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投资才是内需不足背后的真凶政府主导投资才是内需不足背后的真凶 庞 震 如果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么多年,有何隐疾?那么内需不足应该算比较揪心的一个。众所周知,拉动经济靠的是三架马车,投资、出口、消费,而在我国,长期以来,真正能够带动经济腾飞的,还是依赖投资和出口两条腿前进。
08年底,为了摆脱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开始救市行动,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主导的投资一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甚至于2010年,我国的投资率上升到48.6%的历史最高水平,比0.9年又提高了1.1个百分点。 诚然,四万亿的投资规模,使得金融危机之后最关键的一年,09年全国GDP总量顺利完成了保八重任,但,大家都清楚,通过投资“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建设)的经济增长方式,其实,既不能扩大就业,也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多大的带动作用,反而会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和巨大浪费。其中,高铁就是最好例证,若按市场需求,对于铁路而言,首要解决的应该是运能问题,而不是速度问题,毕竟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已经暂时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不过,突然之间,天上砸下的四万亿,就像飞来的横财,又吊起来了铁路部门大干快上的雄心。可事实证明,官僚体制下的国有部门如果同时拥有权力和资金这两项武器的话,那么更大的腐败和浪费就为时不远了。最终,不仅铁路部长应声落马,而且高铁由于信号系统问题,在7.23重大追尾事故之后,时速不得不从原定的300公里又降回了200公里。 钱花了,路建了,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起点,而所谓的高速铁路却无法发挥速度上的优势,这不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又算什么呢?其实,浪费还不仅限于此,为了配合高铁发展,铁路沿线的各个城市,无一例外都摒弃了老火站,另起炉灶,重新选址,花费重金,盖起了恢宏气派,规模庞大的新车站,但,随着高铁投资建设步伐的放缓,这些匆匆上马的高铁新车站未来究竟能有多高的利用效率,值得疑问! 讲这些,只是想说明一点,投资,主要是指政府主导的投资,犹如嗑药,短期确实能让整个经济体为之一振,可时间一长,过度投资所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资源错配,就会对整个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产生巨大的副作用。 经济体就像人体一样,突然吃了兴奋剂,当然感觉会很OK,精神亢奋,体力充沛,不过,high上几个小时容易,难的是一天两天,甚至一个月两个月的持续 high下去,并且high的时间越长,到最后萎缩的越快。 其实,经济学上,投资和消费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费雪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投资就是在时间维度上作平衡的消费。”换言之,投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要说清这个问题,必须在消费和投资之外,引入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储蓄。 而这三者之间所包含的经济学逻辑是,对于消费者而言,他手中的钱,无非有两个用途,要么买东西,立即消费掉,要么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而被存入银行,暂时没有消费的钱,就是储蓄。储蓄要生息增值,就要被放贷出去,变成一种投资,以满足企业扩大生产,创新产品的需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所有的投资都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换取利润上的回报,只有那些有效的投资,才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 简言之,要想投资产生消费,拉动消费,必须是有效的投资才行,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投资呢?显然这有赖于千千万万的企业家们去发掘,去开拓,至于投资成功与否,市场会给出明确的答案,毕竟只有那些适销对路的产品才会大行其道,而反应寥寥的产品根本不可能得到大规模的生产。 但问题是,我们国家的投资,一直以来都带着浓重的政府色彩,说白了,推动投资背后的主要力量不是来自企业家和市场,而是来自政府。政府主导的投资与企业家主导的投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市场的压力,即使投资错误,也无需承担任何风险和成本。不过,我们知道,有效的投资才能产生消费,而常常伴随着错误和浪费的政府投资,显然不可能对普通百姓的消费需求产生持续、稳定、有效的刺激。 看清这点,我们才能知道,所谓的“内需不足”本质上是个伪命题,关键原因在于,我们的投资为什么不能满足普通老百姓的消费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