属供给量不足导致通货紧缩。随着纸币的普遍使用,通货膨胀问题开始变得引人注意。

  ①共同点。

  第一,纸币的发行量有客观的规律性要求,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现象。

  第二,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②不同点。

  第一,含义与实质不同。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它必须通过刺激社会总需求来拉动物价水平上涨。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水平全面、持续地下跌。

  第二,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的出现,直接引起纸币贬值。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企业销售额增加但利润减少;投资者不愿投资,消费者不愿消费;市场不景气,大量资金闲置;加剧生产经营者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通货紧缩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

  第三,解决办法不同。解决通货膨胀的举措有:其一,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其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努力增收节支,同时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其三,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其四,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解决通货紧缩的举措有: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外贸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扩大内需,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对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只让学生知道有这两种经济现象即可。

  (二)难点问题分析

  1.信用卡

  信用卡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新事物,而且处在快速发展之中,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种种分歧,以致我们的教材介绍它、学生把握它有难度。这种困难,不是理论上的困难,而是缘于世人看法的不同。

  (1)什么是信用卡。

  狭义的信用,仅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据此有人认为,只有那些银行贷记卡才是真正的信用卡。

  更多的人认为,履行约定就是信用。据此那些银行借记卡、校园卡、消费卡甚至电话卡都算信用卡。信用卡的用途在迅速扩展着,人们对信用卡的认识也会不断发展。我们教材对信用卡的解释,采用的就是对信用的广义理解。

  教材这样定义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这种界定,既包括了那些从狭义上理解信用的贷记卡,也包括了我们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各种电子支付卡。

  (2)使用信用卡的便利。

  使用信用卡给人带来许多方便──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消费购物,增强消费安全。信用卡的使用主要是实践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

  对于信用卡这个难点,让学生按照教材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行了。使用信用卡的诸多问题,待学生实际使用时再进一步学习。

  2.外汇

  (1)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这里所说的“支付手段”,与货币职能中所说的“支付手段”不同,前者是广义的,后者是狭义的。

  1996年1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欧元现已取代欧洲货币单位);其他外汇资产。”

  (2)外币与外汇。

  从外汇含义的分析可见,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外币。并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都能成为外汇。一种外币要成为外汇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其一,自由兑换性,即这种外币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

  其二,普遍接受性,即这种外币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能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

  其三,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资产能够保证得到偿付。

  此外,在理解外汇这一概念时,还应注意其中的债权内涵。我们持有外汇,意味着对外汇发行国拥有债权。持有外汇过多,一方面意味着国际支付能力强和有可能对外汇发行国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大量该由本国享受的资源,被借给外国利用,并要承担外汇贬值的风险。

  对于外汇,只要求学生理解其含义,以上关于外汇的扩展性介绍,不要求学生掌握。

  3.汇率

  (1)汇率的含义。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其实就是用一种货币单位表示的另一种货币单位的价格,所以汇率又称汇价。

  (2)汇率标价的两种方式。

  其一,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这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又叫应付标价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少于前期,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外汇汇率下跌。

  其二,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英镑等均为间接标价法。

  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币值的对比变化而变动。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即外汇汇率下跌。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之间存在着一种倒数互换关系。

  (3)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即供求关系),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本国货币与外币相比发生贬值或升值两方面的变动。

  (4)汇率变动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包括本国货币贬值和升值两个方面。现以本国货币贬值为例说明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本币贬值后,一国的贸易收入往往会得到改善,整个经济体系中外贸部门所占比重会扩大,会提高本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会有更多的国内产品出口国外同国外产品竞争。本币贬值对物价也有影响。一方面,出口扩大会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升,货币贬值的影响会逐渐扩大到所有商品,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的价格,可以使外国人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使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因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的发展;本币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也有影响,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资金会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引起资金外流。

  第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小国的汇率变动只会对贸易伙伴国的经济产生轻微的影响,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并影响世界经济。主要工业国汇率的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在国际贸易和借贷活动中将要收进贬值货币的一方会遭受损失,而将要付出贬值货币的一方将从中获利。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定还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影响。

