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心通阳靠桂枝

 11jiuge 2011-12-24

强心通阳靠桂枝
经典《伤寒论》第一方就是桂枝汤,其主药非桂枝莫属。桂枝的作用如何?恐怕学中医的没有不知道的,辛温解表,温阳利水。真是这样的么?我认为不全面也不准确,从《伤寒论》原意来看我认为有两点是其主要作用,一降逆,二强心。
先说降逆。《神农本草经》论桂枝的功效是“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注:可能是吐呕之误)、利关节。”张仲景《伤寒论》凡有冲逆证者,都加用桂枝,如第十五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又如桂枝加桂汤证,治气自少腹上冲心。防己黄芪汤方后亦说:“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此外,如苓桂术甘汤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苓桂甘枣汤证治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可见仲景应用桂枝是降冲逆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临床上我一直是坚持这么用的,咳喘气逆用桂技,水饮上逆用桂枝,奔豚不息用桂技,效果都是显著的。但我发现这么用的中医很少,反而用沉香降香厚朴赭石等下气的较多,真有点小看和埋没了物美价廉的桂枝。这里我不想展开论述其降逆作用,因仲景叙之甚明。
我这里主要想重点说一说桂枝的另一重要功效---强心。说桂枝有强心作用,可能大家又有些费解了,桂枝怎么冒出个强心作用,莫非你又要胡说八道标新立异了。非也。说桂枝有强心作用并不是我杜撰发明的,而是有根据有来头的。还是从《伤寒论》说起吧。
《伤寒论》的第一方,桂枝汤大家都是知道的:桂枝三两 白芍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12枚。其主药就是桂枝,方名就是明证。辛温解表,滋阴和阳。主治: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一般解释为桂枝辛温祛风,白芍滋阴敛汗,一开一合,阴阳调和。真是这样的么?我不这样认为,桂枝汤证是风寒表虚,这是大家公认的。其实出症是汗出恶风,汗者心之液,明显是心阳不足,心液受损,无力敛汗。这是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仲景采取了温阳强心的办法,这就是用桂枝为主配甘草桂三甘二来达到目的。白芍和大枣敛阴滋液补充营养,生姜祛寒散邪。以桂枝为主配甘草强心的作用,在麻黄汤中仍然有体现。为了防止麻黄发散过劲,伤阴损阳,就用桂枝二甘草一强心以防之。这才是正解。更能说明问题的是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心阳受损就用桂枝甘草,桂枝是主药,桂四甘二嘛。沿着这一思路,多年来我在临床上一直用桂枝为主作为强心药来用,实践证明是对的,也是可行的。可以说桂枝是一味难得价廉效宏的好药。下举一例示之。
曾治一男性患者,楼xx, 60岁,主症:心动过缓已有两年,每分钟心跳45次,头晕,胸闷,其余饮食二便均基本正常,舌淡苔白嫩,脉三五一结代。辨证为心阳衰微,气血瘀滞。用方桂枝加附子汤合丹参饮。
处方:桂枝肉桂各25g 白芍15g 炙甘草30g  制附子5g  丹参30g 檀香6g 砂仁6g 生姜10g 大枣6个,七剂,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心跳提高到60次,头已不晕,胸亦不闷,脉为八九次一结代。效不更方,又续服十剂,脉搏稳定在每分65次左右,脉已无结代。后又以炙甘草汤与此方交替服用三月,基本治愈。
我在治疗心动过缓和冠心病肺心病时一开始很少用参芪,多重取桂枝温阳强心,效果很好。桂枝的好处在于一能强心、二能通脉。方中之所以桂枝肉桂各半用,是因为古时用的桂枝据考证是肉桂(亦称桂心),桂枝肉桂实为一物,一气薄一味厚相得易彰,为了保证疗效故同用,余无它意。
附名医案一则:
川桂枝平降冲逆、温复心阳效捷
【病案举例】曩年朱老治一许姓妇女,腹中攻筑,有气自脐下上冲至咽,窒塞难受,经常频发,迭经多方图治罔效,诊为奔豚病。处方:
桂枝、大枣各15g,杭白芍药、旋覆花(布包)各10g,生甘草、生姜各5g,代赭石(先煎)30g,橘核、荔枝核各12g。
连进2剂,自觉气自咽降至胸部;再进3剂,冲逆已平,诸恙均瘥。
桂枝善于温通心阳,与甘草同用,治阳虚心悸有良效,适用于心阳不振、心脉痹闭之证。朱老经验,凡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之心动过缓,引用之有提高心率的作用,常以桂枝、芪、丹参、炙甘草为基本方,随症佐药。盖心阳虚者心气必虚,故用黄芪以补气;心阳虚则营运不畅,故用丹参以养血活血;阳以阴为基,心阳虚者必兼见心血虚,故用甘草以柔养。此四味共奏益心气、复心阳、通心脉之功。而其中关键,桂枝的用量须打破常规。朱老用桂枝,一般从10g开始,逐步递增,最多加至30g,服至口干舌燥时,则将已用剂量略减2~3g,续服以资巩固。若囿于常法,虽药已对症,但量小力弱,焉能收效

