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暗香浮动月黄昏

 xjjk雅儒 2012-01-05

xjjk雅儒

暗香浮动月黄昏

类别:感悟生活  作者:箬茗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2-1-5 15:35:55 
编者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心性淡泊、高洁,正如梅花一样,不沾媚俗,圣洁不傲。美文!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宋?林逋《山园小梅》
  接近年关,想来东湖梅园的梅花又要开了。梅花是我最爱的花,而提起梅花又总禁不住缅怀——林和靖,一首《山园小梅》勾起我无限情思。
  年少不知现实残酷的时候,我曾梦想过当隐士,因为世外桃源是那样吸引人,使人沉醉。后来读的书多了些,知道的人和事也多了些,其中就包括曾被宋仁宗赐谥号为“和靖先生”的林逋,一个终身不仕不娶、隐居于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真隐士!我的隐士梦的栖所也由桃花源变成了孤山,暂不论我少时隐士梦的破灭原因,但林和靖却一直是我最爱的隐士诗人之一。
  在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人梦想归隐山林,因此也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隐士文化。而在那么多梦想归隐的人中,有几个是真的心无红尘俗念,一心逍遥世外的呢?陶渊明是隐士的代表,却还不是因为两次做官都不如意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吗?孟浩然醉心田园风光,曾隐居鹿门山,可他还不是想出仕,写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最后因40岁游历京师,进士不第才死了心的吗?所以说真隐士很少,大多所谓隐士都是名利场上失意的人。但林和靖不一样,他是从内心地淡泊名利。也许有人会说古代的读书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所谓“学而优则仕”,我先不说那些读书的隐士不能把儒家这条思想贯彻到底,就是单从因儒学影响致使归隐的心想出仕也是说不过去的,林逋通晓百家经史,难道不算儒学大家?可见真心归隐与否最重要的是关系你有没有一颗淡泊的心,而不是受什么学派影响。
  林逋的心性淡泊、高洁,正如梅花一样。也许正因为他有真正淡泊的心才能写出那么动人的梅花诗。他的淡泊,世人共睹,真宗闻其名,赐粟帛,他没有假客气地推辞,大方接受了却不显摆。他爱写诗,但写了就扔,有人劝他抄录下来流传后世,他却说:“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直到他临终,他还为“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而欣喜。林逋就是这样一个人,淡泊得可以打动所有人的心扉,让所有人都发自内心地敬仰。所以宋室南渡后,以杭州为都城,朝廷下令在孤山修建皇家寺庙时,山上宅田全部迁出,却独留林逋之墓,虽不完全排除保留他的墓是因风水关系,但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出自于对他的敬重。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确实,文字在很多时候是人内心情愫的一种真实写照(当然也有矫揉造作者),而林逋是很合乎这一点的。林逋诗风飘逸、出尘脱俗,我们不仅能看见他笔下的梅花摇曳生姿,也可窥其人的仙风道骨,仅凭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可一醉千古。这是诗的魅力,是梅花的魅力,更是他个人的魅力!李清照也是爱梅的,她曾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陆游也是爱梅的,他也从不肯轻易作梅诗,他有诗说:“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笔端有纤尘,只恐梅未肯。”可见咏梅诗词难作,爱梅之人也怕自己笔下的梅花沾染了俗气。但林逋却作得不俗,以致我曾疑惑,到底是梅如其人,还是其人如梅呢?我稍一思忖,梅如其人也好,其人如梅也罢,总之于林逋而言,人文如一!这就是一颗高洁出尘的心的最好印证!
