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業應重賞嚴罰或聚德引善

 泰山戈 2011-12-12
左傳》〈子產論政寬猛〉有一段話: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

容許員工犯錯,引導員工追求至善,而做到世界級企業,如豐田。豐田強調「如果我們要讓員工成長,讓企業成長,就要把錯誤當作成功的材料」,「沒有人喜歡自己只是螺絲釘,工作一成不變,只是聽命行事,不知道為何而忙,豐田做的事很簡單,就是真正給員工思考的空間,引導出他們的智慧。」例如,當地板上出現漏油,豐田主管會花半小時跟員工討論,而不是花5分鐘罵人,或把油擦掉就了事。在台灣,電子業的不良率在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在豐田,這數字的境界是百萬分之七,這種追求至善的精神,完全依賴員工的自主性而非嚴罰重賞。

公司治理該要寬?抑或猛?是信任員工,以自主改善代替嚴懲?或是強調法治,以嚴懲讓員工戰戰兢兢不敢犯錯?如子產所言,唯有德行的領導者,能風行草偃,以寬和引導員工向上提升,追求工作績效。但若是領導者本身並未能以身作則,無法導引出員工內在的驅動力,那麼就需要靠法治的力量,讓員工心生畏懼而不致於向下沉淪。但寬難,所以許多企業以重賞嚴罰,用胡蘿蔔和棍子的手段提升績效。不過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當企業是倚賴員工的知識和智慧成功,更好的激勵引導是重要的,但不能忘記「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企業領導者應聚德引善,先要時時省思自己的德性,要求自己做事求真、待人與善,而後才能引導員工追求企業的至善。◇

作者﹕楊仁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