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箱內的細菌可能比馬桶還多!

 声声不息 2011-12-26

冰箱內的細菌可能比馬桶還多!

你家冰箱比馬桶還髒?這可不是危言聳聽!一項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所進行的「國人食物冷藏保鮮觀念調查」顯示,近六成民眾常將食物放到壞掉,導致家中冰箱成為堆放過期食物與滋生細菌的大本營。

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部最近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民眾如何使用冰箱進行調查,共計訪問了六百多個民眾,發現三大都會區民眾在冰箱使用上各有盲點,台中地區民眾最愛把食物放到爛,台北地區民眾食物保鮮觀念最差,而高雄民眾家裡的冰箱則可能是全台最髒。近五成五高雄地區民眾家中冰箱有異味,且湯汁血水外溢等狀況,居全台之冠,該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許崇民就認為,部分高雄地區民眾冰箱內的細菌可能比馬桶還多!

許崇民表示,海鮮、肉類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肉毒桿菌等的主要來源,民眾務必將生鮮食材與熟食分別密封存放,以杜絕生熟食細菌交叉污染及大量繁殖,一旦水血外流,容易滋生病菌,冰箱就可能比馬桶還髒。

至於台中地區民眾則最喜歡將冰箱塞滿,以致食物放到過期,每五人中就有一人食物買回來超過七天以上才食用,幾乎每個月都有食物放到過期壞掉的經驗。

高達九成台北地區民眾認為自己擁有食物保鮮的良好觀念,但實際上近五成台北地區民眾以為,食物只要放進冰箱就可以保鮮,完全忽略食物保鮮的前置處理。

總體來說,約有近六成的三大都會區居民每個月都有冰箱中的食物放到過期壞掉的經驗,約有一成的人每個月得丟棄三次以上的過期食物。

另外,近七成都會區民眾錯誤使用冰箱冷藏,近四成民眾並未先處理食物,就直接放進冰箱,有些人則以為塑膠袋綁上了橡皮圈,或是湯鍋蓋上鍋蓋,就算處理好了,如此一來,不僅提高細菌交叉污染的機會,更加速冰箱內細菌繁殖。

調查也顯示,多達九成高雄地區民眾認為自己腹瀉、拉肚子與家中食物保鮮無關,對此,許崇民表示,民眾如果不慎吃到冰箱裡面被感染的食物,可能引發噁心、腹瀉、腹部絞痛等症狀,甚至會引發食物中毒。

熟食放冰箱 最好二天吃完 ,蔬果只能擺三~四天。

   食物未吃完很多人直接往冰箱放,但昨天公布的一份調查發現,超過六成民眾不知生鮮食物的保存期限,以為擺到冰箱就可以長期保存,但事實上有些吃起來無異樣仍可能已遭污染;調查發現一年內曾有一到五次吃壞肚子經驗者即達百分之十一點二,若以全台二千三百萬人推算,每年計有逾二百六十萬人有吃壞肚子的經驗。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像熟飯菜就只能在冰箱冷藏室擺兩天、蔬菜水果也只能擺三、四天。她並建議民眾應將食物先放進保鮮盒或夾鏈袋,再放入冰箱食物不易走味也有助保鮮。

專家:勿以肉眼辨別 
   
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室昨公布六月底進行的「國人食物保鮮認知與行為」調查,樣本數共六百多人,調查顯示,近九成民眾未先密封處理就把食物放進冰箱;超過六成誤認為用塑膠袋或保鮮膜包起來,就可使食物保鮮;近兩成將生鮮食物放在冰箱超過三天;超過一成將生鮮食物放入冰箱達七天以上。

    至於分辨食物是否新鮮,有七成五表示會以外觀判斷、近兩成以氣味辨別。蘇秀悅說細菌孳生未必能以肉眼來辨別,保存在冰箱內的食物也要注意保存期限特別是腸胃敏感者,更須注意食物的新鮮度以免誤食腐敗食物而腹瀉。

     衛生署食品處副處長謝定宏表示不管是密封保鮮盒或夾鏈袋都能保存食物新鮮,若是用盤子加保鮮膜或塑膠袋則密封效果較差;但無論如何最好都是盡快吃完。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民眾多以為冷凍不會壞、煮熟就能吃其實這是錯誤觀念,應注意生食擺下層、熟食放上層,以免生肉的血水滴污染熟食;且冰箱應只放八分滿以利冷氣流通最好每周清理一次冰箱。

每年丟食物達二百五十八億元 

    昨公布的調查並發現逾七成民眾若無法判斷食物是否新鮮即會扔掉,約六成受訪者每月都會丟掉不新鮮食物,每周丟棄食物約值六十六元,依全台有七百五十萬個家庭來算,國人每年丟棄的食物高達二百五十八億元,足夠讓全台二十二萬三千名國中、小學生吃二十年營養午餐。