  (5)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及其重要意义。

  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做法提高了人民币的信誉,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吸引了外商投资。

  对于汇率这一复杂问题,只要求学生掌握汇率的含义、汇率升高和汇率跌落意味着什么就可以了。至于上述扩展性的介绍,仅供教师教学时参考,对学生不作要求。

  4.正确对待货币

  从理论上讲正确对待货币,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在现实生活中,“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等思想和行为的存在,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对待货币是本课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难点,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一切商品和服务首先都要与货币相交换。在商品经济社会,一个人手中拥有货币,就可以购买到他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这样,货币成了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

  (2)货币并不神秘。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它本身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从货币的本质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货币的作用看,货币的作用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3)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现实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材料,用实例阐述不同金钱观对人生的不同作用。

  (4)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态度的教育。要强调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要实事求是,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态度进行调查,其次可针对学生的思想和态度进行专题讨论或辩论,最后进行总结和引导。

四、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共安排三课时,第一框两课时,第二框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建议

  1.多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以便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教材上的或者教师自己准备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合作探究。

  对于教材上的探究活动,要灵活处理。本课教材一共设计了10个探究活动,为的是给教师教、学生学提供探究的平台。当教师没有更好的活动可供学生探究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当教师有本地的、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更有辨析性的活动,可以替代教材上的相关活动,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更好的活动开展教学。组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难免要比讲授费些时间,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又较多,因此,如果教材上的每个活动都开展似乎是不可能的。对此,教师要有选择。有的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有的只让学生看看就行了,有的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探究,有的可以由教师讲解。也就是说,教材上设计的活动,教师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可以在课上用,也可以在课下用;可以用书上的,也可以用自己设计的。这里要注意,让学生动起来、带着问题探究是课改大力倡导的,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做的,要避免仅用老办法(以讲授为主的方法)讲新教材。对于探究活动可以灵活处理,但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则是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只是达到目标的方式不同而已。

  2.不忽视传统讲授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准。课程改革中,凡过去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都要继承,不能舍弃,不然就是对课改的误解。本课涉及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货币的职能、价格、纸币、汇率等,有的可以通过学生借助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感悟、探究,有的更适合于教师的讲授。即使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也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进一步讲深、讲透。

  3.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如果条件允许,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录像、投影、课件等,以增加感性形象,加大信息量,提高趣味性。

  4.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本单元的综合探究密切相关,因此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综合探究活动予以指导。此外,学生可以到银行了解信用卡的使用情况,了解外汇汇率变动的情况,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货币展览等。对此,教师也要加以指导,特别要绝对保证学生的安全。当然,如果时间、条件不允许,本课也可以不安排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三)教学评价建议

  1.知识评价

  本课涉及诸多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因而不能忽视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参见本课知识目标。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测评、提问、阶段考试等。

  2.学习表现评价

  对学生参与本课教学的表现,如课前准备、课上发言、合作探究等,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和效果,应予以随机的、整体的评价。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深入思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自我反馈、体验总结等,也是评价的依据,也不能忽视。

  3.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价

  本课教学内容涉及金钱观,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待金钱的态度和行为,应该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并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觉悟。

五、自我测评与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货币的本质是()

  A.一般等价物B.商品C.金银D.人类劳动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必须是()

  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B.想象的货币

  C.现实的货币D.一种价值符号

  3.在商店里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这里,货币执行的是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4.纸币由国家发行,其发行量必须()

  A.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B.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限度

  C.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D.与待售商品的总价格相一致

  5.支票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换与人们的生活。要使用支票,就必须在商业银行开设()

  A.个人活期账户B.定期储蓄账户C.活期存款账户D.定期存款账户

  6.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外汇汇率升高的是()

  A.100欧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999元到1001元

  B.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827.30元到826元

  C.100元人民币能够兑换更多的日元

  D.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简答题

  7.联系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辨析题

  8.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只要多发行人民币,就可以解决问题。

  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论述题

  9.参加以“金钱能使鬼推磨”为题的辩论赛,请以反方身份整理、收集材料,明确论据,并围绕论点,运用论据进行论证。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2.C3.A4.C5.C6.A

