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式智慧:古代大臣为何装病、装傻、装孙子?(图)

 笑熬浆糊糊 2011-12-07
节选自《中国式智慧》,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通过出色的演技来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这也是历史传授下来的大智慧。当一个人学会了在对手面前伪装,那么,这场博弈就已经胜利了一半。



本来穿着整齐的年轻小伙,经过一阵换装之后,变身为穿着破烂的乞丐;本来还可以活蹦乱跳的小伙,一下就趴在地上靠爬行前进,本来少了一个胳膊和半条腿的乞丐,看到夜深人静,天台无人后,双手捧起钱盒大摇大摆地走了……在大城市里,类似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着,“假乞丐”已经成为人们不敢乐善好施的“借口”了。



不管是编谎话骗取同情,还是装残疾骗取钱财,这些都是利用人们的善心,不需要什么技巧,不需要能力,只需要一个字——装。越能“装”,赚的就越多。在乞丐行业里,“能装是福”,演技越高,“酬劳”越丰厚,和演艺圈里的生存法则还是非常相似的。



其实,这个“装”可是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大智慧,这其中潜藏着深厚的学问。而被巧妙得运用到如今的“乞丐组织”中,也算是“物尽其用”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是怎样把“装”练就得炉火纯青。



我们先说“装傻”的技巧,回首历史,孙膑是当之无愧的“最聪明的傻子”。







孙膑遭到老朋友庞涓的暗算,被挖去膝盖骨,困在牢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是,孙膑没有绝望,他从未放弃逃走的信念,为了打消庞涓对他赶尽杀绝之心,他决定用装疯卖傻来降低庞涓对他的戒心。



有一天,庞涓想试探孙膑,专门派人送丰盛的晚餐给孙膑吃,孙膑拿起筷子之时突然昏厥,呕吐不止,借着发怒,大叫。庞涓见到孙膑又哭又笑,不相信他真的疯了,就命人将其扔到猪圈里,孙膑浑身污秽不堪,披头散发,全然不觉地在猪圈泥水中滚倒,直怔怔瞪着两眼,仍是又哭、又笑……



庞涓又派人在夜晚、四周别无他人时,悄悄送食物给孙膑:“我是庞府下人,深知先生冤屈,实在同情您。请您悄悄吃点东西,别让庞将军知道!”



孙膑一把打翻食物,狰狞起面孔,厉声大骂:“你又要毒死我吗?!” 来人气极,就捡起猪粪、泥块给他。孙膑接过来就往嘴里塞,毫无感觉的模样。


于是来人回报庞涓:孙膑是真疯了。



庞涓这时才有些相信,从此任孙膑满身粪水的到处乱爬,有时睡在街上,有时躺在马棚、猪圈里。也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孙膑困了就睡,醒了就又哭又笑、又骂又唱。庞涓终于放下心来,但仍命令:无论孙膑在什么地方,当天必须向他报告。



孙膑终日痴痴傻傻,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混迹于猪圈之中,渐渐地庞涓也半信半疑,对孙膑的看管较之之前松懈了很多。

最后,孙膑在“傻气”的掩护下,借助田忌的帮助,逃离了庞涓的监视。孙膑的“疯病”也随之“痊愈”了。



“装傻”是一种环境所迫,要的是逼真的演技;而“装病”就不同了,既要有精湛的演技,也要装得有技巧。










魏明帝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整个皇宫处在一片哀声中,而魏国朝廷的两派之争也拉开了帷幕。



太子曹方年少,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佐,两人各领兵三千。轮流驻守皇宫。曹方虽说是曹氏一族,但在能力和资历上远不及司马懿。起初他还尊重司马懿,事事听取司马懿意见,长期下来,心中不免有些不平。



后来,曹爽手下有一批心腹提醒曹爽说:“大权不能分给外人啊!”,于是,曹爽就用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接着,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表面上看是地位提高了,实际上却是削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看在眼里,装聋作哑,一点也不干涉。



