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陵墓之谜【谢洪波/文】

 唐音宋韵 2011-12-08
引子
  秦始皇陵是中国的第一座皇帝陵寝,两千多年来,这座高大的坟冢留给我们太多谜团。关于它的一切谜团都是伴随着诸多神秘的偶然而来的。几个陕西的农民改变了秦始皇陵日后的命运,当兵马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人们心中便马上产生了千百个问题:兵马俑是秦人制造的吗?如果是他们制造的,那如此大量的原料从哪里来,又有多少人参与进来呢?制作这样工艺精良的陶俑,当时的秦人用的是何种先进的工具?
  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很多都残缺不全,摧残它们的罪魁祸首是谁?
  秦始皇陵地宫中的弩机箭头,历经两千多年,它们仍然有这么厉害吗?
  传说秦陵地宫是用水银灌铺江河湖海,这将需要多大量的水银?当时的人们能造出这么多的水银吗?
  文献中提到的“人鱼膏”是个什么东西,当时的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用它作为长明灯的油料?……
1、碎陶片中的惊天秘密
  1974年的春天,严重的旱情威胁着中国西部的八百里秦川。一天,坐落在骊山脚下的陕西省西杨村的杨全义等6个青壮年农民在生产队长杨培彦和副队长杨文学的带领下挖井抗旱,他们中的杨新满和杨志发无意中挖到几片其貌不扬的陶片,正是这几片其貌不扬的陶片揭开了一个沉寂两千多年的天大秘密,这就是世界上最宏伟、最神秘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的陪葬兵马俑坑。这只是一个开头,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关于秦始皇陵的不解之谜。
  这个带给我们不解之谜的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名嬴政,公元前259年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当时,正值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末年,社会激烈动荡,战乱烽火此起彼伏,各方诸侯互为攻伐,争相称强。他于公元前238年加冕亲政后,首先消灭了秦国内部的保守势力,然后又逐步进行了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最终于公元前221年歼灭了群雄,使天下归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封建帝国——秦王朝。
  秦朝建立后,秦王政为了表示自己的赫赫战功和至高无上的权威,下令群臣专门讨论国君的称号。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号称“皇帝”,他自己便成为千古一尊的始皇帝。秦始皇毕竟是一个封建君主,他为了进一步推崇皇权,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至高至尊的地位并世代传下去,亲政不久,便开始根据秦都咸阳宫的规格,设计建造自己的地下宫殿。这就是中国古代皇帝陵的首创,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便由此诞生。
  然而历史却不容这位千古一帝稍息片刻,他死后的第二年便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亲手建立起来的帝国也随之灰飞烟灭。这是一个腥风血雨的时代,交战的各方在推翻了秦帝国后,项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之后刘邦实力逐步增长,双方展开了决定各自命运的激烈厮杀,结果项羽四面楚歌,被迫乌江自刎。在这个躁动的年代,秦始皇陵始终默默忍受着发生在它身边的一切战争以及战争可能带给它的一切后果。战争过后,关于英雄人物的神话广为流传,惟独秦始皇陵却在这个时候悄然消失于人们的印象中,它留给我们的是无数不解之谜。秦始皇陵作为战争的见证者,它受到了战争的创伤吗?如果受到了,那么这个创伤的始作俑者又是谁?为什么此后秦始皇陵就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而后人惟有对着秦砖空自嗟叹呢?
