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通解之十之 河图洛书(1)

 地中有山@ 2011-12-27

易经通解之十之 河图洛书(1)

河  图  洛  书

    河图和洛书,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它们都是我们的上古先人从天象观察中总结得来的,早在三代时期也就是夏商周三个时期就已经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这也说明,河图洛书都至少产生于夏代以前。河图和洛书虽然构造都非常简明,但却都富含极其丰富的内容与哲理。我国清代著名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黄帝内经》三者反复印证,得出的结论证实了《黄帝内经》的理论来源于《易经》,而《易经》的象数义理又源自于河图和洛书,这也足见河图和洛书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之深远。

     先来看看神秘的河图和洛书长的什么样子吧。

    图8-1就是河图的样子。

 8-1 河图

    图中白圈都是奇数,代表阳和天;黑点都是偶数,代表阴和地。河图的结构,古人总结为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有这么几句话,说的就是河图的结构: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几句话,最好背下来。背下来了,河图也就记住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图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地图的方向上的区别。现代的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主要是来源于西方的地图观,对应于将地图挂在北面的墙上观看。我国古代的地图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对应于人南面坐也就是面向南而坐,而将地图辅在面前的平面上观看。这可能与我国地图产生较早有关。据说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地图,甚至有人说中国的山水画就是由地图发展而来呢。

    洛书和河图一般情况下都是并称,洛书和河图一样,充满着一层层神秘的色彩。据说过去有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喜欢看别人下棋,天天去看,有一天看着看着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河图洛书吗?”下棋的人请他一块玩儿,这小子答说需要三天之后才行,说完回到家中,把河图和洛书挂在墙上,闭门潜心研究,三天之后出来和别人对奕无往不胜。故事的真假暂切不说,但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两点,一是说明河图洛书神秘莫测而又智慧无穷,二是参透悟透河图洛书可以使人智慧大增。

    洛书的形状如下:

 

 8-2 洛书

        和河图一样,洛书中白圈都是奇数、代表阳,黑点都是隅数、代表阴。不同的是洛书是阳数居于东南中西北五方,而阴数居于四隅。

    洛书的结构可以用下面几句话说明:

             载九履一

             左三右七

             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

             以五中居

    记牢这几句话,也就记住了洛书。需要说明的是前人这几句话原来是“载九履一,左三右四,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为了朗朗上口、记忆方便,这里把“以五居中”改成“以五中居”,因为“足”字在古文中读作JU即菊花的“菊”的音,这样五句就压韵、顺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