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猜谜基础知识

 eug 2011-12-11

1、离合字

离合字是谜的一种格,是现代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算是现代谜格。
离合字是灯谜的其中一种出谜方式/谜底由二以上的“子字”和一个“母字”组成,子字凑在一起成为母字,子字和母字组合起来,共合扣谜面。
例子:谜面为“幽默大师”-------答案为“言皆谐”-----言和皆凑在一起就成为了谐,而你必需将答案解为”所说的话语都是诙谐的“才扣谜面。
类似的例子还有:
谜面:鹦鹉学舌(离合字) 谜底:会人云
谜面:良田(离合字) 谜底:土不坏

常见离合字
一二三 文求救 敬言敬 秋心愁 人从众 女子好
子女好 首之道 言皆谐 吾心悟 口口回 良月朗
手莫摸 口勿吻 心尤忧 少女妙 口又叹 口不否
余又叙 心勿忽 口欠吹 高手搞 原心愿 人到侧
上下卡 昔人借 足各路 读卖言 门才闭 花化草
土不坏 小自省 人言信 水少沙 舍予舒 申示神
见夫规 土里埋 一卜上 人故做 故人做 日西晒
乞口吃 半反叛 士口吉 良人食 人良食 门口问
屋口喔 非心悲 非手排 主马驻 日军晕 主木柱
此系紫 弓长张 早立章 每日晦 彳亍行 酉享醇
三而面 张水涨 焦目瞧 童目瞳 一牛生 人人从
日光晃 如月娟 少力劣 生男甥 食包饱 包食饱
食并饼 水弗沸 水皮波 寺言诗 土成城 亡心忘
心亡忘 夕夕多 一门闩 易足踢 宜言谊 又欠欢
雨而需 原水源 云鬼魂 止一正 壮衣装 木每梅
禾几秃 因女姻 竹咸箴 程和王 次女姿 寸之过
大亏夸 大力夯 二人夫 宗足踪 走肖赵 分目盼
分页颁 反手扳 夫见规 丰色艳 弓虽强 共手拱
关二美 官食管 莫手摸 心生性 县心悬 孙之逊
先之选 二十王 一土王 木木林 每言诲 子皿孟
自心息 乞一气 令水冷 心相想 禾失秩 鸟甲鸭
鸟口鸣 林火焚 佳木集 主人住 羊示祥 口垂唾
兔之逸 府肉腐 口咸喊 吾言语 荒心慌 言己记
乏贝贬 四维罗 危言诡 人到倒 目木相 目相木
好女子 好子女 恰合心 妙少女 妙女少 道之首
怯心去 夸大亏 会人云 皆白比 皆比白 法去水
读卖言 何人可 草化花 泉水白 墨土黒 可口呵
日月明 日勿易 省自小 梦林夕 鹃鸣月 神申示
贺加贝 损扣贝 当山小 禽人离 仗丈人 艳色丰
全人王 如女口 识只言 是二足 树木对 四口儿
嵩山高 屠尸者 悟吾心 误言吴 仙人山 信人言
孕一子 涨水张 种禾中 众人从 子一了 夫二人
嫁女家 森林木 存一仔 集佳木 清水青 送关走
摩手麻 叛反半 土地也 句够多 勿易日 少省目
目睹者 石破皮 马驰也 火焚林 比皆白 求球王
先选之 弗费贝 水淋林 差手搓
*
死草草葬 适之千口 是人日下 是日下人 人大可倚
一人何倚 点点大头 寸身言谢 廿口吉喜 舍人口干
随之有耳 止一不歪 佳人土土 二寺人侍 官个个管
一曰取最 十一口吉 女氏日婚 马大可骑 亡王望月
一月扑捕 工凡心恐 熄自心火 自心火息 跨足大亏
全一人干 山端而立 文人做古 做古人文 一个心怀
一月牛胜 孕一乃了 白放水激 个个咸箴 一木人体
光一小儿 唯住一口 扶夫撵车 一古人舍 走之不还
口儿示祝 心心咸憾 工心有惰 合十予舒 士示欠款
二土共基 刀至人倒 哨口月小 滚水公衣
情心十二月 二人又小叙 一生日西醒 一人一口哈
遭一日之曲 辇一车夫大 十八日比棍 小品一手操
一个个大笑 人一点点关 手足一一提 一一共听嘶
古文故人做 一人点点头 点点一人头 人头点一点
一点人品一口器 白之点点一一道 一点一点干平
*
日西晒/身尚躺 心亦恋/他人也 女昏婚/心每悔
告非靠/他人也 弓虽强/石更硬 石更硬/埋土里
心相想/夕夕多 草化花/少女妙 乔女娇/关二美
丑女妞/肖俏人 丑女妞/乔女娇 妙少女/色艳丰
手莫摸/口勿吻 身尚躺/心尤忧 大人一/去心怯
一木末/土里埋 球王求/好女子 何人可/悟吾心
两人俩/心相想 诸者言/何人可 心不怀/他人也
心不怀/土里埋 何人可/帅一师 安手按/乃女奶
上下心/心忐忑 慈悲心/非兹心 丁目盯/乃女奶
诸言者/言皆谐 少女妙/妙女少 好女子/恰合心
昔人借/之不还 少女妙/心尤忧 小自省/省自小
次女姿/色丰艳 心中忠/忠中心 河水可/不还之
二董心懂/相心想 程一土和/尚身躺 薛子孽/心每悔
林火焚/土里埋 广大庆/十一干 手巴把/一火灭
寺人侍/苏草办 示林禁/止口足 十回固/其土基
日西晒/心感憾 张长弓/弓长张 做故人/土里埋
禽离人/心尤忧 上下心心忐忑 慈悲心非兹心
贵食馈/关八天 口不否/他人也 女子好/秋心愁
*
程一土和/尚身躺 目木相/遮庶走之
使仗口/便仗一口 吴一大口/一大口吞
是人日下/汗水干 心不怀/夫人一日春
个个官管/土里埋 全一人干/到人倒
日下人是/妙少女 辍车双双/张水涨
*
金余一/众人从/身弓躬 张水涨/告水浩/去水法
故古文/化人伦/道之首
*
长巾帐(下)/子女好/少女(为)妙
山石岩(上)/佳木集 此木(为)柴/山山出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因火(生)烟/夕夕多 因火(成)烟夕夕多
心不怀/好女子 合口哈/六厂产
环一坏/票水漂/失足跌/白心怕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


