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长江路

 宽街兰舍 2011-12-06

长江路是长春有名的商业街,因为距长春车站很近,所以也广为外地人所熟悉。这条街兴建于二十世纪初,迄今已近百年,但它与长春城内或商埠地的街道不同,是在“满铁附属地”里,最初是由日本人经营的。现在长春车站周围,就是当年的日本“满铁长春附属地”。百年前,还是一片农田荒地相间的空地,因为一条小河叫头道沟(流经今胜利公园的小河),河边的村落和泛指这一带地方也叫头道沟,后来日本修起来的长春站,人们口头上也称之为头道沟车站。由此引申到日本的“满铁长春附属地”,也被中国人称之为头道沟。

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得了旅顺、大连以及长春以南的铁路。从此长春成了“南满铁路”的终点站。为了修建满铁长春站和周围的市区,“满铁”派来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测量了买进来的土地,规划了车站和周围的街道。在这次规划中,就规定了现有的站前广场、人民大街(站前至胜利公园)、长白路、长江路、胜利大街等一批街路的位置。

 

(一)

“满铁附属地”土建工程的正式开工,已经是1908年春天了,唯一的例外是“大和旅馆”(今春谊宾馆北楼)在1907年就破土了。总的来说,工程进展也并不快,主要原因是日本人经历大战之后,无论官民,都缺少资金。1908年平整了长江路两旁的地号,修出了街道的路型,但盖起来的房屋并不多,当然更谈不上热闹了。晚些时候,日本“满铁”当局意识到建筑法规规定的标准过高,日本商人们只能望洋兴叹,等到后来降低了标准,承租地号的人才多起来。最早修起来的门市房是很简陋的,有的日本商人学中国式的民房——门市房不临街的地方砌坯墙或用夹板泥修墙。有的人会以为太寒酸,但联想到从1907年到1913年的6年里,长春车站的候车室一直是临时的木板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最早的一批门市房,虽然室内简陋,但临街的一面还是显得很高大,有气派,俗称“洋门脸儿”。当年的门市房,几乎一律平房,而且前屋营业后屋住家;如果带作坊,就前店后厂,最后是业主们住家的地方。日本人的房子,当然也带来了日本风格,还使用了以前很少有的水泥、玻璃、西式油漆、防水油毡和洋铁瓦等一类进口建材,对长春商埠地的建筑工程,也不无影响。

首批来长春的日本侨民,是1906年到达的。因为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又想给中国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留下好印象,所以新街道的命名是中国式的。例如面对车站的中心干道(今人民大街最北段),就曾命名为“长春大街”。站前从北起,今长白路名为“横一街”,黑水路为“横二街”,黄河路为“横三街”,长江路则为“横四街”;另一条南北大街——今胜利大街名为“东斜街”。其余的街道也都类此。但是十几年以后,日本当局以为根基已固,“满铁附属地”已经是“日本领土”,所以街路名也就随之一律“日本化”,从此,“横四街”改成“吉野町”,“长春大街”改为“中央通”,“东斜街”也变成了“日本桥通”。这些日本式的街路名,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才更改,最后改称长江路。直到近来,老长春人多熟知“吉野町”而“横四街”之名,年代太远,就早被遗忘了。

 

(二)

日本“满铁”当局规划的长江路一带,主要的街坊是长宽各约100米(实际都略小一些),呈正方形的地块,面积约1公顷。一般的街坊,在正中都有一条东西向的小巷,再把街坊分成南北两半,有的再用宽仅两米的小巷把一个街坊分成南北四块,每块也就只有两千平方米多一点。除临街的门市之外,小巷两旁,也划分给若干个商铺。初到长春的日本商民,多半并不富裕,又要出钱租地盖房,又要进货开业,资金、时间都十分紧张。多数商铺都是承租一块两三百平方米的地号,盖一幢一两百平方米的小房子维持开业。因为街道不长,开业的商户愈来愈拥挤,最后像蜂窝一样,各户之间再没有空隙。按1935年日本人实际调查的资料,仅长江路西段(西起人民大街路东,东止东二条街路西),长约400米的一段里,就有69家店铺。简单地平均一下,每户门面只核11.5米左右,去掉几家大户,多数都不足10米。按中国商人的习惯来说,就是多数商店只有一两间的门市。

1908年起,短短的几年里就形成了一条长春站前的商业街,而且行业齐全,应有尽有。这个历史背影就是每天都有日本人来到长春,而且要形成一个日本人的社区。因此,这条街上就出现了衣、食、用的多行业的商铺。除成衣之外,有“吴服店”(日本式和服的裁缝)、“洋服店”(西服和制服的裁缝店),还有鞋帽店,以及出售日本木屐、草鞋、布袜子的商店。饮食业有日本饭馆(经营日本式饭菜或面食)、西餐馆、酒馆、咖啡馆、茶馆、点心店(又分为“和”、“洋”两种,即日本式与西式)。其余的服务业有:理发店、浴池、美容院。商店除百货店之外,最多的是经营日用杂品、钟表、眼镜、西药的商店,还有公有一家的鲜花店。再一个较多的是医院,日本人称之为“病院”,实际都是一些诊所。前述的一些店铺,都集中在西段,过了东二条街,也就是胜利大街以东,就完全不同了。

