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周出土部分玉器-雕工 DM

 天德元宝 2011-12-31

 商周出土部分玉器-雕工
 

花園莊54號墓出土部分玉器略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於2000年對安陽市花園莊東地54號殷墟二期偏晚墓葬進行發掘,出土了玉器210餘件。2003年8月,在徐廣德教授的提議,考古所、工作隊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對該批玉器進行製作工藝顯微痕跡的拍攝並針對個別器物的器形、紋飾祖源與演化方向進行綜合分析。內容分兩個段落,第一段為「器形與紋飾的來源及演化方向」,第二段為「製作工藝顯微痕跡探索」,目地是對比出土玉器與實驗室仿古微痕的異同,以還原遠古先民治玉的可能技藝。
 
製作工藝顯微痕跡探索

商代玉工在前人琢玉工藝技術的基礎上持續累積經驗,使用的工具雖無不同,但加工手法則較前朝更為細膩。以下選取部份器物就其工藝顯微特徵進行探索與論述。

管形鑽具微痕

M54:328玉紡輪(圖2-1):側面觀察點放大40倍,呈現滿佈同向不規則晶團狀凸脊、長條狀凸脊,旋痕圓緩現象(圖2-1)。這種現象與筆者在實驗室使用老竹管帶動解醮水玉砂從玉材上鑽下來的玉芯表面觀察點放大40倍(圖2-2)的現象一致。

玉紡輪繫孔放大40倍

           圖2-1 M54:328玉紡輪                     圖2-1觀察點放大40倍

[转载]花園莊54號墓出土部分玉器略論繫孔放大40倍

                             圖2-2圖2-2觀察點放大40倍

實心鑽具微痕

M54:327玉龍(圖2-3)與M54:368玉龍(圖2-4)的觀察點皆為隧孔形繫孔,上大下小。經放大40倍,可以觀察出,孔為換用不同鑽具,由粗而細多次鑽成。M54:368玉龍的繫孔則呈現鑽孔時滑刀現象。

玉龍圖繫孔放大40倍

玉龍圖繫孔放大40倍

圖2-3 M54:327玉龍圖2-3 繫孔放大40倍     圖2-4:368玉龍圖2-4繫孔放大40倍

片狀切割微痕

M54:595弧形玉飾(圖2-5):觀察點放大60倍,呈現切割面粗平滿佈類平行長條狀凸脊與凹槽現象。M54:158玉簇(圖2-6)觀察點放大40倍亦呈現相同的工藝現象。此現象與實驗室使用砂岩類工具直接單向切割玉材所留痕跡相同。

弧形玉飾觀察點放大60倍

        圖2-5 M54:595弧形玉飾                       圖2-5觀察點放大60倍

玉簇觀察點放大40倍                   圖2-6 M54:158玉簇                      圖2-6觀察點放大40倍

器物邊緣微痕

M54:314玉戚(圖2-7)器緣觀察點放大40倍,可以觀察到器緣兩邊刻意打斜;多面滿佈砂岩類磨石直接銼磨所形成的不定向短條狀凸脊與細凹槽現象。

玉戚觀察點放大40倍

              圖2-7 M54:314玉戚                       圖2-7觀察點放大40倍

玉琮射部微痕

M54:349玉琮(圖2-8)射部與琮體交接處觀察點放大60倍,呈現散佈砂岩類工具拋磨所形成的細長條狀凸脊與細凹槽現象。

玉琮觀察點放大60倍

          圖2-8 M54:349玉琮                        圖2-8觀察點放大60倍

器物平面微痕

M54:309玉戈(圖2-9)榫部觀察點放大60倍與M54:382鳳紋玉刀柄部觀察點(圖2-10)放大40倍,呈現平面粗糙滿佈平行長條狀細凸脊與細凹槽、局部晶團狀凸脊與凹窪現象。此現象與實驗室使用砂岩類磨石直接單向拋磨玉材所形成的痕跡相同。

玉戈觀察點放大60倍

              圖2-9 M54:309玉戈                      圖2-9觀察點放大60倍

鳳紋玉刀觀察點觀察點放大40倍

         圖2-10 M54:382鳳紋玉刀觀察點               圖2-10觀察點放大40倍

紋飾工藝微痕

M54:363玉弭(圖2-11)口部觀察點一放大40倍,呈現溝邊粗緩,溝壁溝底粗平滿佈晶粒狀凸點、長條狀凸脊與凹槽,斷面U字形,寬深比2:1現象。耳部觀察點二放大40倍,呈現溝邊粗糙,溝壁溝底滿佈長條狀凸脊與凹槽,局部晶粒狀凸點,條狀凸脊在轉彎處相互交織現象。龍紋尾部「雙陰為陽」線觀察點三放大60倍,呈現溝邊粗緩,溝壁滿佈長條狀凸脊與凹槽,溝底滿佈晶粒狀凸點,斷面U字形,寬深比2:1現象。