2、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双数词或句。
格法:谜底的字逢双互移。如四字底,第一和第二字互移,第三和第四字互移,余类推。
谜例:冬至一阳生(词牌) 应天长慢
释例:谜底的‘应’(第一字)和‘天’(第二字)互移成‘天应’,‘长’(第三字)和‘慢’(第四字)互移成‘慢长’,连续作‘天应慢长’方切题意。


3、解铃格
格规:谜底某一字本当圈读,而故解读,重读本音。
格法:将谜底一字解圈读。重读本音时产生义的别解。
谜例:⒈酉(香烟名二) 西藏 一字
⒉一世俭朴(农业名词) 生长素
释例:例⒈谜底中‘藏’字当读Zang,解圈读成Cang,作为储藏的‘藏’解。例⒉谜底中的‘长’字当读Zhang,解圈读Chang,作为长久的‘长’解。
例:英皇(四书)夫舜
注:将“夫”字之圈解去,则以语助之“夫”读作“丈夫”之“夫”。
附注:系铃、解铃二词从‘虎项金铃,系者得解’中而来的。旧读因字有四声,凡字遇上、去、入三声的均在字角上红注以示上、去、入三声,谜中引申作格,实取形似定名。


4、系铃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个字以上的词。
格法:将谜底某一字当读本音,故作圈读后而成别的义解。
谜例:⒈珠穆朗玛峰(成语) 藏之名山
⒉忽见尘头大起,一彪骑拥出(词汇) 将来
释例:例⒈谜底的‘藏’字本读Cang,今故读作西藏的‘藏’zang字,‘珠穆朗玛峰’是西藏的名山。例⒉谜底的‘将’字,本为一声,而读作四声。
3、残红满地(诗经)殷其盈矣
注:系铃与解铃,恰成一反比例,将殷字加平声圈,即为红色之解也。


5、移铃格
格规:谜底中某一字本作圈读的而解读本音,另一字本读本音的又作圈读。即在同一谜底中出现解此字,系彼字的情况下而设此格。
格法:拟谜底中两字一解一系,另作别义成谜。
谜例:在社会主义的文艺园地上(县名二) 华容 百色
释例:‘华容’在湖南省,‘百色’在广西。‘华’读作‘花’义;‘百’读Bai,系读作Bo。一解一系后,方合题意。
释:将原文中固有之圈,移其位置,实为既解一铃,复系一铃也。其移法有四:
(1)有在本字上移铃的。如:夫婿居上头(四书)天厌之
(2)将此字之铃移至彼字之上。如:失约(四书)为期之表
(3)将此句之铃移于彼句之上。如:人不离家天不夜(四书)无适也无莫也
(4)将某字此处之铃,移置同字之他处。如:布局井然有条(四书)子路行行如也



6、簪花格
格规:谜底字数须用两字以上词或成语。
格法:谜底的第一字只允许加草字头或竹字头。
谜例:⒈张苞(成语) 方(芳)兴未艾
          ⒉遗矢(成语) 前(箭)所未有
释例:例⒈谜底第一字‘方’,加草字头后成‘芳’照题。‘方’和‘芳’音同或可标用‘白头格’。例⒉谜底第一字‘前’加竹字头成‘箭’照题。
附注:此格限加‘草’、‘竹’两个字头,形同簪花,其它部首不得妄加。《增广隐格释略》中有‘盖草格’和‘种竹格’两格,对本格也是适用的。但它的谜底所加的不一定是谜底上的首字。
释:题面有字加圈读。
例:舍旃舍旃(韵目)一星
注:第二“舍”字加圈读如“舍”字。



7、离合格
别名:金钟
格规:谜底规定用两个字的词,字字均可分拆成两个字(三个字)
格法:将谜底句中每一个字分读一次后,再合读本字。或先读本字再作分读也可。使一字化作三(四)字读。底句两字读成六
(七、八)字,撮成一意方合格法。

谜例:⒈卓文君夜奔相如(词汇) 好逑
          ⒉东家是座四合院(用物) 住房
释例:例⒈将谜底两字读成‘女子好逑,求之’才合谜意。

例⒉谜底应读成‘主人住房户方’,才合题意。
附注:①此格最适用于制一字谜。一字谜本不用格,因此格将一字反三,别有佳趣,故为推荐。例如谜面作‘三人成虎’,射底‘信’(读作:人言信)。‘梨花格’,射底‘谐’(读作:言皆谐)。‘东家’,射底‘住’(读作:主人住)。
②据酒令‘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句式而来。
释:破分其字,一离一合结构而成。
例:愀(六才)愁他心动
注:由本字而离合之。
例:佯(四书二句)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注:离本字一半,而用他字含之。



8、内附格
别名:暗附
格规:谜底须用具有格名的句子。
格法:谜底暗附格名,须能体现格名的用意成谜为有效。
谜例:⒈奖(西游记人物) 卷帘大将
          ⒉拜师(五言诗) 白首一先生
          ⒊黄河边(唐诗) 鸳鸯绿蒲上
释例:例⒈题面‘奖’字,是‘大将’的倒读,合‘卷帘格’的用意。

例⒉谜底‘一’谐‘揖’,也合‘白首格’的用意。

例⒊‘黄河边’和‘绿蒲上’遥对,也合‘鸳鸯格’,此格也可标用‘求凰格’。
附注:本格因内附格名而名,如格名在题面的则叫‘外附格’。
释:将格局点藏谜底之内。(面上无须注明)
例:居蔡(诗经)鸳鸯在梁
注:以“居蔡”对“在梁”。



9、反切格
格规:谜底必须选用带有‘反’和‘切’的词。
格法:以题面或谜底的两个字‘切音’成谜。
谜例:⒈枪林(常用词) 亲切
          ⒉晚辈(常用词) 违反
          ⒊带 (词汇) 反对派
释例:例⒈题面‘枪林’反切成‘亲’字,扣谜底‘亲切’,‘切’字是表示格法的附加字。

