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与自然的和谐及道教的生态和谐观

 上林书苑 2011-12-17

人类到底如何与大自然相处?一部文明史,反反复复纪录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的多种变化。在人类文明的初期,敬畏自然,甚至于神化自然,顶礼膜拜,诚恐诚惶,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生产力低下,对于自然现象莫知其所以然,无法抵御自然灾害,人们的一种无奈心理。但近代科学昌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变得自高自大起来,所谓“征服自然”,要高山开路,要河水倒流,等等“壮举”,比比皆是。二十世纪一百年,世界物种的灭绝的数量超过以往几百万年的总数,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甚至于几十亿年地球储存的“太阳能”,地下的煤矿和石油,几乎开发殆尽。目前国际石油价格疯涨,即其恶果之一。几百年,甚至于几十年内,人类将面临地下资源枯竭的厄运。看来我们得认真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了。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同生共运,浑然一体,彼此应该友好协调,和睦相处。只有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即所谓“生态和谐”,才有可能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句话,人类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没有“生态和谐”,就没有人类本身的发展,这已成为当前人类共同认知的普遍真理,尽管这个颠覆不破的真理是花费了惨痛的代价得到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际上,我们国家的道家,我们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早就提倡一种生态和谐观,只是被我们漠视、轻视,而束之高阁罢了。发掘道教生态和谐观的丰富内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道教的核心——“道”,就是兼有万物之源和万象之源的统称。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25章)用今天的话来说,道家认为精神世界的普遍规律是与物质世界的基本法则相通的,或者说两者具有一致性。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及其内在的系统规律性,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至高无上的理想精神境界,老子认为这种精神境界与“自然无为”融为一体。庄子则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第二十二)这里的“美”、“法”、“理”均与现代的规律、原理同义。庄子在告诫人们,圣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形式,人们应该与自然保持协调。

 

道家还认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第25章)。因此,列子更将天、地、万物和人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列子》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履,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则?生履者不能形载,形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人类不应该妄自尊大,应与社会自然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即“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和,万物皆化生”(《庄子?至乐》)。既然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是化育万物之本源,因此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协调阴阳,保持和谐,这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生态和谐观的本质内涵。《黄帝内经》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者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一言以蔽之,人应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与宇宙万物共生共长,相互协同。

 

道家的生态和谐观的另一个精义,就是“贵生”。因贵生而乐生、爱生、好生,以致养生。道家非常尊重人的生命的价值。《道藏》的首经《太上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声称“仙道贵生,无度量人”。在《广弘明集》卷9的《笑道论》中,有言:“天生万物,人为最贵也。”《西升经》更放言,应将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乐观进取,“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在《太上老君开天经》中,更是绘声绘色,鸣奏了一首生命的颂歌;“生之美无形之象,各受一气而生。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万物之中人最为贵。太初一治至于万劫人,民之初,故曰太初是时唯有天地日月人。”

 

道家以追求长生不死、修道成仙为至高目标。实质上,这也反映道教追求生命长久的执着追求,因而自创教以来,道教十分注重养生,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的经验。有人甚至说老子的思想在本质上是以“生命”为核心的体证(参见郑志明,《〈老子〉的医疗观》,《当代道家与道教》P192,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深。”(《老子》54章)庄子指出:“道之真以治身。”(《庄子?让王篇》)养生的宗旨在于“深根固柢、长生久视”。老子以来,道家对于养生提出了一系列十分可贵的原则和规律,至今还闪烁着夺目的光辉。有关的论述,比比皆是,在此不拟展开。

 

道教的生态和谐观,还体现在对于异教和外来文化的博大兼容。首先对于中华文化的主流——儒家学说,道教并不排斥,相反在“修德”等方面,大量的吸收了儒家的道德观的精华。如在《抱朴子?对俗篇》,便直截了当地声言“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真大道戒规》则倡言,“忠君,孝于亲,诚于人”,与儒家思想如出一辙。北京白云观的“文昌殿”内,文昌帝君旁左有孔子,右有朱熹,这就是道教与儒教融合的活生生的范例。

 

武当山紫霄宫父母殿,供奉有佛教的观音菩萨,似乎用形象表明了道教对佛教的兼容的态度。在道教的经典大全《道藏》中,居然收进了摩尼教教典。我们知道,所谓摩尼教,是古代波斯人吸收基督教、佛教等教派,所创立的一种新的宗教,曾流行于中亚、印度和中国。有的庙宇的客堂的门联“入门来不分三教,到此地来原是一家”,何等海纳百川的心态,何等宽容谦卑的精神!何曾有一点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心理,一点点“党同伐异”的门户之见。仔细考察道教的发展过程,丛林制度、戒规和造像均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有人说道教的“三清”似乎借鉴了佛教的“三身”说,全真教的“五祖七真”与中国化的佛教派别——禅宗的“五家七宗”更有不解之缘。另一方面,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道教和儒教的影响。中国佛教的神仙和方术特色,就是道家熏染的结果。实际上,明清以来,儒、释、道三教同源,三教混杂的现象十分普遍。固然,在道教的道观中,往往有各种佛像和儒教的孔孟等的圣象出现,在佛教的寺院中,道教的诸仙和儒教的孔孟的圣象都是司空见惯的。

 

奇怪的是,道教作为一个宗教,不但没有压制和排斥自然科学,反而对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过重要的贡献。其原因也在于道教的自然和谐观。道教的炼丹术,酝酿了众多学科的形成,如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学。实际上,道家的炼丹术,西传到欧洲,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也为炼丹道士所发明。道家的《道藏》,收集了我国古代的大量珍贵古籍,涉及哲学、历史、文艺、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地理、民俗、气功等等。现代科学家发现,道家的“道”,实质上从万物之源的角度来看,迹近于现代物理中的“真空场”,或者“暗能量”(《道德精中的“道”、“无”与真空场、暗能量》P137,张端明、李睿、杨叔子,《当代道家与道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道教文献中所包含的原始科学主义成分,与最新的科学概念之间,竟然存在某种相似性。这使得许多当代的大科学家大吃一惊。他们在探索最新的物理学概念的过程中,从道教经典获得了非同凡响的启迪。道教的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道”的观念,对于当代化学、物理学、宇宙学和生命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作用,人们从中可以发掘到难以估量的宝藏,会给予科学的未来发展增添新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