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通关设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6) 来源:江苏
一、选择题
北京时间 2011 年 3 月 11 日下午 1 时 46 分, 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 读图 1,完成 1~3 题。
1.日本核电站的分布特点是:
A.临近首都分布 B.沿河分布 C.沿海岸分布 D.内陆山地分布
2.本次地震的震中到东京的距离大约是:
A.220 千米 B.370 千米 C.440 千米 D.660 千米
3.日本地形的主要特点是:
A.以平原为主,山地较少 B.北高南低,平原广阔
C.多高原,地形起伏小 D.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读图 2、3,回答 4~5 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2 的比例尺为数字式 B.图 3 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C.图 2 的比例尺比图 3 要大 D.图 3 的实际面积比图 2 要小
5.关于图 2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园区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B.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东南方向
C.从火车站步行到农业实验区的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学校相距火车站约 300 千米
读图 4,回答 6~7 题。
6.甲、乙、丙三艘船同时以相同速度沿其所在纬线驶向 180°经线,那么最先到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7.若图示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B.甲、乙、丙的实际面积相同
C.乙的比例尺最小
D.甲的比例尺大于乙,乙的比例尺大于丙
读图 5(以下四幅图均代表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8~9题。
8.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 50 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9.若四幅图的等高距分别为 50 米、100 米、150 米、200 米,比例尺皆为 1∶1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丰富的地形信息。 图 6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 10~11 题。
10.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C.西北-东南向 B.东西向 D.南北向
11.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 7(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 读图 7、8 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2~13 题。
12.若图 8 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最可能的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若在图 8 所示地区修建公路,最合适的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 9 是 “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图,完成 14~15 题。
14.图中丙处地形为:
A.鞍部 B.陡崖 C.山谷 D.盆地
1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甲>丙 B.坡度:甲>乙
C.降水:乙>丁 D.气温:丙>丁
图 10 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河水自西向东流),读图,回答 16~17 题。
16.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110°E 线 B.30°N 线 C.a 线 D.b 线
17.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A.a 线南坡 B.30°N 线以南 C.b 线南坡 D.110°E 线以东
图 11 是某湿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 18~20 题。
18.图中②地点陡崖崖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388 米 B.588 米 C.788 米 D.888 米
19.图中最可能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若在①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滑坡 C.风沙 D.台风
图 12 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 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 0.5 cm, 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 1 cm。 读图, 回答21~22 题。
21.图中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别是:
A.1:1 000 和 1:50 000 B.1:2 000 和 1:50 000
C.1:5 000 和 1:20 000 D.1:20 000 和 1:5 000
22.图中 B 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 A 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 米和 200 米 B.300 米和 250 米
C.300 米和 350 米 D.200 米和 300 米
图 13 中沿甲图 E~F,M~N 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读图,完成 23~25 题。
23.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24.①地比④地: 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
25.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②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二、综合题
26.读“等高线地形图”(图 14),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山体各部位地形名称:A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
(2)现有 A、B 两条路线到 D 山顶,路线 _________爬山比较容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读 G 山在 D 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
(4)已知该图的比例尺为 1∶30 000,D、G 两山的图上距离为 3 厘米,那么 D、G 两山的实地水平距离约为
__________ 米。
(5)A、B、C 三处最有可能分布河流的是 ________处,河流大致的流向是 ______________。
27.读某地等高线图(图 15),图中 A、B 两地为城镇,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从①处能否直接看到②处?(能或否),①、②两处适合进行急速漂流的是 ______________。
(2)A 能发展成为该地区最大城镇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地资源丰富,如果想在 A、C 两地间修建公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你所在学校举行登山比赛,丙处为出发点,有L、P 两条线路攀登龙山或虎山,如果你参加登山比赛,
将选择哪条登山线路,并说明你所选线路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
28.图 16 是某地地形图,MN、PQ 是地形剖面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③④⑤三地海拔高度由高到底的排序是_______。③处地形是 _______________。
(2)P→Q 对应图 17 中的地形剖面图 __________(甲或乙)。 (3)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那么
合适的选择是 __________(①或②)。 (4)Z 村 拟 建 一 家 污 水 处 理 厂 , 应 依 次 布 局 在__________(填序号)。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 年 5 月 5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根据初步规划,成渝经济区将涵盖四川15 个市和重庆 31 个区县。
材料二:“成渝地区图”(图 18)。
(1)该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 ____________,该地区频发的地质灾害是 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是 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 M 处河段开发的重点是 ____________,这将会对下游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4)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30.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近年来灾害不断发生。如 2008 年汶川地震,舟曲是重灾区之一,2010 年上半年又遭遇干旱, 特别是 2010 年 8 月 7 日,舟曲突发强降雨,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并淹没了舟曲县城。 读图 19、20,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河流流向大致是 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给资料简要分析舟曲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3)若图中乙处发现即将被泥石流淹没,那么人们合理的逃生方向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
(4)甘肃舟曲泥石流使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山区安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新课题。图 20
中,最适宜灾后重建居民点的是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D 5.C 6.A 7.C 8.C 9.D 10.D 11.B 12.B 13.A 14.A 15.C 16.C 17.C 18.C 19.C 20.B 21.D 22.C 23.B 24.B 25.C
二、综合题
26.(1)山脊山谷 鞍部(2)A A 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平缓(3)东北 (4)900 米 (5)C 自北向南。
27.(1)否 ①
(2)地势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河运便利,水源丰富;临海,海运便利
(3)画图(局部图,见图
21)理由:地形平坦,避开不利地形;线路较短;连接更多的城镇(4)选线路 P,优点:坡度平缓,难度小 缺点:路程 较长,需渡河 选线路 L,优点:路 程 较短 ,不用渡河缺点:坡度大,较难攀登。
28.(1)③⑤④ 山脊 (2)乙 (3)② (4)⑥
29.(1)山地、盆地 地震、滑坡、泥石流
(2)多分布在地势低平地区;多沿河分布。原因:地势平坦,利于建设;河流可以提供交通和水源的功能。
(3)水能河流
流量减少;影响一些鱼类徊游;下游泥沙减少,河口三角洲退缩;河口易出现咸潮。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旅游资源丰富;政策优惠。 (4)矿产、能源资源丰富;丰
30.(1)自西北流向东南堰塞湖淹没舟曲县城,说明堰塞体位于舟曲县城下游
(2)地形起伏大 ,坡 度 大 ;地 质 活 动 频繁 ,岩石破碎 ;前期遭遇 ②干旱,土质疏松,岩体暴露;暴雨和强降雨天气。
(3)c (4)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