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预测定位】
旅游地理是实施新课标的省份选考的内容,根据近些年的命题特点分析,选考的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考题范围严格遵循课标,不偏不怪,不超纲。从考查内容上,侧重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评价条件、特点,发展旅游的意义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主要结合热点及我国著名旅游地考查旅游的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题目难度一般不大。②从考查形式上,多以图文、景观等方式呈现信息,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基本知识做出解答,题型多以综合题为主。③从考查能力上,侧重考查信息的提取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的分析、论证能力。
考点 |
高考命题预测 |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3.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
4.旅游与区域发展 |
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和评价,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3.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4.运用资料,描述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5.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6.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7.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8.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9.阐明旅游业对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10.结合实例说出旅游活动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
【核心知识精讲】
一、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空间联系法图解现代旅游的特点
2.旅游活动的确定方法
旅游活动是消费活动,但它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是人们满足了生存需求和基本发展需求之后的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二、旅游资源
1.列表比较游览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价值 |
含义 |
制约因素 |
两者关系 |
游览价值 |
旅游资源本身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及其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
资源的质量(即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是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游览价值就不会有开发利用价值。但是,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就高,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 |
资源的集群状况 |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
开发利用价值 |
指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即在旅游市场上能获得的经济收益 |
游览价值 |
市场距离 |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
地区接待能力 |
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 |
三、旅游景观的欣赏
1.旅游景观欣赏位置的选择
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位置观赏,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因此在观赏时要注意把握景观的距离、角度和动态。
2.中外著名自然景观及其观赏位置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景观类型 |
景观举例 |
最佳观赏位置 |
高大雄伟的山峰 |
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 |
远眺、俯瞰 |
地貌的酷似造型 |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
特定的观赏位置 |
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 |
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 |
置身其中近观 |
桂林的芦笛岩洞 |
一线天 |
瀑布 |
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之间,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 |
适当距离仰视 |
江河湖海 |
洞庭湖、长江、滇池 |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俯览远望 |
湖沼池塘 |
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 |
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 |
山水有机组合 |
漓江山水、长江三峡 |
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 |
四、旅游开发与保护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
环境问题 |
成因 |
危害 |
环境污染 |
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
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 |
对生物的危害 |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 |
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对 |
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
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
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
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 |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 |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
城市化问题 |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 |
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 |
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以下联系图表示:
五、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1.旅游的最大目的是娱乐,但是如旅途中出现意外事项,往往使事情向相反方向发展,所以注重旅途安全相当重要。在出游安全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出门观天色”。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地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携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2)了解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计划,防患于未然。
(3)多了解些旅游小常识,在旅游中注意安全。
①行前预先规划旅游线路,充分了解交通状况,进入山区应注意塌方落石与路间塌陷。
②登山前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轻装上山、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要选用球鞋、布鞋和旅游鞋等平底鞋,勿穿高跟鞋,以免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借助拐杖要注意选择长短、轻重合适与结实的拐杖。
③行前注意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一起吹跑。
④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照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选择能保障安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松动。
⑤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尽量避免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无救生人员管理的深潭、溪流等水域游泳及戏水。
⑥要注意林区防火。
2.生态旅游的特点
(1)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
(2)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
(3)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4)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生态安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