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

 自问心如何 2011-12-31

佛教在印度兴起的契机

  一  印度地域

  印度的地形,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突出于印度洋的半岛,面积有四百十五万平方公里。印度北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等山脉把它与大陆的其它部分隔开,东临孟加拉国湾,西濒阿拉伯海,南以科摩林海与印度洋相对。这样的地理条件对印度独立的文化体系形成很大作用,这一文化体系表现印度的孤立性,与西洋对立的东方文化圈内,它与波斯、中国是有区别的。

  从印度半岛自身的构成,地理特色有三个部份:
  (1)    印度河流域:北部、西部以克什米尔及巴基斯坦的山岭,南部包括拉贾斯坦沙漠地带。
  (2)    恒河流域:由恒河和朱木拿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互交会而成,形成不等四边的印度斯坦平原。
  (3)    温德亚山脉以南的地区:横断半岛中央部的温德亚山脉以南的地区,为三角形的德干高原。

  二  风土特色

  印度地形从热带到温带过渡地带,一般说属于热带地域。它与亚洲大陆和印度洋的特殊关系,在一年的一半时间东北风向海洋吹,这季风相应,印度季节大体分为暑季(三月至五月),雨季(六月至九月)、凉季(十月至二月)三季节,对居民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有人认为,气季酷热,高度湿润,大气清澄干燥三种情况,给予了居民以被动的、忍从的、思索的性格。

  三 人种的复杂性

  印度的民族包括扪达人、达罗毗荼人等原著民族,入侵的雅利安人和本系统的其它族人,雅利安人与原居民混血。情况极为复杂,难以想象。
  达罗毗荼人在上古,他们用石器及铜器、青铜器生产,主要务农,并驯养牛羊等牲畜,手工业及商业也相当发达,城市设计水平高,然而这种文化到了公元前二千纪上半叶衰落。至公元前二千纪中叶就灭亡,原因至还不能确证,但有一假说为
  被入侵操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所灭,雅利安人原居波兰到中亚之间广大平原,在公元前二千纪至一千纪年,一支南下印度河上游,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还有一支迁入亚细亚。自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印度的历史文化发生了变化,此后印度历史,开始有了文字数据,这主要靠吠陀文献。

  四 吠陀时代的社会

  雅利安人早期历史和公元前二千纪中叶后,印度历史的最古资料是「吠陀」。吠陀文字属印欧语系,称吠陀梵文,吠陀原意「知识」,共有四部吠陀:「梨俱吠陀」最古,形成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一千年,文献为对神的赞歌的合集,其中对自然现象、威力,如风、雷、雨、电等构成要素,以抽象观念等予以神格化,作为崇拜对象。诸神被配置于天、空、地三界,据称有三十三位神(或作三千三百三十九位神)。吠陀设祭坛,祭祀献牲,奉敬多神中的一神,在祈祷中期待得到现实利益。梨俱吠陀的思辨,首先赞颂宇宙由「造一切者」、「祈祷之主」、「黄金之胎」等创造的「创造赞歌」,其次是赞颂从布路沙(原人)产生万物的「原人赞歌」,最后则是赞颂宇宙的本原是「彼之唯一物」的「无非有歌」,至此而达到「极限」。

  「挲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大约形成在公元前一千年至六百年,所收内容包括献祭仪式颂诗、仪法、咒语等,他们所反映的时代称为发展期吠陀时代。每部吠陀经都有各种注释性的散文集,被称为「梵书」,后面部份叫《阿兰若书》《森林书》,其后,还有评注性的附加部份称为《奥义书》,含义深奥的哲理。

  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他们指原住民是黑色,没有鼻子,称原居民为「蔑戾车」,意指蛮人,或称「达萨」,意为敌人。早期吠陀的雅利安人没有城市,依畜牧为主,向神祷告主要是盼望神赐给牛,发起战争主要目的为夺牛。进入印度河流域后渐学农耕,手工业也发展,被征服的「达萨」成为奴隶。《梨俱吠陀》的末卷,首次提到社会地位四个等级,即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首陀罗(非雅利安人的部落平民,地位低下)。

