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通解之五之 阴阳二元论

 地中有山@ 2011-12-27

易经通解之五之 阴阳二元论

分享
标签: 易经  通解  研究  哲学  道长  分类: 易之道 2008-03-30 14:49

   阴 阳 二 元 论

   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中国传统古典哲学又进一步发展出了阴阳二元论思想,也可称之为阴阳学说,两者一脉相承。阴阳的概念与范畴大体如下:

    无论是气的概念还是阴阳的概念,先人的发现,首先在于生活中的直接感知,然后才逐步形成后来的哲学上的抽象的概念。也就是说,气和阴阳本来是现实世界的一些具体的事物和概念,先哲们从这些事物和概念的共性中悟出并抽象出哲学上的意义,并用于指导对未知事物和概念的认识和感知。

    古人认识气,大概应该是从空气、水气、云气、雾气、地气、呼吸之气、冷气、热气等中所感知,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而后从中感悟出气的共性、气的本质、气的本质的统一性等等,进而得出万事万物皆本源于气的认知。

    而对于阴阳的认识,也大体遵循了这么一个路子。起初阴阳的涵义应该是很朴素的,如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为者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冷暖、方位的上下、事物的内外动静等。人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的两个方面,进而抽象出了阴阳这样一对概念。

    有了阴阳的概念,也就有了人们对于事物的分类,其实这也是事物“两分法”、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这些思想和观念的来源。气一元论已经将宇宙万物统一于一气,那么阴阳和气又是什么关系呢?一会儿一元一会儿二元,这不矛盾吗?其实不然。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这是本质。而气分阴阳,天地万物“本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曰阴阳”、“一气分阴阳,阴阳统一于一气”。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阴阳,是气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万物统一于一气,而气有阴阳两种属性,那么自然而然,由气所构成的万物也就会具有阴阳两种属性,因此说,万物皆分阴阳,阴阳也是世间万物的两种不同属性。所以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对于阴和阳的划分,通常是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积极的、运动的、外向的、向上的、热的、亮的等等,都属于阳;相对消极的、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等等,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我们可以举以下几组例子看一看:

O.按事物的性质分:

    阴:被动的 消极的 静的 冷的 暗的  短小的

        平和的 无形的。。。

    阳:主动的 积极的 动的 热的 亮的  高大的

        刺激的 有形的。。。

O.自然界

    阴:地 水 母性 月亮 北 夜 秋冬。。。

    阳:天 火 公性 太阳 南 昼 春夏。。。

O.社会

    阴:臣 子 妻 民 女 物质。。。

    阳:君 父 夫 官 男 精神。。。

O.人体

    阴:形 下部 内部 五脏 血 手三阴经。。。

    阳:神 上部 外部 六腑 气 手三阳经。。。

    阴和阳是相对的。阴是相对于阳而言的,阳也是相对于阴而言的。比如人体的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六腑,和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相比,五脏藏而不泻以象地、属“阴”、六腑泻而不藏以象天、属“阳”,而如果和人体的体表相比,五脏则又在阴位而属“阴”。五十度的水和五度的水相比属“阳”,但和九十度的水在一起就要属“阴”了。

    阴和阳又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任何一类事物,人们都可以从中分出阴阳来,但阴和阳两者却不能彼此割裂开来而独立存在。没有阴就没有阳,同样没有阳就没有阴。比如一个男人,说他“阳”,就必须有一个和他相比较的女人为“阴”,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应的女人,就不能说他属“阳”,因为如果把这个男人做为他父亲的儿子和他父亲放在一起,则这时他就有了“阴”的属性。如果把这个男人的父亲做为臣民和他的皇帝放在一起,那么这位父亲就又成了“阴”。但如果单单这么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件事物来讲,就不能判断是“阴”还是“阳”。阴和阳必定是相对的一对儿而一起出现。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阴阳之内又可分阴阳。也就是阴阳两者中的阴和阳的内部仍然存在着阴阳,而且这新分出的阴阳之内仍然可以继续分下去。比如五脏相对于六腑相比,属“阴”,但五脏又分阴阳,相对位置高的肝和心两脏就属“阳”、位置相对较低的脾、肾三脏则属阴。而阳脏如心,又分阴阳,心气与心血相比就属阳、而心血对应心气则属阴。阴脏如肾,又分肾阴肾阳。阴阳之内的可再分性,就象磁铁的两极,磁铁怎么分,总会有两个不同的磁极,直到一直分下去。

    总之,阴阳是矛盾的一体两面,两者即相互对立、又密不可分。古人的话说,叫做两者“互根互用”,就是互为对方存在的根本和依据,没有了对方那么自己也就不存在了,同时正是因为有了对方也显示出自己的属性和自身存在的价值。

    阴阳即可以相互影响、还可以相互转化。阴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的对立统一是气运动变化的根源和宇宙运动的总规律,万物生化不息、阴阳运动不止,世界永远地处于阴阳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之中。阴阳的相互影响比较容易理解,相互转化常常难以把握,其实举个极端的例子也就明白了。比如变性,通过实施变性手术,男可以变女、女可以变男,这不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么?

    通常情况下,阳主动阴主静。在阴阳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往往阳处于主动地位而阴处于被动地位,讲究“阳动阴随”、“阳主阴从”,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以上阴阳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中,阳主阴从的观念在《易经》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阴阳学说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甚至要比气一元论影响要大的多。两者相比,“气”的概念可能更加抽象,而阴阳毕竟要比气更明确一些,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气着重于本质的统一,阴阳则侧重在辩证。阴阳往往是事物的一体两面,阴阳的思想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

    除了对哲学文化的影响,阴阳学说还对整个东方文化圈的社会、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风水学中的阴宅阳宅,中医的辩证诊治,相面术等,无不基于阴阳学说的理论,就连对人对事的评价,很多时候也难免有着阴阳的烙印。风水、中医与相面,太过深奥,难以一语说透,我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词语,就可以足以证明阴阳对于当今社会人类生产生活影响之深。比如,当我们说“阳光政府”、“阳光政策”时,我们会对事情有一个怎么样的价值评价?说到“阳光男孩儿”人们会有一个怎么样的认识?而“阴谋”为什么要和“诡计”用在一起?“阴险毒辣”意谓着什么?所有这些,不一而足,我们还会找得出一个又一个的词汇来证明这一点。

    万物含阴阳,阴阳化万物。阴阳的概念,无所不包,阴阳的对立统一促进了万物的运动与变化,影响深远。所以《黄帝内经·素问》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此言不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