  让我们走进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区,去亲身感受一下这谜一般的古代帝王陵寝吧!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是秦始皇亲自选址建造的,并定名“骊山园”。整个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经过数十万人9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为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尽管陵墓工程历时三十七八年之久,整个工程仍然没有最后竣工。这个没有竣工的秦始皇陵内城南北长1350米,东西宽585米,周长3870米,占地总面积785900平方米。内城中部有一条东西向长330米、宽约8米的隔墙,把整个内城分成南北两区。封土及地宫坐落在南区,封土北侧有一大型建筑基址,西南侧有车马坑及大型陪葬坑,西北角还发现一个甲字形大墓;北区又以隔墙分成东西两部分。陵园的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940米,周长6210米,占地总面积203万平方米。外城主要有兵马俑坑、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等陪葬坑。如果加上陪葬区,秦始皇陵总占地面积达56平方公里,绝不小于秦都咸阳城。这就是秦始皇陵所留给我们惟一可以看到的东西。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秦始皇陵高大土丘上的残砖断瓦、焦土黑泥以及史书中只言片语的记载外,关于秦始皇陵的其余一切都是谜。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会发现,秦始皇陵所有难解之谜都是从它的地宫被封闭的那刻开始的。公元前209年,秦始皇驾崩,他的儿子胡亥怕“沙丘之谋”泄露,众公子争夺自己的皇位,于是假传秦始皇遗旨,命令众公子殉葬。同时还下令秦始皇的后宫无子的妃嫔全都殉葬。秦始皇的后宫妃嫔多半无子,这道命令传出后,顿时号啕大哭之声响彻殿宇。胡亥丝毫不加怜悯,将无子的妃嫔全部带入秦始皇陵园,以武力强行驱入地宫深处。绝望的妃嫔有数人当场撞死在地宫内,有的早吓得昏死过去,尚有大半正慌乱无主之时,胡亥已命工匠把地宫第一层宫门封闭了,妃嫔均死于其内。当工匠把地宫之门封闭到最后一层时,为怕地宫秘密泄露,胡亥心生毒计,下令所有参加修建陵内陆宫的工匠、刑徒到墓中看戏领赏,当工匠、刑徒云集地宫之时,军兵侍卫就将最后一道地宫门封闭,工匠、刑徒又成为始皇帝的殉葬品。传说只有一青年工匠逃了出来。原来地宫内通向外面的水道是该青年工匠亲手设计而成,被闭于地宫后,他悄悄潜入水道慢慢爬了出来……至于这青年工匠沿着怎样一条水道爬出地宫,出来后又去往何处,则无人知晓了。
  传说归传说,无论这位青年是死是活,都无法消除两千多年来人们关于秦始皇陵的种种猜测和传言。还是让我们循着历史的痕迹来探索这一个又一个千古之谜吧!

2、栩栩如生的秦俑是如何烧制的
  为我们带来谜团的是那几片残缺的陶片。当我们的考古工作者顺藤摸瓜掘开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兵马俑坑的时候,除了谜一般的巨大陶俑兵阵矗立在我们面前之外,就是有关这个俑坑的各种猜测。随之而来的是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部分陪葬墓等大型陪葬坑。环环相扣的陪葬坑组成了一系列相互缠绕的谜团,这不仅让考古工作者异常兴奋,也吸引了全世界人们的眼球。
  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前后共发掘3个,总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全都是土木建筑的俑坑。坑的四壁均有斜坡门道,坑内有不同造型的陶俑、陶马、木战车、宝剑、吴钩、弩机、箭镞、铜刀等7000余件。陶俑、陶马,真人真马大小,战车兵器均为实战所用,整个场面布局是按照当时的军阵编组排列的。论兵种有步兵、骑兵、车兵、弩兵、仪仗兵;讲战阵有长方形阵、曲形军阵、弩兵阵、仪卫性阵。总之,这是一个兵种齐全、编组完整实用的军阵缩影。其中一号坑是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此阵坐西朝东,前锋三列南北向横队,每列68人,总计204人。步兵俑神态各异,轻装,背负盛箭器,手拿弓弩。接着是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38路纵队,这是战阵的主体部分。