  进入后期吠陀,四等级的发展成为种姓制度,雅利安人东迁至恒河流域,利用铁器及耕牛务农,手工业及商业生产力提高,商人地位也提升,奴隶制度已确立,有血缘为组织的原居民部落瓦解了,以军事首领通过战争目的在掠夺,拥有很多土地及奴隶,军事领袖成为当地世袭的统治者。
  四种姓中婆罗门为最高,掌握神权及教育权,主持宗教祭祀,教授吠陀经典;刹帝利掌握军政权;普通的村社农民、牧民、手工业者、从事商业的广大平民阶层,成为吠舍种姓;其后从吠舍种姓中也形成具有众多土地财富的奴隶主,但吠舍绝大多数为小生产者,有些也沦为奴隶,吠舍种姓以纳税及布施等形式供养前两个种姓。首陀罗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失去村舍,不能独立从事生产,成为奴隶,不能接受教育和参加宗教祭祀仪式。

  五 婆罗门教

  根据吠陀文献,早期雅利安人崇拜自然神,认为宇宙万物,一切自然现象皆受神灵支配,以为祖先神灵不灭,英雄人物死后进身为神祗,崇拜泛神论,有天神(生主,后称梵天)、雷电神(因陀罗,为战神)、司法神(婆楼那)、日神(计有苏里耶、萨毗陀罗、普善等)、火神(阿耆尼)、风神(伐由)、雨神(帕阇尼耶)、酒神(苏摩)、祖先神(阇摩)等等。
  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在吠陀本集后面附有《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一部分为祭祀、用具、咒语等的规定和解释,也有一部分充满哲学,探讨宇宙和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关系,提出「梵天」创造世界和人类及万有,一切社会现象。婆罗门垄断讲授、解释吠陀经典,主持祭祀,掌握天文、地理、历数,祭司为世袭。

  认为吠陀经典传承天意,是一切知识本源,社会法则依据,借仙人之口传到人间,约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的《摩奴法论》,按,指梵天从火神、风神、日神挤出以〈梨俱〉、〈夜柔〉、〈沙摩〉为特征的永恒三吠陀,还说:法(按此处相当于行为规范)的根是全部吠陀。

  祭祀献供,祈求现世及来世利益,吠陀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王室献祭仪式,举行力钦祭,每年连续十七天,认为这种仪式可增加中年国王的力量,而且可成为有权势的大王。国王加冕时举行灌顶。举行马祭,为期三天,预备仪式则持续一年以上至二年,参加仪式有四个祭司,国王的四个妻子,四百名侍卫及大批观众,每次献祭杀大量牛羊牲畜为祭品,还须向祭司献巨额酬金。《摩奴法论》列举祭词有梵祭、祖先、天神、精灵、人祭(供养客人),天神祭是把供品投入火中,称「烧供」,传说献给太阳,可使太阳生雨,此外,还有谷祭、季末祭、冬至夏祭,苏摩祭等。在早期佛教经典《阿含经》中,可看到佛陀对婆罗门教献祭宰牲的批评。

  吠陀文献以神的名义对社会的种姓制度作肯定,宣称梵天(或由梵天创造原人补鲁洒)用口创造婆罗门,用手创造刹帝利,用双腿创造吠舍,用双脚创造首陀罗。婆罗门从事教授吠陀,主持祭祀,接受财物布施,刹帝利进行统治,作战和惩罚罪犯,吠舍从事畜牧业、农业、商业、放债,首陀罗从事工业及作奴隶。《摩奴法论》关于四种姓的地位和职业说法,婆罗门至上,有理智,人最优秀,世上任何东西全是婆罗门的财产,有资格享有一切。原始佛教经典《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多处提及佛与弟子反对婆罗门(梵志)种姓至上的观点,针对当时婆罗门到处宣扬自有「清净」、「第一」、「最尊」、「他人卑劣」而提出批评。

