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词牌小考(1)
曾建开
【按】在中国文学史上,宋词与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卜算子是宋词中的小令词牌之一,也是当代传统诗歌作者最喜欢用的词牌之一。在这一词牌的填词史上,历代都涌现过一批优秀的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词家有苏轼、李之仪、如晦、王观、陆游、毛泽东等。尤其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问世,使“卜算子”这一词牌响遍全国,可说是家喻户晓,连刚识字的小孩都能诵出此词中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当年毛泽东主席诗词的普及程度,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早在1997年,我便对“卜算子”这一词牌的来历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当时我就写下了《卜算子小议》一文及其《附记》,并在次年将其收入到了我所著的诗词专集《波影行云集》中。下面,将我原撰的内容照搬上来,供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关于“卜算子”词牌的来历
和其它词牌一样,卜算子词牌也有不少别名,如“楚天遥”、“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楚天遥”出自宋代词人如晦的《卜算子·送春》; “眉峰碧”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词词首两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缺月挂疏桐”则出自苏轼《卜算子》词,这是尽人皆知的。对于“卜算子”最早的来历,向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沿用明毛晋的说法。毛晋认为唐骆宾王作诗喜用数名,人称骆宾王为“卜算子”,后取为词牌名。另一种是沿用清代万红友《词律》中的说法。万红友认为,宋人黄庭坚词中有“似扶着、卖卜算”句,取义于卖卜算命。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很可靠。
词产生于唐(一说产生于隋),流行于中唐,成熟于晚唐,极盛于宋。按理说,骆宾王生活于初唐时期,如果说以他的“雅号”作词牌名的话,晚唐五代似乎就应该有卜算子这个词牌出现。《花间集》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晚唐五代文人词总集,成书于公元940年,集中共收录十八位词人的500首词作。然而在整部《花间集》中,却找不到“卜算子”这一词牌。虽然我们并不能排除在晚唐五代以后用骆宾王雅号作词牌的可能性,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比晚唐五代时期要小得多。
至于第二种说法,“似扶着,卖卜算”当出于黄庭坚《河传》一词。这首词的上阕写道:“心情老懒,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似扶着、卖卜算。”从“衰容华鬓”一词推测,他写此词时年龄至少在五十岁以上。黄庭坚生于公元1045年(宋崇宁四年),因此我推测他写《河传》一词时大约在1095年左右。根据人的生理老化进程,恐怕没有人认为一个人在四十岁前后就“衰容华鬓”;退一步讲,即使有的人四十岁前就“早生华发”,也不至于“衰容”。这样一来,万红友的说法便站不住脚了。
宋人张先也有一首“卜算子”词(“梦短寒夜长”)。 张先生于公元990年,卒于公元1078年,曾任吴江县知县。我们假定张先的卜算子词是他去世的那年所作,那么此时的黄庭坚才33岁。一个三十才出头的人是不可能出现“衰容华鬓”这种衰老状态的,也就是说,黄庭坚不可能早于张先去世的年份填他的那首《河传》词。因此,“卜算子”词牌源于黄庭坚的《河传》词是没有根据的。
另外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性人物柳永也填过一首《卜算子》,这首词字数比后来定型的卜算子多出45个字。这种词体在张先的词中称作“卜算子慢”。柳永长张先十岁左右,一生屡试不第,直到1034年才考上进士,此时他已五十余岁。一般认为柳永卒于1053年,此时黄庭坚才8岁。即使柳永不是这一年去世的,那么黄庭坚22岁考上进士时,若柳永健在,则柳永已是85岁至90岁之间的老人了。尽管柳永的生卒年份不详,我认为柳永卜算子词牌出现时间远早于黄庭坚的《河传》词。因为,即使黄庭坚在四十岁时写下《河传》词,此时柳永岂不百余岁了么?这就进一步证明,卜算子词牌名称是不可能源于黄庭坚的《河传》词的。
虽然“卜算子”词牌的真正来历我们一时还找不到准确的答案,但是我相信“卜算子”这一名称是柳永或张先率先引进到词学这一领域的。