例⒉题面‘晚辈’反切成‘违’字,扣谜底‘违反’,‘反’字作为表示格法的附加字。
例⒊题面‘带’字,则用底句‘对派’反切成。
附注:‘反切’是用二个字音,切成一音的,即将上一字的声母和下一字的韵母相切。如‘枪’读Qiang,‘林’读Lin,取‘枪’字声母和‘林’字韵母,相切成Qin(亲)。余例同。
释:或里或面用反切互相联合。
例:祖此(古人)子反
皮音(毛诗)翩其反而
注:是“反切”注音的反用,谜底“子”字的声母与韵母颠倒用。“毛诗”指《毛诗故训传》。



10、摘领格
别名:折领、折项、射侯
格规:谜底选用词或组词的字数,不得少于四字。
格法:将谜底第二字摒除题义之外,不入谜意。余字均应切题。
谜例:⒈我们村里年轻人(电影三) 家 (望)乡 新的一代
          ⒉莲塘夕照(五言唐诗) 荷(笠)带斜阳
释例:例⒈谜底第二字‘望’字解脱不入题意,余字‘家乡新的一代’均切题意。例⒉谜底‘笠’字解脱不入题意。
附注:摘领、折领、折项均取形定名,‘射侯’一词借古官名,‘侯’谐‘喉’。本格以‘遗珠格’代用,不必另设。


11、脱帽格
别名:升冠、免冠、落帽、孟嘉、龙山
格规:谜底选用词或组词的字数,不得少于三字。
格法:将谜底第一字摒除题义之外,不入谜意。余字均应切题。
谜例:愿借明驼千里足(五言唐诗) (迷)花不事君
释例:谜底五字摒除‘迷’字不入题意,余字‘花不事君’均切题意,‘花’解作‘花木兰’。
 


12、折胫格
别名:缓带、不胫而走
格规:谜底选用词或组词的字数,不得少于四字。
格法:将谜底倒数第二字摒除题义之外,不入谜意,余字均应切题。
谜例:赤橙黄绿青蓝紫(县名四) 日照 天水 光化 (百)色
释例:谜底倒数第二字‘百’字脱出不入题意,余‘日照 天水 光化 色’均切题意。
附注:‘折胫格’今多归入‘遗珠格’,不再另设。



13、折柳格
格规:谜底须用长句为宜。
格法:谜底句子下半截大部分入扣,少部分不入扣的应由旁边的邻字消除。
谜例: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首都) (帕拉)马里博
释例:题面句出齐桓公赛马时的孙膑语,只拢扣‘马里博’三字,‘帕’字由‘拉’字拉掉,作潜消。


14、神龙格
格规:谜底须用长句为宜。
格法:谜底句子上半截大部分入扣,少部分不入扣的,应由旁边的邻字消除。
谜例:信(七言诗) 说与旁人浑(不解)
释例:谜底七字,以一‘信’字扣上半截五字,‘不解’两字不入扣,‘解’字由‘不’字作潜消。‘不’有否义,是‘解’字的邻字。
附注:取‘神龙见首不见尾’义。本格原只拢扣大部分字,少数字不入扣,也没有旁字潜消。此格如欲倡用,应以上例为准。


15、期艾格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词或词组,中有叠字的方可设此格。
格法:谜面题义扣谜底时,中有一个叠字不入扣。
谜例:⒈众芳摇落独暄妍(水泊浑号、人名各一)一枝花(花)荣
          ⒉乘法入门(杂技节目二) 驯马 (马)术
释例:例⒈谜底中应排除其中的‘花’字叠字一个,读成‘一枝花荣’应题。

例⒉谜底中应排除其中的‘马’字叠字一个,读成‘驯马术’应题。
附注:西汉周昌和三国邓艾都因口吃,一时涩滑说‘期’为‘期期’,说‘艾’为‘艾艾’。谜格以此设‘期艾格’,以排除其中一个多余的叠字故。


16、藏珠格
别名:嵌腰
格规:谜底的字,应是双数。
格法:谜底照应题面句子余义未尽,借一字嵌入最中央来伸明文意时,须同上一字或下一字成一词方为有效。
谜例:鲲鹏展翅(经穴名二) 飞扬 (九)万里
释例:谜底‘飞扬’和‘万里’都是经穴名,嵌入‘九’字和‘万里’粘合成一词,才切‘鹏程九万里’之意。


17、纳履格
别名:进履
格规: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中连接着两个句子。本句文义不足,借下句首字纳入本句句末连读。
格法:如格规所述。
谜例:party的号召(韩非《显学》) 一国可使齐,为
释例:谜底的‘为’字,从原文的下句‘为治者用众而舍寡’中借来首字,纳入本句‘一国可使齐○’之末而成。
附注:取‘圯桥三进履’典定名。


18、加冠格
别名:正冠、加冕
格规: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中连接着的两个句子。
格法:谜底句子文义不足,须借上句末一字加在本句的句首连读,以补谜底句意不足。
谜例:大江东去(红楼梦词) ...水,无复向西流
释例:谜底的‘水’字,从原词的上句‘东逝水’中借来末一字,冠在下句‘无复向西流’之上。
附注:正冠、加冕都是顾名思义而定格名。本格取材于诗词文中,不可能用单词或组词拟底。以下的‘纳履格’同。


19、联珠格
别名:连珠
格规: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中的连接句子。以上句末字,下句首字联缀成一词。不能用组词作谜底。
格法:如格规所述。
谜例:十二克(毛主席词)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释例:谜面只拢扣谜底上句的末一字‘打’和下句的首字‘胜’,成‘打胜’应题,形似联珠。余字不入扣。
附注:‘联珠格’,有三字联珠和四字联珠,格法即是在谜底上下句中多增一字。此格因遗字太多,故无人倡用。