  在吠陀本集的附属文献中,《梵书》多说祭仪,《森林书》注重祈祷,唯《奥义书》最富有哲理,但种类多,据说有二百余种,现已汇为总集或为百零八书,或百二十书,自古认为最有价值的不过十余种,中国近年所出版的由徐梵澄译的《五十奥义书》收有五十种奥义书,其中有些古奥义书认为在佛教产生之前已经存在。我们可从一些重要篇章括出以下的宗教观点。

  宇宙万物有统一本质「性灵」,就是「自我」,因它清净无染,称为「梵」,是世界万有、动物、人,一切自然的社会现象为依据,本原,在时间是永恒,范围是无边际,称「大梵」,每个人都有自己本质「灵性」,也是「自我」称「小我」,每个人的「自我」与「宇宙自我」并无二致,是合一的,此即「梵我一如」,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气息」为重要,视为人的根本,「自我」的本来含义是「气息」、「呼吸」,然而表述「自我」以「生命气息」表示「性灵」、「灵魂」本质。

  把「宇宙自我」人格化,称「梵天」、「自在天」,说梵天造就了日月水火,世间万物及人类,甚至说众天神、鬼怪都是梵天造的,从「万事万物」,皆出乎自我。「大梵」就是因陀罗神,就是诸天,也创造「十大仙」、「众天神和天神的住处」。认为「大梵世界」至真、清净,是「永生」的所在,众生之所以不能到达这一境界,受到「虚伪迷误」,想回归「大梵世界」,就应修持「贞行」,即祭祀、玄默(禅定)、斋戒、隐居林间修行等,唱赞《奥义书》。

  六 业报轮回

  业(羯磨)指人的行为,婆罗门教宣传人的善恶业为将来带来不同果报,有杀生者,死后转为下等种姓或畜牲、植物。如习吠陀、苦行、行善,死后转生为上等种姓,以至成为天神,与「大梵」合一,从「梵我一如」个人的灵魂(我、自我)与宇宙灵魂同等,自然自我清净无染。对于业与灵魂的关系没有详说,以种种理论来表显婆罗门至上的种姓等级制度作辩据,广大下层民众不为满意,到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婆罗门教面临各种新思潮挑战。

  七  沙门思潮

  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恒河流域农业、工业,商业很大发展,势力的增长,旧有的阶级制度发生变化。在佛教的原始经典(如《阿含经》)中关于当时的阶级或身份,举出六种:「王族、婆罗门、庶民、隶民、屠夫、清道夫。」并且记载,即使是出身为隶民的拥有财宝、米谷、金银的工商业主,也得到来自王族、婆罗门、庶民的敬意。相对在婆罗门种姓当中有亦医生、佣人、樵夫、商人、牧人、屠夫、猎人、商队的向导,婆罗门种姓的败落由此略见一班。

  这种社会环境促成了自由革新思潮产生,传统的权威衰落,社会上形成新的统治阶级领导集团。佛教文献中提到作为新统治阶级的组成包括:受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地方豪族、将军、村长、行会首领、氏族首长。

  据佛教的原始经典、阿育王碑文和希腊的拉丁文献等推论,在初期佛教时代(公元前五至三世纪),与婆罗门教对立的新的精神指导者「沙门」,处有强力的地位。

  沙门是这个时代革新思想家的总称。他们游历各地或在森林修行,或在村落说教,作为说法的报酬,人们布施他们食物,他们依此维持(乞食)生活。他们因生活表现不同而被称游行者、遁世者,苦行者、行乞者(比丘)等,作为团体的指导也尊称为沙门。沙门是僧伽,宗教的共同体之主,教团之主。古代的婆罗门社会主张血统的纯粹,婆罗门种姓自认为诸种姓中地位最高,而沙门共同体却不问阶级和身份,都允许出家,佛教和耆那教的创始人都出身刹帝利种姓。这时代,农村社会姑且不论,在城市中,刹帝利取代婆罗门提高了地位,国王虽被认为是社会上最高统治者,但不被认为是神圣的。他们对宣说人人皆应尊奉之法的沙门,亲自拜访受教。

