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分体质治体虚 2食疗方活血行气强身体

 湘凡吾 2012-01-08

中医分体质治体虚 2食疗方活血行气强身体

来自:爱美网 

  中医讲究养本以治标,吃中药治体虚较温和养生,但也要分清体质,对才快速治愈!小编分享中医养生知识,告诉你如何以中医治体虚,须先分清自己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体质再对症下药,配上两款中药食谱方,你的身体肯定会慢慢恢复强健的!

  所谓“辨证论补”,是指根据中医理论的原则,首先辨别出体质情况和疾病证候,以此来进行中药补益。只有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适当地补和泻,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体的健康。

  一些人认为经常服一些补益类中药、营养药或保健品,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应用中药进行养生保健,而是要根据体质情况来决定。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正常体质、疾病体质两大类,疾病体质又可分为虚证体质、实证体质和虚实夹杂性体质三类。正常体质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没有必要服用补益类中药。

  中医理论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只有体质虚弱的人才适合服用补益类中药,而体质强壮或患有实证疾病的人不但不能用补药,还要适当地应用泻药进行调理。中医非常讲究“辨证论治”,体虚主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

 气虚:是身体因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弱症状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心悸自汗、神疲乏力、脸色苍白、少气懒言、头晕目眩、纳差等。适合应用补气中药进行滋补,如太子参、人参、白术、西洋参、党参、灵芝、黄耆、山药、扁豆、甘草、蜂蜜、大枣等。

 

 血虚:是身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弱症状的总称。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或萎黄、头晕目眩、唇色淡、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等。适合应用补血中药进行滋补,如熟地、何首乌、当归、阿胶、桂圆等。

 阴虚:是身体内精血津液亏损而出现阴液不足、阴不制阳,导致机体功能虚性亢盛、热量偏多等症状的总称。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适合应用补阴中药,如天冬、麦冬、玉竹、沙参、黄精、百合、枸杞子、桑椹、女贞子等。

 阳虚:是身体阳气不足、机能衰退而出现身体反应降低、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等症状的总称。临床表现为脸色苍白、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自汗、少气懒言、小便清长等。适合应用补阳中药,如冬虫夏草、胡桃仁、淫羊藿、鹿茸、紫河车、肉苁蓉、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韭菜籽、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等。

食疗方1

 川芎红花茶

  材料:川芎6克,红花3克,茶叶3克。

  步骤:将川芎、红花、茶叶加水适量,煎煮5分钟。过滤去渣饮汁,代茶饮。

  功效:活血行气,清头止痛。

 食疗方2

 山楂陈皮茶

  材料:山楂15克,陈皮9克,红茶适量。

  步骤:陈皮用锅炒热。山楂分成两半,一半用锅炒热,一半留著生用。将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将水煮沸,再煮10分钟,将药液滤出来装好备用。以上步骤重复2~3次后,将得到的药液混合,代茶频饮。

  功效:消食、理气、降脂。但经常腹泻者不宜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