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本文请抄写100遍~ 文/苏清涛 (微信:charitableman) 多年来,我常常遇见才貌双全的姑娘,大部分是在共同的学习和工作中,也有两个是在xiaonei.com上。我是水性杨花的,我曾经是段正淳的追随者,我很容易对才貌双全的姑娘动真情;很不幸的是,我屡战屡败,既如此,我便觉得自己没有对哪个人“忠诚”的义务;当然,尽管我从来未曾对任何一个姑娘“专一”过,但我无比确定的是,我对她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十足的痴情。 因为我总是为她们着迷,故而,她们的出现,总是给我带来很多的困惑。这些困惑,促使我思考更多的关于才貌双全的姑娘的问题。昨晚看到葛拉西安《智慧书》中的一句话,“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 我立马回想起自己两周前说过的一句:最难对付的就是那些才貌双全的女孩子——如果你只称赞她漂亮,她会认为你不懂得欣赏她的内涵;你说她才貌双全,她又谦虚地说“不敢当不敢当”,或者说那是花言巧语,只是你想勾引她,不是真心。 我可以武断地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美女都不是才女,大部分才女也不是美女。。。可是,很凑巧,我所熟知的美女,大部分同时都是才女;与我相熟的才女,又几乎全部同时都是美女——即便不是国色天香,最起码也都是8.5分以上。怎么就会这么巧呢?或者说,我怎么就会如此“幸运”呢?——其实,殊不知,初次印象下的“内涵一票否决制”(况且,我并不具备火眼金睛),使我错过了多少美女啊;更遗憾的是,第一眼的“姿色淘汰制”,使我错过了多少次结识才女的机会啊。 起初,你只不过是被她的姿色所吸引;稍微一接触,无意间发现她的内在比外在更加迷人,你越了解她,便越迷恋于她的知性美;久而久之,你还真以为自己爱她是因为她的知性,却早已忘记自己当初只不过是贪恋于她的美貌而已。极有可能,即便是她不够聪慧,你依然会喜欢上她;所谓“她确实很有内涵”、她“秀外慧中”,这可能仅仅是你为自己的好色寻找出来的正当理由而已——决定早已做出,事后再论证其合理性。 或者,你是先在陌生的世界里读了她的文字,被她的才气所吸引,进而对其产生好奇心;稍微一接触,你无意间发现她人也长得漂亮,然后才突然间为之心动;但你却还是认为,真正打动你的是她的才华,而绝不轻易承认最终使你“拍板”的恰恰是她的容貌。当然,也有可能,即使她并不漂亮,你还是会为之心动,唯有如此,你方能确定你爱的纯粹是她的才气——倒不是说你不爱她的姿色,而是她实在无甚姿色可供你迷恋的。 【倘若你诚心爱上了一个很有内涵的姑娘,却同时也承认她并不漂亮,此时,你便会着眼于修正自己的“审美观”使之与现实相适应——此举旨在弥补自己心中的那一点点缺憾,甚或是些许的“不甘心”。 或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自欺”,但它并不是“欺人”,并且它也是很有价值的自欺。】 为什么面对才貌双全的姑娘时,我们总是更加乐于急着声明自己更看重的是她的内涵,而不太敢轻易承认我们爱她们是因为她们长得漂亮呢?尽管面对大多数的才貌双全者时,即便你只夸她长得漂亮而佯装没看出其内涵,她们还是会高兴一下的;但是,倘若你能称赞她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涵而不止是外表,那她们会更开心的。何也? 懂得欣赏姑娘内涵的男生的数量总是远远少于只会欣赏姑娘姿色的男生,换句更尖刻更难听的话就是:有内涵的男生的数量总是远远少于浅薄之徒的数量。自然而然的结果是,姑娘们每天都会听到无数人夸她长得漂亮,刚开始,姑娘听了很开心,听得多了,也就麻木了,没有最初的那种得意和满足感了——此即经济学上讲的“边际效应递减”;偶尔,姑娘突然遇见有个别男生不但能欣赏她的姿色,且更加能欣赏她的内涵,姑娘当然会更开心了——聪慧的姑娘往往有一种鹤立鸡群的孤独感,因此,她们很需要能懂得欣赏她的内涵的男生(当然,这种需要不全是爱情,更多的在于“不同寻常的友谊”方面的需要),但这种男生的供给量总是赶不上需求量,因此“我更爱你的内涵”便显得有价值了。 