在俑坑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南、面北的东西向横队,在俑坑的四端有3列南北向横队,其中2列面东,最后1列面西,这是军阵的两翼和后卫部队。二号坑是一个由4小阵勾连组成的曲形阵。此阵前角是由334个弩兵组成的方阵,此阵特点是强弩居于四旁,中间布以弓箭手,弓弩轮番射击,矢发不绝,使敌人无法迫近,大大增强了战斗力。位于曲形阵右侧的是方形战车阵,战车8列,每列8乘,共64乘(一辆兵车由4匹马来拉)。每乘车上甲士3人,1个驭手,1个车左,1个车右,车后尾随步兵。三号坑仪卫性阵,内有战车1乘,卫兵俑64件,呈仪卫式队列。在南边长廊、甬道和前后室内,有陶俑42件,北边的厢房内有陶俑22件,面均相对,呈夹道形排列。陶俑手中不持弓弩、戈、矛等进攻性武器,而持仪卫性武器。这说明此阵是整个军阵中担任警卫任务的芟仗队,是整个军阵的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逼真的造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疑问出来了。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在技术水平低下、加工工具又落后的情况下,是怎样烧制如此多的陶俑的,而制作这些陶俑需要的陶土又是从何取来的?这一连串的谜曾经困扰着中外考古学家,解开所有的谜团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研究人员决定从陶俑的原料产地入手。他们选取秦陵兵马俑样品83个,秦陵附近不同地址、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20个,耀州瓷胎样品2个,然后对它们进行INAA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样品大致分为一、二号坑,三号坑,垆土层,垆土黄土混合层以及耀州瓷胎等五类;一、二、三号坑兵马俑的原料并不完全相同,产地各具相对独立性;三号坑兵马俑原料产地很集中,一号坑相对分散一些,二号坑则更为分散;兵马俑原料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层关系密切,而与该处黄土层关系稍远,与耀州瓷胎更远。于是研究人员推断兵马俑的烧制窑址应该就在秦陵附近。
  至于其他谜团的解开则仅仅出于偶然。考古学家在考察兵马俑三号坑时从一个兵俑袖口的外侧意外地发现了“辛卯”两个刻字,“辛卯”是一个纪年;而在另一次的考察中,他们又发现刻有“辛卯”两个字的兵俑袖口处,有一块较大的破损,且有被划过的痕迹。他们判断,两次看到的“辛卯”刻字出在同一个地方。“‘辛卯’是天干地支,是农历年代,这里是指公元前210年。”考古学家认为,这是秦始皇驾崩之年的标记年代。据此考古学家判定秦陵兵马俑烧制于公元前210年。不久考古学家又在俑坑中发现了麻草鞋印,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秦人在夏秋季节才穿草鞋,据此推断兵马俑应是秦始皇驾崩后的秋天开始烧制的,烧制兵马俑是秦始皇临终前的圣旨。与此同时,考古学家还解析了兵马俑的烧制工艺之谜。兵马俑以当时的真人真马为模特,它的规模和巧夺天工的造型艺术空前绝后,但令人困惑的是,兵马俑那百余公斤重的泥坯到底是怎么站立起来的?从泥塑、晾干、运送到焙烧,最终是怎么成形的呢?考古学家根据十多年的考察提出,兵马俑的腹中有个糠皮内模袋作为主体支撑,糠皮是当时最佳填塞物,且当时的秦人制作兵马俑是从泥塑、晾干、运送到焙烧一气呵成的。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我们不得不正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事实,在佩服古人的同时,也许会有更多的谜团等着我们,那是我们谁也无法说清楚的事情了。
  
3、谁是摧残秦俑的元凶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在带给我们惊叹之余,还给我们留下无数疑问。当我们俯视这支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大军时,惊奇地发现无数陶俑将士倒卧在泥土中,有的四肢分离,有的粉身碎骨,有的脑壳迸裂,似一场血战刚刚在这里发生,其凄惨之状目不忍睹。那用夯土筑成的土隔梁上,到处遍布着一块块、一堆堆木炭遗迹,很显然俑坑曾遭到过大火的焚烧。面对这文明的劫难,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自然要发出种种疑问:两千多年前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是劫难的主要制造者?什么时候制造这个惨剧的,又有怎样的原因让其下此毒手来摧残这些陶俑的呢?
