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郦波

 梅屋 2011-12-18

摘自百科名片

郦波,1972年4月17日出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2007年出现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节目,开创了该节目收视率的第二新高。2009年10月初,他已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大明名臣:抗倭英雄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和《大明名臣:海瑞》已录制完毕。《曾国藩家书》正在录制中。

中文名: 郦波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丹阳市
出生日期: 1972年4月17日
职业: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代表作品: 百家讲坛:《大明名臣 风雨张居正》,《颜氏家训》等

目录

个人概况
  1. 老师
  2. “疯子”
  3. 名人
个人作品
个人评价
郦波语录
展开

编辑本段个人概况

  任教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学历: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国内文牍学首个博士后)
  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曾经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讲《万家灯火》
  
 

郦波

2.2009年10月,在CCTV-10《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之风雨张居正》。
  3.在《百家讲坛》已录制完成《大明名臣之抗倭英雄戚继光》(于2010年8月13日播完)、《大明名臣之救时宰相于谦》(于2010年8月28日播完),《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于2010年8月20日播完)。
  4.2011年4月20日在CCTV10播出他的《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于2011年5月3日播完)。
  5.2011年9月《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已录制完成,即将播出。
  6.现在,在湖南卫视《非常靠谱》任常驻嘉宾

老师

  他只愿“开心上课,平淡生活”
  从《万家灯火》到《百家讲坛》,郦波的名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他授课的个人风格被更多的眼睛关注着。成名后的郦波还是谦虚地表示,自己其实就是一个教书匠。喜欢上课,尤其喜欢课堂上的那种氛围,其实别人评价这人挺内向的,平常话不多,不过一到课堂上就变得喋喋不休了。因为生活确实很简单,除了上课,就在家里呆着,顶多就是去图书馆查些资料、借些书。所以,开心上课,平淡生活,就是最简单也最重要的生活信念。郦波甚至笑言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上课,后来爱好成了职业,才发现自己连业余爱好都没了,所以后来才培养了武术和民族音乐两个爱好。
  
  

郦波作品

“疯子”

  爱人说他“你确实是着了魔”
  郦波老师有一个习惯,无论是上课还是对于要讲解的人物,不论是当初在《万家灯火》还是后来在《百家讲坛》,他都喜欢先花上很长的时间,一个人在秦淮河边慢慢地来回散步,藉以揣摩、体悟人物的内心与命运。想得仿佛着了魔。在百家讲《风雨张居正》的一段时间里,尤其是这样,连爱人都说好像确实是着了魔。不过,我喜欢这种沉浸在人物命运里的对历史的找寻,以为只有这样,历史、文化,还有那些民族血脉里的传承,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才不仅仅是一些空洞的存在。

名人

  害怕卖报师傅认出自己
  虽然郦 波老师一再强调自己比较喜欢安静的生活,在不上课的时间里,喜欢看书、发呆、冥想,但在电视上讲了课,出了名,想要安静也难,这也正是郦波所矛盾和迷惑的地方。有一次在我们学校的后门口,买报纸的时候,报亭的师傅问"是电视上那个讲课的人吧?居然回答他说"可能是吧"。结果那个老师傅一脸狐疑地看着说:是就是,怎么还可能是呢?当时拿了报纸,掉头就逃了。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五代前的那些爱》、《宋元明清那些爱》、《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救时宰相”于谦》、《清官海瑞》、《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部)》

编辑本段个人评价

  一个儒雅的江南才子,曾出版《五代前的那些爱》《宋元明清那些爱》。他被称为电视讲坛之“鬼才”,人气如日中天,从大学讲台跃入电视讲坛的一匹“黑马”,已在《百家讲坛》录制完《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颜氏家训》《大明名臣:戚继光》《大明名臣:于谦》等节目。除了看书和思考,郦波平时还爱好武术和民族音乐。他拥有一大批爱戴追捧他的学生,在贴吧上,他的学生给了他这样的评价:“儒雅,风趣,他的每节课都像一首诗一样。”
  郦老师,文雅的表面似乎带点调皮,甚是让广大读者喜欢。

编辑本段郦波语录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

●17岁的卓文君嫁人不久,就成了寡妇,换句话说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刚刚开始燃烧就被命运熄灭了,好在上帝又送来了另外一团叫做“司马相如”的火苗!
  ●七仙女都说这姻缘是天注定了,董永还是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这表现出董永同志极好的品德修养——路不拾遗嘛,连天上掉下来的美丽老婆都不肯捡。
  ●要找到这样的男人,我们不禁要像李太白那样慨叹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像一首流行歌曲里唱的那样,“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人”呢?
  ●民间经常说夫妻打架叫“床头打架床尾和”;所以解决家庭矛盾,套用句广告词,叫“一切皆有可能”。
  ●墙外路过的这个小伙子乃当朝裴尚书之子裴少俊。你听这名儿取的,一听就知道他长得至少不比韩国影星裴勇俊差,要不也不会让李千金一见就失声惊呼。
  ●每一只蜗牛都有自己的一套房子,所以蜗牛王国的公民,大概从来都不会像杜甫那样,产生“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悲叹。
  ●作为当时“超级男生”的代表,一代青年才俊,唐伯虎怎么能忍受这种屈辱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春香就插科打诨地问,是不是去年关在笼子里的雎鸠鸟,今年飞到何知州家里去了?
  ●戚继光这帮参加武举考试的考生,有功夫、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四有青年啊!
  ●女人读不懂男人的寂寞,就像男人读不懂女人的眼泪。
  ●你想想,这女人的嗓门一放开了那就是一个高倍扩音器啊!一群人站在城楼上放开了一喊那吓都把人吓死了!小鬼子们被吓愣了,愣是犹豫了一天都没敢攻城! 
  ●你看这仗打的,来了就打,打了就赢,赢了就吃。这个流畅度!这个完美程度!感觉只有三个字啊,爽歪歪啊!
  ●老挨揍不行啊!痛啊!要说痛并快乐着也就罢了。(但却是)痛并痛苦着,最后土蛮不干了……
  ●大明王朝不论如何风雨飘摇,局势危难到什么时候,甚至灭亡的时候,从来不定城下之盟,从来不签不平等条约。
  ●倭寇因为太怕戚继光了,所以给他起了外号,叫他“戚老虎”简称为“戚虎”。戚继光心想:“我哪是老虎,我们家倒有个母老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