20、探骊格
别名:骊珠
格规:谜底一般用一词组成,不标射目只标格名。
格法:将谜底和谜目贯成一意,让猜者猜出谜底时并带出谜目。

谜例:⒈吾(骊珠格) 成语有言在先
          ⒉送货上门(探骊格) 商店 新风
          ⒊细语轻言话少时(探骊格) 小说 童年
释例:上例谜底中的‘成语’、‘商店’、‘小说’都是谜目,和谜底连成一意,更明确的切合题义。
附注:取‘探骊龙颔下之珠’义而名。

 21、隐目格
格规:谜底一般只用一词组成,不标谜目。谜面句子前两字隐谜目名称。
格法:将谜底和谜目贯成一意,猜中谜底时应带出射目。
谜例:⒈胜利奏凯歌(隐目格) 油田   大庆
          ⒉燕尾瀑(隐目格) 谜格 流水
释例:例⒈谜面句子前两字‘胜利’,这里作‘油田’名,后三字则扣‘大庆’。例⒉谜面句子前两字‘燕尾’,这里作‘谜格’名,后一字则扣‘流水’。‘燕尾瀑’是浙南雁荡山风景。


22、回文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成语或句子。
格法:谜底除顺读一次外,再作回读(如卷帘读法),顺读回读后产生两义为有效。
谜例:龙门(成语) 充耳不闻(闻不耳充)
释例:谜底应读作‘充耳不闻,闻不耳充’。上一句以‘龙’字扣之,下一句以‘门‘字扣之。‘龙门’系广东省县名。
附注:‘回文格’,系清末闽中张蟹庐所创。与《广陵十八格》中的‘回文格’运法异。


23、投影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组词,中有一字应重复读一次。
格法:谜底中有一字重复读成两字,而两字应作不同义解,若作同义释无效。
谜例:一旦豁然贯通(俗语) 天晓(晓)得
释例:谜底将‘晓’字再读一次后,成‘天晓晓得’。‘晓’字重读,上一‘晓’作‘天亮’释,下一‘晓’作‘知道’释。
同声(或不同声)而不同义。若两字同义相释不合格法。
附注:‘投影格’系南京市灯谜小组于1964年间在第十四期《灯谜集》中推荐。它将谜底第一字作双声叠读的标‘重头格’末一字作双声读的标‘叠尾格’,最中一字双声叠读的标‘投影格’。今废三格,只以‘投影’一格代之。此格与‘期艾格’恰成反照。


24、带目格
格规:谜底一般只用一词组成,谜面前两字隐格目名称,但不标谜谜目。
格法:将谜底和谜目贯成一意,让猜者猜中谜底时,一并带出谜目和数。
谜例:无为在岐路(带目格) 地名二 道 交口
释例:题面的‘无为’别解作安徽省地名‘无为县’,隐射目名,‘二’是数(因本谜系猜两个地名)。‘道’是湖南省地名,‘交口’是山西省地名。谜底句应读作‘地名、二道、交口’方切题意。
附注:‘带目格’的制谜运法和‘隐目格’一样,只多附带一(几)个谜目的数字。


25、连环格
别名:连环扣
格规:连续三次扣底。
格法:谜面扣底,底又成面,面再扣底,底又成面,三扣而止。
谜例: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谜格二、温州俗语、县名)
⑴白头、鸳鸯⑵相靠老⑶长安
释例:题面‘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扣谜格二──白头、鸳鸯。再将‘白头鸳鸯’为面扣温州俗语──相靠老。再以‘相靠老’为面扣县名──长安(县)。三扣而止。
附注:本格须连续射三底。如只射二底的称‘连璧格’。如将‘花间一壶酒’(猜化学名词一,食品一)‘芳香醇’──‘花生浆’即是。


26、重门格
格规:谜底用一字、一词或句组成,不直释题面之义。谜面先射中寓意,后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题义的。
格法:如格规所述。
谜例:⒈八个人(毛主席词) 把汝裁为三截
          ⒉宁(成语) 虎头鼠尾
释例:例⒈‘八个人’是‘你’字的一分为三。谜底的‘汝’和‘你’转折通义,故作‘把汝(你)裁为三截’。例⒉‘宁’字上是‘寅’头,下是‘子’尾。‘寅’扣虎,‘子’扣鼠,都是转折通义。此谓‘重门’,是再进一门意思。


27、抵销格
格规:一般多用两词组底,前词虚悬着某一闲字,由后一词指出抵销。
格法:谜底文字抵销闲字后,其它实字都应切题。
谜例:⒈尖端(水泊浑号二) 小遮拦 没遮拦
          ⒉六月炎天(中药二) 茯苓 省头草
释例:例⒈‘尖(之)端’系‘小’字,谜底上句‘(小)遮拦’由下句‘没遮拦’抵销,余‘小’字(小字居尖字之端)应题。例⒉谜底‘茯苓’由‘省头草’抵销草字头,余‘伏令’应题意。
附注:抵销格原是一种制谜法门,成谜均不标格。


28、遥对格
别名:锦屏、楹联、求偶、菱花、鸳鸯
格规:谜底字数同谜面字数,成对偶句式。底和面字音平仄分明,字义相对工稳。
格法:如格规所述。
谜例:⒈汉子(对画家) 唐寅 
          ⒉五羊皮(对字) 羁 
          ⒊红五分(对电影) 黑三角 
          ⒋五彩毛线头(对食品) 三鲜肉丝面
附注:现在的‘遥对格’,大都不讲求平仄交叉相对,有失本格的特色。


29、求凰格
格规:谜底文意应同谜面成对仗、分平仄外,还要附加‘关联词’。
格法:如格规所述。
谜例:⒈三尺剑(苏轼词) 对一张琴 
          ⒉方针(物理名词) 对角线
          ⒊丹心谱(唐诗) 来对白头吟
释例:上例以‘三尺剑’对‘一张琴’,‘方针’对‘角线’,‘丹心谱’来对‘白头吟’。其中的‘对’字附加,是谜底中的‘关联词’。
附注:求凰格中的关联词,应具对偶义,除‘对’字外,还有相、同、联、合、双、交、会、偶、齐、伍、朋、比、配、匹、鸳鸯等字。并允许间用活动的虚字。