  对于这些疑问,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项羽焚烧的俑坑,理由是项羽这位楚国贵族出身的将军,对秦始皇以武力踏平楚地、杀死其祖父和叔父、毁灭他贵族的美梦自然怀有刻骨仇恨,加之参加修建秦始皇陵的几十万人中的多数了解秦陵布局且知道兵马俑具体埋葬地点的人加入到了项羽军中,他们迎合项羽的心理,促成了这一毁灭性惨剧的上演。这是对这些疑问的一种主流的解释。
  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俑坑焚毁的真正原因是秦人的一种自焚仪式。因为商周以来有“祭天燔柴”的自焚形式。秦民族自西向东的发展,接受了中原文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纳群臣建议:“关于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他将自己比做上天的儿子,因此在死后下葬时,被认为是天子归天,回到他的母体中去,经过孕育再度降生人世。由于这种思想的指导与驱使,秦始皇死后便采用了历史上祭天燔柴的方式,将埋葬时的祭品,都采取火烧的一种葬仪,使这些物质都随着主人升入天国。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是,1977年,在对秦陵园西侧的内外城垣间发现的一座曲尺形的马厩坑进行局部清理时,发现坑的门道端底层有用细绳纹砖坯砌成的长140厘米、宽90厘米、高60厘米的引火底炉,坑道口又留有入风空隙,坑底西部和炉的前边有一段不长的空间,堆放着大量被烧的灰烬,这显然是坑建成后为葬仪需要所焚毁的东西;此外陵园内还发现有被烧毁的陪葬坑。更为有趣的是,与铜车马为一组的陪葬坑,其中一个单元焚毁得很彻底,但铜车马所在的其他几个单元并未焚毁。
  还有一些人观点颇显意外,他们说:一天,一位牧童赶着羊群来到秦俑坑区域时,当年项羽军队所挖掘的进入俑坑的洞窟多已被荒草和尘土掩盖,羊群只顾啃吃青草,并未注意脚下的地形和地貌,故而纷纷坠入一号和二号俑坑中。牧童于是打着火把进去,谁曾想却引起了火灾,兵马俑便被烧得面目全非。
  各种各样的解释,传统的也好,奇特的也好,甚至怪异的也好,它们不但没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反而增加了秦俑被焚烧的神秘性。看来这个秘密要想大白于天下,只有等待那些默默矗立着的秦俑们在某一天苏醒过来向世人陈述了吧!
 
4、“穿三泉”的秦陵地宫如何防水
  如果秦始皇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是无穷的疑惑,那么秦始皇陵地宫则留给了人们刻骨铭心、难以释怀的牵挂,这个牵挂是与如浩瀚宇宙般无穷尽的谜联系在一起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至少现在已经重见天日,使我们对于最终解开围绕兵马俑的诸谜充满了信心,然而,秦始皇陵地宫在所有人的印象里却还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大家只能带着无尽的遐想去徜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宫殿。
  我们对秦始皇陵地宫的模糊的概念仅仅来源于传世历史文献的记载,而这个记载最详尽的当首推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是这样说的:秦始皇陵地宫深挖三层泉水之下,用铜汁浇铸堵水再涂以红漆,里面放置棺椁;地宫内模拟文武百官依次排列,仿造的宫廷楼阁内藏满奇珍异宝;地宫入口处让工匠安装了能发射的弩机箭头,如果有人走近撞动机关就会被乱箭射死;地宫顶部绘有天文星象,地面模拟九州五岳的地理形势,用水银灌铺江河湖海,表示川流不息,用东海捕到的四足鱼炼油制成的蜡烛,点燃长久不灭。
  如果这些记载属实,那么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疑问是:秦始皇陵所在的地理位置固然优美,但却有缺憾,因为它处在骊山北麓大水沟口的山前洪积冲积扇的前缘地带,这个地带地势虽然高亢、富有气势,但地面狭小,砾石很大,而地势偏低的地方地质结构疏松,稳定性差。距今两千多年的秦人依靠怎样独特的高超技术才能在这种有地质缺陷的地区建造如此庞大的地下宫殿呢?然而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在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上,我们不得不佩服秦代陵墓设计者们的聪明。他们优选的解决办法是在“营建圹冢”上下工夫,这就是:在地面开阔而地势偏低的黄土地上深掘圹穴,加高封土。这样,就把利用自然和人为的改造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在“骊戎之山”旁边又矗立起一座人工的“山林”。
