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哥们干杯 2011-12-29

导语:我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写这篇日志,因为刚看完的电影又是熟悉的结局,让我郁闷。

《初恋50次》中的lucy每看一遍《灵异第六感》都会诧异布鲁斯是鬼的结局,因为她记忆力上有毛病,而我现在的心情就同她的父兄一样,因为结局太清楚。

心理惊悚片似乎已经玩不出新意了。

《秘密窗》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 哥们干杯 -

故事往往是:主角被突如其来的事件干扰,然后生活便一直诡异不顺,求助于人时,警察不相信你,亲友帮不了你,只好自己解决,但是事情似乎得不到控制,越来越诡异,精疲力竭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精神分裂了。

情节特点是,过程中未注意,其实主人公一直在孤军奋战。

列为第一原因就是刚看完让我胸闷就是这部,没有德普,肯定不会看。唯一有点新意的是主角是个作家,分裂结束的条件是应虚构敌人shooter的要求改写小说《秘密窗》的结局,而小说的结局最后由德普画外音念出,刚好是电影的结局。还有点嚼头。要不是看多了此类精神病,这还是一部不错悬疑电影的。

精神分裂原因:撞见妻子与人通奸在床

《美丽心灵》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 哥们干杯 -

这部是我最早看的有关精神分裂的电影,超级纠结,因为一直相信男主角没问题,所以差点自己也分裂了。相信这是最诡异的传记片了,生生拍成了恐怖片。

精神分裂原因:天才的悲哀

《记忆碎片》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 哥们干杯 -

精彩的剪辑才不致让电影又沦为俗套。其实说白了也是主角精神分裂后的徒劳,想为妻子报仇,找出凶手。结果是妻仇在精神分裂前已报。真是悲哀啊。

精神分裂原因:妻子被杀

《禁闭岛》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 哥们干杯 -

马丁也玩这个,太没劲了。谁叫它从小说变成电影比同类的晚了几年。里奥变身为警察,到精神病岛调查,结果是次“回归之旅”,岛上人员陪他玩了场“自我身份认可”的游戏。看的时候就觉得有点苗头不对,只是本着对警察信任的观念,不愿往那处深想。之所以《禁闭岛》会脱颖而出是因为它的晦涩难懂把观者绕进去了。

相关影评:

这是一部让人看了脑袋直疼的电影;这是一部颠覆了好莱坞模式的电影…… 这就是美国名导马丁·西科塞斯掌镜、 《泰坦尼克》男主角莱昂纳多主演的心理惊悚片《禁闭岛》 (ShutterIsland)。只有智商150以上的人才能一口气将该片看完,而剩下的人会被片中遍布的谜题和悬念绕晕,然后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把碟片磨花。这就足以解释这部晦涩难懂的电影非但没遭遇滑铁卢,反而在今年2月底首映后还相继登顶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国的票房首位,全球票房猛吸2亿美元,因为很多人把看懂该片作为证明自己智慧的一个象征,你需要把思维剖成两半才能从“禁闭岛”走出来,这不是看电影,更像是一个分脑游戏。

 很多喜欢追逐另类、阴暗、悬疑的看片达人都栽到了《禁闭岛》手中,绝非此片很烂,相反是很赞。你要彻底消化该片带给你的隐秘讯息,需绞尽脑汁,这比之前讲述精神分裂病人的电影《搏击俱乐部》或《致命ID》更让人感到头大。
  严格说来, 《禁闭岛》的突破应该要感谢一个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被弗式的精神病理论所引导和左右,堪称是他名著《精神分析引论的电影版。电影中有个长得很像弗洛伊德的配角——禁闭岛上的纳尔仁博士,一开始泰迪和他的相遇就是病人和医生般的对话,纳尔仁博士暗示泰迪有很强的“防御功能”,这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关键术语,指病人潜意识里抗拒承认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此后,泰迪不断地做梦,梦到他被烧死的妻子在自己手中变成灰烬,但观众看到的是他妻子肚子上有个明显枪伤,这就再度印证了弗洛伊德《梦的释义》里对焦虑、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理论的阐述,泰迪之妻就是被他本人开枪打死的,而非烧死。

精神分裂原因:目睹疯妻杀子,杀妻后疯

《捉迷藏》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 哥们干杯 -

 终究是,为了彻底达到颠覆性效果,创作者把观众心目值得信赖的安全身份一个个否定。包括心理医生。本戏唯一看点是罗伯特·德尼罗和达科特·范宁这对黄金搭档。

精神分裂原因:妻子外遇

《致命ID》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 哥们干杯 -

是最意外的一部。不仅仅凶手是他,所有配角也是他。整个是他的大脑自导自演的一出戏。显然是主角的约翰·库萨克竟然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海上钢琴师》眼珠子一直滴流转的小号手)虚构的。所以,即使将约翰·库萨克都怀疑为凶手,也还是料不到结局。