堪当重任之半夏
 

.堪当重任之半夏 半夏味辛性温,体滑而燥,其除湿化痰,和胃健脾,发表开郁,降逆止呕,人皆知之。然其作用远不止此,恐世人埋没,失去一能担当大任之药,现将自己临床多年在其它方面运用体会公布于众。

半夏治失眠远胜于酸枣仁和夜交藤合欢花之类。我在临床治疗严重失眠或经常服用大量安定类病人,为了当晚起效,取得患者对中医之信赖,一般都是启用杀手锏——半夏秫米汤,患者服完即可以熟睡。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不信,用此方治失眠古往今来验案无数,但是能否达到百试百验恐不多。这里有个诀窍,不妨告诉大家。一是大量,二是晚服。大量是一付少则90克,多则120克,量少疗效参半;晚服是白天不要吃,晚饭时吃一次,临睡前一小时吃一次。记住!临床上很多大夫不讲究方法,开了镇静安神药,不交待服法,仍然叫患者按传统服法,一日两服,上午一次,下午一次,结果很多病人,上午服后昏昏欲睡或者干脆中午又睡一觉,这样到晚上就很难入睡。

这里说一个病例:兰某  男性  67岁  西安大学习巷回民,2010年3月,慕名找到我说,失眠几年了,老睡不踏实,一夜就能合眼2-3小时,随后就在床上辗转反侧到天明,心烦意乱,第二天起来,头晕脑胀,无精打采,苦脑极了。吃过脑白金,褪黑色素,安神枣仁口服液等一大堆治失眠之药,都不管用,现在只能靠安定睡几个小时,恳请你给治一治。

刻诊,面憔悴,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迟缓,心动过缓,其余均好,能吃能喝。应该说是一个痰火郁积,热盛扰神之证,辨证不难。对于这样的病人,久治不愈,如果还用常规药物,开个3~5付药,绝对不会有效的,病人肯定会一走了之,不会再回头,而且还会宣传说,王大夫就那么回事了,一般般。所以起手我就用了杀手锏。书方:半夏秫米汤合黄连温胆汤
清法半夏各60g  薏米30g  天竺黄30g  枳实15g  陈皮15g  茯神30g  黄连10g   桂枝甘草各10g(考虑心动过缓)三付,交待服法:白天不吃,晚饭时吃一次,少量(一付药的1/3),临睡前一小时将余药饮下,排空小便。病人听完后说,你这大夫的药吃法还和别人不一样,而且药量这么大,又没有酸枣仁类,能行么?看来还是个老江湖了,久病成良医嘛。我说先试试看,不行我再想办法。病人半信半疑持药而去。一天过去没消息,两天过去仍然没有回音,第三天,病人来了,满面春风,一见我就翘起大拇指,说你真行,服了。吃了你的药,当晚不放心还吃了2片安定,结果就睡了6个小时,第二天晚上大胆不吃安定,光服你的药仍然睡了6个小时之多。今天来,一是报告好消息,二是因为明天你不上班,提前把药开下,这回遇到了好大夫一定把这病看好。此病人以后又连续用药一月余,基本治愈。