  在沙门之中,有些围绕着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哲学、果报、生死轮回、精神解脱等宗教理论、思考、辩论,提出各种的宗教理论和实践方式。佛教经典把婆罗门教及以外的沙门学派,称为「外学」或「外道」。在佛教创立时有很多外道,有的佛经说有九十五种外道,有讲九十六种,甚至有四十九千邪命外道,四十九千外道出家。其中有六人的学说影响较大,在佛经称为「六师外道」。

  八  六师外道

  1.富兰那·迦叶(不兰迦叶)
  姓迦叶,从母得名富兰那。否认因果报应论,认为是无因无缘论和无道德论。他说:「无福无施,无今世后世善恶之报。」〈《增一阿含经》〉因为万有无生无灭,事物之间不存因果联系,自然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的业报轮回论就不能成立,他说:「一个人无论是自己去杀害众生,还是教人杀害众生,都不算作恶。自己或教人去偷盗、淫佚、妄语、放火,也没有罪,不会有报应。相反,到处布施行善,也没有福报。人们道德好坏是自然的,是无因无缘。」

  2.末伽梨·俱舍梨子(末伽梨瞿舍梨)
  从母得名俱舍梨子,末伽梨是字。认为人的一生是命运决定,个人意志和行为是宿命论,因此从事任何道德修行和行善都没有意义。他说:「无力,无精进,无士夫方便,无士夫精勤等等的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神,无方便,无力,无势,无精进,无堪能定分,相续转变受苦乐六趣」;「苦乐常住,生死定量。」〈《长阿含经》〉。

  还否认善恶因果报应和三世轮回论,反对婆罗门倡祭祀布施,他说:「无施无为,无祭祀法,亦无善恶,无善恶报,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无父无母,无天,无化众生。」《长阿含》《沙门果经》。实际否定婆门教宣扬的梵天创世说法。末伽梨被认为是古印度重要的哲学派「邪命外道」创始人。邪命外道是佛经中的译法。原意「严格遵守生活规则的人」。这派别在后世与佛教、耆那教都有较大的影响。

  3.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阿耆多是字,钦婆罗是粗敞衣名。认为人从「四大」地水火风构成,否认灵魂存在。他说:「受四大取命终时,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皆悉坏败,诸根归空」,「若愚若智取命终者,皆悉败坏为断灭法。」《长阿含经》《沙门果经》。也反对善恶果报和轮回理论,对婆罗门教的祭祀及当时的苦行法,持否定态度。他的学说以四大因素作为世界的本原和基础,具备唯物主义。被认为古印度唯物主义派别「顺世论」先驱者。

  4.婆浮陀·伽旃那
  亦作迦罗鸠驮?迦旃延。迦旃延是姓,从母得名迦罗鸠驮,他认为构成世界和生命的七种因素:地、水、火、风、乐、苦、命(灵魂)。它们独立永恒地存在,不生不灭。众生的身体也由这七种因素构成,但他们之间有空隙存在,并未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用刀杀人,刀只是在七种原素间的隙中穿过,「容刀往返,亦不害命,于彼无杀无杀者」《杂阿含经》。他既承认地、水、火、风,四大因素是世界的基础,又承认乐、苦、命,这些精神因素为世界的基础,在哲学上是二元论者。

  婆浮陀·伽旃那又否认因果报应,众生受苦受乐皆由定命论,不可改变。他说:「无力,无精进人,无力,无方便,无因无缘众生染着,无因无缘众生清净。一切众生有命之类,皆悉无力,不得自在,无有冤仇,定在数中,于此六生中受诸苦乐。」《长阿含》《沙门果经》。既说命运决定一切「定在数中」,又说无因无缘,实属矛盾。但他说七种因素,对印度的胜论派有很大影响。