  简答题

  7.答:货币并不神秘,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一切商品和服务首先都要与货币相交换。一个人手中拥有货币,就可以买到他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这样,货币成了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

  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货币投入,个人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也需要货币,货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重视货币的作用,不能把金钱当成万恶之源,一概加以排斥。同时,一个人也不能把钱看得太重,更不能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尺度。“不义之财不可取”应成为我们做人的准则。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辨析题

  8.答:人民币属于纸币。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纸币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不能通过多发行纸币来解决。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如果纸币发行太少,就会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售出,同样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因此,纸币的发行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甲、乙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论述题

  9.答:(略)。
六、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信用

  狭义上它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债权债务关系,主要包括银行借贷或商业上的赊销、赊购。广义的信用泛指履行跟人的约定而取得信任。

  2.结算

  把一个时期的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

  3.信用卡

  指的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在我国,信用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信用卡泛指一切电子支付卡,这种卡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常用的是银行卡,包括狭义的信用卡和借记卡。狭义的信用卡是指具有信用贷款功能的银行贷记卡和准贷记卡。本课的信用卡指广义上的信用卡。

  4.银行卡

  金融机构发放的贷记卡和借记卡。

  5.贷记卡

  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贷记卡是最符合信用卡本意的卡种,是狭义的信用卡。

  6.准贷记卡

  持卡人须按发卡银行的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7.借记卡

  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按其功能不同,又可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及储值卡。

  8.储蓄卡

  是发卡银行根据持卡人要求将其资金转至卡内储存、交易时直接从卡内扣款的预付款式借记卡。

  9.电子货币

  采用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手段在信用市场上流通的、以法定货币单位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最常见的是银行发行的各种储蓄卡和信用卡。

  10.虚拟货币

  近年来,虚拟货币在互联网上扮演着“货币”的角色。以腾迅Q币为例,1元人民币可购买一个Q币,Q币可通过银行、手机、固定电话等充值。用户可通过Q币购买公司或通过网站、客户端等,获得等值服务,如购买QQ秀商城中的商品,支付会员包月服务费用,用来兑换游戏币在QQ游戏厅中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此制定专门管理办法,监管虚拟货币。

  11.纸黄金

  个人投资黄金可以概括为两种形式,即“纸黄金”和实物黄金。纸黄金就是个人记账式黄金,随着国际黄金市场的波动进行报价,投资人通过把握市场走势低买高抛,来赚取黄金价格波动的差价。在交易时,所有买卖交易的黄金,都只是在投资人预先开立的黄金存折内做买入和卖出及盈亏记录,而不涉及黄金的实物交割,投资形式类似于炒股炒汇。

  12.外汇储备

  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币种,以及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等外汇资产。

  (二)理论动态

  1.汇率理论简介

  关于汇率,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国际借贷说。

  英国学者葛逊1861年提出,汇率主要根据外汇供求状况发生变动,外汇供求状况决定于国际借贷状况,因此,国际借贷是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该学说以国际金本位制为前提,所以无法解释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数量的增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2)购买力平价说。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货币的价值由它的购买力决定,因此,汇率就是不同货币的购买力之比。一国货币的购买力与该国的价格水平相关,研究各国间价格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比较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里的价格之间的关系。事实证明,购买力平价对于中长期均衡汇率的决定很有说服力,但对于短期汇率变动的预测,则有明显的局限性。

  (3)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其分析仅局限在利率与汇率间的相互影响,在短期的汇率变动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长期的汇率变化来看,与利率的连带关系并没有短期那么明显。因此,和购买力平价说相比较,利率平价说是一种短期的分析。

  (4)货币供求说。

  货币供求说从存量的角度强调货币市场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它将汇率看成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当货币存量的供求关系达到平衡时,汇率就会达到平衡。其分析的核心是汇率可以自由调整,以反映各种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货币供求说建立在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由于它把汇率看成一种资产的价格,摆脱了购买力平价对商品市场的依赖,反映了汇率的形成和变化,比较符合汇率频繁变化的现实。同时,它把货币市场均衡和商品市场均衡以及外汇市场均衡联系起来,运用一般均衡的方法分析汇率的形成,是对汇率理论的突破。但货币供求说的价格弹性假说受到严峻的挑战。事实上,商品市场上价格的调整,远远慢于金融市场价格的调整。所以,现实比货币供求说的分析要复杂得多。

