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信息素养

 蓝紫菱艳 2012-01-08

医学信息素养

已有 1632 次阅读2010-11-29 08:23|个人分类:信息检索|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医学信息素养,信息素养

第四节 医学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面对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人们需要有足够的能力来获取、鉴别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这也就是需要不断培养和提高一种新的素养,即信息素养。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并开始将信息素养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又称信息素质,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G. Zurkowski)在1974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其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但这一时期对信息素养的定义多在强调信息获取的技巧、信息定位与信息利用等。
20世纪80年代,信息素养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扩展和明确,不仅包括信息技术和技能,而且涉及个体对待信息的态度(如信息意识)、确定与利用信息的愿望、对信息价值的评价和判断、对信息的合理利用等。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年度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含义重新进行了概括:“具备信息素养的人,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进行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的信息”。而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素养的概念更进一步完善,逐步与终身学习能力关联起来。
目前,关于信息素养最有代表性也较权威的定义是2000年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中提出的:“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其中强调信息素养为一生学习奠定基础,它适用于各个学科、各种学习环境和教育水平,可以让学习者掌握内容,扩展研究的范围,有更多主动性和自主性。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能做到以下几点:
    决定所需信息的范围。
    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严格评价信息及其相关资源。
    把所选信息融合到个人的知识库中。
    有效运用信息达到特定目的。
    运用信息同时了解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范畴,合法和合理地获得和利用信息。
        21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已成为科技领域发展进步最迅速的学科,医学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医学知识“老化”进程和更新周期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日趋广泛应用,临床医疗和医学相关科研工作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未来医生及研究人员面临着不断扩大的工作领域和日益复杂的临床诊疗和科研等工作。以医学信息获取、评价和利用等处理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今后医学人才综合素养的核心,信息素养能力将成为今后临床医疗及医学相关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必备素养。医学信息素养的内涵较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反映人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对信息的认识、态度、价值趋向和一定需求。信息意识决定了人们对信息反应的程度,并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信息意识的强弱决定了人们利用信息能力的自觉程度。
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积极认识和重视信息与信息技术在临床医疗、科研和管理等中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信息习惯,善于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医学领域信息知识,具备对医学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性能力。
2.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医学生应掌握的信息知识一般包括:① 医学信息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的概念、内涵、特征,医学信息源知识(如不同信息源如PubMed等医学文献数据库、教材书、参考文献、专家诊断系统、网络医学资源等之间的特点和适用性)、医学信息检索工具知识、医学数据库知识(如医疗病例记录)等。② 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的原理、作用、发展等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医疗、科研中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如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现代医疗技术知识)等。③ 外语知识:特别是医学专业外语的阅读和听说能力知识。
3.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和交流新信息的能力。医学生应掌握的信息能力包括:① 常用信息工具的使用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会使用文字处理工具、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以及能够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解决医疗、科研的问题。② 信息获取和识别能力: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合适的信息源,并掌握检索方法和技巧,采用多种方式,从信息源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的能力。③ 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医学生能够从特定的目的和需求角度,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鉴别、筛选、重组,并以适当方式分类存储。④ 创造、传递新信息的能力:医学生能够根据所获得整理的信息,形成新的医学信息知识体系,以便应用于医疗和科研之中,并有效地与同学、同行、教师、病人等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⑤ 信息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医学生能够具备终身学习,并关注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
4.信息道德
信息伦理道德是指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该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① 了解与信息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② 遵循在获得、存储、交流、利用信息过程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包括遵守医学信息行为规范,尊重病人稳私,遵守病人病历文件、知识产权权益、保密和剽窃等伦理约束。
       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目前国内外已有高等教育相关的信息素养标准或指标体系,但还没有系统的针对医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现有的对医学生进行信息素养评价大多是采用高等教育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并结合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信息管理能力等进行评价。因此,以下主要介绍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以及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一)国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随着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迅速发展,美国和澳大利亚率先公布了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英国、加拿大、德国、瑞典等国也都拟定了本国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1.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简称ACRL)董事会于2000年1月18日通过《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在1999年10月和2004年2月分别得到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和独立学院理事会认可。该标准包括共有5个标准、22个表现指标、87项成果指标。其中标准和表现指标如下:
标准一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表现指标: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定义和描述信息需求。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找到多种类型和格式的信息来源。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权衡获取信息的成本和收益。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重新评估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标准二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表现指标: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来查找需要的信息。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构思和实现有效的搜索策略。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从网上或亲自获取信息。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改进现有的搜索策略。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摘录,记录和管理信息和它的出处。
标准三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然后把挑选的信息融合到他(她)们的知识库和价值体系。
表现指标: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总结要点。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清晰表达并运用初步的标准来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综合主要思想来构建新概念。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通过对比新旧知识来判断信息是否增值,或是否前后矛盾,是否独具特色。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决定新的知识对个人的价值体系是否有影响,并采取措施消除分歧。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通过与其他人、学科专家和\或行家的讨论来验证对信息的诠释和理解。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决定是否应该修改现有的查询。
标准四  不管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团体的成员,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来实现特定的目的。
表现指标: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把新旧信息应用到策划和创造某种产品或功能中。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修改产品或功能的开发步骤。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与别人就产品或功能进行交流。
标准五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熟悉许多与信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的获取信息。
表现指标: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了解与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遵守与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相关的法律、规定、机构性政策和礼节。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在宣传产品或性能时声明引用信息的出处。
