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一(12月12日)开盘论市:我将再起不必怀疑

 优雅的老爹 2011-12-12

上周五欧美股市的上涨优势对今天亚洲股市俱有很明显的激励作用,但是对A股市场完全没有任何助益,尤其是最新开盘的12月份股指期货竟然是低开后直接的创新低,接下来上证指数也低开后低走创新低,使到上证指数跌破是一个低位2307点后来到上周四的低位2302点附近,是否会跌破呢?从趋势的发展条件来看显然这个点位没有任何可能形成的支撑,反倒是要特别注意跌破以后形成的再度走低或是出现恶化的走势,是否如此的走势与变化说明A股市场本身的动向说明趋势的下跌依然延续,如此的趋势演变一旦延续,那么随时都可能形成再度创新低破底的变动。

到底再创新低点是否就代表趋势的下跌非常恶劣呢?其实也不完全如此,因为如果是趋势的下跌无法改变,只要该下跌的就应该让它下跌。不仅下跌,最好是一次让它跌个够,本来就该下跌的就应该让它下跌,该跌的本来就要跌,以其一步步缓跌,不如来一次痛痛快快的直接下跌,一次性的逼迫下跌,一次过造成下跌反而俱有杀低后才有“起死回生”的机会,如果不是这样的下杀,或是总以“拖拖拉拉”的方式缓跌,最后反而断送了原来应该有的“杀低而后开始反击”的机会,这样对盘势的后续发展反而更为不利,这个才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依照《麦氏理论》的量潮趋势推导观察与判断,显然量潮的趋势下跌还在延续,如此的趋势发展根本就不可能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立刻改变,所以此时的“急速缩量”与“极度缩量”反而会逼使多方必须提早做出一个“重要的选择”,因为已经到了最后的临界点,已经到了必须立即选边站的阶段,没有时间再给市场进行缓跌,而是在时间周期已经完成后,接下来就是“空间的抢占”,这种抢占空间的操作变化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出现,而且一定会发生,因为如果不在近期进行必要的选择,那么后面的演变将会造成A股市场更严重的“碎步盘跌”,而且惶惶不可终日。

上周本栏在谈到整个量潮的演变时谈到,上周三已经完成了量潮的时间周期,到本周进入最后的确定,尤其是针对这个量潮的循环进行修整,到本周三是将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时间周期改变,此时多方如果可以在这个时候争取空间的表现,那么多方将有能力在这个时候力争空间的突破,等于从时间周期的演变后进入空间的扭转,如此对多方来说才有进一步机会调整,趋势的发展与克服也才会成功,否则还是陷入在一个始终无法改变的弱势循环局面,这个就是很重要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重要转变。

一定要注意的问题在于,就因为成交量急速萎缩,所以才会出现或是造成“因为量压不大可以随时反击”,而且会因为“量压不大随时都可以从点的突破与改变而出现扭转”。是否真的会如此呢?从现在的状况来看,似乎完全找不到多方可以依循上涨的理由,而且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很差”,差到市场连起码的对抗能力都没有,这个时候就会造成无力对抗也进入最后的对抗阶段,因为都已经无力对抗,只要轻轻一推就会倒地不起,但如果还是没有出现如此“恶劣”状况,也就说明多方实际上是俱有一定的反击能力,也就等于进入“底部特征”。

如此来谈论“底部特征”相信市场会更容易接受,因为这样的说明至少是“有根有据”,但不一定是缩量就一定是“底部”,但通常因为缩量所以很容易形成底部,这个就是差异。有没有可能在这里形成筑底或是地不完成呢?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本栏必须补充说明的是,所有“底部特征”,或是“筑底”完成不表示一定不能再度回调测试支撑,或是不能再度跌破是一个低位,或是再创新低等等,而是每一次压低以后伴随的是“更大、更快的反击”,从这一点可以进一步观察多方在这里的作用与意义,此时就只要等待多方最后的表态与证明。

是否俱有立即的反击呢?从压缩量到极速缩量的条件来看,多方已经准备好了,只是市场的人气虚弱,即使外围股市表现不错,但A股本身的问题造成市场还是有所“胆怯”,始终不敢放胆操作,不敢来一次“大是大非”,主要就是因为多方犹豫与迟疑,尤其对政策的不明朗的迟疑更明显。不过这一点绝对不是我们说一说就可以清楚的说明,尤其是市场信心与人心的变化及倾向,常常会在“一夕之间”就会出现“巨大转变”,是否如此呢?让市场来证明吧!我们就静观其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