  (5)资产组合分析法。

  资产组合分析法从总体上说更全面。它不仅考虑本国资产和外国资产的不完全替代性,还考虑了经常账户,将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结合起来,对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得更细致。但它显得过于复杂,假定前提过多,因而影响了进一步的检验和运用。

  在上述理论中,最基本的还是购买力平价理论。

  2.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第一,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黄金铸币参与流通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有其典型的特点。一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铸币包括银币及铜镍币则限制铸造,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二是价值符号包括辅币与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使各种价值符号能够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三是黄金可以自由地出入国境。由于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从而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汇率的相对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币本位制遭到破坏,许多国家放弃了金币本位制。

  第二,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指在一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数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金块本位制虽然没有金币流通,但在名义上仍然为金币本位制,并对货币规定有含金量。如法国1928年的《货币法》规定,法郎的含金量为0.065克纯金,并规定有官价。在这种制度下,银行券的价值是以黄金为基础,代表黄金流通,并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

  第三,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也是一种金币本位制,但属比较广义的范畴。在金汇兑本位制下,纸币成为法定的偿付货币,简称法币;政府宣布单位纸币的代表金量并维护纸币黄金比价;纸币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能同黄金按政府宣布的比价自由兑换。黄金只发挥储藏手段和稳定纸币价值的作用。

  第四,纸币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为筹集资金以应付战争和刺激经济,大量发行纸币,导致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无法维持,金汇兑本位制瓦解,各国普遍实行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纸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二是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兑换黄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三是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货币流通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银行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流通量增加;银行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流通量的减少。四是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的货币制度。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通过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率、贴现政策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货币稳定;通过公开买卖黄金、外汇,设置外汇批准基金,管理外汇市场等手段,保持汇率的稳定。五是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流通界究竟能够容纳多少货币量,则取决于货币流通规律。当国家通过信用程序所投放的货币超过货币需要量时,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是不兑现的纸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六是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随着银行转账结算制度的发展,存款通货的数量越来越大,现钞流通的数量越来越少。

  纵观货币发展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实物货币(我们的教材未将其视为货币)时代;二是金属货币时代,在这个时代,纸币只是金属货币的替代物;三是信用货币时代,主要是纸币及存款货币,这个时代的纸币被称为货币。

  3.我国货币制度的内容

  我国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人民币制度是从人民币的发行开始的。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同时发行人民币。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没有法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人民币的单位为“元”,元是本位币(即主币)。辅币的名称为“角”和“分”。人民币的票券、铸币种类由国务院决定。人民币的符号,取“元”字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Y”加两横而成。

  国家规定了人民币限额出入国境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在国家统一规定的国内外汇市场可买卖外汇。

  (2)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

  人民币发行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具体掌管货币发行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的唯一发行机关,并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首先,人民币是根据商品生产的发展和流通的扩大对货币的需要而发行的,这种发行有商品物资作基础,可以稳定币值,这是人民币发行的首要保证;其次,人民币的发行有大量的信用保证,包括政府债券、商业票据、商业银行票据等;再次,黄金、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发行的一种保证。我国建立的黄金和外汇黄金储备,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进口需要的大量外汇需要用人民币购买,出口收入的外汇必须向外汇指定银行出售,银行在购买外汇的同时也就发行了人民币,同时对人民币的发行起着保证作用。

  (3)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构成部分的货币体制,对内必须是国家宏观调节和管理下的体制,包括货币发行、货币流通、外汇价格等都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管理的;对外则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4)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货币的可兑换性是货币制度的内容之一。可兑换性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的可能性。