【悲催了,哥尽管在这方面理论水平很高,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实战能力确实不咋地;实战中每挫折一次,我的理论水平便更上一层楼;理论水平越丰富,便导致我在实战的时候更加谨慎、更加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因此,实战的结果更糟糕。。。当然,理论的价值并不单纯取决于它是否对实践有指导意义——仅仅拿实用主义的标准来衡量理论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庸俗的做法,那是对美的玷污;在很多时候,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本身,即在于它的审美价值。】 关于上一段开头提出的问题,还有一个答案:我们在潜意识中总是倾向于认为,偏重于爱内涵是崇高的,偏重于爱姿色是浅薄的。不过,也许,前者只是一种“崇高的虚伪”或“虚伪的崇高”,而后者则是一种“浅薄的真实”或“真实的浅薄”。 在一个姑娘才貌兼得的情况下,你已经很难判定真正使自己为之折腰的究竟是她的姿色还是她的才气,或者是自己究竟更爱她的才气还是更迷恋于她的美貌。 去年1月份,我表弟@魏昌廷跟我说:“姿色,乃是气质的前提”,当时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跟几个朋友提及,他们都非常赞同;上个月,在赵焰所著的《晚清有个李鸿章》一书中又看到一句:“一个人的气质,就是他的内心世界”,觉得这句话更对了。仔细对照跟我关系最密切的那一批人,果然如此,气质就是他/她的内心世界。 当我莫名其妙地对某个女人产生好感的时候,为了说服自己这种好感不是头脑发热、空穴来风,我便开始从她身上找优点,甚至是把某些普通特质也诠释成优点。事实上,这些刻意找出来的莫须有的或者被放大的所谓“优点”与feeling之间根本不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即便她不具备这些优点中的任何一条,我也还是会对她动心的。是我先对她动心了,然后她才“有”了这些优点,而不是因为她“有”这些优点我才对她动心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与这个逻辑是完全不同的——“西施的优点”是“情人”感觉出来的,而不是刻意找出来说服自己的。 备注: 1.我知道,有不少人看到这篇后会义愤填膺地质问我:“不要对姑娘如此挑剔,先看看你自己是个什么样子!” 好吧,我承认,我自己并不是个啥好货色;但是,即便我是癞蛤蟆,我也是要吃天鹅肉的。我尽管水平不咋地,但绝不允许自己的品味太差劲。不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不是好蛤蟆——否则,你就等着创造个蛤蟆二代出来吧。 2.或许,会有姑娘或个别极富正义感的男同胞恼火地问我:“美貌和内涵,对女人而言可能如你所说,可对男人又是怎样的呢?为何避而不谈。” 好吧,我这样做不客观不公正。我承认,我对女人抱有更浓厚的兴趣,对男人“不太感冒”。对男人评头论足的话,还是由女人来说更有意思一些。 原标题:爱姿色 or 爱内涵?这是一个问题作者所有稿件都会在本公共号“扯淡不二”(chedanbuer)上首发,敬请关注。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转载请注明以下事项: 1.版权属于作者;作者 苏清涛(微信charitableman);出处:公众号“扯淡不二”。 2.在文末“阅读原文”中添加上原文链接。 3.文末附“作者原创公众号二维码”。 4.如有不同意见,请联系作者。 苏清涛 1984年出生,金牛座,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一个不务正业的记者,不会写诗的诗人,不懂艺术的艺术家。他自嘲“尽管我毫无艺术细胞,但我自己就是个艺术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