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昵称4735378 2011-12-22
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2010-11-16 01:10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收官之年,再过一个多月,我国就要步入”十二五“时期。纵观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核心议题,而这两个议题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那就是使中国从“国富民强”向“民富国强”转变。

  在过去30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迅猛发展,而30年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总量有望进一步巩固世界第二的位置,人均GDP也有望超过5000美元。不过,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还是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而消费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虽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均

  GDP稳步提升,但消费率却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8年的48.6%,而同期居民消费率更是从48.4%下降到35.3%,这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要素投入以及海外市场,而巨大的中国市场却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开拓。在当前国内资产价格上涨,国际贸易环境动荡的格局下,三驾马车的不平衡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提升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将“消费”列在三驾马车之首。

  而要提升消费,扩大内需,关键还要依靠制度的改革。从整体上看,中国百姓并不缺钱,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中国人均

  GDP稳步提升,但是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失衡———劳动报酬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以及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分化———使得消费意愿和购买力之间产生严重脱节,也导致人均GDP的增加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真实消费。因此,未来政府首先就要通过提高最低收入标准、加快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等方法,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水平。其次,要进一步发挥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目前我国所得税、财产税制度的建设还不完善,特别是针对高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调节能力相对薄弱,而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有效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最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政府的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也应该随之变化,应该说,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来自政府层面的阻力有时候并不小。对于已经习惯于“监管者”身份的政府而言,在“十二五”期间,需要将更多的财政投入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教育体系等保障性制度的改革;而对于住房、就业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也需要积极实施改革;同时,政府还应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解除百姓的后顾之忧,让百姓能够安心消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