30、苏黄格
格规:谜底的词不直释谜面的意思。先以音谐附会,后才入本意,经过转义方切合题义。
格法:如格规所述。
谜例:剪烛(旧科名) 状元
释例:‘剪烛’是夹掉红烛余芯,烛经一夹,灯即明亮,故含意作‘一夹一明’,经过音谐附会作‘一甲一名’。一甲一名便合‘状元’义。
附注:苏东坡和黄山谷二人,素来喜欢隐语游戏,本格是撮合二人之姓为格名。后人以为此格不切苏黄本意,曾改为‘隔帘花影格’。此格今无人设用。


31、泄白格
别名:露面、漏底
格规:谜面须是现成句子,不能拟制谜面。
格法:题面和谜底只容一字相犯。
谜例:施朱则太赤,傅粉则太白(唐诗) 却嫌脂粉污颜色
释例:谜面句子取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一句,其中‘粉’字,底面相犯,不能改移。
附注:本格原有五个子格,犯第一字称‘露头’;犯第二字称‘露颈’;犯最中央一字称‘露腹’,上例谜即属此格;犯倒数第二字称‘露胫’;犯最末一字称‘露尾’。今五格已废用,由‘泄白’相替。


32、红豆格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词(组词)、成语或句。
格法:将谜底句子故意断读,断读后,变异原意为有效。
谜例:⒈九九数完魔灭尽(医书) 八十一难 经 
          ⒉谢绝参观(成语) 不同意 见
释例:例⒈谜底‘八十一难经’,应读作‘八十一难、经’。

          例⒉谜底‘不同意见’应读作‘不同意、见’,才切合题意。
附注:‘红豆格’实取‘豆’字音谐和‘逗’通,谓句中有逗止,和‘红豆’本义无关。此格不必再设。


33、亥豕格
别名:乌焉、鲁鱼
格规:须用二字以上的词或组词。
格法:故意将谜底全部文字作别字读。
谜例:⒈愉快的友谊(文章体裁) 说明文 
          ⒉艺从勤中得(成语) 求全责备
释例:例⒈谜底的‘说明文’别读作‘悦朋友’三个字。例⒉谜底的‘求全责备’别读作‘术会贵奋’四个字,才切合题意。
附注:①‘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古人将‘巳亥’误认作‘三豕’。‘亥豕格’即以谜底字字读别字为准。乌纱、青领、黑胸、墨带、皂靴,是‘亥豕格’的子格。今统一标‘亥豕格’即可。②‘乌’和‘焉’,‘鲁’和‘鱼’都是古人误认的字。


34、围棋格
格规:谜底用四字以上的双数词或组词,以上半截字正读正义或下半截字正读正义,将下半截或上半截谐读别义方为有效。
格法:谜底各字均分,要求半截正读,半截谐读不论前后。
谜例: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成语) 心腹之患
释例:谜面句出唐王建诗。谜底‘心腹之患’上半截两字谐读作‘新妇’,成‘新妇之患’,引作别义为‘新媳妇忧虑不熟悉公婆的口味’才合题意。


35、穿花格
别名:蛱蝶穿花
格规:谜底用四字以上的双数词或组词,一字正读正义,一字谐读成别义,字字相间隔。
格法:据谜底一谐读,一正读成谜。
谜例:冰簟银床梦不成(成语) 天良难昧
释例:谜底四字按间隔正读谐读成‘天凉难寐’,才切合题义。
附注:①题面句出温庭筠《瑶琴怨》诗。


36、黑带格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或组词。
格法:拟谜底倒数第二字形似,别读成他字。
谜例:鸿(电影) 突破乌(鸟)江
释例:谜底‘乌’字,形似‘鸟’,作‘鸟’别读。


37、黑胸格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单数的词或组词,将最中央一字作形似相近的字别读。
格法:拟谜底最中央一字形似,别读成他字。
谜例:马后炮(《红岩》人物) 车耀(跃)先
释例:谜底最中央的‘耀’字,形似‘跃’,作‘跃’字别读。全句连读作‘车跃先’才切合题面意思。


38、青领格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或组词,将第二字作形似相近的字别读。
格法:拟谜底第二个字形似,别读成他字。
谜例:⒈长斋(成语) 素昧(味)平生 
          ⒉独木撑天(成语) 一技(枝)之长
释例:例⒈谜底第二字‘昧’字,别读作‘味’,全句连读作‘素味平生’才切合题意。例⒉谜底第二字‘技’字,别读作‘枝’字,才切合题意。


39、皂靴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组词。
格法:拟谜底末一字形似,别读成他字。
谜例:⒈春风吹遍大凉山(世界地名) 苏彝士 
          ⒉称为梁上君子(成语) 登高作赋(贼)
释例:例⒈谜底末一字‘士’,形似‘土’,别读作‘土’,连读作‘苏彝土’才切合题意。例⒉谜底‘赋’字,作‘贼’字读。
附注:乌纱、青领、黑胸、墨带、皂靴五个子格,均隶属‘亥豕’母格。用乌青皂墨之色作为别读的标注,以区别‘梨花格’以白色作谐读。‘亥豕格’是取字形相似,不究音变;‘梨花格’是取同音变义,不究字形相似。在形和音都相近时,标格时允许混同。


40、庐山格
格规:将谜底中某一字重作古义释,‘还其庐山真面目’之意。
格法:古文字简,义有相通,为谜把谜底某一字本作今义释的重释为古义。
谜例:欲济无舟楫(物理名词) 难度
释例:谜底‘度’字本作‘程度’释,今返其原和‘渡’相通。使‘度’字重作古义释,才切合题意。
附注:取‘还我庐山真面目’句,今作为还其原来的真义。此格始见于《园春灯话》。系铃、解铃、移铃、庐山四格,今都废用。

41、上下楼格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组词)或成语。
格法:谜底首末两字互移,应另成别义为有效。
谜例:三代人都很好(红楼人二) 良儿 孙绍祖
释例:谜底首字的‘良’,末字的‘祖’互移后,谜底全句连读成‘祖、儿、孙绍良’,才切合题意。
附注:①‘上下楼格’从是上楼、下楼两格发展而成的,它的格法等于‘首末秋千’。