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
2000年,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协会(Council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ians,简称CAUL)在对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标准》,共7项标准25项说明。2004年经修订形成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框架分为6个大类,19个指标和67项说明。其中6个大类包括:
  能确定信息需求的性质和范围。
  能有效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能批评性地评估信息和信息查找过程。
  能有效管理收集到的或自己产生的信息。
  能结合以前的知识和新的理解来扩展、再组织或创造新的知识。
  能了解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文化、道德、经济、法律和其他社会问题,并能遵守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
3.英国信息素养标准
1999年英国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协会(Society of College, 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简称SCONUL)形成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技术》(Information Skills in Higher Education),其中指出了信息素养教育中应培养的7个基本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基本模式。
(二)国内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国内也正在不断探索构建信息素养标准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信息素养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2005年北京高校图书馆学会完成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以下7个维度: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了解信息以及信息素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价值与力量。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与范围。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源,并且把选择的信息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重构新的知识体系。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与交流信息。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作为个人或群体的一员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了解与信息检索、利用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经济问题,能够合理、合法地检索和利用信息。
        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将医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信息素养能力具体化、细化的一个指标集合,是开展相关指标评价的基础,是评价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导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完善的针对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方法体系,特别是标准或指标体系,仅利用高等教育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等进行评价不能很好地反映医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以下简要介绍与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相关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与信息素养评价相关的内容,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初步建立的《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修订稿)》。
1.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1999年6月9日,受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 York,简称CMB)资助,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简称IIME)在纽约成立,其主要工作是在定义“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方面发挥领导作用。通过“最基本要求”,使得不管在任何国家培养的医生都达到在医学知识、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2001年11月,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正式出台《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简称GMER),为各国在医学教育标准方面的互认搭建了一个国际性平台。“最基本要求”包括7个宏观的教学结果和能力领域,其中与医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相关的主要是在第6个领域——信息管理。其主要内容如下:
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的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和信息的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使用计算机系统有助于从文献中寻找信息,分析和联系病人的资料。因此,毕业生必须了解信息技术和知识的用途和局限性,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医学毕业生应该能够做到以下各点:
    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检索、收集、组织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
    从临床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
    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监控;
    懂得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其局限性;
    保存医疗工作的记录,以便于进行分析和改进。
2.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修订稿)
自2007年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即开展了建立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借鉴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及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初步建立了《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修订稿)》,主要包括7个一级指标、19个表现指标和66个指标描述(详见附录),其中一级指标和表现指标如下:
指标一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表现指标: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明确表述信息需求。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熟悉各种类型的信息源及其特点。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考虑到影响信息获取的因素。
指标二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表现指标: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选择最适合的信息获取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来查找所需信息。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组织和实施有效的检索策略。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在必要时修正检索策略。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恰当的信息服务获取信息。
指标三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源。
表现指标: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总结要点。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运用初步的标准评估信息及其出处。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确定新的知识对个人的价值体系是否有影响,并采取措施消除分歧。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通过与其他人、学科专家和/或行家讨论,有效地诠释和理解信息。
指标四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管理其获取的信息,并能够采用适当的方式交流、表达信息。
表现指标: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组织信息。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信息。
指标五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将选择的信息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并应用于医学科研与实践。
表现指标: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将选择的信息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重构新的知识体系,综合主要观点形成新的概念。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将选择的可靠的信息应用于医学科研与实践,并通过医学科研与实践进一步验证信息。
指标六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了解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关注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
表现指标: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不断吸收和积累本领域知识。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方法和新兴技术把握本领域的发展趋势。
指标七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合理、合法地检索和利用信息。
表现指标: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了解与信息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
  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能够遵循在获得、存储、交流、利用信息过程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
《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修订稿)》根据医学生的特点设置了相应指标,医学生可以根据该指标体系进行自我测评,了解自身信息素养能力的状况和不足,并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成为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人才。
(代涛,许培扬,阮学平,张玢,张燕舞,王敏,倪素云)
思考题
1. 信息、知识、文献的定义是什么?试论述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2. 信息组织的作用和最主要方法是什么?
3. 信息检索的类型有哪些?
4. 信息检索的途径有哪些?各检索途径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5. 结合医疗科研实践,论述医学信息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
6. 作为具备信息素养的医学生应该具备哪几方面的能力?
摘自《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主 编 代 涛
副主编 许培扬 阮学平
编 者 (按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阿丽塔 安新颖 代 涛 方 安 葛红梅 
      侯 丽 黄利辉 李军莲 李 越 刘晓婷 
       倪素云 钱 庆 任慧玲 阮学平 孙海霞 
       唐小利 王 敏 许培扬 张 玢 张燕舞 
       周 琴  
秘 书 张 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