玉弭觀察點二放大40倍

             圖2-11 M54:363玉弭                     圖2-11觀察點一放大40倍

觀察點二放大40倍
 
觀察點二放大60倍
           圖2-11觀察點二放大40倍                    圖2-11觀察點三放大60倍


M54:388有榫玉獸面(圖2-12)角部卷曲部位觀察點放大40倍,呈現溝邊粗糙,溝壁溝底粗糙滿佈晶粒狀凸點、長條狀凸脊與凹槽,斷面U字形,寬深比約2:1現象。

有榫玉獸面觀察點放大40倍

         圖2-12 M54:388有榫玉獸面                    圖2-12觀察點放大40倍

鑲嵌工藝微痕

M54:313銅柄玉戈(圖2-13)鑲嵌綠松石片觀察點放大120倍,呈現銅板曲度圓順,厚薄一致,松石鑲嵌緊密,銅板平面遺留拋磨形成的直條痕跡;此痕跡當為綠松石鑲嵌後經砂岩類磨石拋磨整平再經拋光所產生的現象。

銅柄玉戈
觀察點放大20倍
    圖2-13 M54:313銅柄玉戈                       圖2-13觀察點放大20倍

觀察點放大60倍觀察點放大120倍

            圖2-13觀察點放大60倍                    圖2-13觀察點放大120倍

 

結論:
     花園莊54號墓出土玉器中除150多件玉管外,較為精美的玉器

五十餘件。其特點為器類單一而數量較多、器形紋飾特殊、精緻。例如出土八件獸面紋玉牌;出土安陽地區商墓中未見出土的弦紋玉勒八件;不同種類的玉戚七件;五件玉弭與四件圈形玉龍;出現商代墓葬中作工最為精緻的鳳紋玉刀(M54:382圖1-11)等。

玉器製作工藝顯微痕跡經歸納後發現,花園莊54號墓出土玉器的製作主要經由銼磨、拋磨、刮蹭三種工藝成器;包括次要等共十二種工藝,說明如下:

一. 使用砂岩類石片直接切割玉材者;如M54:158單孔玉矛、M54:368環形玉龍。

二. 使用實心工具帶動解玉砂旋鑽玉材成凹洞者;如M54:325玉弭、M54:326三角獸頭、M54:327龍形玉玦等。

三. 使用實心工具帶動解玉砂旋鑽玉材成孔者;如M54:328紡輪、M54:340玉牙璧、M54:343獸面玉牌等。

四. 使用管形工具帶動解玉砂旋鑽玉材成孔者;如M54:314玉戚、M54:320玉戚、M54:328紡輪等。

伍. 使用薄而銳利石片工具直接刮蹭玉材成陰線者;如M54:394弧形獸面。

六. 使用石核工具直接刮蹭玉材成陰線者;如M54:325玉弭、M54:326三角獸頭、M54:341獸面玉牌等。

七. 使用砂岩類磨石直接銼磨器緣者;如M54:268無孔玉矛、M54:314玉戚、M54:315玉戚等。

八. 使用砂岩類磨石直接拋磨器表者;如M54:159弦紋玉箍、M54:309榫孔玉戈、M54:325玉弭等。

九. 使用砂岩類石片直接拋磨玉材成陰線者;如M54:315玉戚、M54:316玉管、M54:326三角獸頭等。

十. 使用砂岩類石片加解玉砂拋磨玉材成陰線者;如M54:160弦紋玉鐲、M54:315玉戚、M54:342獸面玉牌等。

十一.使用柔性工具帶動醮水解玉砂鏤切玉材成孔(拉絲)者;如M54:351、鸚鵡、M54:353玉鵝、354龍紋刻刀等。

十二.石核或砂岩工具加壓於轉動的環形玉器使旋截成同心圈痕者。如M54:352凸領玉璧、M54:359玉戚、M54:361凸領玉環等。
陳啟賢 2006年4月5日於台北
 
 
  • [转载]曾侯乙墓出土玉器之四
  • 玉剑饰图片
  • 解读博物馆古玉(三十五)
  • [转载]曾侯乙墓出土玉器之三
  • [转载]曾侯乙墓出土玉器之二
  • 琢玉
  • 原始工具琢的玉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