42、下楼格
别名:低头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词(组词)或成语。
格法:谜底第一字移置在句末下读。
谜例:⒈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聊目) 真定女 
          ⒉袁公路冢中枯骨耳(小学科目二) 体操 算术
释例:例⒈谜底‘真’字移置在句末连读成‘定女真’。

          例⒉谜底读作‘操、算术体’。‘操’别解曹操,‘术’别解作袁术,恰切合题面‘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语。


43、上楼格
别名:登楼、踢斗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词(组词)或成语。
格法:谜底末一字移置在首字前连下读。
谜例:矢志从一(成语) 誓不两立
释例:谜底‘立’字移置在首字‘誓’字之前,连读成‘立誓不两’方切题意。



44、掉尾格
别名:乙下
格规:谜底用单词、组词均可,但字数须在三字以上。
格法:谜底的末两字互换位置读。
谜例:⒈南人不复反矣(常用词二) 收获 心得 
          ⒉看图识字(期刊) 儿童文学
释例:例⒈谜底的末两字‘心得’互换作‘得心’读,连读成‘收获得心’。‘获’踏实三国孟获,题面句以七擒七纵后孟获语。


45、蕉心格
别名:乙中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六字...的双数词或句组成。
格法:谜底的中间两个字互换位置读。
谜例:⒈口角(成语) 一知半解 
          ⒉日 (红楼人名二) 王成 来旺
释例:例⒈谜底中央两字‘知半’互换后,连读成‘一半知解’。
例⒉谜底应读成‘王来成旺’方合题意。
附注:诗有‘一卷芭蕉细裹心’句,取‘芭蕉卷心’之义而名。



46、掉首格
别名:睡鸭、乙上、低首
格规:谜底用单词、组词均可,但字数须在三字以上。
格法: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换位置读。
谜例:⒈良策(建筑名词) 房子设计 
          ⒉平明骑马入金门(《李自成》人物) 王承恩
释例:例⒈谜面的‘良’别解作汉代张良,谜底如法将第一、第二字互换位置,读成‘子房设计’。‘子房’系张良字,‘策’扣‘设计’。例⒉谜底应读成‘承王恩’,才切合题意。



47、秋千格
别名:转珠、颉颃
格规:谜底限定两字的词。
格法:谜底两字上下互为移置成谜,如文义无异者不必设此格。
谜例:⒈问苍茫大地(地质名词) 土质 
          ⒉八字方针 (教育名词) 中学
释例:例⒈用会意法成谜,谜底倒读成‘质土’。例⒉谜底倒读成‘学中’,学’是‘八字’二字合成的,‘中’是‘方(囗)、针(丨)’的象形。
附注:①格名据‘汉武帝祈千秋之寿,后庭多作秋千之戏’典故演化而来。②转珠、颉颃取形似而名。将字比作珠,据‘字字珠玑’之义来的。鸟上飞叫‘颉’,下飞叫‘颃’。


48、垂柳格
格规:谜底须用五字以上的句子。
格法:用‘下楼格’法。将谜底前面的(两个字以上)少部分字顺移在句子后面。如五、六字底句顺移下二字,七、八字底句顺移下三字。余类推。
谜例:太极拳操人不老(体育活动形式) 少年运动会
释例:谜底五字,将前面的‘少年’两个字,顺移在本句子的后面,读成‘运动会少年’切题。
附注:取‘垂杨倒柳’形似而名。


49、移珠格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组词)或成语。
格法:谜底中如需移动一字,应按文意要求限一字作间隔两字以上自由移动。向上向下移均可,但不能和旁边的邻字互移,以免混淆掉首、掉尾、蕉心诸格。
谜例:管中窥斑(水泊人名、浑号各一) 孔明 锦豹子
释例:谜底移珠后应该读作‘孔明豹子锦’。即将其中‘锦’字间隔‘豹子’两字向上移。
附注:①‘移珠格’的变化比较复杂,如四字底句有四种变化,向上移珠的如:①④②③和③①②④二式,向下移珠的如:②③①④和①③④②二式。


50、易帜格
格规:谜底须用二字以上的词(组词)、成语 或句。
格法:谜底句子中的两个字,各将一半偏旁字或一部分字互相移置。
谜例:和平合作(草药) 并头草
释例:谜底‘草’字的‘艹、日’移在‘头’字的‘大’字上作‘莫’,‘头’字的两点移在‘草’字的‘十’字上作‘斗’,连读作‘并莫斗’切题。



51、移帜格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词、成语或句。
格法:将谜底某一字的左偏旁或右偏旁,移置在间隔一字或数字的另一个字上合读。不能向邻字上移置,以免混淆‘牵萝格’。
谜例:真个无忧(成语) 何乐而不为
释例:将谜底‘何’字立人旁,移在‘为’字旁作‘伪’,连读作‘可乐而不伪’。此谜隔三字‘移帜’。
附注:‘移帜’取‘拔帜移帜’而名。


51、牵萝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词组)或成语。
格法:只可将谜底两个相邻字,取其中某一字的半边(不论上半截和下半截,左半边或右半边),移置在另一字的一边来读。
谜例:⒈构巢而居(县名) 西林
          ⒉与韩荆州书(聊目) 李伯言
释例:例⒈谜底‘西林’将‘林’字半边‘木’字,向上移置在邻字的‘西’旁作‘栖’,连读作‘栖木’,方合题意。

          例⒉谜底‘李伯言’,将‘伯’字‘亻’旁向下移置在邻字的‘言’旁,连读作‘李白信’,‘与韩荆州书’是李白所写的信。


52、螺旋格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组词)、成语或句。
格法:将谜底字字旋转读之成谜,不可有字往下相连读为合格。有‘中向外转’和‘为向中转’二法。
谜例:⒈诊(成语) 毁誉参半
          ⒉向雷锋同志学习(成语) 拥军爱民
释例:例⒈谜底‘毁誉参半’,从中向外旋转法,成③②④①式,读成‘参誉半毁’。