  (5)1997年和1999年,我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我国的货币制度改为一个主权国家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三种货币制度并存的货币制度。在内陆仍然实行人民币制度。在香港实行独立的港币制度,在澳门实行独立的澳币制度;在货币发行、流通与管理等方面自成体系。由于香港、澳门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按照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规定,港币、澳币仍然属于外汇,港币、澳币在内陆以外币对待。同样,人民币在香港、澳门也以外币对待。

  4.通货膨胀成因理论

  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导致通货膨胀,伴随导致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其他具体原因,形成以下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

  (1)需求拉动型。这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是由于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货物,从而使包括物资和劳务在内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总供给,因而引起物价上涨。

  (2)成本推进型。由于商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扬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

  (3)结构型。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而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其发展过程是: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压力使物价和工资额水平上升,随后又使那些需求跟不上的部门的物价和工资额也趋于上升的水平,于是便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4)混合型。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动,也不能单纯地归咎于成本推进,又不能笼统地归因为社会经济结构,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

  (三)资料选辑

  1.岩石上的羊皮和陶罐──产品交易

  随着人类部族的繁衍兴旺和分工的出现,便产生了交换产品的需要。农民种植的谷子和大麦,牧民饲养的山羊和绵羊,猎人捕获的猎物,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奇的事。猎人带来一件从来没有见过的可以用来运输饮水、收集羊奶、储藏食物的物品,人们把它叫罐子。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罐子呢?这时,巫师萌发了灵感:“我们可以送给陌生人一些我们的东西。也许他们会作为回礼送给我们罐子。”

  酋长有些疑虑:“我们应该送给他们什么呢?而且,你怎么知道他们懂得我们的习俗呢?”

  “我们可以送给陌生人一些我们多余的东西。”巫师说:“比如山羊皮和绵羊皮,他们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因为在那大片咸水岸边,几乎没有牧场。”

  于是,他们派出五名勇敢的猎人,每人背了一捆羊皮,去与陌生人交换罐子。经过长途跋涉,七天后,他们来到湛蓝的咸水岸边,他们称之为海边。到达目的地之后,他们在小树林中等待着,直到天黑才将羊皮放到距离陌生人村庄不远的一块岩石上,并用一些石块把“礼品”压住,然后又回到小树林里躲藏起来。第二天,他们来到岩石旁看了看,羊皮还放在那个地方。到了第三天,猎人发现大约有一半羊皮不见了,岩石上放了很多他们从未见过的红色的鱼,他们因为怀疑这些鱼不能吃而没有动这些鱼,而是继续等待着。第四天早上,猎人终于有了收获:岩石上的鱼不见了,剩下的羊皮也不见了,岩石上摆了两只陶罐和三只碗。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猎人们兴高采烈地把这些器皿带回了村子。

  这样,送礼和回礼就成了第一笔交易。第一笔交易成功之后,这个部族的男人就经常把他们剩余的皮革送往海边的岩石上。又过了不知多久,他们也敢和那些陌生人直接见面了。他们虽然说着完全听不懂的另外一种语言,但是他们可以用手势和表情进行相互交流,可以了解他们希望交换的物品及相应的代价,开始和陌生人讨价还价了。

  和陌生人之间通过讨价还价,使羊皮和陶罐之间产生了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关系。羊皮就是陶罐的价格。从送礼和还礼,变成了劳务对劳务的交换。一方要猎取超过本身需要的猎物,另一方则要生产更多的陶器。这就促进了双方的专业化,使劳动分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2.巨额外汇储备考验我国经济

  到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2473亿美元。

  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而持续15年左右的双顺差又是我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政策的结果。

  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是应对外来冲击,防范国家金融风险,满足外汇流动性的需要。过去10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长率高达27%,近三年更高达42%。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意味着我国有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彰显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增加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但外汇储备长期迅猛攀高也并非好事。按传统观点来说,适度储备水平应当满足偿还所有短期外债和3个月进口所需。我国短期外债余额截至2006年6月末为1663亿美元,算上不足700亿美元的月进口额,我国外汇储备远远超出所需。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过多已成共识。

  高额外汇储备隐含巨大风险。外汇储备越高,承受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外汇储备猛涨还掣肘宏观调控,给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者以口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