其中还有个插曲,该病人吃了十余天,效果挺好,夜夜入睡,突然中间有一周未来,我曾许愿一个多月治好,怎么吃了十来天就不来了呢?真好了么?正在纳闷,病人又来了,一进门,脸先红了,冲着我直道歉。不好意思,这周没来,动了个歪脑筋,原嫌你这药贵,我又到中研所去看了,并把方子拿出,说吃了几付药一点作用都没有,只好又来麻烦你,别见怪。我把方子接过来一看仍是套方,酸枣仁汤加减。我说不要紧回来就好,我原先只所以让你多吃一段时间,是为了形成一个习惯,以便克服顽疾,因为时间长了。老头心服口服,说一定听大夫的话,坚持到底。临床上治失眠,我看大多数大夫都是用酸枣仁汤加减,改换其它方子的很少,在此我用大量半夏治失眠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关于半夏有毒之说,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药典和大多数同道都认为半夏有毒,很多名医案也是一再谈到,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我临床几十年用半夏(包括生半夏),不管用多大量(最大量用过250g自己尝试)从未发现有中毒现象。有的大夫为了解毒加同等量的生姜,我看加不加都一样。从老祖宗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黄帝内经》记载用半夏都是成升的用,而且很普遍,从未见有中毒记载,后人不知从什么时间起竟说其有毒。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实际上半夏和山药芋头是一类的,仔细观察皮下都有一层粘液之类的东西,经常做饭的人都知道在刮山药芋头之皮后,手都会发痒刺激,双手拿到火上一烤就好了,二物煮熟都不辣口而且很面甜。实际上半夏也是这样的,皮下有粘液,君不见《伤寒论》用半夏条下都注一“洗”字么,洗去粘液就是为了去除刺激皮肤粘膜也。因该粘液物质能刺激喉头水肿引起人窒息死亡,这就是半夏有毒之说的缘由。但是该粘液之物质一经高温就不存在刺激性了,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用。记住!一定要高温先煮。如果还不放心,不妨自己先从15克吃起,按15克依次递加试一试。要知梨子的味道,先自己尝一尝嘛!我一生尝过的中药达百种,别有风味,更正了书上很多不正确的记载,以后我还会谈到。

半夏除了治失眠,我还常用于治疗无名肿块和癌症及部分皮肤病,也是屡建奇功蝼蛄+蟋蟀  等份  研粉装胶囊  每次5粒,  每日三次。

【验证病案】:患者常秀花,女,74岁,2009年l0月。刻诊:肺心病胸闷,气短,痰多,同时兼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在庆安医院住院治疗,一周后,上述疾病均已平稳,但是突然小便不利,少腹胀满结急,发展为癃闭。西医认为是泌尿系感染所致,急忙导尿并用大量抗生素。一周后,认为炎症已消得差不多了,就解除了导尿管。岂料小便仍然不利,点滴难下,小腹胀憋难忍,急请妇科外科神经科专家会诊,认为是糖尿病引起的,于是,又将导尿管插上,同时注射胰岛素和维生素B12。又是一周过去,大家认为差不多了,于是,又将导尿管取下,结果小便仍然照旧点滴不下,无奈又请四医大和323医院泌尿科专家会诊,也无好的办法,一致认为,只有造个尿瘘,终身挂个尿袋。至此,西医已黔驴技穷。病人得知,痛苦不已,整日哭哭啼啼,以泪洗面。