          例⒉谜底‘拥军爱民’,从外向中旋转法,成④①③②式,读成‘民拥爱军’。五字以上谜底类推。
附注:①‘螺旋格’取形似而名。它的格法十分拗逆,制者很少应用。


53、卷帘格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词(组词)、成语、句作倒读。
格法:谜底文字由下向上读,将原文变义为有效。
谜例:⒈一步一个脚印(生产名词) 生产过程 
          ⒉师范(学科) 仿生学
释例:例⒈谜底‘生产过程’由下向上读,成‘程过产生’。

          例⒉谜底‘仿生学’,倒读成‘学生仿’才合题意。
附注:诗有‘倒卷珠帘上玉钩’,词有‘帘卷日长人静’取倒卷珠


54、双钩格
别名:已巳
格规:谜底限定四字的短语或成语。
格法:谜底前两字和后两字双换位置读。
谜例:租界(杂志) 国外地质
释例:谜底四字应读成‘地质国外’。
附注:‘双钩’意为两字相勾转,‘已巳’取形同双钩。此格等于‘双字秋千’。



55、脱靴格
别名:弃履、无底、力士
格规:谜底选用词或组词的字数,不得少于三字,末一字不入谜意。
格法:将谜底末一字摒除题义之外,余字应切题。
谜例:孔雀河(影片) 西藏的江(南)
释例:谜底最末一字‘南’字不入题意,余‘西藏的江’四字均切题意。
附注:取‘高力士脱靴’故事。


56、遗珠格
别名:解带、鸿沟、挖心、比干、抹胸
格规:谜底的字数应成单数,字数不得少于三字,最中央的字不入谜意。
格法:将谜底最中央的字摒除题义之外,余字均应切题。
谜例:立志躬耕(鲁迅诗) 余怀(范)爱农
释例:谜底五字摒除‘范’字不入题义,余字‘余怀爱农’切题意。
附注:‘摘领格’和‘折胫格’均可由本格代用。


57、只履格
别名:(足奇)履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组词。
格法:将谜底末一字作左右拆开成两字,去其一半,取其一半,连上文读。
谜例:⒈但使龙城飞将在(湖名) 莫愁湖 
          ⒉白云深处有人家(剧种) 高山居
释例:例⒈谜底的末一字‘湖’,弃左边‘氵’,取右边‘胡’,连上文读作‘莫愁胡’。此谜题面句出唐王昌龄的《出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用承下句法制成谜。

例⒉谜底末一字‘剧’只读左边‘居’字,连读作‘高山居’应切题意。
附注:①把谜底末一字左右分开成两字,形似靴履。‘只履’是说一只鞋,取形定名。②一只足曰(足奇),履是鞋,意思同‘只履’。③本格又分‘脱左靴格’和‘脱右靴格’。


58、折翼格
别名:蜂腰、断袖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单数词或组词。
格法:将谜底最中央一字作左右拆开两字,取其一半,连上下文字来读。
谜例:⒈默读(学科名) 心理学 
          ⒉戋 (草药名) 破铜钱
释例:例⒈谜底‘理’字弃左边‘王’字作‘心里学’。例⒉谜底‘铜’字弃右边‘同’字作‘破金钱’。
附注:①‘折翼格’得形而名,《制谜味之素》将此格分作两格。
如例⒈的叫‘戢左翼格’;例⒉的叫‘戢右翼格’。②‘蜂腰’一词从《南史.周弘直传》中来。谓‘蜂腰’中细,后来应用到品评诗病上。谜设此格,只说明谜底最中央一字去掉半边读,字形细小了,形同蜂腰。


59、折巾格
别名:侧帽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组词。
格法:将谜底第一字左右拆开成两个字,只取其半边字连下文来读应合题意。
谜例:⒈三角几何(水泊人) 阮小七 
          ⒉南甜北辣东咸西酸(成语) 饶有风味
释例:例⒈谜底‘阮’字弃左边‘阝’部,留右边‘元’字连下文读,作‘元(短)小(了)七(角)’,才能切合‘几何’问答口气。例⒉谜底‘饶’字,留左边‘食’字连下文读,作‘食有风味’。
附注:①格名用‘汉郭林宗折巾一角’而名。②侧帽格,《制谜味之素》中又分‘左侧帽’和‘右侧帽’二种。如谜例⒈的谜底首字去掉左边后连下文读的,叫‘左侧帽格’;谜例⒉的谜底首字去掉右边后连下文读的,则叫‘右侧帽格’。



60、半面格
别名:玉璜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组词。
格法:谜底的字,不拘同旁,但都可以作左右分开,每一字任意取其半边来读。
谜例:松柏耐寒而不凋(水泊人二) 林冲 张清
释例:将谜底‘林冲张清’四字,任意摒弃‘木冫弓氵’,余‘木中长青’应题。
附注:①‘半面格’是仿照‘徐妃格’的格法,所不同的是不拘同旁字体,摒弃一旁比较自由,规法也没有‘徐妃格’那样严谨,故制谜者很少用此格法。②‘玉璜’是半璧,为格只取其半边意思。


61、放踵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组词,但每字的下半截须是同一部首字。
格法:排除谜底中每一个字下半截的相同部首字不读,将上半截的字连全句读。
谜例:⒈十厘之积(词汇) 忿懑 
          ⒉一千零一天(物理名词) 重量
释例:例⒈谜底‘忿懑’二字只读上半截,作‘分满’,故以‘十厘’扣之。例⒉谜底‘重量’只读上半截的‘千旦’应题。
附注:①取‘摩顶放锺’之义,为谜尽去谜底各个字的下半截(同旁)字不读。


62、摩顶格
别名:摘顶
格规:谜底第一字须是上下可分拆成两个字的字,排除上半截,取下半截的字连下文读。
谜例:楚(成语) 覆巢之下无完卵
释例:谜底首字‘覆’,排除上半截的‘西’后,作‘复’字,连下文读成‘复巢之下无完卵’。‘巢之下’是‘木’字,‘复巢之下’即两个‘木’字,作‘林’;‘疋’扣‘无完卵(蛋)’。
附注:①言‘摩损头顶’。


