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州的漕运粮仓及其文化遗存 作者:章来福

 高厚不言 2012-01-01
考证链接  
  楚州曾建有“预备仓”、“西新仓”等用于储存、转运漕粮的粮仓。
  ■章来福
  运河边上的城市,大多数设有粮仓。众所周知,运河起点杭州有一个集中存放漕粮的粮仓——富义仓;2009年又在镇江发掘出跨越宋、元、清三个朝代时间的转搬仓和大军仓遗迹——宋元粮仓遗址,该遗址的发现见证了运河与长江交汇的城市镇江,一个极具价值的粮仓遗址;保存完好的北京东四十条的南新仓,它储备的漕粮供京师众臣、皇亲国戚、军需供给(此处已开辟为昆曲演出的活动场所)。
  楚州,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朝廷在此曾建有“预备仓”、“西新仓”等用于储存、转运漕粮的粮仓。
  明洪武元年(1368年),楚州建有仓廒,曾命扬州所属通州秋粮俱输淮安。
  明洪武三年,淮安知府姚斌于新城东门外建仁字坝,后平江伯陈瑄又筑义、礼、智、信4坝,合5坝。
明洪武八年(1375年),陈瑄“置转搬仓于淮安,江南运船,由仁、义2坝入淮河”,“商船从礼、智、信3坝入淮河”。
  明永乐元年(1403年),“运道由江至淮安,储于旧仓,车盘过坝,复装船入淮河”。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朝廷在淮安府山阳县的清江浦南岸建常盈仓,廒八十座,共八百间。常盈仓主要用来储存江、浙、两湖的漕粮。“南漕”进入常盈仓后,即由淮安卫、大河卫等船只,将漕粮运往北京通州的仓场总督府下设的粮仓。常盈仓储存量常年保持在30至100万石以上;同时还在淮城设平常仓2处,预备粮库3处,庄仓(民间储粮库)5处,确保漕粮随时运至京师。
  明天启四年(1624年),淮安知府宋祖舜修葺西门庆城门的城楼,于其上加了一块“注江禹迹”的扁额。清同治、光绪年间,清河丰济仓置田渐广,入库租粮日多。当时管理丰济仓候补知县许佐廷,奉檄修淮安西门城楼,经请示后即以西门城楼为粮仓,移稻谷二千石储存于此。
  沧海桑田,西门城楼虽毁,但城门楼遗址还留下近百米的城墙遗址作为周姓等居民家的院墙,现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仓巷
  
  楚州城内的月湖花园,位于西长街与撒珠巷之间,原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小巷,即仓巷和邱家巷。仓巷内曾设有粮仓即西新仓,仓巷也由此得名,后搬迁走。紧邻仓巷有条邱家巷,清代著名长篇弹词《笔生花》作者邱心如的先辈曾居住于此,邱家在此巷筑有私家园林——“桐园”。
 仓桥
  
  据《山阳县志》记载,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在府学东建有“预备仓”群,计四处,用以征兑漕粮。因此通往该仓,架设文渠上的桥称之为仓桥。此桥名石匾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冬月”,“文渠同人重建”时所立(桥匾被居住桥头处的一位居民所藏)。
  仓桥现址在锅铁巷南首,是横跨文渠,连接锅铁巷与三台阁巷之间的南北桥,原状系青砖砌的拱桥,砖木基础仍在,桥面后改建成水泥桥面。“府学路拱桥”,仓桥西侧的文渠另一支流,向南通往三台阁巷,是连接府学路东西走向的过路桥,因此府学路上的拱桥与仓桥,系淮安城内文渠上唯一的双桥(类似苏南昆山周庄古镇小河上的双桥)。
小沧洲
  
  位于仓桥的东北岸,文渠经过仓桥后折向东北有一个大转向(今楚州区检察院宿舍区地段),此段被湍急的水流冲积成河滩的陆洲。后被人挖土改造成池塘种植荷藕,并取池塘中土开垦为菜地,此处为城内鲜见充满田园风光的地方,便被一些文人将此命为“小沧洲”。
  光绪年间,小沧洲地段开了一家淮扬菜馆和一个学堂,因此“小沧洲”作为地名才被人叫开了。
  光绪六年(1880),淮安城内一名姓何的厨师与另一位厨师合伙,在小沧洲开了一爿菜馆。菜馆的布局设计充满乡土气息的世外桃源景致,菜馆的主体建筑系草屋结构,扎竹篱笆作院墙,并聘请文人题写菜馆字号“小沧洲”的匾额。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山西巡抚丁宝铨,捐资在家乡淮安城内仓桥东小沧洲,就寿佛庵旧址上创办“敬恭学堂”, 为一所新式学校。
  随着海运的兴起,南方的漕粮无须依赖运河达京师了。楚州曾建有的“预备仓”、“西新仓”等粮仓也转作他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