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泊宁静好读书

 公司总裁 2011-12-30
楚奇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

  读书是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读书,可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古时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说,由此可看出中国对读书人的尊重。读书已成为一种风气,千百年来经风雨而不衰。

  读书之乐,乐在获知。学富五车,方能才高八斗。然而,达此境地,必须具备一个重要条件——心静。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外面人声嘈杂,内心纷乱如麻,拿起书本就看不进去,即使硬着头皮往下看也难有所得。因此,看书学习,先要有个安静的环境,能够使心静下来。许多人都渴望这样一种环境:一间小室、一缕阳光、一杯香茗,“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的确是读书的一个绝佳环境,但仍有人不能踏踏实实地读书。心中纷纷扰扰,或工作的不顺心,或情感的不如意,如此读书,不过把书当做摆设,读得再多,也收获甚微。有的心不在焉,没看几页就走神;有的急功近利,把读书当成装潢门面,专读一些眼前有用的书;有的书越读越浅,越读越浮,读起书来也是一目十行,不求甚解。

  人们常说“宁静以致远”。那在读书上“宁静”为何解?就是心静,能坐得住,静下心来读书,专心致志地学习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静下心来读书呢?首先要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可以增加人的知识储备,读书越多,知识就越丰富;知识越丰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就能事半功倍。比如我们在写文章、写材料时,如果脑海中信息量较大,“存货”比较多,则信手拈来,文思泉涌;如果平时积累得很少,则在使用时就捉襟见肘,搜肠刮肚,很是难为。这种积累就来源于读书。其次要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朱熹说:“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传。”要在阅读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思考,对基本内容、基本观点真正懂得,真正理解;要理清文章思路,从思路中去搞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脉络,避免单纯追求情节和结果;要细细品味,认真回忆,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都搞个“回头看”,想想主要内容是什么、自己理解了多少、有哪些收获,等等。

  可见,唯有心静,方可以好好读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淡泊宁静,才甘于寂寞,才能心无旁骛,专心读书,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诸葛亮当时不也正是因为能蛰居南阳草庐,不求闻达,苦读游学,才有后来的《草庐对》,以至再后来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吗?所以,让我们抛开那些不必要的纷争,静下心来,集中心智读读书,将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充实、高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