食物冰存仍有菌,要防腹瀉.家禽/海鮮,三天內吃完;密封最佳,保鮮膜,塑膠袋難保鮮

    夏天細菌最易繁殖,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指出,門診中在家食物中毒的人就增加二十至三十%,提醒大家食物冰存時仍會滋生細菌。長期進食腐敗更可能致癌;細菌亦會令食物在烹調時氧化的營養變質導致心血管硬化。根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有六成人不知道食物放在冰箱的保存期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提醒冰箱只能減慢細菌生長速度,食物只有二至六天的冰存期限。

肉類海鮮最多冰存三天

何一成醫師表示肉類及海鮮較難判斷是否已經腐爛,剛開始腐壞的食物味道上未必有異樣,而且單憑色澤更加看不準,當它們發臭時可能已經腐壞得很嚴重吃後可能會腹瀉和嘔吐,即使吃後沒有明顯症狀也不能掉以輕心。烹調後食物中的蛋白質及脂肪會被氧化細菌會令它們變質,另外細菌在令食物腐化的過程中會產生亞酸胺,一種香煙在燃燒時都會產生的致癌物。他警告長期吃受細菌污染的食物對身體會造成慢性傷害,不只會令心血管老化、變硬更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建議一般最好只在冰箱存放三天超過三天就應丟掉。

油炸 曬乾 較能保鮮
   
不同的烹調方法亦會影響食物可存放的期限,經油炸、曬乾等乾燥的肉類及海鮮則因缺乏水分,不利細菌滋生最能保鮮。何一成醫師指出生鮮的肉類及海鮮,可能已帶有肉毒桿菌及沙門氏菌等傳染性病菌,未經高溫處理等於沒有殺死原有的病菌,再加上腐敗性細菌隨時間滋生多種細菌夾攻下最容易變壞。

蔬果

酸敗靠眼看 鼻嗅
   
與肉類及海鮮不同憑蔬果的外觀大概就能看出有否變壞。何一成醫師表示蔬果腐爛都有跡可尋,譬如綠色的瓜和菜變黃就代表腐壞,若是在水果表面發現霉點就不要吃:「看到有小部分發霉的時候,黴菌其實已經長滿了整個果實,所以即使切掉發霉的果肉吃下去還是會拉肚子。」何一成醫師提醒如果嗅到水果有酸味或酒味代表細菌將水果發酵同樣是不可以吃;蘇秀悅主任建議冰存的蔬果最好三~四天之內吃完。

冰存芒果 易腐
   
蔬果要保鮮最好是未經烹調,何一成醫師指出蔬果仍有生命活的細胞能新陳代謝對抗微生物,所以可以借用蔬果本身的抵抗力延長保存期限。煮熟的蔬果細胞都被高溫殺死,不能釋放抗菌物質反而容易變壞至於冷藏,何一成醫師表示蔬果在結霜的冰箱內會凍壞,造成脫水;芒果、荔枝等表面比較沒有蠟質的水果,在高溫下細胞較活躍冷藏反會減弱抗菌能力令保存期變短。

熱食放冰箱 易重覆染菌

    食物要保鮮最好每次要吃多少就煮多少,免得因要在室溫放涼不冰而增加細菌在食物上滋生的機會。萬一要煮一大鍋分多次享用,何一成醫師建議要儘量縮短放涼的時間煮沸後先取出要吃的份量,然後蓋上蓋子避免更多細菌進入鍋子裡,再把鍋子置於冷水中大概一小時放涼後就可放到冰箱去,放涼勿超過二小時。

銀離子難直接殺菌
   
市面上推出標榜以銀離子消毒、殺菌的冰箱,何一成醫師指出銀離子要直接接觸到食物表面,才能殺死細菌,冰箱裡的食物一般都會加以遮蓋,所以銀離子難以對食物上的腐敗性細菌起作用,最多只能使冰箱裡的環境更衛生。

食物冰存迷思 保存期無限
   
調查發現有六成人表示不知道食物的保存期限,二成的人不懂分辨食物腐敗。蘇秀悅主任表示冷藏五時不同的食物保存期約二至六天不等,以熟的飯菜和海鮮最短最多可存放二天。

mn09-01

專家說

書田診所家醫科 醫師     何一成

多次翻煮易生菌
   
如果廚餘分幾次吃每次最好只取出食用的份量,避免加熱後又要全部放涼,令細菌再有機會在室溫滋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     蘇秀悅

吃多少 買多少
   
買菜不要買太多亦要注意「先進先出」,先買的食物要先使用,免得因為吃不完、變壞,而造成浪費。

資料來源:

衛生署食品處副處長    謝定宏

書田診所家醫科 醫師     何一成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    林杰樑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    蘇秀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