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去达姆附近的德国难民营了,我一直惦念着营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我不是一个有钱人,自己的生活也需要打工维持,我把以前在麦当劳打工所积攒的一些玩具带了去,又带了副跳棋,我希望教那些孩子们跳棋,可是。。。。。。![]()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难民尤素福一家,我们在交谈中,尤素福始终紧紧握着妻子和孩子的手。 那里的黑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黑,而是好看的咖啡色。 回忆前两次去难民营的经历,都和中国难民有关,第一次是和一中国同胞在车站偶遇,他一句德语也不会说,又急需帮忙。第二次是在餐馆打工,和一难民大姐混的很熟,在她盛情之下去难民营住宿。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夏天,我认识了一堆来自各国的难民,他们大多和蔼可亲但又忧心忡忡。我说给你们照个像,他们都很配合,照完还会说谢谢你。 ![]() 我当时和他们的孩子玩了一下午,德国人给这些孩子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所以他们的德语问题不大。我教他们中国的“跳房子”,他们是玩的不亦乐乎。。。。。。这是好长时间以前的事情了。 达姆附近的难民营,是可以随意进出的。难民们只是没有打工的机会,他们靠着政府每月的300欧元维持生计。多数的难民整日的在家呆着,有些无所适从。尤其是冬天到了,他们更不愿出去。 我这次去的时候,个别人竟还认识我,我问他们身份问题,他们多数都苦着脸说难办,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我说给你们照张相,他们把隔壁几个宿舍的人都叫来,留下了下面的照片。这些难民多来自非洲和科索沃及车臣。 ![]() ![]() 我拍摄了他们宿舍和厨房的照片。 ![]() ![]() 通常情况下,大的房间,会住到5到八个人,也有为家庭准备的房间。 ![]() ![]() 巴基斯坦兄弟的房间,电视可以收看巴基斯坦的电视台。 ![]() 难民营的整体布局有点像以前国内的筒子楼,一层里面一个厨房和卫生间。下图是他们的厨房。每天都会有专人来打扫,而这个人并不是难民而是有德国护照的工人。 ![]() ![]() 这些难民每周必须点名两次。 ![]() 我特别遗憾的是,我第一次来时看到的孩子,都不见了。没有人知道这些家庭去哪了。谁也不知道。我不知道德国人怎么安置他们,希望他们有好的归宿。我把那些玩具送给了一些新的家庭。可没什么心情和他们玩了。整栋楼的气氛都很压抑。 当时和我在难民营里玩的孩子们,来自阿富汗的漂亮女孩,也许是年龄大一些了吧,她没有她的弟弟笑的那样开心。 ![]() 来自伊朗的女孩子。 ![]() 左边,来自车臣的男孩子。 ![]() 难民营的外观,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临时建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