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涛: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

 挺好图书 2011-12-29

展涛: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

    展涛简历:

    展涛同志,19634月生,山东省兖州市人,1979年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87年留校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91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励基金,赴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5年任山东大学数学系教授、副主任;1995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9612月起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0722日起任山东大学校长,年仅37岁。

    展涛校长:山大文化——山之韵,海之魂;山大精神——壁立千仞,海纳百川;山大校风——求真务实,开放拓新!

 

  从校部大楼门前高高的台阶走上走下,展涛总是一路连蹦带跳。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重点大学的校长,他显得太年轻了。以至于有些研究生从不称他展校长,也不称他展老师,而是称他展哥

  从求学到工作,展涛总是比自己周围的人年轻

  他是一路蹦跳着过来的。从读本科到读硕士、读博士,他没有参加过一次升学考试,总是跳级。   

    读高一时,由于数学奥赛成绩突出,16岁就被破格录取到山东大学数学系;24岁获得博士学位;30岁破格评聘为教授,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32岁被任命为山东大学副校长;到2000年,展涛就任三校合并后的山东大学校长时,只有37岁,是全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

  年轻的优势,反映在很多方面。

  工作忙碌,展涛常常是白天在会议室开会,晚上已在赴威海分校的途中,在师生们眼里,他总是精神焕发、朝气蓬勃。

  展涛当校长后,师生们发现办公楼的工作人员突然都精神年轻了。原来,展校长整顿机关作风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工作人员打领带、着西装、佩带身份标志牌,改变拖拉、散漫的工作作风。

  展校长说:打好领带,对个人是一种约束,对别人也是一种尊重。

  作为一名大学校长,更重要的是观念年轻

 去年12月的一个晚上,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田刚像往常一样伏案读书。突然,宿舍房门被轻轻推开。我可以进来吗?随着一声亲切的问询,展校长!宿舍里几个哥们儿不约而同喊出声来。他们没想到,校长来串门儿聊天。

  聊天中,田刚谈到了自己一直耿耿于怀灯火管制问题。学校宿舍楼晚上统一断电熄灯,以保证学生休息。这对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是必要的,但许多已工作多年的博士生就很难适应。

  临别,展校长对田刚说,你所盼望的光明,我会给你带来的。

  几天后,研究生楼的灯火管制开禁了,夜猫子们欢呼雀跃。

  在山大,与校长联系的机会人人都有,那就是通过校园网的校长信箱

  去年11月,有学生化名给展校长写了封措辞激烈的信,反映学生学习和生活服务方面的许多问题。很快,展校长召集学校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协商解决。

  就说各高校普遍存在的自习座位紧张这一难题吧。展涛组织各科专家会诊,竟然从图书馆、多媒体教室、食堂等处挤出了几百个座位,使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此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就餐、洗浴时间的调整、宿舍上网、课余文化活动场地等诸多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一年多来,校长信箱收到师生员工来信数百封,封封有回音。

  周末晚上,在学术报告厅与展校长对话,是学生生活的经常项目。展涛说:我希望成为最贴近学生的校长。

  作为山东大学这艘航母的领航员,展涛提出,山东大学的目标,是成为一所综合型、开放型、研究型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对于一流大学的标准,展校长认为:必须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学术大师,必须具有高居前沿、能够影响和带动一大批其他学科发展的主导学科,并能在其主导学科的影响和带动下,迅速形成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地位的学科群。

  展涛坦率承认,做校长要比从事数学研究复杂得多。做校长,首先面对的是人。展涛在学校发展的思考中,多次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应邀创作《山东大学之歌》。展涛向他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学:大学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它必须是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这使乔羽先生深受启发,于是,歌中有了这样词句:同学少年,青春结伴,知识无涯,生命无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