  5.删阇耶·毗罗伲子。(散若夷毘罗梨沸)
  从母得名毗罗伲子,删阇耶是字。回避对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持怀疑论的观点,如有人问因果报应,他回答:「此事实,此事异,此事非异非不异。」《长阿含》《沙门果经》。不主张积极修行,认为经过「八万劫」(可概释为无穷尽的时间)自然可达到精神解脱。

  6.尼干陀·若提子。
  若提子从母得名,尼干陀是出家号,意为「脱离束缚」,从肉体及精神的束缚中解脱。本名筏驮摩那,是耆那教创始人,称为「大雄」,相传他出生于吠舍离的一个刹帝利种姓家庭。年三十出家修行,四十二歳成道,在鸯伽、摩揭陀、跋蹉、拘萨罗等地传教三十余年。他在世时与释尊大致相同。尼干陀认为构成世界的原素有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两种。非灵魂的有物质和不定形物质两种,物质由原子组成,不定形物质包括运动之因(法),静止之因(非法),虚空和时间四种元素。物质由原子组成,带有下降的属性,而灵魂本身则具上升的属性,可自由流动。众生的灵魂由于受到由物质组成的「业」束缚而不能自由,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从他的解释中,在哲学上是多元论者。

  尼干陀对世界基础解释,主张宿命论的业报轮回的宗教理论。在《中阿含》《尼干经》。他认为众生现世所受苦乐都由宿业(「本作」或「本作恶业」)决定的。由诸种因素「合会」造作的,要宿业达到解脱,是修种种肉体及精神苦行,如裸体不穿衣受日晒雨淋、绝食、常立不坐,睡刺床、火烤身等等,宣称「若本作恶业」,「彼业皆可因此苦行而得灭尽。」《中阿含》《尼干经》。达到解脱,坚守五戒:无相害、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不积私财和不贪财利)。从行动、语言、思想三方面「不复作恶不善之业」,使灵魂不再受业力而轮回于生死苦恼流转中。
  在佛教产生前后,印度思想家百家争鸣,上述六师思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大的学说。此外,还有很多思想学说流行。佛经上记载有「六十二见」及「二十二见」,耆那教经典记载有三百六十三种见解。可见当时各种思想家,提出了种种主张,从所看到的资料分析,当时争论焦点总归三个问题。

  第一,世界和人类是如何形成?决定人、事现象根本是什么?有的主张「大梵」(或称尊佑),自在天创造世界和人类;有的以四大因素解释世界万物和人类的构成;有的以「宿命」决定;有的主张「无因无缘」论;有的对世界永恒或不永恒(常、非常)、有限或是无限(有边,无边)等问题争论。
  第二,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业报轮回?除了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朴素唯物论外,一般的承认人有灵魂(命、想),围绕人死灵魂灭或不灭(死后有想、无想、断灭)的问题提出很多见解。

  如承认有灵魂,人死后将到何处?转生到不同地方的力量是甚么?业报轮回,在吠陀本集中没有提出业报轮回思想,后期《奥义书》才开始接触这些问题,直到佛教产生之前,对此说还没有系统,似乎「轮回」一词也刚提及。当时社会对业报轮回普遍关注,思想界的争论十分激烈。提及业报轮回必然联系到道德行为问题。因为轮回要有一个主体,他生前的业力,将决定他轮回趣向,六师中的耆那教尼干陀对灵魂和业报作出了解释,否认业报轮回者持无因论,有的否认有过、现、未三世的存在。

  第三,怎样摆脱现实苦难的精神解脱?婆罗门教以最高修行目的回归「大梵」,其次通过业力转生为神;六师中尼干陀主张「苦行」、「持戒」来解脱;有的以认为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涅盘解脱;有的以为修持禅定达到精神解脱就是涅盘。
  在沙门中,流行种种修行方法,其中大部分都属于苦行。《中阿含》《狮子经》记载佛陀在世时「外道」的诸种苦行方法,计有裸体、有以树叶为衣,有不食鱼肉,甚至连水也不喝,有的一天只喝一、二口水,有以六七日吃一顿饭,有以只吃野果树根,有以披头散发,有以剃发,有以拔发,有以站立不坐,有以光蹲着,有以卧刺床等等形式,也有在深山野林静坐修禅观。