  而林逋在我看来不仅人文如一,人字也是如一。林逋不但写得一手好诗文,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很多名人都称赞过他的书法,他擅长行草,笔力劲瘦、清健飘逸,正如他的人格一样,清奇孤峭、出尘绝俗、率真淡雅。所以他是真正的表里如一者,无可挑剔。
  这世间觉得寂寞的人很多,但耐得住寂寞的却少。林逋隐居于孤山,在清冷孤寂中,他植梅养鹤,自得其乐,甘愿居于寂寞的环境,便忍得了寂寞,不愧是表里如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无疑是天地间的孤傲者,风雪中、严寒里,独自妖娆。林逋大概也是被梅花的这个特性打动了,所以他终身不娶,以梅为妻。而仙风道骨的鹤飘逸出尘,本身就象征着高洁,林逋乃高洁雅士,以鹤为子也就无以为怪了。我的脑海时常浮现这样的画面——一轮孤月下,清辉漫溢,白鹤临水,梅枝横斜,清水中,鹤影翩然,梅影娟娟,与林和靖挺拔的身姿相依相映。似乎人和梅真的可以成为相伴的恋人,殊不知只有林和靖才能与梅合二为一!我曾两次去梅园观梅,站在梅树下,我总禁不住仰着头看枝梢的花,我想我始终只能以仰视的姿态观梅吧,因为我还是俗人,我不能像林逋和梅一样相依相伴(江山我的个人照片也正是一张观梅的照片,轻扯花枝,闻一缕幽香)。山中梅淡晶莹雪,世外仙翁寂寞林。可敬的是,林逋是真正的耐得住寂寞者,在寂寞中,经岁月的磨洗,他酿就了人格上独有的芬芳,古来今来,这一缕芬芳沁入了多少人的心扉啊!以至百千年后的我,依然奉他为心灵的偶像。
  以我的眼光去看,林逋是足以迷醉我的男子。所以我很好奇林逋为何终身不娶,要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难道是没有女子爱慕他吗?我想一定不是!曾有人根据张岱《西湖寻梦》的记载说林逋的墓遭遇盗墓者,但墓中陪葬品竟然只有一支玉簪和一方端砚,以及联系林逋生前所留三首诗词中《相思令?吴山青》一首猜测,他生前可能也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正是因他太痴情才终身未娶。我不想探求这件事的真假,也不管猜测者是否怀着八卦的心思,我都愿意去相信林逋是个痴情者。也许他曾真有心爱的女子,并且那个女子也深爱他,只是迫于一些原因不得不分开,于是在某年某月,江水两岸,青山万里相送,两人离泪盈盈,女子将头上的一支玉簪作为信物,也是分别的礼物,送与林逋收下,两人忍痛分别。林逋看着伊人走远,潮涨潮落,同心结未成,潮水早已平,独留他一腔凄怆。此去经年,良辰美景,万种风情,又与他何干?于是从此,岁岁年年,他独守孤山,种梅以寄情思,养鹤以得悠然,唯有怀里的那支玉簪感受着自己满腔的痴情,伴自己一生一世,以致最后都带着它长眠地下。我不知我这个猜想是否美丽,我只知因此,我对和靖又多一分迷醉。
  林和靖,这样一个高雅的男子,高洁的诗人,又怎不让人爱和敬呢?!他的布衣生涯毫不能掩饰他品格的光辉,他应该想不到,他不娶不仕的一生,会被后人争相传送吧。他也更想不到两百年后,竟有人厚颜无耻想和他攀上点血缘亲戚吧。话说南宋末年,有个诗人名叫林洪,他在《山家清供》中称林逋为“吾翁”,意思是说林逋是他父亲,这大概是骗不了当时南宋人,林逋是北宋人,你说你是他儿子,谁会信呢?!于是他又在《山家清事?种梅养鹤图说》中说:“七世祖逋,寓孤山,国朝谥和靖先生。”一下又说他是林逋的七世孙,看来他是想法设法非得和林逋攀上点亲戚了。这事说来真有点好笑,后来就有人嘲讽林洪说:“和靖当年不娶妻,因何七世有孙儿?若非鹤种并梅种,定是瓜皮搭李皮!”可依然有杨升庵、杭世骏、曹聚仁等人被林洪骗了,以致他们相信林逋有妻有子,就连当代学者余秋雨曾也沿袭曹聚仁的论断说林逋本来有妻室,闹了笑话。可见林洪胡说八道,害人不浅。可不也说明了林逋的魅力所在吗?别人都背祖忘宗,死皮赖脸要认他为祖宗了。林逋人格魅力非凡,惹得别人攀亲无可厚非,但林洪欺世盗名、背祖忘宗就有些可耻了!
  一个真隐士,他本身是低调的、淡泊名利的,但最终却千古留名,永世流芳。斯人已逝,世人皆难忘记月下那一缕暗香残留。我不禁想起藏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化作野草,等着底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林逋显然是属于野草型的,不求功名,不求利禄,只是固守着自己的三寸素心,安然清贫于世。也正是他这样高洁的品性才使得那一株梅花永远身姿摇曳,芳菲沁人心脾!而在我们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精神日渐贫乏糜烂的人哟,不是更应固守那样一份素心吗?如若有缘,我定会选在一个月夜,踏雪而去,于西湖孤山之上,看千年前梅影横斜的所在,寻一缕永芳千古的梅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