63、摘遍格
别名:雍正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同盖头部首的词或组词。
格法:排除谜底每字的同盖头部首,只读下半截的字。
谜例:⒈朝辞白帝彩云间(用物) 篱笆 
          ⒉俱往矣(县名) 莱芜
释例:例⒈谜底‘篱笆’各去掉上半截同盖头部首‘’字,成‘离巴’切题。例⒉谜底各去掉上半截的草字头,成‘来无’切题。
附注:①‘摘遍’系乐曲解数,因曲有数十解,每解数叠,‘摘遍’是裁截几解几叠的意思。谜定此格,也是取其形和义关系。许多人都用‘摩顶格’代用,实则误。②从‘维民所止’句而来。‘维’和‘止’谓‘雍正’二字少了头之故。


64、比目格
格规:谜底用三个字以上的词或组词。
格法:将谜底第一、第二字并作一个字读。
谜例:⒈息息相关(医学名词) 人工呼吸 
          ⒉三千弱水(成语) 人山人海
释例:例⒈谜底的第一、二字‘人工’,上下并合,作一个‘仝’字,连读成‘仝呼吸’,才切合题意。例⒉谜底第一、二字为‘人山’,左右合并,作一‘仙’字,连读成‘仙人海’才切合题意。


65、合璧格
格规:谜底通常用四字构成。
格法:将谜底每两个字并作一个字读。
谜例:早晨(成语) 一日千里
释例:谜面的‘早晨’二字,各作‘旦’释。谜底四字合并作‘旦’(一日)‘重’(千里)两个字。释作:言‘旦’之‘重’复,以照应题面‘早’和‘晨’的意思。


66、蝉脱格
格规:谜底通常选用两字的词,并且应各具有囗、门、行、匚、冂、几、等同形部首。
格法:摒除同形的部首字,取中间的字组成一词来成谜。
谜例:千分比(词汇) 田园
释例:谜底‘田园’两字,各摒弃外壳‘囗’,取中间‘十元’两字成词,应题‘千分比’。
附注:‘蝉脱格’取‘金蝉脱壳’形似定名。
 


67、梨花格
别名:谐音、全白、飞白、全谐、白水、玉壶冰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组词,全句字字谐读。
格法:将谜底全句统作谐读,释作别义。
谜例:高炮一再命中(外国地名) 洛杉矶
释例:谜底‘洛杉矶’谐音读作‘落三机’才切题。
附注:①‘梨花格’是谐音格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格。它取‘梨花满白’之义,谜底应作字字谐音。子格有白头、玉颈、素心、粉腿、粉底五格,可以废除,统以‘梨花格’代用。


68、并蒂格
别名:并足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词或组词。
格法:将谜底最末的两个字并合,作一个字读。
谜例:风雨莲塘(郑板桥词) 荷叶乱翻秋水
释例:谜底‘秋水(氵)’两字,并合作‘湫’字读。‘湫’即水池。


69、素心格
别名:玉带、夹雪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单数词或组词,将最中央一字作谐读。
格法:谜底最中央的一字谐读作别义。
谜例:统一语言(近代名人) 谭嗣(词)同
释例:谜底最中央的‘嗣’字谐读作‘词’,全句连读成‘谭词同才切合题意。


70、同心格
别名:同心结、鸳鸯带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六字...双数词或组词。
格法:将谜底最中央的两个字,并作一个字读。
谜例:《郦生陆贾列传》(古书名) 二十一史
释例:谜底‘二十一史’将最中央两个字并合,作‘士’字读,以‘二士史’应切题句。


71、玉颈格
别名:粉颈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或组词,第二字谐读。
格法:谜底第二字谐读成别义。
谜例:坐享其成(成语) 往返(反)徒劳
释例:谜底第二字‘返’谐读作‘反’义,谓‘去了反而徒劳’的意思来应题面句。


72、鹤顶格
别名:朱颜
格规:谜底字数须有二字以上,唯第一字读正义,其它字都要谐读切题。
格法:如格规所述。
谜例:岸柳垂杨静,波心织绮纹(成语) 风声鹤唳
释例:谜底读作‘风生河里’。这里除第一字正读正义释外,其他三字都作谐读成别义,方合题面句意。
附注:①②‘鹤顶’‘朱颜’取红色,以示第一字正读正义。


73、粉底格

别名:素履、立雪、踏雪、履雪、白足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或组词,末一字谐读。
格法:谜底末一字谐读作别义。
谜例:黑旋风扯诏(秦人名) 李斯
释例:谜底最末一字‘斯’,应谐读作‘撕’,全句连读成‘李撕’。‘黑旋风’扣‘李’(逵)。


74、粉腿格
别名:鹤膝、素胫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或组词。
格法:谜底倒数第二字谐读作别义。
谜例:乡村四月闲人少(节令二) 夏至 芒(忙)种
释例:谜底倒数第二字‘芒’字,谐读作‘忙’,全句连读成‘夏至忙种’才切题意。


75、丹忱格
别名:丹心、红中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单数词或组词,唯最中央一字正读正义,其它字都要谐读。
格法:如格规所述。
谜例:把绞索套在一切反动派的脖子上(今人) 杜勒斯
释例:谜底谐读作‘都勒死’,这里除最中的‘勒’字作正读正义释外,其它诸字都作了谐读成别义。


76、朱履格
格规:谜底字须有三字以上,唯末字正读正义,其它字都要谐读。
格法:谜底除末一字外,其它字都应谐读作别义释。
谜例:例假(红楼梦人名) 甄士隐
释例:谜底应读作‘真事隐’,这里除最末‘隐’字作正读正义释外,其它的字都作了谐读成别义。
附注:①赤颈、丹忱、朱履三格均取‘红’色之义,以区别‘梨花’所属诸格,实则反其法巧立名目而已,均可用‘梨花’一格代之。


77、赤颈格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单词或组词,唯第二字正读正义,余字均谐读。
格法:如格规所述。
谜例:伤心细问儿夫病(成语) 杯盘狼藉 


78、榴裙格
别名:烧尾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单词或组词,唯倒数第二字正读正义,余字均谐读。
格法:为格规所述。
谜例:父亲常在动脑筋(拉美国名) 巴巴多斯
释例:谜底全句谐读成‘爸爸多思’,其中唯‘多’字不入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