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阳监察局2010年政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报告

 山水一 2011-12-05

襄阳监察局2010年政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报告

襄阳市监察局 (2010年12月)
  按照《关于对2010年政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自查和报送2011年政府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市监察局对2010年度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回顾,对照市政府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开展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为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重大决策的实施提供服务和保障,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GDP四年翻番’目标,研究制定纪检监察机关服务和保障决策部署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工作
  我们坚持把服务和保障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实现GDP四年翻番目标作为首要任务。一是积极开展调研。组织精干力量,加强调查研究,形成《突出重点,强化监督,确保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调研报告,从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检查内容、规范监督检查程序、建立监督检查全程评议和责任追究机制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对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有效途径。二是制定出台《关于认真履行职能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维护、服务、保障和促进四项职能方面,提出13条措施,推动党委政府转方式、调结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认真履行职能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项目获全国第二届“两型社会建设与反腐倡廉论坛”二等奖。三是组建城市建设管理纪检监察室。顺应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需要,整合建委、规划、房管、城管四个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组建市纪委监察局城市建设管理纪检监察室,负责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机构成立后迅速建立内部工作制度,调查处理4起城市建设领域违纪案件,并对中心城区村民D级危房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对部分城区违法建设加强督办检查,有力规范了城区建设秩序。四是坚持实行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制度。主动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对投资过亿元的企业和政府投入过千万元的建设项目跟踪督查,解决实际问题83个,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和政府投资项目安全运行。同时对南漳县华海纸业有限公司违规排污等27件影响发展环境的事件快查快结、妥善处理,维护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关于“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做好《实施细则》和《任务分解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
  我们把推进“十个全覆盖”作为深化源头治腐、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的重要抓手,通过推动实现“十个全覆盖”,达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惩防体系建设的目的。“十个全覆盖”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省纪委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年初制发我市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安排意见,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分别专题听取全省“十个全覆盖”现场会精神汇报,形成《会议纪要》,市政府还把“十个全覆盖”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分管副市长和市直相关部门。为了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行动,建立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和定期不定期督办通报制度,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在新闻媒体集中开展《“十个全覆盖”在襄阳》系列宣传活动,推动各地各单位扎实抓好每项覆盖,逐步形成面上覆盖、亮点纷呈的良好工作局面。一是在推进财政资金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方面,全市共组织检查组70个,检查发现问题405个,查处违纪案件40件,处分35人,保证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规范。二是在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全覆盖方面,各地各单位普遍制定了廉政风险预警控制办法,围绕清理部门职权、绘制权力流程图、排查腐败风险点、建立风险防控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等环节,建立防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三是在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全覆盖方面,市、县两级全部建成电子政务专网和电子监察系统,建立部门网站186个,初步实现了网上审批、实时监察、预警纠错。四是在推进市县两级国库集中收付全覆盖方面,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全部实现国库集中支付,覆盖面达到100%。五是在推进行政服务网络全覆盖方面,全市建成市级行政服务中心1个、县级9个、乡(镇)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10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2616个,基本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六是在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全覆盖方面,以政府门户网站、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系统,全市国有、集体及控股企业全部实行厂务公开,村务公开面达到100%。七是在推进“五统一”招投标综合监管模式全覆盖方面,市、县两级普遍成立招投标监督管理机构,完善了综合招投标配套制度,加强了市场监管,依法必须招标工程进场率、招标率均达到100%。八是在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及监管代理全覆盖方面,全市“三资”清理覆盖面和农村集体“三资”由乡镇委托代理覆盖面均达到100%,基本实现电算化管理,做到了帐目清楚、管理规范。九是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全覆盖方面,廉政文化“六进”覆盖面达到98%,做到了有相关制度、有活动载体、有文化活动、有档案资料。十是在推进县乡村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全覆盖方面,认真落实中纪委9号、10号文件,以创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示范单位建设为抓手,推动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完成中央、省、市文件规定要求,乡镇和村纪检组织“七有”、“五落实”规范化建设得到全面落实,“七有”落实率达100%,2616个村完成“五落实”目标。
  三、关于“深入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继续深化“阳光新政”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和行政服务流程的改革,进一步规范程序,固化流程,形成制度”工作