附:卜算子词若干
卜算子
【宋】蔡伸
春事付莺花,曾是莺花主。醉拍春衫金缕衣,只向花间住。密意君听取。莫逐风来去。若是真心待于飞,云里千条路。
卜算子
【宋】曹冠
午枕梦游仙,身到蓬莱境。何事莺声啭绿杨,刚把人惊醒。乘兴对琴尊,寄傲吟光景。绕舍清阴映远岑,香篆槐堂静。
卜算子
【宋】晁端礼
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领家看取彩。莫要胡厮赖。堂印旁边更碧油,但管取、无人赛。
卜算子
【宋】陈瓘
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水长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潮落又潮生,今古长如此。后夜开尊独酌时,月满人千里。
卜算子
【宋】陈三聘
涧下水声寒,壑底松风静。时有清香度竹来,步月寻疏影。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
卜算子
【宋】陈师道
绣幕罩梅花,莫放清香透。鉴里朱颜岁岁移,只道花依旧。把酒问梅花,知我离情否。若使梅花知我时,料得花须瘦。
卜算子
【宋】陈著
一自梦卢头,应学乘裴蹇。元是都门向上人,大用何嫌晚。三岁事非遥,三捷功非远。管取微生共此荣,联步云程稳。
卜算子
【宋】程垓
几日赏花天,月淡荼シ小。写尽相思唤不来,又是花飞了。春在怕愁多,春去怜欢少。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卜算子
【宋】杜安世
深院花铺地。淡淡阴天气。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有情奈无计。漫惹成憔悴。欲把罗巾暗传寄。细认取、斑点泪。
卜算子
【宋】范成大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卜算子
【宋】葛长庚
渔火海边明,烟锁千山静。独坐僧窗夜未央,寂寞孤灯影。感慨辄兴怀,往事无人省。江汉飘浮二十年,一枕西风冷。
卜算子
【宋】郭应祥
谁把洛阳花,翦送河阳县。魏紫姚黄此地无,随分红深浅。小插向铜瓶,一段真堪羡。十二人簪十二枝,面面交相看。
卜算子
【宋】韩玉
杨柳绿成阴,初过寒食节。门掩金铺独自眠,那更逢寒夜。强起立东风,惨惨梨花谢。何事王孙不早归,寂寞秋千月。
卜算子
【宋】洪适
修竹拂疏棂,淡月侵凉榭。四畔青山进好风,金鸭香煤灺。宝唾粲珠玑,长袖飘兰麝。莫问更楼夜若何,且结高阳社。
卜算子
【宋】黄公度
寒透小窗纱,漏断人初醒。翡翠屏间拾落钗,背立残釭影。欲去更踟蹰,离恨终难整。陇首流泉不忍闻,月落双溪冷。
卜算子
【宋】黄庭坚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於恨。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
卜算子
【宋】姜夔
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杨柳娇痴未觉愁,花管人离别。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洁。折得青须碧藓花,持向人间说。
卜算子
【宋】李处全
芍药斗新妆,杨柳飞轻雪。著意留连不放春,已向东皇说。况是谪仙家,自有长生诀。方士呼来借玉蟾,要吸杯中月。
卜算子
【宋】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卜算子
【宋】刘克庄
开阁广延贤,负扆勤求旧。应念南宫老舍人,闲袖丝纶手。两制必当仁,五福无过寿。且喜新年不要□,天要开元佑。
卜算子
【宋】卢祖皋
佩解洛波遥,弦冷湘江渺。月底盈盈误不归,独立风尘表。窗绮护幽妍,瓶玉扶轻袅。别后知谁语素心,寂寞山寒峭。
卜算子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宋】吕渭老
眉为占愁多,镇日长长敛。试问心中有底愁,泪早千千点。莫唱短因缘,缘短犹伤感。谁信萧郎是路人,常有深深念。
卜算子
【宋】欧阳修
极得醉中眠,迤逦翻成病。莫是前生负你来,今世里、教孤冷。言约全无定。是谁先薄幸。不惯孤眠惯成双,奈奴子、心肠硬。
卜算子
【宋】沈端节
客里见梅花,独赏无人共。风度精神总是伊,又是归心动。把酒破忧端,熏被寻佳梦。梦觉香残一味寒,有泪都成冻。
卜算子
【宋】石孝友
人自蕊宫来,微步香云拥。小试樽前白雪歌,叶叶秋声动。一剪艳波横,两点愁山重。收拾眉尖眼尾情,作个鸳鸯梦。
卜算子
【宋】张元干
芳信着寒梢,影入花光画。玉立风前万里春,雪艳江天夜。谁折暗香来,故把新篘泻。记得偎人并照时,鬓乱斜枝惹。
卜算子
【宋】赵师侠
杨柳褪金丝,艳杏摇红影。欲雨还晴二月天,春色浑无定。晓梦不堪惊,午昼新来永。一掬归心万叠愁,空惹长亭恨。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宋】朱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