阿曼达和库萨克在《2012》中演夫妻。

精神分裂原因:本身就是因为精神分裂

《救我》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 哥们干杯 -

国产恐怖电影。这回主角是女性,而且是因为考试要交论文压力太大而暂时性出现病症,产生幻觉。中国特色啊~

没有精神分裂

接下来的两位主角与上面的不同,他们精神上并没有问题。但也是被自己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灵异第六感》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 哥们干杯 -

绝对经典的鬼片,堪称外国版的《聊斋·叶生》。集爱情、亲情、友情于一体。故事就不介绍了。

《乘客》

 

郁闷:被自己玩死的9位电影主人公 - 哥们干杯 -

 安妮·海瑟薇演的第一部心理惊悚剧。真是冲着安妮去的。电影有模仿《灵异第六感》之嫌,且主角都是心理医生。
相关影评:

如果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乘客》的内容里就会显现出太多让人没办法忍受的刻意安排和做作,不过单凭着观赏的心态去看的话,你会发现自己还挺享受这个充满了玄而又玄的小细节的心理惊悚片的。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乘客》所采用的叙述方式,除了模仿的痕迹太过明显,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更不具备所谓的原创性,不过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神秘事件再加上一段浪漫爱情,导演罗德里格·加西亚在影片的结局部分汇总了所有穿插于故事中的线索,然后给出的却是一个需要重新理清思路的答案……就在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因为加西亚显然对此并不是十分地在行,所以导致观看影片的人,从影片一开始就已经预见到了结局会是这样。

  《乘客》看似很像是一个超现实味道深厚的惊悚片,其实全然不是如此,罗德里格·加西亚以一种异常简洁且精明的方式缓缓展开整个故事,因为他压根就不需要那种会把观众吓得一跳一跳但却很廉价的惊恐元素或摇曳晃动的幽灵鬼怪,而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角色的心理塑造上,然后再加点让人脸红心跳的性感场面做调剂--即使你当真已经猜到了故事的结局和谜团的真相,但影片发展到最后 15分钟的时候,仍然可能引发你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因为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我们需要注重的不再是结果,而是其所经历的过程。

  如果你已经看过罗德里格·加西亚之前的那部作品《九条命》 ,就会发现他这一次为《乘客》做出的故事铺垫,显得单调且没有什么实质的变化,给人的感觉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得出了结论--太过明显的暗示,叙述的语调也显得迟钝且有停滞不前的倾向,几个相关角色的身份更是安排得过于遮遮掩掩,尤其是黛安娜· 维斯特(Dianne Wiest)所饰演的那个邻居的表现……对于影片中所隐藏的那个最大的秘密来说,所有之前做引导作用的线索实在是有点沉闷,直至让人失去了猜测的兴趣,你可以从一开始给出的提示中看出来,这部影片是多么地缺乏想象力和趣味性。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乘客》是不会让你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发厌恶的情绪的,而且总地来说还是一部表现力非常得体的心理悬疑作品,当里面的故事发展到最后一刻的时候,观众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里一直有着一个关乎着存在主义的谜团,如果你能够因为这个新认知而去重新看一遍影片的话,就会发现当初你觉得电影人“失误”的地方,如今全部有了合理可行的解释,由一些代表着纯粹的精神层面的对话转变成的有独创性的叙事框架,直接制造出了几条关键的线索……不过,不管是编剧罗尼·克里斯滕森还是导演罗德里格·加西亚,似乎都对恐惧的气氛、震惊的转折以及充满智慧的战栗兴趣缺缺,而这些又恰好都是这类以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电影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他们选择了大量模糊不清的神秘事件,只会让观众跟着他们一起头脑发晕而已。

  如果《乘客》真的是属于那种处处设下陷阱的惊悚类题材,人们自然会期待在结局的时候得到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这本来是最简单的办法,不仅仅能够有效地避免被拿来和同类电影作品进行比较,还可以更加专注于故事本身的营造,然而由于影片从开头的地方就没弄好,虽然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错误或漏洞出现,可也不具备值得炫耀的新意,根本就是在浪费安妮·海瑟薇和帕特里克·威尔森那优秀的表演才华,显然他们有的时候也会对充当“救世主”感到无能为力,再加上他们的脸蛋太过抢眼,多多少少还是会消减影片好不容易才派生出来的恐惧感和真实感……整部影片都是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实地拍摄完成的,所以从头到尾的画面以制造出一种身处冬季的荒凉冷漠感为主,伴随在耳边的则是由电影配乐的新锐艾德·舍尔默(Ed Shearmur)创作的略显忧悒的空灵音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