  我们紧紧围绕实现全省“审批项目最少、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收费最少”工作目标,制定《“阳光新政”工程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现代工程管理原理,紧扣“设计、实施、监督、评价”四个环节,拟从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监督四个方面完成“阳光新政”工程化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目前方案已报市委常委会审批。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原则,已完成了六项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全市第四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制发《襄阳市2010年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从2010年11月初开始至12月底,分为自查申报、集中审核和公布实施三个阶段开展清理,明确行政审批事项该取消的一律取消,变多个部门审批为一个部门审批,市县两级均有审批权的下放到县级审批。二是建立完善投资代办平台。切实增加投资代办设备和人员,把全程免费代办拓展到所有新注册公司。进一步优化项目代办网上审批流程,绝大部分资料实现网上传递和流转,大幅度减少了投资者提供资料负担。三是正式启动工业项目行政审批“工程化”改造。对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进行再优化,把工业项目建设涉及到的施工图、消防设计、防雷设计、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审查全部集中办公,压缩图纸审查时间;把水电气热报装纳入行政服务中心运作,在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和监理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全程监管。对工业项目行政审批过程进行全程公示,改造升级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增加工业项目审批过程及审批结果公示栏目,投资者通过互联网,随时查询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审批节点、审批时限、责任人、收费标准、法律依据和审批进展,全程监督审批过程。对工业项目用地流程进行优化,通过沟通协调,督促市国土局提出改革工业项目用地流程方案,拟组建工业项目用地办公室,整合工业项目用地职能和人员,建立统一的工业项目征地、供地平台,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工业项目用地的“一个窗口受理、一个机构指挥、一条龙服务”。四是及时更新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采用与市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完全兼容的电子监察系统,对市、县行政服务中心进行适时监督、黄牌预警和红牌警告,对每一个办件进行全程查询。五是深入开展“企业评机关”活动。把75家市直单位分为“与企业联系密切的管理审批执法机关、其他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性企业机关”三类,组织市区600家企业从服务企业制度、服务企业措施、服务企业效能和执纪执法行为四个方面进行评议,共发放调查问卷7万多份,召开座谈会200多次,收集意见建议2000多条,整改问题1343个,下发督办通知24份,同时在新闻媒体开办“请你来挑刺”专栏,推动社会群众监督被评部门。通过深入扎实组织评议,市直75家单位最后测评得分比去年平均提高6分,企业对市直机关工作满意度大幅提高。六是认真开展清理规范党政群系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项目进行重新清理登记,取消自立项目109个。
  四、关于“全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在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上,对各类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清理,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程序,对自由裁量弹性空间分档设限,进行细化、量化,及时向社会公布”工作
我们把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任务来抓。按照《襄阳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办法》要求,在市城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市环保局开展试点基础上,向市直机关全面铺开规范自由裁量权工作。会同市法制办,对全市44个具有行政处罚权机关进行专项检查,对处罚项目多、进展缓慢的部门进行重点督办,推动了自由裁量权工作顺利开展。督促市直所有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职能部门细化、公布行政处罚标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减少自由裁量空间。
  五、关于“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项目在‘阳光’下运行”工作
  我们按照统一安排部署,整体推进中央扩内需、促增长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治理。针对中央、省检查组4次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编发通报,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排查、全面整改,紧紧围绕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重点抽查“零问题”地方和“零问题”项目,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问题应查尽查,整体抽查覆盖率达85%。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和107个市直单位共排查5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1110个,非政府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7个。排查发现工程建设领域违规问题10类658个,整改问题468个,占排查问题总数的71.2%。我市《创新监督检查机制,努力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全覆盖》经验,在全省纪委书记、监察局长座谈会上交流,省纪委鄂纪办通报第37期刊发,向全省推广。
  六、关于“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进一步更新办案理念、改进办案方式、完善办案机制,不断提高查办案件工作能力和水平”工作
  我们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最基本职责、最基础工作和最有效监督。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分析全市查办案件工作形势,理顺办案工作机制,切实加大自办案件力度,全市查办案件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元至11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3910件(次),初核案件线索471件,立案415件,涉及乡科级干部73件,县处级干部8件,处分375人,移送司法机关11人,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全市自办案件数、市本级自办案件数、查办县级干部数和科级干部数与去年同期比,呈现“四个上升”的良好态势。市纪委先后查办了市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唐启楹受贿案,市河道管理局原局长刘新平受贿、挪用公款案等违纪违法案件,对警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发挥了积极影响。同时,积极探索办案工作新机制,建立了领导包案、案件主办人、交叉办案、提级办案等制度,委派樊城区和老河口市纪委分别查办宜城市鄢城办事处原党委书记、主任张程明和南漳县教育局原局长刘宗会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中央纪委《党风廉政建设》推广了我市探索办案工作新机制工作经验,肯定了我市查办案件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组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带头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强化内部监督制约,重点规范信访处置权、案件检查权、定性量纪权、执法纠风权和选人用人权,做到安全文明办案,查办案件回访满意率达到100%,保证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七、关于“加快市县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进一步扩展工作领域,把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社保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处罚等重要事项纳入电子监察的范围”工作
  积极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逐步把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社保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处罚等重要事项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做到实时动态监控、绩效评估和同步预警纠错。市电子监察系统累计对23万个审批件进行实时监察,对134件违规超时的办件督促整改。加强对县(市)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的指导协调,所辖县(市)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全部建成,并顺利实现与市电子监察系统对接。