曹爽见自己大权在手,就寻欢作乐,过起荒唐的生活来了。为了树立他的威信,他还带兵攻打蜀汉,结果被蜀军打得大败,差点全军覆没。



司马懿表面不为所动,暗中自有打算,以年老多病为由,暂不上朝了。



听说司马懿生病,曹爽非常高兴,但是毕竟有点不放心,想打听一下太傅生的是真病还是假病。



有一次,有个曹爽亲信的官员李胜,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曹爽要他顺便探探情况。



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胜在一旁看着都觉得恶心,但又为昔日威风凛凛的大将落得今天的地步感到可悲。



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



司马懿喘着气说:“哦,这真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您啦!”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



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


李胜告辞出来,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曹爽从此便放下心来。



但是,就在公元249年的新年,司马懿的病突然就痊愈了。



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这帮人刚一出皇城。太傅司马懿立刻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哪儿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去劝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决不为难他们。曹爽就乖乖地投降了。



过了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下了监狱处死。



就这样,魏国的政权全数落到了司马氏手中。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扮猪吃老虎”靠的就是自己精湛的演技,蒙混过关。锋芒太露,太容易暴露自己的目标,惹人怀疑。以“病”为借口不失为让对手放松警惕的最有效方法,然后时机一到,便可全力反扑。



其实,不只是“装傻”、“装病”,“装孙子”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个学问。一般来说“装孙子”不是一个好词儿,该说的话不说,该干的事儿不干,干了坏事儿还像没事儿人一样,这叫装孙子。另外一种说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把自己装扮成十足的傻瓜,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也会被人骂为装孙子。



古代装孙子的高手中,要数勾践最“优秀”。









吴国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来势凶猛。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越军果然大败。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听取臣子范蠡的建议,低声下气地向吴国求和,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勾践不仅把心爱的女人、越国第一美女西施,孝敬给吴王夫差,而且与王后一道,入吴为奴,在吴国老国王墓旁的石室里,替吴王喂马。他们小心地伺候吴王,百依百顺,忍饥挨饿,没有表露半点怨言。



据说,有一次吴王夫差生病,勾践去探病,亲自伸手蘸起夫差的一点大便,放在嘴里尝了尝,便一脸笑意地对夫差说:“臣曾学过医术,只要亲尝一下病人的粪便,便知病情。大王的粪便味酸而苦,与谷味相同,由此可知病情不重,不久即可痊愈。”夫差见勾践居然敢于能尝粪测病,非常震惊,对他的忠心也不再怀疑,很快就放勾践回国了。



回到越国,勾践迁都会稽,以最快的速度复兴国家。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后来,越国逐渐富强,终于灭吴复仇。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卧薪尝胆”的故事。



孙膑装傻,司马懿装病,勾践装孙子,这些都需要设计者付出巨大的代价。一个人懂得装傻,并不是真的傻瓜,那是大智若愚;一个人装病不是真的胸无大志,而是混淆对手、暗度陈仓;一个人学会装孙子,并不是不思上进,而是在暗箱操作、运筹帷幄。



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中,怎样不动声色地改善自己的现状才是最聪明的。不露自己的高明,还能纠正对方的错误,没有好的演技是达不到效果的。



做大事,切忌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锋芒太露会被人当靶子使。在你羽翼未丰之时,要学会掩饰,学会“装”。如果被人看出在装,那不叫高明,反而会招来一顿臭骂。所以,真正的境界在于“装而不露”,把“装”演绎成自然。此等境界,绝非一日之功。太多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到不了这一步。



【智慧点睛】“装”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相信,“装”的技巧高低在于能否让对方相信,聪明之人要想让对方相信自己首先就是先说服自己,如果连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谎言还用担心别人不相信吗?所以,在“装”的那一刻,你要忘记你自己,这才是最高明的“演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