在此治疗过程中,于取掉导尿管间隙,我也用过几剂中药如滋肾丸,验方癃闭通等,包括用药末外敷肚脐和涌泉穴及针刺按摩,都只能解决一时问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无奈之下,突然想起上方,到了这时只好孤注一掷,用这个不起眼的偏方。原来只想作为缓兵之计,不行就造个尿瘘,谁知只用了3天导尿管就自动滑落下来了。然后继续服了一周,小便就通畅自然无阻了。一个难题就这样轻易的解决了。以后在临床上又用过几例都是药到病除。呜呼!民间野方不可小瞧也

化痰妙药
薏仁,不就是既能煮稀饭美容,又能当中药用的极普通的一味寻常药嘛,怎么到了你手里就成了仙丹妙药?你真能忽悠大伙。我想大家在没有看完全文一定会这样想,不奇怪。我会让大家相信的。先看一则引起我认识改变的医话。

薏苡仁清痰------作者:钟新渊
1983年9月末,我得了一次感冒,初愈后,每日清晨仍咯黄色浊痰,历时一周,有增无减。我担心痰浊不清,引起它病。暗自思量,找一味善药来清除痰源,黄色浊痰是湿热酿成,我就选用薏苡仁清化。每日取薏苡仁50克煮粥,连吃三天。果然,咳痰逐日减少,尿量增多,湿热从下泄去。我素来脾肾不足,苡仁淡渗寒滑,虽然有利于清化痰热,但却使我溲时余沥点滴,有时自流而难于约束。可见善药也非十全。于是,在苡米粥中加入十枚红枣,连吃四天,痰浊尽去。从此以后,我对肺热痰浊重者,常用苡仁治之,效果多佳。《长江医话》

无独有偶。一日,我刚好感冒,并引起了支气管炎(系先天遗传,平时很少犯,只是在检查身体时,拍胸片发现肺纹理较粗乱),发高烧,咳嗽,吐浓痰,混身无力,脉浮滑数,舌淡苔白。同时,我母亲也患感冒,真是母子同连病相似,发烧,咳嗽气喘(因有慢性肺心病兼肺气肿),大口吐痰。为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决定我母亲住院行西医治疗,我在家用薏米治疗。由于印象较深,现在还记得当时治疗情景。

生薏米一斤500克,高压锅压半小时,煮了三大碗,每一个小时约喝250mL左右,该米汤微酸微涩,喝下去以后,半个多小时就要小便一次,从上午喝起,一直到下午5点左右,高烧开始退却,痰大量减少,其前高烧一直不退,家人曾劝我去打吊针,我执意不去。结果又服两天薏米汤,完全治愈。即神速又省钱。而我母亲就没有这么幸运,整整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其间用进口头孢抗生素类药,一周后才控制住气管炎。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

从此以后,我对薏米这味药,独有情衷,高看一眼。在治疗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以痰多而稠的各种证侯时,首选之药就是薏米。这里要强调是:大量,生用。不得低于50克,为了防止小便滴沥不畅,伤了阴气,应中病即止,或配入大量红枣,取葶苈大枣汤之意。看到这里各位还认为薏米仁是寻常之物么?它不神妙么?

另外,谈点题外之话。我为什么要引用上述医话呢?并不完全是为了佐证我的观点,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告诉青年中医同志们,学中医,不要光研究理论(不要理解错了,不是不学中医理论),要多看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之医话医案,并尽量记在脑子里,这比多记方子,多记药实用的多。理论是抽象的,医案是具体的。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绿的。医案是活生生的“模特”,人的大脑很容易记住鲜活的形象东西,这是科学。如果有大量的医话医案在脑,一旦遇到疑难病证就会浮想联翩,迅速建立起联系,而胸有成竹,泰然处方。这就是古人说的:博涉知病。多年来,我一直以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学习临证,受益非浅,
 
神奇之药话竹沥
淡竹和青杆竹的新鲜茎,经火烤所沥出的淡黄色澄清汁液即为竹沥,乃一寻常之物。其性寒味甘,临床上一般作为清热化痰之用,此人人皆知。但是治疗败血症和严重性感染者少为人知,而且一般人很少想到用鲜竹沥一药。