  这样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其深度果如司马迁所记载的“穿三泉”(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吗?如果达到这样的深度,假设没有良好的堵塞和排除地下水的设施,恐怕秦始皇陵早就不复存在了,那么其优良的堵塞和排除地下水的设施又是如何设计的呢?只有解决这些疑团,我们才有理由去设想一下秦始皇陵地宫中的诸多宝贝。
  考古学家利用洛阳铲钻入26米的深度后发现仍是人工夯筑的夯土层,据此可以断定秦始皇陵地宫至少有26米以上的深度,这基本肯定了司马迁对地宫深度的概括。但是如此壮观的地宫如果没有良好的堵塞和排除地下水的设施,那陵墓中的一切必将遭到灭顶之灾。那么,地宫内部采用了什么方法堵塞或排除地下水?这得感谢古人,因为他们的文献为我们解开这些疑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史记》与《汉旧仪》分别有“下铜而致椁”和“锢水而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的记载,因此一种观点认为秦陵地宫的地下水是先用冶铜锢其内,再塞以纹石,其次涂漆,最后涂丹,从而堵塞了地下水,不至于渗入地宫之内。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逃出来的年轻人也能给我们以启示,因为一旦确定他逃出来是事实,那么就可以肯定秦始皇陵内有强大的排水设施。
  最为有趣的事情是,古鱼池遗址附近的公路两侧与沙河东北侧三角地带的芦苇丛中,竟流出一渠和混浊的沙河水完全不同的清澈的碧水蓝波。当考古学者登渠问一位正在洗衣服的女人这渠水的来源时,女人告诉他:芦苇丛里有一处昌水泉,常年涌流不息,从不见枯竭。当他走下水渠询问一位当地农民这里的水源情况时,农民指着古鱼池遗址告诉他说:“只一锹就见水。”更有甚者,有人说在古鱼池扔下一片树叶,能在与古鱼池有渊源的渭河边找到这片树叶。因此考古学者推论古鱼池是秦始皇陵地宫的排水道。至于这个推论是否正确,只有等待秦始皇陵地宫被开启的那天了。
 
5、两千年皇陵的未尽之谜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陵中的陈设可谓是琳琅满目。凡是读到这段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系列的疑问:什么是弩机箭头,历经两千多年它们仍然有那么厉害吗?地宫的顶部如果真绘有天文星象和九州五岳的地理形势图,那么这个地宫的顶部将会是怎样的宽大啊?尤其是水银灌铺江河湖海,这将需要多大量的水银?当时的人们能造出这么多的水银吗?如果不能,这些水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文献中提到的“人鱼膏”又是个什么东西,当时的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用它作为长明灯的油料?
  如果打开秦陵地宫,其间安装的弩弓是否还能发生作用,这是研究者和好奇者想要解决的第一个谜团。秦始皇陵内安装的弩弓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在秦始皇陵被发掘之前是无从知晓的。但通过秦俑坑出土的弩弓来看,我们估计地宫中的弩机弓干和弩臂应该较长,材质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当是性能良好的劲弩。这种弩弓的射程当大于六百步(合今831.6米),张力也当超过十二石(合今738斤)。这样远射程、大张力的劲弩,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恐怕是困难的,只有采用“蹶张”才能奏效。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发使之丛射或是连发,就可达到无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这种“机弩矢”实际上就是“暗弩”。因为秦始皇陵内藏有大量奇珍异宝,为了防盗,就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扳机的绊索,遭到猛烈的射击。由此可知,这是一个机关重重的地下宫殿,是一个谁也不知道倘能进去是否还能从中生还的地下宫殿。