长江路东段,不再是以零售商为主的街道。从西头起路北就是“电业”、“长春座”(日本人的戏园)、“纪念公会堂”。后两个较大的建筑物,本是旅居长春日本侨民的重要聚会场地,但都以频发火灾而闻名。“长春座”后来终于停业;“公会堂”经过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的重建,留存至今,即现在的长春话剧院。对面路南是一群饭馆、酒馆和茶馆,有日本人经营的,也有中国人经营的。这一点与东段一律是日本人商铺不同。从东三条街往东,除饭馆外,最多的是妓院,而且华日杂处;有的临街,多数都在路北的小巷里。再往东,即过了东四条街就不那么热闹了,商店渐少,有旅馆,洗染店、小工厂(印刷、制米、制冰、玻璃、五金加工等),还有一些土建安装承包商的帐房,也有一些库房和华商的粮栈。东六条街东,还有一家日本“满铁”公办的屠宰场,日本商店出售的肉类,都来自这里。

 

(三)

长江路在历史上是很有特色的街道。虽然是在有规划条件下修建的,但没有绿化带。至于现代化的进程,也并不很快,是经历了好几年才初步完成的。从1908年起,头几年不但建筑简陋,而且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地下的排水管网,要靠马车运水,用路边的明沟排放污水和雨水。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都用煤油灯和蜡烛照明,日本商人有的用充气的煤油灯当路灯以维持夜间营业。长春人看见过的长江路上的两三层小楼,成串的街灯(每根灯柱上有5盏带球型灯罩的白炽灯,日本人名之为“铃兰灯”),都是长春沦陷以后才有的。近来,关于长江路历史,颇有一些无稽的讹传。例如本地出版的某晚报,竟刊出“1905年俄国人在长江路开设秋林公司”一类的文字。实际上1905年上半年日俄战争尚未停战,今长春车站尚未修建,头道沟一带全是农田和荒地,俄国人岂能跑到这里修建一座“孤楼”。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俄国商人在二道沟开设过一个秋林公司的分店,那是一个很小的百货店,旧址在宽城子车站前(今长春机车工厂东)。至于现在的秋林公司营业楼,是在1936年拆掉二十多家小店铺之后才修起来的,这是应当就此指出的。

长江路很窄,两旁店铺又小,补救的办法就是在街坊中的小巷里再开店铺和在大街上开设夜市。大约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就有了夜市,用以销售积压的货底子。当然日本商人也少不了利用夜市出售粗劣的假货。“铃兰灯”,就是应夜市的发展才有的,长春沦陷后的三十年代夜市繁荣过几年,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就从衰落走向消忘了。不但是夜市,整条街也一样,裁缝店没有了衣料,饭馆没有了大米,很多店铺出售“代用品”来维持营业。在长春沦陷之前的二十年里,表面上的公开营业,还掩盖着肮脏阴暗的另一面。日本人的药店都批发和零售吗啡,而顾客又多是华人和朝鲜人。日本人的五金行又都出售枪枝弹药,华人中的不法之徒,只要有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枪械。还有些盗贼,从长春城里或商埠地里得手之后,也跑到这里销赃,日本人还有专门收买赃物的买卖,中国警察对此无可奈何。

在日本人经营之下,这条街上最繁荣的行业大概还数酒馆。日本人开的酒馆也有多种,有的以日本酒(即日本米酒,亦名清酒,中国人俗称之为“日本清”)为主,有的以洋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为主,还有的兼而有之,也有专业的啤酒馆。这些酒馆多半自掌灯时上座,营业通宵达旦。在众多的日本酒馆中,最有名的要数“八千代”。这家酒馆坐落在长江路北和东二条街西胡同口,是一座并不很大的两层小楼,但还是略大于别的同业者。据日本人在二战以后的回忆,这里是一些当时日本政客、企业家和有权势的关东军军官们时常聚饮的地方。据东北沦陷期间,当过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次长的古海忠之回忆:“岸在满洲时期就好喝酒。在新京,常去的饭庄是‘八千代’。有时也去‘桃园’、‘曙光’,一般总是去‘八千代’”。古海说的岸,就是岸信介,他曾在193610月来长春,历任伪满洲国实业部(后更名产业部)次长和总务厅次长,是财经的重要决策人之一。1939年回日本,曾任东条内阁商工大臣。本应是战争罪犯,但竟未受惩罚。后继续其政客生涯,历任议员、外相,并于19572月至19607月任日本内阁首相。这些都是题外的话,仅在于说明“八千代”是日本高官出入的地方。

 

(四)

一条街的兴衰,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也是不以经营者意志为转移的。在二十世纪头十年,经营“满铁长春附属地”的日本人,原希望最兴旺的地段是“长春大街”(后改名为“中央通”,即今人民大街自站前广场至胜利公园正门的北段)。但是,这条最宽的大道两旁,安排了“满铁综合事务所”(今长铁分局)、日本神社、“大和旅馆”、警察署、邮局、图书馆等等,余下的地号虽也分给一些商业店铺,到底没能使这条街热闹起来。日本人原以为并不重要的“东斜街”(后改名“日本桥通”,即今胜利大街),倒因为靠近长春商埠,而且是长春城里到长春车站的必经之路,又因为一些日本浪人在这条街上经营赌场、市场,做中国人的生意而兴旺起来。与长江路平行的几条东西向的街道,日本人以为距车站很近都可以成为站前的商业街。原以为距车站愈近会首先繁荣起来,最北面靠近车站的“日出町”(今长白路),很快就形成了“脚行”、旅店和饭馆相间的一条街。虽然市面尚可,但究竟没有太大的发展。原因是这些商号店铺全在路南(路北为车站用地,只有仓库与铁路货运机构),不能夹道营业。其次是“富士町”(今黑水路)和“三笠町”(今黄河路),因最佳地段已被“大和旅馆”占用,又有“东斜街”斜穿而过,街坊有些零碎,局面显得局促。至于再南面的“祝町”(今珠江路)、“室町”(今天津路),因邮局、警署、消防队、寺庙、学校、医院占地甚多,不能形成真正的商业街。因此就只有“吉野町”,即今长江路成为中心的商业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