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情不足以为友,无癖不足以成事

 另一种平静宋霞 2011-12-15
  喜欢“无情不足以为友,无癖不足以成事”两句话。看人是一门学问啊。

 

       人无情,冷酷伤人寒到底。纵使年轻时欣赏冷酷的男人,但一朝相守,从未感受任何温情的机会,也会磨灭所有的似水柔情。无情的人可从他和周围的关系中看到蛛丝马迹:对父母,对孩子,对动物,对朋友从不谈起,也不看望,更不投入,只活在自我的欲求中,自私也就大抵如此了。若果不自私不动情有大爱也是这样滴,大爱和冷漠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要求和抱怨了。

        有人生来就失去了表达温情的能力,但是,如果不能从成长中学到任何沟通的方式,这种无情的表现也就可以令周围的世界结冰了。

     向来能够容忍无情的人一定是最怕情感表达的脆弱者。

     所以,他们的选择就是离感情越远越安全。

 

      多情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程度,说明我们还有细腻的感受能力。但是,最深的感受是不能够被表达的,即使表达了,也不容易被接受。那种柔情的无求的爱简直惊心动魄。有几个人能承受呢?爱的能量会因为容器的局限和脆弱而不能显现;我们活在天使之间时,也会因为自己的粗重失去飞翔的机会。

 

       因为舆论的浮躁和思想的自作主张使这种天真而易感的多情特质被疯狂的欲望追逐淹没了。及于灭顶。

 

      至于被媒体卖弄的男女感情占有的技巧大部分成为猎人和猎物之间的游戏。太技巧则失去了情感天真的美。太算计则表现出物欲的赤裸,苍白中,人变得格外病态。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机缘,有情能够表达得天然,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浑然天成呢?无情不足以为友,不仅说对象,关键是看自己,重要的是自己能否在那里?

     在对象也和你在同一频率时,奇迹可以发生。否则,终是各自活在自我里,缘来缘去却成空。

 

    无癖的人缺乏专注和投入的内心力量,总是随波逐流,因为任何事业都需要的毅力在于不畏人言的坚持,太失去自我的圆融之人也不太容易使生命的能量聚焦。成事终是不易。有癖的人则易受攻击,怎么就与旁人不一样呢?在寻找一致的过程中,很可能失去了最有特色的部分人格。

 

     我总是在成功的人身上,看到坚持的力量,就是聆听内在心灵的召唤并随时给与响应。外在的人、舆论的鼓噪都是莫明其妙的幻影,即使你知道发自何处何人,他依然离你甚远,你离真相甚远。

     所以,还是离自己近一些好。因为至少你和当下的真相没有距离。

     “不惧人言”是特色。“人言可畏”杀死了无数人,可见,做个保持“癖”而不同的人是很难的啊。因其难,才显出有癖之人的价值。网络上成名的gaga  凤姐、芙蓉姐姐都具备这个特点,古往今来成道的人都有这个特点,任何组织里都有这样的人,被非议是好事,能承受非议活出自在才是不凡之人。

 

      只是,当人没有自我的灵性认知时,就无所谓真相了。就只有欲望和欲望之间的斗争。欲望的幻影构成了海市蜃楼一般的世界。

    癖之不平凡和不同流合污,可以帮助人达到自我觉察,一旦你看到了身心合一的面貌,你就会得到度过虚幻之海的船。

    不要责备那些执着成癖的人,他比很多群众有更多的福气。只要能保持与众不同,那“癖”就是活出自己的能量信号,也是证明自己的标志。

 

    要尊重爱戴那些与众不同的有“癖”之人,至少在他们身上显示了人的多样性,使社会充满乐趣,且为很多无聊的人提供了有聊的可能。

   有情也有癖到了极处才是好,人终可得道。“情深”到底是空,“癖极”到底得脱。空既是色,色即是空是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