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很少难堪 2011-12-26
摘 要: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也应当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他们对现行的阅读测试题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阅读能力的核心元素是理解。面对学生阅读的现状,当前迫在眉睫的并不是“进一步强化”阅读能力的考查,而是首先要淡化考查,要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接受阅读的熏陶,使阅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阅读 测评 调查分析
        现行的语文高考试卷,阅读测试已经占据了显著的版面。有专家评说,在试卷中测评阅读能力,选文的不确定性和题型的相对确定性已经构成了高考语文卷的特有景观。代写职称论文再者,时下的许多试卷还把字词句的基本功放在阅读中考查,这就更加突出了阅读在测试中的重要地位。加之,编制阅读试题常借鉴国外标准化考试的题型,较多地采用了选择题,使评分比作文更客观,利于量化、区分、甄别。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也应当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他们对现行的阅读测试题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小学生说,不少阅读题又繁又细又碎,做起来嫌烦,平时做了大量阅读习题,越做越难把握、越难应付;初中生说,试卷中的选文,开始读起来觉得有意思,但是做起那些分割开来的题目就头疼,即便有些感悟,硬要你把只能意会不便言传的内容用笔回答就难了;高中生说,那些似是而非的选择题故意忽悠人,蒙得你头昏脑涨,答题“拿不准”。总之,对现行的阅读测试,学生只觉得越考越“烦”,越考越没兴趣阅读。
        对这样的现状,语文界一些专家判断说,学生“难把握”、“拿不准”、不想读,正是阅读能力低下的表现,并且郑重提示今后语文将进一步强化阅读测试,一方面对阅读文本的人文色彩、文化色彩、思辨色彩进一步看重,另一方面对学生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这三个“进一步”单为选拔中文系或文学院的大学生似乎很有必要,若是为选拔接受通识教育的所有大学生是否有点“过”?这种试题一旦面世,中小学势必如法炮制,体现这三个“进一步”岂不是一场灾难?多年来,为了应付阅读测试,教师煞费苦心,讲析文本,选编习题,学生忙着做习题,什么“课课练”、“每日一篇”,没完没了。面对学生阅读的现状,当前迫在眉睫的并不是“进一步强化”阅读能力的考查,而是首先要淡化考查,要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接受阅读的熏陶,使阅读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静下心来读书思考,才能品尝到阅读的甜美;如果带着杂念单纯为应试阅读就会产生许多忧虑、烦恼,弄得不好,这种阅读将会播下荆棘的种子。学生长大了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就像踩到了以前种下的荆棘,他疼痛、流血,这种遭遇往往与学生时代阅读生活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改变现状,其实很简单,就是“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目前,可以先从“阅读试题”、“阅读练习题”入手,做一番研究,花力气推倒语文园地里的“习题山”。  代写职称论文       阅读能力的核心元素是理解。美国学校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小学生阅读一篇简单记叙文只要弄清楚“谁”、“哪个”、“何时”、“哪里”、“如何”、“怎么样”这几个问题就算是“基本理解”了。平时的阅读课可经常使用这种简单的、行之有效的“5W—H”教学法指导阅读。至于测评也要体现激发主动性、操作简易性。小学规定了1~7级的等级评价,学生每通过一级发给一张不同颜色的卡片,获得7张为优秀,少于3张为不合格。测试小学生阅读水平主要从阅读面、阅读速度、阅读技能三方面来评价。阅读技能测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项:(1)从上下文推断未知词的意义;(2)给一段材料取一个标题;(3)找出一段话的关键句作为段意;(4)提出一个论点,要求找出支持这个论点的细节;(5)将文章段与段的顺序打乱,要求学生调整理顺。
        这五项内容具体明确,紧紧围绕“基本理解”的目标,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非常适切。我国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一些语文教育界的前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形成了多种测试量表,其共同点是:(1)把测评目标都落实在对文本的理解上;(2)测评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诊断性信息,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比较客观、真实的素材;(3)注重阅读材料适切不同年段学生的实际,均选自课外读物,且保证一定的阅读量,一般为8~10短篇(段),每篇后有3~5道“4选1”试题,也有做完形填空的题目。由于命题项目多而细,内容大而全,层次繁而碎,不便在日常教学中推广使用,但教育界前辈的严谨作风和研究思路仍然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小学语文研究》曾发表过两篇调查报告,其调查题好像是对传统的阅读试题的突破。
        1、以《船长》为材料,在教师未教、学生未预习的自然状态下独立阅读40分钟,让学生参加测试,从四道题中至少选做两题,多做更好:(1)简单写出主要内容;(2)摘录文中感人的语句;(3)写一段读后感;(4)提一个不理解的问题。
        2、从课外报刊中选4篇短文,让六年级学生独立阅读,在1小时内,按平时的阅读习惯在短文右侧下端的试卷空白处做一点笔记,留下阅读理解的痕迹,让别人了解你的收获,并愿意与你交流。
        测试后又向学生作了跟踪调查,写出对这次练习的看法。学生非常欢迎,认为这是一次“不考试的考试”,也是“不用复习的考试”,感到很新鲜:(1)文章短,读起来有意思,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2)题目新,空间大,不限制,很自由,没有通常考试的过重压力和过度紧张心理;(3)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习惯方式用书面表达阅读收获;(4)写读后感也不受拘束,可长可短,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代写职称论文
欢迎转载论文,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