2006年5月,一于姓妇女经人介绍找到我,说请我出个诊到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看一个重症病人,她说是外阴癌。我说这病恐怕看不了,她说,别人都说你中医看得好,西医现在没办法,撵着出院,你就给看一看吧。盛情难却,只得硬着头皮跟她去了。

到了医院,在重症监护室看到病人,系一老年妇女,约七十多岁,高个白胖,处于半昏迷状态,其女儿为我介绍了病况,两次外阴手术,现经过植皮外观巳愈合,但腹腔内感染,少腹胀大,靠近腹股沟处有一小口,经查看,溃口不红肿,但稍一动就从里往外流脓,最近每天都要排出一小碗脓液,西医给予大量进口抗生素乃控制不住,曰:癌细胞巳扩散,无法救治,动员家属叫病人出院。我仔细做了检查,外阴部刀口缝合都很好,仅是腹腔内严重感染,发烧流脓不止,脉象略为小滑,舌质干红,苔白厚,呼吸缓慢,痰多,旁边的呼吸机紧忙活,神志半清醒,虽说问话不能答,但从眼神能看出来,明白我所说的话。吃饭喝水能喂进去。总体给我的感觉是只要控制住感染,人就有希望。此时我已心里有底了,根据我的结验,我觉得采取补气清热化痰排脓就可以,脓也是痰嘛。首先我就想到了鲜竹沥,用其清热化痰一举两得。

随即处方;生黄芪120g  当归15g  高丽参30g  桔梗15g  生薏米100g  鲜竹沥20mL一支规格的,每次10支(一日四次)  共三付药,水煎服。

第二天,其女儿打电话告之,现已不烧了,伤口脓明显少了,人也有点精神了,简单的问话能答。我说有门了,只要不拉稀,除其它中药外照服,加大鲜竹沥的量,二个小时一次,每次100毫升,一天五次。结果,一周后,肚子里的脓排干净了,半月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后出院了。

记得,当时医院的大夫问小于,你婆婆吃的什么中药竟然能把溃烂之癌控制住,小于说:除了人参黄芪外,王大夫就让我们天天喂鲜竹沥口服液,西医非常纳闷,鲜竹沥不是治咳嗽吐痰的么?真是不可思议。该病人出院后,又生存了三年,去年因外阴癌转移而去世。如果当时不是鲜竹沥控制住感染就不可能有其后的三年生存,这是不争的事实。

也许有人要问,你怎么能想到用鲜竹沥口服液治重度感染呢?实话告诉大家,这并不是我的发明,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厚积薄发,平时脑子里就装了大量的名医医案,临床上只要碰上同样的病人或类似的病人就可以套用,照猫画虎。这个病人的治疗方案就是十年前学习四川巳故名老中医江尔逊的经验。

江老在《豁痰丸抢救痰热伤津危证的体会》一文中反复谈到用鲜竹沥治疗重症感染的神奇作用,尤其是治疗一位涂姓青年妇女,因急性阑尾炎穿孔导致全腹膜炎,高烧40C,阴道流脓性分泌物一案,经用豁痰丸加大量鲜竹沥治愈,对我印象极为深刻。以致以后我在临床中反复单独大量地验证其清热化痰解毒的作用,基本上不用参加其它清热解毒药,照样收到佳效。从上述案中也可以看到未加银花连翘野菊花之类的效果。

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学中医不需要读太多的理论书,也不需要迷信辩证施治那一套,只要做到三个一百就行了。即熟记一百种药(烂熟),一百个名方,一百个经典医案。兵不在多在于精。一百种药即可独当大任,也可随证加减;一百个方子,同理即可单独用,也可多方联合,组成上千上万;一百个医案就是具体模式,光有抽象的理论没有形象具体的案例是很难认证看病的。我临床多年得窍于脑子里装了大量病案,不会辩证时或遇到疑难病时就想类似病案,照猫画虎一打一个准。

