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运动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被称为中国工人的“红色之都”。当时的安源工人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的压榨下,过着悲惨的生活。安源的工人阶级所受压迫之重,有歌谣为证:“父挖窿中煤,子扯窿中拖。煤炭堆如山,父子都挨饿。寅吃卯时粮,妻寒子也饿。三月无饷发,生活真难过。” 素有反抗和斗争精神的安源矿工,从1901年开始就积极投入到革命斗争中。特别是1906年12月由同盟会组织领导的“萍、浏、醴起义”,“六千安源工人是起义队伍中的坚强力量”。 1922年2月,中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建立。 9月初,毛泽东同志派刘少奇同志来安源协助李立三组织开展罢工斗争。9月14日凌晨,一万多名安源路矿工人潮水般从井下涌出,汇合铁路工人,竖起“罢工”大旗,高举斧头喊出心中的积愤:“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了! 大罢工由李立三任总指挥, 刘少奇率领工人与路矿当局进行谈判。安源工人按照毛泽东“哀而动人”的策略和“秩序、齐心、勇敢”的精神,挫败了路矿当局收买工贼复工、企图暗杀李立三等阴谋,迫使路矿当局签订了13条协议,取得了罢工斗争的完全胜利。安源由此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无产阶级大本营”。 1925 年9月,资本家勾结军阀强行关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制造了震惊中国的安源“九月惨案”。 但是安源工人没有被吓倒,他们高举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投入革命洪流,成为秋收起义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据统计,先后有5000多名矿工跟随毛主席奔向井冈山,走上了革命道路。从安源煤矿总平巷里所走出的共和国开国将军就有杨得志、吴烈、肖劲光、吴运铎、熊飞等17位。 在中国革命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安源煤矿写下了重墨浓彩的一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