  秦始皇陵的地宫是一个水银的世界吗?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这个谜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秦始皇陵的地宫中确实有水银,而且量还不小。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地质学家对秦始皇陵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在对通过钻眼取土获得的地质样品进行精密的室内化验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土壤中汞的含量为70~140ppb,从最深处取出的土质含汞量可达到280ppb,测试结果表明秦始皇陵地下埋有大量的水银,并且进一步推断出墓穴内水银藏量的体积应为12亿立方厘米,经过科学换算可知秦始皇陵内原来藏有水银的理论数字应为16255.2吨;即便陵内水银不是平铺地倾入墓底而是流动起来,估计陵墓内储有水银也应是100吨左右,按照现在由丹砂炼汞的比率(86.26%)推算,秦始皇陵内的巨量水银需由约115.928吨丹砂提炼而成。这些数据证明了司马迁的记载是属实的。
  在得到这个令人振奋的信息的同时又加深了我们的疑惑:秦始皇陵地宫这么大量的水银是秦国人自己生产的吗?但就当时秦国统一前后的版图和所辖民众而言,即使所有百姓都参与炼丹砂、炼汞,恐怕三十年也很难完成,因此这就只有一种解释:汞的来源比较广泛。没有想到谜底竟然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段话的附注里找到了。这个附注者是徐广,他说:“涪陵出丹。”这里提到的“涪陵”是今天的四川彭水县,据相关史料记载,在今天的四川东南彭水、綦江和酉阳地区构成了一个产丹砂的三角带,而在这个三角带中,又以彭水产丹的历史为最早,时间也最长。此外与四川彭水三角带不远的铜仁、德江、思南、桐梓等县也在秦代就盛产丹砂、水银,而灌入秦始皇陵的大量汞最可能来源于四川的洵阳、山阳、略阳等县,尤以洵阳“公馆汞矿”闻名。
  但是,这么大量的水银是靠什么方式来到咸阳的呢?当我们打开中国地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秦国的咸阳离四川是那样近,有两条路都可以把水银和丹砂从四川的洵阳、山阳、略阳等县运达秦都咸阳,一条由公馆到两河关(乾祐河同旬河交汇处),可溯旬河水运到宁陕,后沿子午道抵达长安,再转秦陵,全程不足300公里;一条由山阳到商州,本来有一条古道相通,再走武关道,直驱秦陵,也不过230余公里。此外远在巴蜀的丹砂和水银,也跨长江、翻嘉陵江而上,沿米仓道或金牛道越过巴山,经汉水,再通过褒斜道、傥骆道或子午道这些“千里栈道”,源源不断地运至关中。这些运输水银和丹砂的路径,有效地保障了秦始皇陵对水银的需求,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秦陵地宫中确如司马迁所说“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了。
  司马迁提到秦始皇陵用水银作为“百川江河大海”,于是谜团又来了:既然是江河大海,那肯定是要流动的,而这些水银形成的江河湖海又是如何流动的呢?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史记》中“机相灌输”和《汉书》中“机械之变”的记载,对这千古之谜似应有所悟。在古代“机”的含义只能指机械,而同近现代以热能和电能为动力的机械、机器毫不相干。“灌输”当是流灌输送的意思。而“相”字在这句话里却至关重要,它把“机”同“输”两者联系了起来,由机械推动水银流动,再用“灌输”的力量反过来又推动机械运动。如此往复不已,以期达到水银流动不辍。然而,这种构想应该算是设计者或建造者的一相情愿,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的科学原理,任何不消耗能量以求作功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事实证明,这种努力也只能是无法实现的徒劳。由此推知,秦始皇陵内的“水银河”是无法也不可能长期流动的,它只能在机械的推动下缓缓地“流动”一段时间,然后进入枯竭状态。遗憾的是,今天的人类尚不能确切地详知创造以水银为江河大海流动的壮举,使用的是怎样一种神奇的机械。
  解开水银之谜的同时,我们的视线最后射向了“人鱼膏为烛”的记载。古人提到的“人鱼”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娃娃鱼”或“山椒鱼”,其学名叫“大鲵”,它的另一种解释便是“雌性的鲸鱼”,秦代人之所以用“人鱼膏”做烛,就是利用它耗油少、燃点低、不易灭的这一特性,用以照明相对可以更为持久。但这也不过是秦人的一相情愿,因为任何燃烧都必须有充足的氧气,当秦始皇陵地宫的门被彻底关上后,这些所谓的长明灯就跟秦始皇想让自己的基业万世永存的妄想一样熄灭了,神秘的秦始皇陵又走入神秘的黑暗中。而所有文明的人则都期待着秦始皇陵迷雾散去的那刻,都企盼着下一个光明的开启。
相关链接
  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游览当中欲戏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脸上唾了一口,于是秦始皇很快长了一身的烂疮。据称这是秦始皇的墓地选在骊山之旁的主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