跑题了,言归正传。在平时治疗小儿痰多气管或肺部感染不能喝中药的,就开一种鲜竹沥口服液令其多喝,大人亦然,每每收药到病除之效。各位同道不妨一试神奇妙药鲜竹沥。

舌诊歌

1舌淡红薄白,干湿适于中。

2红活有光彩,荣润津气充。

3舌体分五部,尖心边肝胆。

4中间属脾胃,舌根肾气看。

5舌质观五脏,舌苔六淫探。

6水滑湿邪犯,津少火烧干。

7舌红生热病,淡白虚又寒。

8深红舌名降,外热传入营。

9焦紫起芒刺,热邪传入血。

10紫晦如猪肝,无津阴竭亡。

11紫滑虚寒证,紫斑瘀血藏。

12全舌青又紫,秽浊酒毒详。

13全舌清又紫,缺氧人须防。

14粗糙苍老舌,多为热或实。

15舌胖细而嫩,虚寒与湿证。

16舌胖大又肿,热或中毒分。

17舌瘦又干瘪,病人伤气血。

18舌上有裂纹,热证虚伤阴。

19芒刺舌上长,结热医端详。

20齿痕见舌边,脾虚湿内停。

21舌光面如镜,阴竭热耗津。

22痿软伸无力,津伤气血虚。

23舌强不能语,热奋痰迷心。

24舌颤抖不休,人虚动肝风。

25伸舌歪一边,痰阻半身风。

26吐弄出口外,热炽儿脑瘫。

27短缩伸不长,寒热痰湿险。

28薄厚分表里,润燥津有无。

29腐苔豆腐渣,郁热食积痰。

30腻苔油盖舌,阴胜痰湿温。

31苔如花斑落,胃里气阴伤。

32苔剥如地图,儿见多过敏。

33有根苔难刮,无根似染涂。

34有根胃气在,无根胃衰败。

35白苔表与寒,黄苔里与热。

36灰苔主里证,燥润别热寒。

37黑苔明干滑,三焦寒热搬。

38温病尖中根,三焦分细明。

 

1舌淡红薄白,干湿适于中。

2红活有光彩,荣润津气充。

3舌体分五部,尖心边肝胆。

4中间属脾胃,舌根肾气看。

5舌质观五脏,舌苔六淫探。

6水滑湿邪犯,津少火烧干。

7舌红生热病,淡白虚又寒。

8深红舌名降,外热传入营。

9焦紫起芒刺,热邪传入血。

10紫晦如猪肝,无津阴竭亡。

11紫滑虚寒证,紫斑瘀血藏。

12全舌青又紫,秽浊酒毒详。

13全舌清又紫,缺氧人须防。

14粗糙苍老舌,多为热或实。

15舌胖细而嫩,虚寒与湿证。

16舌胖大又肿,热或中毒分。

17舌瘦又干瘪,病人伤气血。

18舌上有裂纹,热证虚伤阴。

19芒刺舌上长,结热医端详。

20齿痕见舌边,脾虚湿内停。

21舌光面如镜,阴竭热耗津。

22痿软伸无力,津伤气血虚。

23舌强不能语,热奋痰迷心。

24舌颤抖不休,人虚动肝风。

25伸舌歪一边,痰阻半身风。

26吐弄出口外,热炽儿脑瘫。

27短缩伸不长,寒热痰湿险。

28薄厚分表里,润燥津有无。

29腐苔豆腐渣,郁热食积痰。

30腻苔油盖舌,阴胜痰湿温。

31苔如花斑落,胃里气阴伤。

32苔剥如地图,儿见多过敏。

33有根苔难刮,无根似染涂。

34有根胃气在,无根胃衰败。

35白苔表与寒,黄苔里与热。

36灰苔主里证,燥润别热寒。

37黑苔明干滑,三焦寒热搬。

38温病尖中根,三焦分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