  大乘佛教的兴起及主要早期大乘经典

  一  婆罗门势力

  从佛教成立期到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六至三世纪)的印度,从旧有的雅利安文化角度来看,是东方边境之新开发地。摩揭陀为中心而发展其新兴势力的发展期,主要推动者是掌握强大权力的王族与都市资产阶层。佛教与耆那教的急遽发展,可说是全靠这些新兴势力支持。当时,婆罗门教丧失其《奥义书》时代以前所表现的创造力,而采取守旧的立场,但其势力不见衰微。他们在占有国家的大部分且为生产基盘的农村社会,在社会或在宗教上,他们仍具有相当势力。中央文化指导权也完全在他们的手中,国家的统一与安定也全部取于他们决定。婆罗门以研究「吠陀圣典」为中心,组织祭事学的体系(包括《天启经》、《家庭经》、《律法经》、《祭坛经》)并整理音韵、韵律、天文、语源、文法等学问,此称六种〈吠陀〉辅助学。同时在另一方面,对新开拓地区逐渐地扶植其势力。

  孔雀王朝崩后数世纪(公元前至公元二世纪),婆罗门势力渐强大。再掌握社会、文化、宗教主权。概括起来说明:(1)社会上,以《家庭经》、《律法经》为权威而规制农村生活。(2)文化上,确立婆罗门使用梵语文化,以之为全印度的文化语言。(3)宗教上,将残存在各地的部族信仰包括「吠陀圣典」权威,而编入正派之中。有关于第一点《摩奴法典》制作之后,分裂之诸国共同认之为比王权更有强力,印度社会以婆罗门为最高级,所谓阶级制度乃告确立。这一制度是变现自由贸易,为农村式闭锁社会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所维持。第二点,将鼎盛灿烂的笈多王朝,摩揭陀国的印度再统一。第三点,印度教的形成。

  二  大乘佛教的兴起

  受印度教的剌激,与印度教形成相对应。佛教在公元前二世纪开始掀起了新的动态。部派佛教以出家者为中心,此从阿毘达磨的研究,并渐趋向于专门化。其后,针对此点,新的运动是以在家信徒为中心而兴起新运动。
  瞿昙佛陀入灭之际,荼毘的仪式委让给在家信徒之手,根据信徒要求,佛舍利被分在八处,据初期经典所述,由各处立佛塔以供奉之。管理佛塔的事是在家信徒的任务,不久以佛塔为中心的信徒成为集团。相对于出家众之遵守佛陀遗训(以佛的教法为根本)而护持教团;守护佛塔者,则以遵守教法内容,不如以憧憬释尊人格为信仰的依止处。如此憧憬与赞仰逐渐使佛陀超人化、神格化。此倾向,在大众部系统的教理可看出来,但是其背后可能有在家信徒的鼓舞。

  此种信仰的佛教,与印度教的巴克提崇拜类似,不仅是特殊的出家者,即使不能出家的大众也同样得拯救为目的宗教。这种拯救依据的就是佛陀的慈悲精神,从而产生了代替佛陀而实践慈悲的理想化的人形象,即名为菩萨。菩萨原意为「求正觉者」,是对成道以前的佛陀的称呼。在本生经中,进一步的使用佛陀前生(本身)的称呼;并认为菩萨为众生行布施等善行,功德累积,结果修证成佛陀。本生经是为了教化民众而创造的故事集,而赞佛为基本论调。基于慈悲的布施,是「六波罗蜜」,以此可以不断产生新的菩萨,所谓救济众生无非是实现发心之际所立的誓愿(本誓),所谓慈悲行,即将得正觉之果德转给众生(回向)。

  这种新运动思想,为表现其独特,编纂出新的经典,自称其道为大乘,而把以往的佛教则贬称为小乘。相对于利他为主的菩萨道,而以小乘为耽于自利的声闻道。基于此一名称,新的运动称为大乘佛教。

摘自——《略述印度佛教史》许楚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