  八、关于“建立完善招投标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五统一”机制,对《湖北省招投标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落实进行督办”工作
一是成立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我市按照全省“五统一”综合招投标监管体系建设要求,将招投标管理职能从市发改委划到市行政服务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行政服务中心),加挂“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牌子,现有工作人员20多名。二是建立完善招投标市场监管体系。以建设“阳光招投标平台”为载体,把综合招投标监管贯穿于招投标交易全过程。经过不断完善,打破过去“行业自我招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同体监督管理模式,形成了“纪检监察查处、招投标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管理、行业管理部门监督办理”的“三位一体”招投标监管体系。三是加强招投标交易监督管理。调查处理投诉案件8件,查实违法违规案件2起。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综合招标中心完成进场交易项目694个,交易总金额55亿元,同比增长8%。
  九、关于“研究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工作
  我们把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作为建设工程专项治理重点,督促各地各部门制定完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制度51个。针对围标、串标、打招呼及评委、代理公司管理不规范问题,督促市招标办完善代理机构进场管理、录音录像及设备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制定《襄阳市工程建设招投标资格后审办法》,实施工程建设招投标资格后审制度。针对工程建设审批手续不全、工程质量监管乏力、工程验收不及时等问题,督促市建委全面推行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重点监控、通报和“黑名单”制度,建立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制,对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的单位进行奖励。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单位联合制定《襄阳市重大政府投资工程稽查办法》,督促市规划局制定《襄阳市市区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容积率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40起,追究党纪政纪责任35人,移送司法机关9人。
  十、关于“继续加强行政服务体系网络建设,规范县市服务中心的管理办法,探索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有效管理办法”工作
  以推进行政服务网络全覆盖为目标,制发《襄阳市行政服务网络建设考核实施办法》,着力规范县市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市级行政服务中心以“阳光新政”工程化建设为目标,着力加强规范化管理和运行系统提档升级。通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全市共建立县级行政服务中心9个,乡(镇)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10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2616个,市县乡村四级行政服务网络平台全部建成。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入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和部门办事大厅或办事窗口,“两集中、两到位”落实率达100%。加强行政服务网络运行管理,在市县全面推行联审联办、投资代办、分类办理和网上签批等审批服务方式,在乡村全面开展全程免费代理服务。今年元至11月,市县乡村四级行政服务机构办理为民服务事项8万多件,真正做到“把麻烦留给干部,把方便让给群众”。
  十一、关于“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工作
  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职责。一是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按照“群众对什么问题反映强烈就重点抓什么、对什么问题反映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的工作方针,认真抓好强农惠农专项资金、农民工技能培训资金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专项检查,查处问题21个,立案7件,涉及违纪违规金额1000余万元。二是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持纠风工作重心下移,积极推进市、县、乡三级纠风网络建设,做到纠风于初始,防风于未然。开展公路“三乱”问题明查暗访,纠正交警和运管人员违规上路执法行为2起;加强中小学收费监督检查,给予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7人;开展行业协会收费专项检查,切实纠正利用评比达标、行政管理、捐赠等名义违规收费行为;切实抓好虚假违法广告治理工作,查处各类违法广告191起,涉嫌违规资金50多万元。三是改进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对政风行风热线进行改版升级,积极搭建民意沟通桥梁。组织召开政风行风热线10周年座谈会,认真总结政风行风热线工作经验,推动政风行风工作深入发展。四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通过公布投诉电话、传真和办公地址等方式,认真受理企业和群众举报,帮助解决问题49件,做到了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结果。
  十二、关于“切实抓好依法行政、目标管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坚持在法律规定权限内行使行政决策权,“十个全覆盖”安排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全部报市政府批准。认真落实“首诉必办”制度,受理申诉案件和事项7件,撤诉2件,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法进行执法监察,深入开展退耕还林资金、城乡低保资金等专项执法检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建立完善分类管理、内外沟通和跟踪督导机制,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11件,有效遏制了麻将风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二是切实抓好目标管理。把企业PDCA管理模式引入目标管理,制定《关于对2010年反腐倡廉工作重点项目开展督办检查的意见》和《2010年市监察局工作目标责任分解意见》,把今年53项反腐倡廉工作重点项目和12项政府目标考核任务分解到机关各室,明确机关各室的职责任务,通过督办检查分解目标、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推动具体工作不断落实、完善和提高。中国纪检监察报以《科学方法提升反腐效能——襄阳尝试PDCA管理模式》为题,推广了我们做法。三是切实抓好政务信息公开。全市11个县(市)区、186个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网站(网页),全部与市政府门户网站链接,并在一级栏目设置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在线办事、政务互动等服务功能,初步形成“一个政府网站集群对外”和“一个党政办公平台对内”的电子政务格局。督促市电子政务中心每季度开展一次网站建设及政务公开工作测评,依据得分多少通报测评结果,襄阳市电子政务目前全国测评排各全省各市州第一。
  十三、关于“完成质量兴市、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等”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质量兴市工作任务。成立市纪委监察局机关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分析解决问题。重点抓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检查,通过调查研究、督办管理等措施,督促市建委探索实行施工企业“黑名单”制度,提高施工企业质量意识。督促市质监局重点监管食品和特种设备,协助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动态监测。先后制发整改通知11次,查处质量事故3起。二是不断加大土地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对樊城区个人违规违法占地建私房和企业法人违规违法占地建厂房问题进行调查处理,责成相关部门及时整改,立案调查涉案人员5人;对省监察厅交办的建昌机械厂和中联光谷城土地开发项目问题、民发世界城违规建设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及时督办整改。通过查处典型案件,有效扼制了个人和企业违规占地现象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