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学习六神取象——青龙

 南山聊易 2024-04-20 发布于北京
南山按:全文有些取象来自六壬。
青龙为财制亨佳之神,一般以吉论。
五行属木,以震、巽卦配,主仁慈、俊秀、和颜悦色、人心好、高贵、清高、不说废话、讲话不得罪人、为人慈祥、内心平和、声音秀气、有爱心、反面则为喜酒色。
南山按:主要抓住“木主仁”这一特点记忆。
若同子孙爻发动持世有气且不空亡大吉之兆。在木位发动办事顺利。空亡主倒霉的事情发生。临土爻必然酒色成疾。临水爻求事业有利,临财爻妻子有孕、买卖成功。空亡为虚喜。测住宅得龙动必然豪华。
应甲寅木,主财帛、米谷、喜庆、宴会、婚姻、文字、树林、官府、僧道、胎产、舟车、俸禄、礼仪、端庄、酒色房事、亨通之事,为十二神中最佳之神。 
青龙居子曰入海,居亥曰游江。入海游江因动有非常之庆
子、亥都为水,龙在水中当然来去自由,动静得昌,占得者自有非常之庆。 
青龙居未曰在陆,居丑曰蟠泥。在陆蟠泥所谋未遂
丑未为土,丑为湿故为泥,未为燥土,为硬土,所以为陆。龙在陆地和泥地,有才能也施展不开,且困扼,不得飞腾,所以,什么事也办不成。” 
南山按:蟠泥,读音为pán ní,意思是龙蟠曲于泥,指兴起之前的周室。不得时不得地,是龙你也得盘着。
青龙居寅曰乘云,居卯曰驱雷,乘云驱雷利以经营
寅为青龙本宫,正是龙腾云出入的地方。卯为震卦,震为雷。龙又是云雨的象征。所以,龙出入寅正是乘云驱雷,施展自己本事的时候。因此利于一切经营。 
南山按:青龙临寅卯木又称“青龙归垣”,青龙来到了自己的地盘,自己的舒适区,能够兴云吐雾了。
青龙居午曰烧身,居巳曰掩目,烧身掩目因财有不测之忧
青龙喜生而怕火烧,午为南方火地,所以为烧身。巳为蛇洞,龙入蛇洞最为不吉,大有烧伤掩目之意。南方火地生土,而土为木之财,青龙居巳午唯有一点财物可图。为图一点财物而引火烧身,这就有着莫测之扰了。
南山按:'龙入蛇洞’为何不吉?难伸展也。有签诗为证:
签诗:龙入蛇宫穴,难得伸转身;曲川进烈火,急祷旺中神。
诗解:泥中取禽 龙入蛇穴。
青龙居申曰伤鳞,居酉曰摧角。伤鳞摧角宜乎安静。
“青龙木入金乡,”有受伤之险。吉神受伤,焉能福估于我?所以占此必安居守静,不可妄动。
青龙居戌曰登魁,登魁兮小人争财。
戌为河魁,小人是非网风地,青龙财帛入之,则必有小人为财争斗。
南山按:'戌为河魁’来自六壬、金口的十二将神,在六爻、八字中常说的“申为传送”就是指地支申对应的将神是“传送”。戌为杂乱、灰暗、肮脏的人、事、物、场所。故为市井、社区、市场,为老百姓、成员。
青龙居辰曰飞天,飞天兮君子欲动。飞天主有重复喜庆。

辰为龙宫,又为在天之象,因戌亥子丑象地在下,辰巳午未象天在上。辰又为天子之象,青龙飞天象征天子大有作为之时。

六爻卦象中,青龙与亥子水相并,龙相传为海中之王,生活于海底,居住在龙宫,喜水,古有“龙困沙滩遭虾戏”之说,指的是龙离开了水就不能施展本领了。青龙戏水,指的是龙见水而欢欣之意,喻指事情称心如意。
六爻卦象中,青龙与亥子水相并,六爻预测中遇青龙临亥子水与妻财爻相克,喻指妻子有生死之灾。
青龙临辰戌丑未爻为妻财,与世爻相生合,喻指财源旺盛。
青龙与巳午火相并,若卦中父母爻临龙而持巳午,或巳午为忌临龙克父,喻指父母有忧患。
青龙为六兽中最佳的吉神。若为用神持,对'财帛’的追求有相当大的帮助,如于财物占中恰为财爻所持,所得的利益可以倍增论断。在工作又可解为'名利’和'清高’,大利社会地位的追求,得此卦象者,若无其他的克害,可放手一搏,在社会上应能建立自己的地位。
青龙若过度使用容易有酒色成灾的结果,因为青龙有'嘉庆’的意含,在古时的庆典上大多有'美酒’和'艺伎’相伴。但在真实的论断上未必全为'酒色’。引申其意,我们将它转化为享乐过度导致'乐极生悲’的结果,故当'世爻’逢青龙时,我们可以劝占卜者收敛轻视或怠慢的心态。
如同先前所言,青龙若逢仇神或忌神则失去其吉气,因为忌神或仇神会利用青龙付予它的强大力量,攻击卦中的用神,我们知道'用神’是全卦的精神所在,'用神’受外力的克害愈多,表示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愈低,如占功名,子孙持青龙克害官鬼爻,表示环境中还有不少条件不错的对手,想轻松获得并不容易。到此,若青龙落入忌神的手里,我们希青龙不得月令或受地支的约束,使它的能量无完全发出来。
青龙的五行属木,旺於春、生於亥、墓绝於未申”,青龙的能量在春天发挥到极至,任何一爻获得它都可以得到青龙全力的协助,若不幸被忌神所得,成功的可能性便要向下论断了。再利用五行生剋的理论,我们不难推得'青龙’在冬天的能量也不低,因为冬天的五行属'水’,青龙的寅木受到水的生扶,仍以强势论断。到了秋天,寅木受秋金肃杀之气之克害,自然无法发挥应有的状态,故'青龙’在这个时期的能量最低。
青龙与月令的关系讨论结束后,我们可引用'大六壬’的观念说明'青龙’和'十二地支’的互动,全部内容在《心印赋》有明确的说明,读者若有兴趣可自行至图书馆查阅,相信会有更深一层的认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