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瑶族发泡药罐疗法

 佛手仙人掌 2012-01-04
瑶族发泡药罐疗法 2011年07月10日 来源:中国中医 热点关注:肝癌 小儿癫痫 脂肪肝 子宫癌 卵巢囊肿 宫颈癌 牛皮癣 尖锐湿疣 腰间盘突出

[导语]瑶族发泡药罐疗法是广西桂北瑶族特色疗法之一,是瑶族外治的精华。瑶医发泡药罐疗法,是广西瑶族在长期缺医少药...

瑶族发泡药罐疗法是广西桂北瑶族特色疗法之一,是瑶族外治的精华。瑶医发泡药罐疗法,是广西瑶族在长期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民间外治疗法,这种疗法的运用为广西瑶民的生长繁衍,为瑶民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份丰硕的民族文化遗产。


瑶族发泡药罐疗法

一、瑶族发泡药罐疗法

发泡药罐疗法属拔罐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曾任广西勾漏令(现北流县)的葛洪,在其所著《肘后方》中,总结了广西壮瑶等民族民间各种角法,并记载于《肘后方》中,至今北流县仍有葛仙翁丹灶遗址,为广西各民族开展角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地理环境上看,广西地处南疆,自然环境特殊,阴湿多雨,脚气、风湿、身重等常见发生,特别是广西桂北山区更为突出。故此,广西桂北瑶族先民在与疾病长期的斗争中,充分利用地道药材与瑶山多竹的特点,创造出一套简便、灵验、效捷的瑶医发泡药罐疗法。

由于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发泡药罐疗法靠心传口授而流传下来,故这种疗法的起源已无法考证。至于拔罐疗法,据有关史料记载已有千余年历史,但早期仅是单纯拔罐法,并仅用于外科治疗疮疡时,吸血排脓、其作用原理普遍认为是一种吸拔作用。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拔罐疗法无论在罐具、方法、药用等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和发展,而且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作用原理为:拔罐时造成一种负压,使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局部产生瘀血,并产生自家溶血现象,部分红血球、白血球受到破坏,大量血红蛋白释了,并通过点刺放出,从而达到良性刺激作用,同时,在吸拔过程中,部分药液通过局部皮肤吸收,加上热熏作用,使局部穴位血管得到扩张,血循环加快,改变周末血管充血状态,神态得到调节,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血管壁渗透性增强,增强了机体抗病能力和耐受力。因此,具有祛风祛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消肿散结等功效,外加瑶药外敷发泡及瑶药熏洗,局部刺激皮肤,使得部分体液渗出,从而又达到了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