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系统
五行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中医用以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医者搜集概括的五行体系,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以便将更多的事物和现象归纳进来!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八,七,五,九,六;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火;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谷:麦,黍,稷,稻,豆;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俞:颈项,胸胁,脊,肩背,腰股;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毒:怒、恨、怨、恼、烦
黃帝內經
五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藏
舍
虛
實 |
肝藏血
血舍魂
肝氣虛則恐
實則怒
|
心藏脈
脈舍神
心氣虛則悲
實則笑不休
|
脾藏營
營舍意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
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
肺藏氣
氣舍魂
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
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
腎藏精
精舍志
腎氣虛則厥
實則脹 |
五氣所病 |
在肝為語 在膽為怒 |
在心為噫 在小腸為泄 |
在脾為吞 在胃為逆、為噦 、為恐 |
在肺為咳 在大腸為泄 |
在腎為欠為嚏 在下焦為水 膀胱不利為隆,不約為遺溺 |
五精所并 |
精氣并於肝則憂 |
精氣并於心則喜 |
精氣并於脾則畏 |
精氣并於肺則悲 |
精氣并於腎則恐 |
五臟所惡 |
肝惡風 |
心惡熱 |
脾惡濕 |
肺惡寒 |
腎惡燥 |
病發 |
驚駭 |
病在五臟 |
病在舌本 |
病在背 |
病在溪 |
傷 |
怒傷肝 |
喜傷心 |
思傷脾 |
憂傷肺 |
恐傷腎 |
五病所發 |
陽病發於冬 |
陽病發於血 |
陰病發於肉 |
陰病發於夏 |
陰病發於骨 |
五勞所傷 |
久行傷筋 |
久視傷血 |
久坐傷肉 |
久臥傷氣 |
久立傷骨 |
五臟之脉 |
弦 |
鉤 |
代(緩) |
毛 |
營、石 |
五邪所見 (重症) |
春得秋脉
(肝旺於春,其脉應弦。春不見弦脉,而建毛脉,為肺剋肝之象。) |
夏得冬脉
(心旺於夏,其脉應鈎。夏不見鈎脉,而見石脉,為腎剋心之象。) |
長夏得春脉
(脾旺於長夏,其脉應緩。長夏不見緩脉,而見弦脉,為肝剋脾之象。) |
秋得夏脉
(肺旺於秋,其脉應毛。秋不見毛脉,而見鈎脉,為心剋肺之象。) |
冬得長夏脉
(腎旺於冬,其脉應石。冬不見石脉,而見緩脉,為脾剋腎之象。) |
五邪所亂 |
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
天
干 |
陽干 |
甲 |
丙 |
戊 |
庚 |
壬 |
陰干 |
乙 |
丁 |
己 |
辛 |
癸 |
天干化閤 |
丁壬
閤化木 |
戊癸
閤化火 |
甲己
閤化土 |
乙庚
閤化金 |
丙辛
閤化水 |
地
支 |
陽支 |
寅 |
午 |
辰戌 |
申 |
子 |
陰支 |
卯 |
巳 |
丑未 |
酉 |
亥 |
地支三會 |
寅卯辰 |
巳午未 |
|
申酉戌 |
亥子丑 |
地支化閤 |
亥卯未
三閤化木侷 |
寅午戌
三閤化火侷 |
|
巳酉丑
三閤化金侷 |
申子辰
三閤化水侷 |
八卦 |
震巽 |
離 |
艮坤 |
乾兌 |
坎 |
五力 |
動 |
斥 |
衡 |
靜 |
引 |
星 |
歲星 |
熒惑星 |
鎮星 |
太白星 |
辰星 |
數 |
天三生木
地八成之
故曰其數八 |
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
故曰其數七 |
天五生土
地十成之
故曰其數十 |
地四生金
天九成之
故曰其數九 |
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
故曰其數六 |
氣 |
柔
端 |
息
高 |
充
平 |
成
潔 |
堅
明 |
性 |
暄
隨 |
暑
速 |
靜兼
順 |
涼
剛 |
凜
下 |
用 |
動
曲直 |
躁
燔灼 |
化
高下 |
固
散落 |
藏
沃衍 |
五化 |
榮
生榮 |
茂
蕃茂 |
盈
豐滿 |
斂
堅斂 |
肅
凝堅 |
化 |
宣平 |
均衡 |
齊修 |
宣明 |
鹹整 |
侯 |
溫和 |
炎暑 |
溽蒸 |
清切 |
凝肅 |
畏 |
清 |
寒 |
風 |
熱 |
濕 |
德 |
和 |
顯 |
濡 |
清 |
寒 |
政 |
散
發散 |
明
明曜 |
謐
安靜 |
勁
勁肅 |
靜
流源 |
令 |
宣發
風 |
鬱蒸
熱 |
雲雨
濕 |
霧露
燥 |
寒
寒 |
變 |
摧拉 |
炎爍 |
動注 |
肅殺 |
凝冽 |
眚 |
隕 |
燔火滿 |
淫潰 |
蒼落 |
冰雹 |
平氣之紀 |
敷和 |
升明 |
備化 |
審平 |
靜順 |
不及之紀 |
委和 |
伏明 |
卑監 |
從革 |
涸流 |
太過之紀 |
發生 |
赫曦 |
敦阜 |
堅成 |
流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